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说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性善说

[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关键字]孟子性善说存心养性

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是战国中期儒学的代表人,一生中游历数国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宋代以后人们常常把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就是性善说。在《孟子·告子》篇中有很多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告子认为“生之谓性”,认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本能地体现,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上》)孟子反驳他说,水确实是不分东西,但是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好像水总是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就如同水没有不向下流的道理是一样的。

孟子所崇尚的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一存在就是一个道德体质很完备的善良的人,就已经完全的知晓仁义忠恕之道,而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在其本性里就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在这里,他所说的性善的“性”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而是区别于动物的只有人才具有的一种性,他认为人和动物所相同的一些本性是不能看作为“性”的,而孟子意义的“性”则是生而向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即所谓四端,而这就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反映,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每个人既然一生下来就有了善的因素,如果好好的顺应发展就都可以达到一个圣人的标准。

那么,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没有成为圣人反而变成了恶人呢?

曾经公都子问于孟子,说听别人讲人性是可以善也可以变得不善的,例如文王和武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都很和善团结,然而幽王厉王这样的君主得了天下后,百姓就都很偏向凶残,这和您所说的人天性善良不是很矛盾吗?孟子这样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他说人的性情的确是天性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这些就是常说的仁义礼智,他们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而是人生而就有的,至于有的人会变得不善,不是天性的过错,而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即“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认为,社会环境才会导致人产生种种作恶行为。孟子以牛山为例,说曾经有座牛山树木非常的繁茂,因为处在大都市的郊外,但是如果人们经常用刀斧砍伐它而不加爱护,那么它还能保持繁茂吗?虽然山上的树木日夜都在生长,但是还是有牛羊不停的到那里放牧,因此再繁茂的山都会变成光秃秃的了,人们见到这座山光秃秃的,就因此说牛山是一座秃山,这难道就是牛山的本性吗?就像人也是一样,发生许多的事情将他搅乱,迷乱他的心智,动摇他的本性,使他日夜滋长的善心都不得以保存下来,人们看到他像个禽兽一样就以为他不曾有过善良的天性,这难道就是他本来的天性吗?所以孟子说,善是人本来所固有的秉性,但是总是被外界的事情所迷乱破坏,在物欲的诱惑下人就会丧失理性道德误入歧途,恶之所以产生,即“不能尽其才”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孟子在强调性善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因为人生而就有的四个善端必须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扩充,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孟子认为既然人生而就是善的,那么在修养心性的路途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这份善心,也就是“存其心”,但是这只是保证了人心向善的可能性,还不能肯定地说这就已经是善,要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发展完善并且实践这种善,这就是所谓的“养其性”。这一个“养”字,就涵盖了人格自我完善的所有过程。

孟子追求仁义忠恕之道,认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只要有仁义之心,那么一切道德价值标准都不会失衡,孟子曾说,生死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掌握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得到的话,宁愿“舍生取义”。可见孟子看待仁义的重要性,因为这也是人心向善的根本。同时孟子又说,“养气尚志”,在这里强调的是道德实践的自觉和自愿。所谓“养气”就是养“浩然正气”,人所有行动的动力都是源自自己内心的意志,所以要想约束自己的行为就首先要磨练自己的意志,使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自觉的批判错误的观念和价值观,以正确的道德取向约束自己的行为。孟子所说的这种自觉和自愿就是良心。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和基础,只有有了良心,做事情懂得扪心自问心无愧作,才会从内心自觉地达到仁义的性善,而这种良心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前面提到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这些过程都是“存心养性”地体现。只要依此做到了这些,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就是一个有道德准则的人。

孟子所教述的就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一个道义上完美的人,一个仁义的善人,一个圣人。孟子在自己的意识里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社会图景,众民爱好美德,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推出了自己的王道社会主义的理想,统治者施与仁政,每个人都懂得推己及人,君主也不例外,君王“于民同乐”。孟子认为,君王的仁政无异于人本性善,,因为君王也一定有恻隐之心,在《梁惠王》中,孟子论述到,君主看到一头要被宰杀的小牛都会有不忍之心,命令用羊去替换它,又怎么会对自己的百姓不施加仁爱凶暴滥杀呢?孟子以此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推行自己的王

道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也给开明君主提供了治国安民的理想,这种思想不乏理想主义色彩。

这些都是以性善说为基础的,也以此衍生了许多他的言论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2005年4月第一版

[2]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2003年4月第一版

[3]中国古代哲学史论,李振纲,2004年6月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