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认识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生活夜景的图片。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硬纸板(每组3个)、纸筒、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问题

师:我们的家乡德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白天他在日光的照耀下,展示着绚丽多彩的风姿,到了夜晚他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大家想不想看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播放图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啊?如果没有光会怎样呢?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光。(板书课题)

出示图片:(生活夜景图片或制成课件)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一)认识光源

1.提出问题

师: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

2.学生回答。(指名说)

师问:

(1)月亮会发光吗?镜子呢?

(2)蜡烛发光吗?电视、电脑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对,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的太阳光。蜡烛不会发光,应该说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3.教师小结:人们常说:树有根,水有源。光也有源头,同学们刚才举的例子就很好,我们这些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板书);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属于人造光源(板书);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的光源属于生物光源(板书)。

(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1.提出问题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源这么多,那么这些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么传到我们眼睛的呢?光需不需要一定的路线传到我们的眼睛呢?夜晚进房间打开灯,房间各个位置是同时亮起来的吗?(2)教师提供资料: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在空气中近似。太阳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 (8 ) 分钟。

(3)教师小结:光就像水流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个地方传到那个地方。我们说水往低处流,光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呢?

2.学生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

师: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做试验)

对,实验是最科学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猜想?怎样做实验?3.设计实验方案

4.汇报实验方案(指名说)

在此环节,意见不同一,可以补充,取长补短。

方案1:把三张硬卡纸分别刻一个小孔,点燃蜡烛,看怎样才能通过三个小孔看到火苗。

方案2:用直纸筒看灯光,再用弯纸筒看,有什么现象?

方案3:用手电照射,显示轨迹。

……

5.开始实验。

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希望各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仔细观察、做

注意:教师要巡视,做好指导。

6.汇报实验收获(指名说)

※提示: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要认真听,不过在汇报的过程中,要说清楚,自己做的哪个实验,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最后得到了什么结论?

师结: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大家的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板书)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举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你们能不能举几个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学生举例子。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说明光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光?哪些地方需要光?

2.什么时候需要光?哪些地方需要光?

(学生说)

师结:其实,在生活、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光带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了光,世界一片黑暗,人类将无法生存。

3.课下作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在我们生活中的好处有很多,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这就说明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的方面。课下,请同学们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板书设计: 11.认识光

自然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人造光源

生物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修改说明:

本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引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实验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由此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品味科学探究的快乐。在整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探究式的教学中体验科学,以探出科学味。

我的探索分三步尝试:第一步:激趣为学生探出科学味奠定积极的情感基调从心理学上看,生动、自然、贴切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因此,为了激发学生不断的进行科学探究,本课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教室里有什么,引出课题《光》。接着就“你在哪里见过光”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回顾以往的观察所得对已有的现象进行梳理,交流出灯光、月光等,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之后,我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光的美感,光与生活的关系,这样创设的富有情趣的情境导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光的兴趣,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奠定积极的情感基调。第二步: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探出科学味提供可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课堂要让学生经历探究、体验探究,这就必然需要材料。但这材料是需要老师智慧的,必须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