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果负责(即不要求等效),而赖斯却认为文学翻译要做到“美学上的等效”[1∶36]。在这一点上,纽马克却比赖斯更符合功能主义的原则。

参考文献:

[1]Reiss,Christina.Translation C riticis m,the Potentials and

L i m itations∶Categories and C 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 uality Assess m ent[M].(Translated by Err oll F.Rhodes).

Manchester∶St.Jer ome,1971/2000.

[2]Ne wmark,Peter.An App r oach t o Translati on[J].B abel,

1973,(19)∶3-19.

[3]Reiss,Christina.Text types,Translati on Types and Trans2

lati on A ssess ment[A].Andre w Chester man.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Helsinki∶Oy Finn Lectura Ab,

1989.105-115.

[4]Ne 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 mel

He mp stead∶Prentice Hall,1988.

[5]Ne 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He mel

He mp stead∶Prentice Hall,1981/1988.

[6]朱纯深.句子翻译内外观:论句子作为关键的功能翻译

单位及其文本责任[A].刘靖之.翻译新焦点[C].香港:

商务印书馆,2003.161-208.

[7]Frege,Gottl ob.On Sense and Meaning[A].Peter

Geach and Max B lack.Translations fro m the Philosoph i2 cal W ritings of Gottlob F rege[C].Oxford∶Basil B lack2 well,1952/1993.56-78.

[8]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国

翻译,2004,(3)∶3-9.

[9]Reiss,Christina.Type,Kind and I ndividuality of Text∶

Decisi on Making in Translati on[A].La 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 tudies Reader[C].London and/Yea Yovk:Routledge,

2000.160-171.

收稿日期:2006-03-15

作者简介:朱志瑜,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

语学系,教授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等课程。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2006年9月23日至2日,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主题为“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战略。”除个别常务理事因故请假外,全体常务理事以及研究会顾问徐盛桓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会长束定芳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谢之君教授致欢迎辞。

秘书长张辉教授首先向与会的常务理事们汇报了5月份南京会议以来秘书处所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对会员和会费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截止今年9月23日,共有会员177名,总计收取会员费11600元,其中有4000元和600元分别用于网站建设和会员证的制作。二是创建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的新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115359119.html,)。

束定芳会长对研究会常务理事的分工做了说明。根据工作的需要,研究会暂分为四个部门:学术部、经费部、国际交流部和组织宣传部。学术部负责有关学术会议、学术丛书、论文和项目评审等事宜,主要成员包括许余龙、石毓智、熊学亮、程琪龙、王寅、王葆华、冯晓虎、牛保义、李荣宝、张建理和周榕。经费部负责筹款和经费的使用监督,成员包括王文斌、刘正光、辛斌、卢植和卢卫中。国际交流部负责与国外相关组织,特别是与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的联络工作,成员是束定芳、文旭、冯晓虎、林允清。组织宣传部负责发展会员、编辑研究会业务通讯(CCLA Newsletter)和管理研究会网站,成员包括张辉、谭业升、汪少华、张韧、张权和苏晓军。

研究会各部门根据分工分别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作了大会交流。张建理教授介绍了学术部的工作计划:在未来三年中,与有关出版社合作,组织会员翻译和出版三至四本国外的认知语言学的经典著作,策划和编写《认知语言学手册》,编写论文集《当代认知语言学名著述要》和《当代认知语言学流派》。副会长王文斌教授介绍了经费部的工作打算,他指出经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当牢牢把握为学术繁荣服务、为全体会员服务的原则。会长束定芳教授介绍了国际交流部的打算: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抓紧时间与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联系,争取尽快加入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进一步扩大研究会的影响;同时,积极准备以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的名义申请2011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年会在中国召开。副会长张辉教授介绍了组织宣传部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研究会的网站管理将由张辉和谭业升负责。副秘书长负责研究会业务通讯的编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内容:国外会议的消息(张辉负责)、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博士论文介绍(张韧、张权负责)和国内外认知语言学论文索引(谭业升、张辉负责)。

会议还讨论并决定向会员赠送《外国语》、《外语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和《德意志文化研究》杂志,赠送的费用可从会员费中给予各个杂志社以适当的补贴。经初步商定,首届认知语言学暑期研讨班将于2007年7月由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本次常务理事会经过一天紧张而有序的讨论,对很多问题取得了共识,进一步明确了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的任务,对推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全体会议代表对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对会议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

75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2021年座谈会会议纪要写

座谈会会议纪要写 会议纪要做为一种重要的公文形式。座谈会是由训练有素的主持人以非结构化的自然方式对一小群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是一种圆桌讨论会议。下文是为大家收集的座谈会会议纪要,欢迎阅读! 时间:20xx年10月23日 地点: 参会人员:、公司高层代表1人 记录人: 内容: 一、员工福利 1、公司员工外出展业人员餐费问题: Xx分公司各业务部车辆紧张,营销专业人员(客户经理、业务经理)常常为解决用户问题四处奔波,有时甚至打的,但是产生的交通费从未进行过一定比例的报销;xx分公司新大楼所在地为德阳市郊

区,很少有公交车和出租车,交通很不方便。员工希望公司能够为其每月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对于营销专业人员是否能够适当报销一定比例的交通费。 2、员工工作服问题:会议纪要 分公司集团业务拓展部有员工反映他们的工作服、客户经理的工作服都与公司其他员工的工作服不同,让这部分员工从心理上感觉与公司其他员工在身份上有所区别,这样就会影响员工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公司相关福利政策问题: 员工反映对于公司的各项福利政策不清楚,虽然也下发过部分文件,但是由于各部门的具体情况或员工工作性质等,大部分员工对各项政策性文件还是并不知晓。譬如:员工 ___享受年休假;员工享受婚假有多少天;女员工的产假怎样休?等等。再譬如:即将出台的员工住房补贴政策,员工希望公司能够向员工透明,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员工教育培训问题

1、员工培训问题: 员工普遍反映送外培训的机会较少,公司大部分送外培训都集中在工程系列,而员工认为,实行了“区域性管理、属地化营销”管理模式后,分公司更应当加强并重视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对营销技巧、营销管理知识的培训。大家一致认为,兄弟分公司之间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2、员工再教育问题: 员工认为公司能够为员工提供再教育的学习机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公司可否为其提供进行再教育等学历提升的机会。 三、员工薪酬问题 1、工资晚发问题: 员工工资待遇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对公司满意度对直接的原因。员工提到长期以来工资晚发的问题,希望公司能够确保每月工资准时发放。 2、工资政策透明问题: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座谈会会议纪要范文6篇.doc

座谈会会议纪要范文6篇 会议纪要做为一种重要的公文形式,会议纪要作为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一种公文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座谈会的会议纪要范文,仅供参考。 座谈会会议纪要范文篇一: 时间:20xx年3月10日15:00—17:00 地点: 会议主持人:耿宝云书记 出席会议人员:学工处老师,各系(部)学生干部 记录:齐丽娜 一、耿宝云书记给各位老师,学生干部拜晚年,祝大家万事都给力。 二、耿书记提出"三不主义",要求全面落实"创先争优"精神。 三、耿书记要求学生干部针对学院各方面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争取人人发 化工系:①上课迟到现象严重(原因:跑早操时间不够充分) 建议:上课前将教学楼后门提前打开 ②水房的水不开,超市物品太贵 ③在宿舍通向晚自习的路上安装路灯 ④五楼的水压不够,水上不去,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②食堂个别窗口饭菜不好吃

③多媒体质量差,机房电脑太少 材料系:①教学楼后面的冰及时处理 ②把各系(部)的晚自习室调放至同一楼层,便于管理 计算机系:①宿舍供电时间延长 ②澡堂开放时间短 ③食堂卫生差 ④建议把宿舍楼道灯改为声控灯 管理系:①宿舍管理问题 ②自愿去上晚自习 基础部:①在每层宿舍楼都可以设立一台投币式洗衣机,便于同学 洗衣服 ②建一个车棚,防止自行车丢失 四、对于以上学生干部的建议,耿书记回应大家: 1、就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学校的水电问题,耿书记建议大家避免在洗漱高峰期集中洗漱,在周六、周日的时候会适当加大水压,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2、在晚自习的问题上,耿书记认为,大部分学生的自主性较差,学生应保持作息时间的规律与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应该过度散漫; 3、因为学院正在用电方面进一步巩固设施,目前的供电设施并不能满足同学们全天待电的要求,所以还是会给同学们带来些不方便; 4、暂时无法实施的是同学们提出集中各系(部)晚自习教室的问题,但在今年9月份之前会在某系部试行,看效果如何。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在很多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应用原型范畴理论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待对认知语言学中相关理论加以进一步掌握并对现实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典型范畴理论,及其典型范畴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 世界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这是一个一直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由于名称和词语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事物是无限的,因此,同一词语,同一名称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意义。”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传统的语言理论从索绪尔符号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不能回答为什么会产生一词多义现象及各种词义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外部世界来解释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更使得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究词的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对一词多义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就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且语义范畴由典型义项为中心向边缘义项成放射状辐射,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通过语义学的语义变化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理论等对一词多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一)一词多义

理事会会议纪要范文_行政公文

理事会会议纪要范文 会议纪要是用来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企事业单位,公务机关,非正式组织团体,社团等组织都适用。提供了关于理事会的会议纪要,欢迎借鉴! 理事会会议纪要1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1x年10月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期一天,与会人员3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巡视员谢日万先生代表驻会单位主管—广西文化厅致辞,学会理事长覃溥女士作2019-2019年工作报告,秘书长农学坚、常务理事吴伟峰、常务理事霍巍分别主持相关审议和讨论,议题主要有审议增选理事会新成员、“2019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会费缴纳标准、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奖励办法、《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组稿工作及研究会未来展望等。现纪要如下: 一、广西文化厅副巡视员谢日万先生致辞 谢日万副巡视员充分肯定了学会在组织开展古代铜鼓调查、研究、保护、展示、交流、宣传等方面,为传承铜鼓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在文化厅高度重视和覃溥理事长的带领下,研究会完成了补登记和秘书处重建以及广西馆藏铜鼓调查记录等一系列工作,并将研究会的研究触角向世界馆藏铜鼓调查及研究延伸。希望研究会同心同德,秉承宗旨,认真谋划,加强协作,开1 / 10

拓创新,把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二、理事长覃溥女士做201x-201x年工作报告 覃溥理事长就研究会201x-201x年的工作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她说,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是传承性很强的学会,尽管沉寂一段时间,但研究工作从未停止,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会自2019年以来,开展了六项主要工作:一是健全学会组织机构;二是牵头完成广西全区馆藏铜鼓调查工作;三是复刊《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四是出版并发放《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五是借助互联网、数据库等手段,搭建学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资料的网上共享;六是顺利通过社团年检。覃溥理事长还就未来三年研究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一是加强研究会内部建设,包括对团体会员、会员的重新登记和确认、发展新会员,完善社团财务管理和秘书处工作制度;二是积极推进学术研究,争取明年出版《广西铜鼓》、《古代铜鼓装饰艺术》、《广西铜鼓精华》等专著,推动2019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及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以多种方式鼓励和培养新人,组织研究课题,建设世界铜鼓资料数据和信息中心;三是促进铜鼓文化研究国际合作;四是积极筹办铜鼓文化联展;五是加强宣传,构建良好社团形象。 三、审议增选理事会新成员 在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处函请推荐基础上,会议增选了副理事长一名(谢日万);常务理事两名(阮华端、梁志敏),理事九名(田2 / 10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职工座谈会会议纪要范文

职工座谈会会议纪要范文 职工座谈会会议纪要一时间:20XX年9月28日14:00~16:30 地点:技术大楼104、112及展示厅一楼会议室 主持人:XXX、XXX、XXX 参加人员:XXX、各部门团支部书记及新入司大学生 主题:了解新入司大学生入职一个月后工作、生活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为充分了解新大学生入职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迅速成长,公司团委组织新入职大学生XXX余人,分三组进行座谈,就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二、工作方面 1.公司各部门带教工作落实到位,得到新员工一致肯定。 我觉得公司带教师傅挺好,安排工作从易到难,具体操作过程中还会告诉我怎么做,做好以后有审核环节,发现错误,还会告诉我错在哪里。不少新员工对公司的带教给予很高的评价。 据了解公司各部门都指定了固定的带教师傅对新员工进行指导。工作过程中,大都会给他们找些载体供他们学习,如找一些成品或样件来进行指导,举行集中的培训学习等。对工作流程一般也会一一进行指点、说明,如:说明工作思

路,指出需要准备哪些数据,涉及哪些部门,接下去就是要学员自己去做,碰到问题再请教,整个流程下来,新员工不仅认识了各部门相关人员,也了解了整个项目是如何完成的,遇到问题该如何分析解决。但也有新员工表示平时都是师傅教多少就学多少,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清楚本岗位的岗位描述,对本岗位的作用及个人的发展比较迷茫。 2.对工作流程中的术语、缩略语,新员工表示困惑 不少新员工在座谈中提到,他们对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业务流程术语、缩略语很陌生,不明白其具体含义,如SOR、OTS、DOE等 3.岗位工作单一化,新员工热情下降 技术研发部门新员工目前主要工作是画图,有时从早上八点画到晚上七点半,而生产部门新员工则主要服务生产现场,熟悉流水线及制造工艺,岗位工作的单一化使不少新员工热情下降。 三、学习方面 1.新员工对岗位培训计划表示认同 不少新员工对他们目前应该具备何种技能尚不清楚,而岗位培训计划的实施有助于他们明确发展方向,提升业务水平,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TC系统培训需求旺盛 TC系统对于刚刚入职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技术研发部门的新员工均表示希望得到TC系统方面的培训,还有不少新员工提出希望企业建立自己的知识数据

理事会成立会议纪要

理事会成立会议纪要 篇一:理事会会议纪要和决策 篇二:20XX-20XX理事会会议记录 篇三: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北京市刘鸿儒金融科学发展基金会 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会议名称:北京市刘鸿儒金融科学发展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会议时间:20XX年5月6日 会议地点:北京市刘鸿儒金融科学发展基金会办公室 会议议题: 1、通报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的主要工作进展; 2、审议20XX年工作计划; 3、审议基金会内部管理制度; 4、决定秘书处管理人员薪酬和编制配备; 5、讨论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 6、讨论对研究生部30年校庆活动的支持方式与资助预算; 7、审议基金会20XX年度收支预算; 8、讨论基金会运作所需的进一步支持。 会议应到人员:魏本华、张志平、柳志伟、李言赋、关贵森、刘文华

6位常务理事。 会议实到人员:魏本华、张志平、柳志伟、关贵森、刘文华5位常务理事出席;王永华理事列席会议,程博明理事派代表王俊锋到会;李言赋常务理事因公务缺席,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意见。 会议主持人:魏本华 会议审议通过了《20XX年工作计划》和《20XX年度预算》,审议通过了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秘书处管理人员的薪酬以及招募计划,明确了重点项目的立项以及对学校和校庆活动的支持方案。 会议讨论事项和决议、意见如下: 一、前期工作。基金会名称、业务范围和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已经经民政局初审,报社科联审批,为此理事长拜访了社科联。社科联表示尊重我们的意见,积极配合。另外当前已经完成免税资格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申报工作,常务理事会表示秘书处要积极跟进,力争早日获得批复。 二、成立战略规划委员会,由柳志伟任委员会主任,秘书处配合,访谈校友,咨询公益界专家,进一步研究明确基金会的愿景、使命、运作模式等重大议题,初步费用预算为30万元,实际支出可视需要而定。理事们认为要使基金会的愿景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校友的捐赠愿望,吸引更多的校友愿意将钱捐赠给基金会,汇聚道口人的公益力量。理事们表示,基金会应借鉴优秀的国内外基金会的经验,要有国际视野和胸怀。有理事提出,可把基金会办成智库,成为推动中国金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民间的高端智囊。有理事建议基金会创办一份

生产座谈会会议纪要

生产座谈会会议纪要 针对今年多雨、寡照、低温的气候条件给水稻生产带来的问题,我站组织xx、xx、xx、xx、xx等有关部门的主要技术人员,并邀请有关水稻专家,在xx 召开的水稻生产座谈会。会议就当前我省水稻生产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会议认为,今年我省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发展不平衡,xx、xx情况较好,其它地区次之,由于特殊的气候对我省水稻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品种问题。一是受东北水稻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刺激农民选择水稻品种以高产为主,生育期偏长趋于饱和,遇到今年温度偏低的气候,导致我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延迟,存在能否安全成熟问题;二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品种多为辽粳294、辽粳9号、盐粳47、盐粳68等为主,品种单一,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2、生长发育迟缓。由于早春低温多雨,尤其入夏以来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地温水温普遍偏低,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进程。据与会专家反映和实际调查研究表明,今年水稻植株生长发育进程较常年延迟2-7天,普遍偏晚。 3、肥水失衡。由于水稻生长缓慢,为获得高产,加大了氮肥施用量,且缺少与其它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持续阴天多雨,排水晾田无法实施,造成肥水失衡,出现部分稻株根黑、根臭。 4、病虫害可能较重发生,目前全省稻水象甲有一定程度发生,东港水稻条纹枯病发生较重。由于多雨、寡照、施氮肥量大,水稻植株长势普遍偏嫩,后期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水象甲等病虫害极易大发生。 与会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后期水稻生产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肥水管理。根据目前水稻长势和气候情况,后期在水的管理上以间歇灌溉为主,保持稻田干干湿湿状态,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在肥的管理上,除个别缺肥地块,应少施或不施穗肥,粒肥应少施或进行叶面喷肥。 2、重视病虫害防治。今年水稻病虫害普遍偏重发生,要做到及早预测,早防、早治、防止漫延。特别注意常见的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水象甲的防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掌握适宜时机进行防治,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不良影响,提高防治效果。 3、采取有效措施促早熟。除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外,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云大120、喷施宝等叶面肥,促进水稻早熟,降低由于生育期延迟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 同时,与会专家就今后水稻生产提出了如下建议: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20年的事。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个方面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心智之外,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研究对象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如果研究对象不确定的话,一切都会成为问题。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关于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没有语言什么都谈不上。所以还是应该首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什么是语言进行界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语言的自然属性上说,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从语言的社会属性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心理属性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人类言语活动本身,那么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动态的言语过程;如果把语言看成是静态的符号系统,那么语言研究的对象就应该是静态的语言现象。麻烦的是这种现象不纯粹是自然现象,它又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并在社会中运用的。如何才能找到语言学完整的研究对象呢?因为我们无论从那一方面去着手解决问题,“任何地方都找不着语言学的完整对象;处处都会碰到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要么只执著于每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冒着看不见上述二重性的危险;要么同时从几个方面去研究言语活动,这样,语言学的对象就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离奇古怪、彼此毫无联系的东西。” 索绪尔很明确地提出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作言语活动的其它一切表现的准则。” 索绪尔强调要把“语言”和“言语”分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他说:“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之言语毫不逊色,这对于研究特别有利。” 作这样的区分十分有利于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确定,而且把言语活动的复杂性也揭示出来了。 关于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追寻语言证据存在的处所,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语言在哪儿。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语言的认知研究就是一种语言学和心理学在理解人类概念结构方面的统合。人类的语言在结构上对应以下一些范畴: 1.概念结构(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2.外部世界(the world) 3.知识系统(the knowledge system)

_认知文体学_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_介绍

2004年9月 第36卷 第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 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Sept.2004 Vol.36No.5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介绍 重庆大学 刘国辉 E.Semino&J.Culpeper(eds.).2002.Cognitive Stylis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 t A nalysi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 pany.Xvi+ 333pp. 一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两位学者Semino和Culpeper主编并作序,汇集12位作者在认知语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其目的是展现认知文体学的研究现状和文体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认知文体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既新也旧。旧是因为文体学一直关注语篇与读者的语篇解读,语言形式与效果的关系。比如M ukar ovsky(1970)的 前景化 理论(F oregrounding theor y)在当代英美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就起过重要作用,它特别关注语言选择和语言模式的认知效果。不过,认知文体学与传统的文体学还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传统文体学倾向于用语言理论或框架来解释或预测语言材料的解读,而认知文体学则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这就为语篇及其解读的关系提供了更系统、更详尽的描述。 二 该书前三章涉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特定具体语篇中的应用。在第一章,Cr aig Hamilton阐释了 概念整合 或 复合 理论如何解释隐喻、类比和讽喻在Christine de P izan15世纪的语篇T he Book of the City of L adies中的运用。他的分析系统地解释了读者对这本书的直觉理解,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群对此解读的相同性和差异性。最后,他声称: 今天很多学者都明白文学批评需要转向认知,以免它成为一种完全伪造而又无意义的事业。 他还说,像 女性读者 和 性别记忆 等时髦概念缺乏合适的科学基础。第二章,M arg ar et F reeman认为对思维和语言体验认知的关注必然导致语篇,尤其诗歌物理结构形态的重新评估。他分析了Emily Dickinson原创的两首诗歌手稿,由于多次印刷,评论家认为它们已经模糊不清了。他展现了人们如何用认知手法来获得这两篇文章的合适解读,以及Dickinson个人概念宇宙中的知识域和概念隐喻。他强调: 认知诗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于它能够解释语篇意义的产生和合适理解。 第三章,Yanna Popova讨论了Henry James的T he Fig ure in the Carpet,这个故事有歧义,引起了文学批评者的不同解读。Popova在此并不是想解歧,而是想利用认知语言学概念来洞察歧义存在的原故所在。她还考察了James神话大约三十个不同的版本,并分析了其中的两种主要解读。她认为利用认知语言学方法可以区分基本的 原型 解读和其它非基本的解读,即解读的变异。这些不同的解读并非同样可以接受,因此她提出: 在解读理论中需要提出一个介于多元化和客观存在之间的中间地带。 第四章到第八章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其它理论方法的折中应用。同时第七章和第八章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范式的不足。第四章Peter Stockw ell分析了M il ton四首不同篇章结构的商籁体,从指示语、句法结构、否定以及概念隐喻、吸引(attraction)、分心(distr ac 398

水稻生产座谈会会议纪要

水稻生产座谈会会议纪要 针对今年多雨、寡照、低温的气候条件给水稻生产带来的问题,我站组织沈阳、盘锦、营口、本溪、辽阳等有关部门的主要技术人员,并邀请有关水稻专家,在沈阳召开的水稻生产座谈会。会议就当前我省水稻生产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会议认为,今年我省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发展不平衡,盘锦、辽阳情况较好,其它地区次之,由于特殊的气候对我省水稻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品种问题。一是受东北水稻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刺激农民选择水稻品种以高产为主,生育期偏长趋于饱和,遇到今年温度偏低的气候,导致我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延迟,存在能否安全成熟问题;二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品种多为辽粳294、辽粳9号、盐粳47、盐粳68等为主,品种单一,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2、生长发育迟缓。由于早春低温多雨,尤其入夏以来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地温水温普遍偏低,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进程。据与会专家反映和实际调查研究表明,今年水稻植株生长发育进程较常年延迟2-7天,普遍偏晚。 3、肥水失衡。由于水稻生长缓慢,为获得高产,加大了氮肥施用量,且缺少与其它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持续阴天多雨,排水晾田无法实施,造成肥水失衡,出现部分稻株根黑、根臭。 4、病虫害可能较重发生,目前全省稻水象甲有一定程度发生,东港水稻条纹枯病发生较重。由于多雨、寡照、施氮肥量大,水稻植株长势普遍偏嫩,后期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水象甲等病虫害极易大发生。 与会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后期水稻生产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肥水管理。根据目前水稻长势和气候情况,后期在水的管理上以间歇灌溉为主,保持稻田干干湿湿状态,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在肥的管理上,除个别缺肥地块,应少施或不施穗肥,粒肥应少施或进行叶面喷肥。 2、重视病虫害防治。今年水稻病虫害普遍偏重发生,要做到及早预测,早防、早治、防止漫延。特别注意常见的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水象甲的防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掌握适宜时机进行防治,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不良影响,提高防治效果。 3、采取有效措施促早熟。除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外,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云大120、喷施宝等叶面肥,促进水稻早熟,降低由于生育期延迟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 同时,与会专家就今后水稻生产提出了如下建议: 1、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中熟和晚熟品种相搭配,防止品种单一化,增强品种综合抵御不良外界环境的能力。 2、在整地方面,采取秋翻和春翻相结合,提高整地质量,改善水稻生长环境,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3、改善稻田的排灌措施,通过调控田间水量,增强稻田防旱抗涝能力。 4、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科学制定防治指标,实行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点面俱到。

浅谈认知语言学

浅谈认知语言学 发表时间:2018-10-22T16:13:42.36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作者:封锋林聖典肖冲 [导读] 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它从语境的角度解释词汇的含义,是人们理解词义的重要联系和过渡过程。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关注并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学者也屈指可数。本文对于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哲学基础、理论目标、理论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探析,同时,对其所得到的评价及几点不足也有所提及。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2.1核心思想 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4]。 2.2哲学基础 框架语义学是由菲尔莫尔最早提出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一个具体路向[5],并以经典主义哲学及皮亚杰(J.Piaget)的楗构论为思想基础。同时,语义又是非自主的,是和经验紧密结合的,那么,语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6]。所以,框架语义学又属于经验主义语义学(empirical semantics)的范畴,它源自经验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formal semantics),它与经验之间相互联系,并不代表割裂[7]。因此,框架语义学是以经典主义哲学、建构论以及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思想。 2.3理论目标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为词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且便捷的方式,也为描述新词语创生、旧词添加新义,以及将语篇中各成分的意义组配成语篇整体意义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8]。因此,框架语义学的理论目标就是在结合语境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帮助人们理解词义、句义以及语篇的含义。 2.4理论方法 菲尔莫尔认为,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并非是在现实中的实体,而是一个概念意识上的原型,它可以充分解释真实情景与词语使用之间相互适应的复杂性,并且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9]。因为语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果要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就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而掌握与这个单词有关的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同一框架或交替框架的词汇的含义,并且熟悉其语境,理解一个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含义。 在借助于框架语义学理解语义的过程中,许多多义词都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框架,同样的,一种事实经常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进行阐述,一个情景可以用两种相对立的方式框定[10]。因此,语言的框架结构还应该是灵活可变的。 3框架语义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框架语义学主要是描述语义和句式结构的理论,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于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词汇语义研究方面。例如,陈勇提出,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词汇的同义现象应被分为框架之间的同义、同一框架内的同义这两种情况。而李春华和李勇忠则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以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框架转化在建构意义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毛海燕以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为基础,研究英汉词汇对比的程序和方式,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词汇语义对比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性应用[11]。类似这类研究都使框架语义学对于语义理解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使人们对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也为语言学中语义语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阐释词汇、句法和语义现象的同时,框架语义学在编撰字典和创新语料库等方面也有所运用,同时,它还有助于第一语言习得、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双语框架语料库可被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单词及其语义框架。而语义框架提供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及其他新知识的效率。教师则可使用语料库里的有关信息来编写练习,以弥补教学软件的不足。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一部分,是人们理解词义的过渡和桥梁,它以概念框架结构为基础,使人们在理解及表达语义的同时,对其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及背景知识也有所了解。 4结语 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术语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已开始被冠之以专名“认知术语学”。[10]认知术语学是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不同类型思维活动之间、某一知识领域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