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2)》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4 MB
- 文档页数:23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吴敬梓是清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儒林外史》等。
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社会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一次课的内容,简要介绍一下《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阅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2、小组合作,交流阅读心得,讨论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上节课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讨论内容,简要介绍一下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看法。
二、分析课文1、请同学们分组,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作者使用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2、请同学们品读课文语言,并分析作者使用夸张手法的效果。
三、探究主题思想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和讽刺是如何体现的?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自行选择一篇现代小说或者电影,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并思考其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同学们自如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真正的做到读中理解,议中感悟,悟中品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本次教学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避免了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探究主题思想方面,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
(1)范进上集卖鸡的好处在于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丑恶,同时铺垫了范进“发疯”的情节,反映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官场腐败的现实。
(2)“三步两步走进屋里来”表现了范进急切的心情,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中举了。
(3)第5段描写范进发疯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包括“嘿嘿的笑声”、“脸上的肌肉抽搐”、“眼睛凸出来”等细节描写。
(4)新贵人欢喜得发疯是因为中举意味着他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反差和幸福感让他忍不住发疯。
描写他发疯的地方最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疯狂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2 范进中举》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文学常识。
2.了解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2.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1.分析范进、胡屠户等艺术形象。
2.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难点:理解可笑的人物所反映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以对比的手法为突破口,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2.讨论论辩法:圈点批注,充分感知文本;小组讨论交流,分组辩论,共同探究:范进中举悲哉?喜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曾在选拔人才等方面起过推动作用,但后来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腐朽没落,这一制度也蜕变为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精神枷锁。
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作了无情的针砭。
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段之一——《范进中举》。
二、了解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
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中年移居南京秦淮河畔,在此创作了大量诗文与不朽著作,其中包括小说《儒林外史》。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儒林外史》是古代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
三、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范进中举,作者着意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
3.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3~11 自然段):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2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对话,细节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复述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科举制度下,无数个封建知识分子一朝金榜题名,人生的轨迹就发生了巨变。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范进是如何变化的。
二、巩固理解:
1.感知艺术形象。
(1)范进形象。
①根据范进的言行,说说范进对待科举的态度。
概括范进这一形象的特点。
范进形象: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到封建文化毒害。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
《范进中举》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 教材分析《范进中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范进从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名进士的故事。
通过范进的努力和坚持,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和勇敢,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艰辛和追求。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敬仰之情。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他们可能对封建社会中的科举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背景的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范进的成长历程和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
2.能够领会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知识分子的敬仰之情。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讨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相关的价值观,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范进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相关的价值观。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和教案,包括课文内容的讲解和相关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的话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范进中举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范进为什么能够中举?”2.呈现(15分钟):讲解课文内容,包括范进的成长历程和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
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和文化背景。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出相关的价值观,并进行表达和分享。
4.巩固(10分钟):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具体情节中提炼出相关的价值观,并进行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