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习题及其答案第四章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与实践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同盟 APEC 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
二、简答题
1. 简述APEC的特点。
2. 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原因。
3. 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
三、论述题
1.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经济影响。
2.试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发展。
四、思考题
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指在自由贸易区中,各缔约方彼此之间达成协议,取消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各成员仍具有对非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自主权,即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根据原关贸总协定第24条的规定:自由贸易区相当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区所组成的一个对这些关税区内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理论上的自由贸易区将实现“两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目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42个成员中,相互之间已建成了135个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除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还规定了成员国对非同盟国家的统一关税率和外贸政策。
经济联盟:是指参加国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要求外,并制定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在货币金融方面进行协调,实现同盟内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一体化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贸易创造效应:由于关税同盟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一国看,以扩大的贸易取代了本国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生产要素可以重新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贸易转移效应:由于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非成员较低成本的进口,而以提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低成本的供给来源,使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地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较低价产品,增加了开支,减少了福利;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由于这种转移有利于低效率者,使资源不能有效的分配和利用,使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
二、简答题
1. 简述APEC的特点。
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跨国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由于地域辽阔和复杂的政治经济情况,其经济合作形式其独具的特点。
第一,松散性。APEC是一个松散的、论坛式的协调机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
第二,开放性。亚太经合组织自建立开始就将“开放的地区主义”奉为行动准则,尊重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
第三,区域内次区域边缘性。亚太经合组织内存在众多次区域合作关系,形成了次区域安排交叉的相互依存与合作的态势。
2. 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原因。
答: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并维持下来时有多方面条件的。这里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方面的原因。一般而言,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建立起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较相近,从而不致造成一些成员国成为另外一些成员国的负担。因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成员国在经济政策、让渡权利的时间等方面要步调一致,如果一些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其他成员国协调政策时就有困难,从而难以实现真正的经济一体化。从该意义上讲,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是接近,相互间里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障碍就越少。
其次,政治方面的原因。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样需要一些政治条件。它要求参加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的政治制度相近,甚至一致。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让读一些国家主权,各成员国参加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准则是,经济主权的这种让渡不能造成本国政治制度的改变。因而政治制度相近或相同的国家,比较容易组成经济一体化组织。
再次,地理方面的原因。组建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时,地理上比较邻近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所有经济一体化组织基础都是市场一体化,要实现市场一体化,重要的条件是地理上的接近。因此人们经常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同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实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常见形式。目前,国际上出现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最后,利益方面的原因。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建立和维持下来,必须照顾到所有成员国的利益。任何国家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要追求本国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当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但是各国的基本原则是“利大于弊”。如果一国从参加一体化组织中获得利益小于损
失,它可能会不参加或者退出。因此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建立和维持下来,必须照顾到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在此前提下保持机制化组织的特征。
3. 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
答:从动态来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会给各参加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大市场效应、竞争效应、引进外资效应和扩大与深化效应。其中,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消极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第一,大市场效应。所谓大市场效应,就是各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障碍后,向成员国企业提供较大规模或容量的市场。这种大市场给企业创造了实现生产“规模经济”的效果。规模经济效果鼓励大企业的组建和成长,同时不鼓励、甚至淘汰小企业,以提高一体化组织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一个成员的角度看,大市场效应有助于根除本国内形成自给自足经济的“小而全”。
第二,竞争效应。在一国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工业部门,如高科技部门等都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内竞争局面的形成,而且这些部门在保持长期稳定的情况下,缺乏竞争的压力,进而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组建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后,各国的垄断企业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中变成了竞争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它必须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实现在共同体市场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因此,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企业间的竞争注入了动力,客观上有利于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
第三,引进外资效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资。一方面,在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以后,在市场内部经营的大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果,不必开拓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决定了,如果企业最终产品销售市场是其中某些成员国的话,那么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使企业设在成员国内还是设在其他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非成员国企业愿意在一体化组织成员国内部设点,带来了引进外资的效应。
第四,扩大与深化效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之后会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并完成了其目标之后,成员国对内部市场的依赖性逐步加强,市场结构逐步确立,形成新的在较大市场范围的企业垄断;并且由于一体化组织的明确的排他性,设在一体化组织内部的企业会在一体化组织的“保护”之下很好地生存,缺乏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的动力。为了解决此问题,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只能选择扩大或者深化两种方式,注入新的竞争激励要素,保持区域经济增长活力。因此在客观上,经济一体化组织存在着扩大和加深的效应,或扩大和加深的倾向性。除非一体化组织的吸引力不足以容纳某些主要成员国的需要。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