婚姻经济学
- 格式:docx
- 大小:22.85 KB
- 文档页数:4
婚姻经济学
恩格斯以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理论为指导,把物质生产的发展作为婚姻家庭研究的前提,从而揭示了婚姻家庭发展的动力及其演变规律。
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本身的再生产是婚姻关系的前提,人类婚姻的历史表明,经济对于婚姻更为重要。
实质上,婚姻在今天仍然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财产占有关系的双重制约。
普那路亚群婚:指一定范围内的同辈男女共为夫妻,但禁止同胞的和旁系的同辈间的婚姻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出现剩余,就使一个部落群体有条件允许其成员把食物用作个人消费后再作别的用途。
到了液氨时代的中级阶段,就出现了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即一些部落适于放牧的地区专事畜牧业,并最终从一般部落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牧部落,其他部落则发展成了原始农业。
这种分工出现了逐步发达的畜牧业和园艺农业以及冶炼加工。
这次社会分工扩大了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来源,劳动产品有了进一步的剩余,于是在部落之间交换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个人之间交换的现象。
由于男性在生产和交换中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男子在婚姻中渐渐处于主要地位。
尽管父系氏族在大家庭范围内共同进行生产和消费,但由于个人之间有剩余产品可以交换,这样就逐步产生了财产的个人占有,为婚姻交换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婚姻关系。
由群婚到对偶婚,其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开始产生。
她是原始社会中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财产的集中和私有制的逐步形成,人们又要求进一步巩固和稳定配偶关系。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女人至少要于一个男子存在经常的经济联系,才能提供更多的消费资料以供养子女,一个男子也因此至少与一个女子进入婚姻供养圈。
对男人来说,也希望有至少一个女人处在这种经常的产品在分配关系之中,这样他也能因此获得婚姻利益。
当父权制和一夫一妻制随着私有财产的分量超过共同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婚姻的缔结便完全以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
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财产占有关系成为婚姻关系的基础。
美国社会学家古德认为,“在协商婚姻大事时,经常会出现讨价还价的市场模式。
个人选择伴侣亦是如此,因为人们要盘算:个人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以换取对方作为自己的伴侣”。
并指出在有些社会,某个家庭失去妇女劳动力可以通过聘金来得到补偿,或让男方到女方家庭干一段时间的劳动。
古德把婚姻过程看作是一种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中,家庭和父母企图通过联姻扩大关系和影响,同时,人们倾向于同类联姻,这是讨价还价的结果。
并认为不可能存在完全自由的择偶市场,而是存在着规模较小的市场,只有某一部分人在某一市场范围内才能得到最大的选择自由。
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稳定偏好以及市场均衡理论进行家庭经济分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如同存在着商品市场一样,还存在婚姻市场,婚姻市场寻找配偶、结婚和离婚,为了达到个人行为效用的最大化,要在婚姻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在婚姻市场和家庭生产中,自由竞争原则使家庭资源(货币收入和时间)得到最佳配置,从而可能达到家庭行为的效用最大化。
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了婚姻制度和婚姻形式。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中,先后出现或并存过乱交、群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
婚姻的存在就意味着男女两性不仅性关系共享,而且经济上互相依赖,形成一个供养组织。
当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再度转变为共产主义公有制的时候,婚姻交换性质才会发生根本变化。
市场过程在婚姻交换中就成为婚姻经济过程的本质,婚姻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过程及其问题都集中体现在婚姻市场体系与交换中,因此,婚姻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和交换。
期望通过婚姻达到经济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满足婚姻所能带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婚姻活动的内在要求。
夫妻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是他们之间关系的基础,再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男子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女人由过去平等地参加生产劳动、共同抚养孩子和经济等方面的平等变成了被排斥在社会经济关系体系之外,变成了被供养者。
妇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失去了经济独立的条件。
妇女没有获得经济的根本独立,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十分脆弱。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生育等因素的综合制约,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的社会经济问题。
对今天的老年人口来说,婚姻似乎更重要,老年人比过去对婚姻有更多的要求,而且他们在婚姻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婚姻经济关系都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经济行为:需求与供给、消费储蓄、投资。
康德认为,“婚姻就是两个不同性别的人为了终身相互占有对方的性功能而产生的结合体”。
但直到今天,婚姻的根本需要仍然不可能改变,特别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农村,婚姻还基本具有明显的特点,特别是增加劳动力和传宗接代是不可或缺的婚姻需要。
一般来说,当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往往是农村婚姻迁入当地市的远郊县,远郊县婚姻迁入近郊县,近郊县迁入市区,表现出几乎是单向的迁移趋势。
就业始终是和人口与经济的增长直接联系着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不同的人口增长水平,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所有制及其结构,不同的产业部门及其结构以及不同的劳动就业体制与政策等都对就业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经济活动人口就业的部门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婚姻流向,从而改变了婚姻的部门和职业构成。
这是就业结构制约婚姻构成的一个方面。
发展经济、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女性的就业水平,以及合理分布男女的就业部门,提高女心在各个职业中的就业比重,是改善婚姻构成的有效途径。
使婚姻及其构成更好地促进产业部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在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大龄未婚青年较多的情况下,一些城市男性在择偶上必须考虑在较低层次的地区中选择配偶,而对于处于较差地区的女性来说就具有了流向高一层次地区的客官您需求和条件。
因此,就婚姻的地域弹性来说,往往是落后地区的女性流向较发达地区,山区流向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流向城郊地区,城郊地区流向城镇。
对男性来说,由于父权的统治地位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他在社会经济中居于优势地位。
同时由于男娶女嫁的从夫居婚姻形式,女性不仅被作为私有财产,而且作为劳动力的转移,并且通过生育能够为男性传宗接代,增加新的劳动力,所以,男性通过婚姻不仅体现自己的财产与地位,而且由于这种交换,还体现出增殖的结果。
因此,在婚姻市场上,谁和谁结婚,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只是爱的神奇魅力掩盖了婚姻之前两性间的真正交换,而爱的生命力也只有在具有相似的社会特性和资源的两性中才会持久。
所以,这种交换必须是复合客观实际的,理性的、浪漫的恋爱并不代表婚姻本身。
感情以外的理性选择必须是谨慎的。
这就如对浪漫爱情持批评态度的人所讲的那样,当蜜月已过,需要付账单时,他们便会发现,俩人在一起的力量是多么弱小。
由于人们对婚姻需求的情感定向和偏爱,也会产生替代需求。
如独身和同性恋。
现在的女子一般都愿意找一个年龄比自己稍大,文化程度比自己高,经济条件好的男子作为自己的
伴侣。
如果条件不符,宁愿独身,也不勉强。
事实上,许多未婚青年的大龄化,尤其是女青年就是不愿改变自身的择偶标准而日已造成的。
比如在新加坡,男子喜欢娶学历与自己相等或低于自己的女子为妻,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青年则一心想嫁个学历比自己高的丈夫,至少得并驾齐驱,否则,宁可终身不嫁。
如果这样,将会有41%的女大学生和38%的小学文化水平或近乎文盲的男性找不到需要的配偶。
人的寿命延长、节育手段可靠、生育选择、离婚率提高以及不婚同居、同性恋等,都是制约和改变婚姻社会、经济环境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从而造成对婚姻需求的萎缩或替代需求产生。
婚姻梯度导向的偏爱择偶就是指异性在择偶婚配时要求“男方高于女方”,即在身材方面要男高于女,在年龄方面要男大于女,在学历方面要男高于女,在职业方面要男优于女。
按照这种婚姻梯度择偶,男性在择偶中要求女性年龄小于自己;身材、学历不高于自己;工作不优于自己,而着重偏爱女性容貌好、性格温柔、感情细腻专一、善良贤惠持家、作风正派等。
明显地表现出一个女性各方面条件和能力不要超过自己的贤妻良母的择偶倾向。
而女性在择偶时一般要求男性在年龄上不小于自己;身材要高于自己;学历不低于自己;职业、工作和家庭等条件不劣于自己,并且健康、诚实、正派、会干、有事业心等。
明显表现出寻找一个男性各方面条件和能力都要比自己强的,可以作为自己一生依靠的择偶倾向。
由于婚姻择偶梯度的偏爱,使婚姻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不同梯度的择偶者也会有不同的满足程度,按照这种梯度选择,一般情况下,是年龄大、学历高的女性择偶困难,另一方面是年龄大、条件差的男性无条件择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的婚姻不仅在多数情况下晚婚晚育,而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选择婚姻。
不仅是因为人们可以不通过婚姻而获得性关系和生育(生育已开始游离于婚姻),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认为不通过婚姻同样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期望,特别是满足发展的需要。
选择婚姻反而是一种经济和反站的损失。
这其中,婚姻的选择受其替代度的影响,婚姻的替代度越大,对婚姻的需求选择越少。
从婚姻的替代度来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往往表现为变态的替代,比如卖淫、同居和同性恋等等。
独身选择与婚姻替代: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越来越多的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参加了工作,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因此也就补哪儿需要像过去那样未获得经济上的保障而结婚了。
独身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婚姻替代度增强,原本通过婚姻满足的需求由于替代而不那么需要婚姻来保障了。
婚姻所得与婚姻预期:个人在婚姻中条件和资源的改变,会改变对婚姻的需求。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婚姻异性配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一方面婚姻条件和资源的改变会增加对婚姻的需求,个人在婚姻中的资源价值越高,他就越倾向于需求高质量的异性配偶,婚姻一方条件和资源变差或减少,则对婚姻需求减弱。
另一种情况是,一方婚姻条件和资源的增加反而会对婚姻需求减少,骑在婚姻中的资源,价值越高,越倾向于独身同居而减少对婚姻的需求,婚姻一方条件和资源变差或减弱,却反而会增加对婚姻的需求,期望通过婚姻需求的满足实现其预期。
不仅如此,对婚姻需求还具有预期效应。
婚姻者如果预期婚姻价格会上涨,或未来的婚姻配偶供给会减少,都会引起对婚姻的需求增加。
相反的情况是,如果预期婚姻价格下跌,未来供给增加,会导致婚姻现实需求减少。
同时,对婚姻条件和资源改变的预期同样会改变对婚姻现实的需求,或增加,或减少。
生育孩子的正价值主要表现在:经济和活动上的帮助、成为家务劳动的助手、赡养老人、传宗接代、成年人的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准则;婚姻纽带、生活幸福完满、情感满足和成就等。
生育子女的负价值主要表现在:花钱多、生活和精神紧张、教育和就业压力、疾病对父母的限制和钱磊,使其不能工作、婚姻关系紧张等等。
婚姻人口生产的微观投资收益应该包括养育子女一生所能带来的全部经济上的收益和利益。
在通产的情况下,收益总是大于投资,但对于婚姻主体来说,付的投入并不能得到全部收益或回报,因为,更长时间的收益,更大部分的收益是由子女获得的。
妇女就业的背景上的事实:第一个事实是,妇女为稳定婚姻和解决婚姻经济问题,在经济的压力下选择就业。
许多国家妇女共有的经济活动模式就是,她们既在外工作,回家又做家务和带孩子。
婚姻和经济的压力使妇女不得不寻找就业的机会,以维持经济和家庭开支。
第二个事实是,处于婚姻中的妇女在就业中处于劣势,那些离婚、寡居、独身的妇女有可能在就业中更快提高。
为获得就业,推迟结婚和生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上述两种事实都表明了一个同样的原因,这就是妇女在婚姻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男女的经济差别。
尽管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承认男女就业和工资报酬的平等,但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完全平等的,不仅工资不平等,同工不同酬,而且男女的经济差别仍然很大。
上面所分析的两个基本的事实与男女经济的差别,必然造成如下的一个结果。
妇女在婚姻与经济独立之间陷于两难的境地,要么继续担负两副经济的重担即就业和同时从事家务与剩余劳动,要么推迟婚姻或少生育、不生育,甚至不结婚。
妇女由于婚姻、家庭、家务和生育以及自身特点与受教育状况的限制,她们最易受工作地点和生产技术变化的影响,许多妇女因此要变动工作或终端工作,以致于改做其他工作,特别当国民经济发生困难,失业率上升的时候,妇女往往首当其冲。
即使男女平等的原则得到承认,但妇女和男子就业差别、工资差别和经济差别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从而也必将长期影响妇女婚姻经济问题,制约婚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