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中考语文备考-附录一 中考常考易误读字归纳

2020中考语文备考-附录一 中考常考易误读字归纳

2020中考语文备考-附录一 中考常考易误读字归纳
2020中考语文备考-附录一 中考常考易误读字归纳

附录一中考常考易误读字归纳

【A】

拗.过去( ) 和蔼.( ) 奥.秘( ) 狭隘.( ) 懊.悔( ) 遨.游( )

雾霭.( )

【B】

自卑.( ) 狼狈.( ) 鄙.薄( )

干瘪.( ) 哺.乳( ) 庇.护( )

颁.发( ) 濒.临( ) 依傍.( )

题跋.( ) 彬.彬有礼( ) 憋.闷( ) 【C】

澄.清( ) 搓捻

..( ) 纯粹.( )

热忱.( ) 戳.破( ) 酬.劳( )

惊慌失措.( ) 怅.然( ) 惩.罚( )

称.职( ) 澄澈

..( ) 掺.和( )

诧.异( ) 疮疤

..( ) 忏.悔( )

忧心忡.忡( ) 炽.热( ) 稠.密( )

不辍.( ) 踌躇

..( ) 推崇.( )

田畴.( ) 岔.道( ) 簇.拥( )

撮.合( ) 撺掇

..( )

..( ) 怅惘

捶.击( ) 驰骋.( ) 矗.立( )

禅.师( ) 嗤.笑( ) 阔绰.( )

搽.粉( ) 嗔.怒( ) 逞.能( )

岔.气( ) 吹毛求疵.( ) 惆.怅( ) 【D】

咄.咄逼人( ) 栋.( ) 怪诞.不经( ) 镀.金( ) 奠.基( ) 当.之无愧( ) 迭.起( ) 气冲斗.牛( ) 踱.步( )

哀悼.( ) 取缔.( ) 迟钝.( )

殚.精竭虑( ) 佃.农( ) 倦怠.( )

坦荡如砥.( ) 洗涤.( ) 凋.谢( )

牛犊.( ) 考订.( ) 堕.落( )

奠.定( ) 敦.实( ) 根深蒂.固( ) 遁.词( ) 舵.手( )

【E】

厄.运( ) 噩.耗( ) 怒不可遏.( ) 阿.谀奉承( ) 俄.尔( ) 愕.然( ) 蛾.眉( )

【F】

俯.冲( ) 气氛.( ) 土匪.( )

绯.红( ) 凫.水( ) 辐.射( )

腐蚀

..( ) 赋.予( ) 不修边幅.( ) 相辅.相成( ) 名副.其实( ) 翡.翠( ) 【G】

粗犷.( ) 尴尬

..( ) 禁锢.( )

调羹.( ) 疙瘩

..( ) 镐.头( ) 亘.古( ) 藏污纳垢.( ) 游逛.( )

城郭.( ) 汩.汩( ) 打嗝.( )

冠冕

..( ) 金戈.铁马( ) 乖.巧( )

勾.当( ) 聒.噪( ) 诡谲

..( ) 【H】

混.为一谈( ) 恍.然大悟( ) 恍惚.( ) 哄.堂大笑( ) 消耗.( ) 余晖.( ) 骇.人听闻( ) 嗥.鸣( ) 污秽.( ) 诲.人不倦( ) 枯槐.( ) 浩瀚.( )

丘壑.( ) 惊骇.( ) 涵.养( ) 麾.下( ) 阴晦.( ) 豢.养( ) 荤.菜( ) 附和.( ) 恐吓.( )

盘桓.( ) 哗.众取宠( ) 幌.子( )

囫囵

..( )

【J】

胸襟.( ) 滑稽.( ) 爵.士( ) 鞠.躬尽瘁.( ) 绞.肉( ) 校.对( ) 山涧.( ) 诘.问( ) 忍俊不禁.( ) 矜.持( ) 千钧.重负( ) 镌.刻( ) 畸.形( ) 周济.( ) 脸颊.( )

正襟.危坐( ) 狼藉.( ) 倔强

..( )

家眷.( ) 皎.洁( ) 羁绊

..( ) 戛.然而止( ) 劫.难( ) 缄.默( )

踪迹.( ) 龟.裂( ) 挑拨离间.( ) 抉.择( ) 寒噤.( ) 苍劲.( )

劫掠

..( ) 汲.取( ) 矫.揉造作( )

鸠.占鹊巢( ) 祭祀

..( )

..( ) 拮据

侥.幸( ) 拘.泥( ) 侦缉.( )

【K】

盔.甲( ) 感慨.( ) 惭愧.( )

众目睽.睽( ) 难堪.( ) 慷.慨( )

魁梧

..( ) 目不窥.园( ) 小楷.( ) 揩.( ) 门槛.( ) 轮廓.( )

俯瞰.( ) 亢.奋( ) 铿.然( )

旷.野( ) 恪.守( ) 抠.( )

诓.骗( )

【L】

朗润

..( ) 莅.临( ) 吝啬

..( )

饥肠辘.辘( ) 贪婪.( ) 溜.达( ) 凌.乱( ) 一缕.( ) 战栗.( )

伶仃

..( ) 收敛.( ) 斑斓.( )

田垄.( ) 头颅.( ) 简陋.( )

劳碌.( ) 嶙峋

..( ) 雕镂.( )

恶劣.( ) 络绎

..不绝( )

燎.原( ) 沙砾.( ) 山麓.( )

瞭.望( ) 棱.角( ) 自吹自擂.( )

褴褛

..( ) 撩.逗( ) 烙.印( )

浮光掠.影( ) 寂寥.( )

【M】

娇媚.( ) 静谧.( ) 蓦.然( ) 绵.延( ) 抹.杀( ) 竹篾.( )

悲天悯.人( ) 渺.小( ) 蒙昧.( ) 摩.肩接踵.( ) 糜.子( ) 油馍.( ) 萌.发( ) 弥.漫( ) 瞄.准( )

蛮横

..( ) 缅.怀( ) 贸.然( )

广袤.( ) 盲.从( )

【N】

拈.轻怕重( ) 虐.待( ) 撵.( )

模拟.( ) 溺.爱( ) 不折不挠.( ) 懦.夫( ) 羞赧.( ) 蹑.手蹑脚( ) 【P】

刨.根问底( ) 匍匐

..( ) 荒僻.( )

譬.如( ) 颠沛.流离( ) 蹒跚

..( )

脑畔.( ) 磅礴

..( ) 翩.然( )

彷徨

..( ) 娉.婷( ) 瞥.见( )

前仆.后继( ) 睥睨

..( )

【Q】

憔悴

..( ) 分歧.( ) 企.盼( )

水渠.( ) 哭泣.( ) 蜷.伏( )

料峭.( ) 胆怯.( ) 钦.差( )

杞.人忧天( ) 抱歉.( ) 锲.而不舍( )

祈祷

..( ) 默契.( ) 修葺.( )

仙露琼.浆( ) 翘.首( ) 悄.然( )

虬.枝( ) 秀颀.( ) 遒劲

..( )

两栖.( ) 趋.势( ) 强.词夺理( )

襁褓

..( ) 虔.诚( ) 穹.顶( )

忧戚.( ) 驱.除( ) 顷.刻( )

【R】

妇孺.皆知( ) 丰饶.( ) 茸.毛( ) 冗.杂( ) 蠕.动( ) 妖娆.( )

濡.养( )

【S】

抖擞.( ) 干涩.( ) 侍.弄( )

一霎.( ) 呻.吟( ) 怂恿

..( )

闪烁.( ) 硕.果( ) 草率.( )

震悚.( ) 晌.午( ) 生疏.( )

瞬.息( ) 涉.足( ) 吞噬.( ) 姗.姗来迟( ) 海市蜃.楼( ) 拍摄.( ) 私塾.( ) 酒肆.( ) 簌.簌( ) 拭.( ) 琐.屑( ) 婆娑.( )

隧.道( ) 擅.长( ) 争讼.( )

追溯.( ) 狩.猎( ) 推搡.( ) 硕.果( ) 风骚.( ) 赦.( )

别墅.( ) 煞.白( )

【T】

倜傥

..( ) 坍.塌( ) 流淌.( )

光秃.秃( ) 妥.当( ) 拖沓.( )

妥帖

..( ) 凸.现( ) 颓.唐( ) 恬.静( ) 臀.( ) 屠.杀( )

喧腾.( ) 雷霆.( )

【W】

突兀.( ) 畏.罪潜.逃( )

迷惘.( ) 宛.转( ) 侮.辱( )

猥琐

..( ) 桅.杆( ) 斡.旋( )

帷.幕( ) 诬蔑

..( ) 旁骛.( ) 蜗.行( ) 笑涡.( )

【X】

殉.职( ) 废墟.( ) 云霄.( )

晕眩.( ) 安详.( ) 旭.日( )

不暇.( ) 温驯.( ) 炫.耀( )

勋.章( ) 头衔.( ) 鲜.为人知( ) 循.环( ) 昔.日( ) 心有灵犀.( ) 娴.熟( ) 咆哮.( ) 挟.( )

不逊.( ) 轩.昂( ) 交卸.( )

惟妙惟肖.( ) 喧嚣.( ) 纤.维( ) 熙.熙然( ) 携.带( ) 迁徙.( )

绚.丽( ) 漩涡

..( ) 亵渎

..( ) 嬉.闹( ) 星宿.( ) 不省.人事( )

狡黠.( )

【Y】

酝酿

..( ) 荫.蔽( ) 抽噎.( )

惊讶.( ) 忧郁.( ) 冤.枉( )

丰腴.( ) 臃.肿( ) 神采奕.奕( )

钥匙

..( ) 驿.路( ) 怏.怏不乐( ) 吟.唱( ) 抑.扬顿挫.( )

杳.无消息( ) 黝.黑( ) 平庸.( ) 荧.光( ) 迂.( ) 恹.恹欲睡( ) 吆.喝( ) 因地制宜.( ) 抵御.( ) 踊.跃( ) 屹.立( ) 孕.育( )

农谚.( ) 陨.石( ) 萦.绕( )

漫溢.( ) 演绎.( ) 翌.日( )

鲜妍.( ) 飘逸.( ) 摇曳.( )

赞誉.( ) 宽宥.( ) 游弋.( )

作揖.( ) 拜谒.( ) 筵.席( )

阎.罗( ) 驾驭.( ) 怡.情( )

意蕴.( )

【Z】

着.落( ) 贮.蓄( ) 诅咒

..( ) 灼.伤( ) 栅.栏( ) 伫.立( )

挚.友( ) 卓.越( ) 浊.流( )

憎恶

..( ) 书斋.( ) 粗拙.( ) 滞.笨( ) 愧怍.( ) 累赘.( )

折.损( ) 拯.救( ) 点缀.( )

仲.裁( ) 由衷.( ) 燥.热( )

骤.雨( ) 窒.息( ) 吹嘘.( )

主宰.( ) 密匝.匝( ) 记载.( )

斟酌

..( ) 车辙.( ) 无动于衷.( ) 褶.皱( ) 沼.泽( ) 挚.爱( )

铸.成( ) 闸.( ) 赃.物( )

箴.言( ) 积攒.( ) 恣睢

..( ) 栈.桥( ) 停滞.( ) 压榨.( )

孜.孜不倦( ) 中.伤( ) 桑梓.( )

发怔.( )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第四学区2018届九年级 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近几年我县中、高考成绩不理想,特别是缺乏高分学生,导致老百姓不放心把孩子留在当地读书,优质生源大量外流。为此,县教育局专门出台了“1154”教育提质计划,对我县初中教学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1154”提质计划,结合我区九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以期我区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我区共八所中学,学生总体基础较差。具体如下: 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作文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书写糟糕。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随便学都可以考好。 6、优分率偏低,待进生比例偏大。 三、近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

近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试卷分为“积累运用”、“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读”、“综合性学习”和“作文”六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最后是作文的写作。出题总体遵循“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确定备考目标: 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五、复习计划及应试策略: (一)三轮系列复习 九年级语文新课学习计划于2018年3月20日前结束。各单元不平均用力,古诗文单元重点上,现代文单元每单元精讲1篇课文即可,其余安排自习。

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十二)

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十二) 331.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332.一日之雅:是指短暂的交往,雅,交往。 333.一定不易;好像指一定不容易,其实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334.一寒如此:并非指如此寒冷,而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335.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336.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337.一日之雅:指短暂的交往,雅指交往。 338.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339.一寒如此: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并非指如此寒冷。 340.一傅众咻(xiu):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是不会学好的。后来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 341.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 34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再费事了。一劳不能仅理解为辛苦一次。 343.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344.颐指气使: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入傲慢的神态。 345.以儆效尤:(处理坏人或坏事)用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4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347.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算错。 348.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349.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350.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35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352.饮鸩(zhen)止渴:鸩:一种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贬义。 353.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营:蝇飞之声。苟:指不顾羞耻。 354.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要注意语境:他对这个问题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前后不一致,前面说全面,后面说透彻。 355.鞭辟人里: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356.有救无类: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无类:不分类别。

中考语文常见易读错的字复习

逮捕bǔ 麻痹bì 包庇bì 濒临bīn 哺育bǔ 泊位bó 傍晚bàng 鄙视bǐ 庇护bì 奴婢bìi 称心ch èn 赔偿ch áng 整饬ch ì 觇视ch ān 处分ch ǔ 刹那ch à 炽热ch ì 粗糙cāo 瞠目chēng 嗔怒chēn 重创chāng 阐明chǎn 颤动chàn 鞭笞chī 场院cháng 巢居cháo 抽搐chù 伺候cì 从容cóng 憧憬chōng 淙淙cóng 不啻chì 谄媚chǎn 郴州chēn 悼念dào 提防dī 咄咄duō 玷污diàn 缔造dì 真谛dì 澹然dàn 逮捕dài 呆板dāi 傣族dǎi 导向dǎo 堤坝dī 踱步duó 恫吓dòng 婀娜ē 氛围fēn 渔父fǔ 果脯fǔ 藩篱fān 沸腾fèi 俘虏fúfóu 讣告fùpú 装帧zhēn 栅栏zhà 箴言zhēn 姊妹zǐ 粗犷guǎng 皈依guī 聒噪guō 瑰丽guī 桎梏gù 绵亘gèn 勾当gòu 刽子手guì 百舸gě 豁免huò 恫吓hè 负荷hè 教诲huì 干涸hé 可汗hán 巷道hàng 徘徊huái 踝骨huái 浣沙huàn 隔阂hé 攻讦jié 僭越jiàn 隽永juàn 痉挛jìng 颈项jǐng 俊俏jùn 矩形jǔ 发酵jiào 龟裂jūn 畸形jī 狙击jū 戛然jiá 歼灭jiān 矜夸jīn 粳米jīng 棘手jí 押解jiè 离间jiàn 供给jǐ 角色jué 通缉jī 汲水jí

嫉妒jí 脊梁jǐ 勤俭jiǎn 校勘jiào 齑粉jī 马厩jiù 地窖jiào 信笺jiān 皎洁jiǎo 踪迹jī 感喟ku ì 傀儡ku ǐ 囊括ku ò 廓落ku ò 鸟瞰kàn 咯血kǎ 恪守kè 咱们zán 确凿záo 姓召zhào 靓女liàng 奶酪lào 稂莠láng 踉跄liàng 山岚lán 罹难lí 擂台lèi 分娩miǎn 绸缪móu 模样mú 抹布mā 脉脉mò 消弭mǐ 联袂mèi 愤懑mèn 荒谬miù 阴霾mái 嫩芽nèn 糯米nuò 泥古nì 羞赧nǎn 怯懦nuò 执拗nìu 气馁něi 酝酿niàng 拈轻niān 按捺nà 泥淖nào 炮制páo 糟粕pò 血泊pō 奇葩pā 扁舟piān 漂白piǎo 媲美pì 澎湃pài 体胖pán 胚胎pēi 剖析pōu 璞玉pú 稽首qǐ 悭吝qiān 祛疑qū 俏然qiǎo 翘望qiáo 肯綮qǐng 引擎qíng 天堑qiàn 栖息qī 期年qī 蹊跷qī 企业qǐ 侵略qīn 瞿然qú 龋齿qǔ 遒劲qiú 蜷曲quán 绮丽qǐ 戕害qiāng 颤栗zhàn 破绽zhàn 中伤zhòng 鹿茸róng 熟稔rěn 舐犊shì 洗涮shuàn 慑服shè 狩猎shòu 妊娠shēn 禅让shàn 折耗shé 恣睢suī 渊薮sǒus 莘莘shēn 歃血shà 追溯sù 游说shuì 嗾使sǒu 吮血shǔn 赡养shàn 湍急tuān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一 语文七大模块复习技巧及方法总结 一套初中语文试卷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题、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这七块,每一块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四、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六、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七、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

2021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20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通过复习,可以让遗忘的知识得到补拾,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薄弱的知识有所强化,掌握的知识更加巩固,生疏的技能得到训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参考! xx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篇一: 一、(1)3月31日前完成文言文分类(参考《精选》P166) (如:战争类、对话类、游记类、传记类等) (2)4月30日前完成文言文字词的整理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二、(1)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复习文言文 (八上、八下、七上、七下、九上、九下) (2)单周的周二复习基础知识 (字词、拼音、成语、错病句、语言运用、名著等) 单周的周四复习课外阅读练习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3)双周的周二复习基础知识 (字词、拼音、成语、错病句、语言运用、名著等) 双周的周四进行作文练习 三、每周的周二早读默写要求背诵的篇目(参考《精选》P118—P121) 每周的周五午读听写六册的字词(参考《精选》P1—P22) 四、每周周五完成《实战》的一套xx年模拟题。

xx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篇二: 一、复习理念 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 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 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3、注重阅读,培养能力 选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切合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4、强化作文训练,积累素材 复习要舍得拿出一定量的时间让教师对作文各方面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训练,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材料,积累一点写作素材。 二、复习方法 (一)积累与运用 1、汉字的正读与书写。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读写的汉字(或词语)为重点复习范围,着重四字短语,辅之以汉字书写习题进行训练。

[精]中考语文-成语10大易错点分析

中考语文-成语10大易错点分析 1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实例展示: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用法解析: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实例展示: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用法解析: 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此处用来说两国关系友好,故错。

中考语文易读错的字和常见错别字

一、初中常见错别字举例 莫明其妙 (名) 不加思索 (假) 费寝忘食(废) 再接再励(厉) 变本加利(厉) 掩旗息鼓 (偃) 别出新裁(心) 谈笑风声(生) 流光溢采 (彩) 沤心沥血 (呕) 大相经庭(径)不醒人事(省) 坚苦朴素 (艰) 锐不可挡 (当) 粗制烂造 (滥)鞠躬尽粹(瘁) 神态安祥(详) 清洌可鉴 (冽) 墨守陈规 (成) 张灯接彩 (结) 仰扬顿挫(抑)甜言密语 (蜜) 绿树成阴 (荫) 反应情况 (映) 两全齐美 (其) 打架斗欧(殴) 不可思意 (议) 鬼鬼崇崇 (祟) 抑扬钝挫 (顿) 不知所错(措)改斜归正 (邪) 错落有志 (致) 无精打彩 (采) 沓无消息 (杳) 痛心疾手 (首) 出类拔翠 (萃) 白壁微瑕 (璧) 卑躬曲膝 (屈) 互相推委 (诿) 关怀倍至 (备) 如法泡制 (炮) 英雄倍出(辈) 佳宾满堂 (嘉) 巧装打扮 (乔) 一张一驰 (弛) 病入膏盲 (肓) 好高鹜远 (骛) 破斧沉舟 (釜) 迫不急待 (及) 陈词烂调 (滥) 趁心如意 (称) 语无论次 (伦) 相形见拙 (绌) 直接了当(截) 毛骨耸然 (悚) 名列前矛 (茅) 手屈一指(首) 丰功伟迹 (绩) 残无人道 (惨) 挺而走险 (铤) 殉私舞弊(徇) 声色俱历 (厉) 天翻地复 (覆) 汗流夹背(浃) 声名狼籍(藉)穿流不息 (川) 一愁莫展 (筹) 一口同声 (异) 因地治宜 (制) 记忆尤新 (犹) 貌和神离(合) 珠连壁合(璧) 原驰腊象(蜡)挑拔离间(拨)雍荣典雅(容)原形必露(毕) 锐不可挡(当)改斜归正(邪)如火如茶(荼) 不屑置辨(辩) 披星带月( 戴) 莫不关心( 漠) 咳不容缓(刻)五体头地(投) 默默无蚊(闻)兴兴向荣(欣)题纲挈领(提)按步就班(部) 不记其数(计)重峦叠障(嶂)臭名招着(昭)噪动不安(躁) 相儒以沫(濡)见义思迁(异)无机之谈(稽)踹踹不安(惴) 不可思义(议)深恶痛极(疾)惩前毙后(毖)草管人命(菅) 甜言密语(蜜)? 来势凶凶(汹)循序渐近(进)举一返三(反) 委屈求全(曲)才输学浅(疏)阴谋鬼计(诡)大声急呼(疾) 世外桃园(源)消声匿迹(销)故弄悬虚(玄)脍炎人口(炙)? 性格炯异(迥)相题并论(提)相辅相承(成)自出心栽(裁) 相形见拙(绌)舍身取义(生)礼上往来(尚)一鼓做气(作) 一愁莫展(筹)蜂涌而至(拥)变本加利(厉)一泄千里(泻) 重蹈复辙(覆)?? 错落有至(致)名符其实(副)直迷不悟(执)唯妙唯肖(惟)汉牛充栋(汗)朝辉夕阴(晖)关健环节(键) 变换莫测(幻)安然无样(恙)蔽帚自珍(敝)万赖俱静(籁) 坦荡如底(砥)巧妙绝纶(伦)众志成诚(城)莫明其妙(名) 害人听闻(骇)因地治宜(制)妙手隅得(偶)目不瑕接(暇) 破斧沉舟(釜)弱不惊风(禁)情不自尽(禁)意想天开(异) 朝气篷勃(蓬)慢不经心(漫)徇私午弊(舞)错手不及(措) 走头无路(投)同仇敌慨(忾)坚苦卓绝(艰)勤劳检朴(俭) 忧心重重(忡忡)与日具增(俱)前功尽气(弃)绿草如因(茵) 甘败下风(拜)无剂于事(济)滥芋充数(竽)手屈一指(首) 买椟还株(珠)眼花潦乱(缭)神采弈弈(奕)誓志不移(矢) 骄健如飞(矫)眼急手快(疾)出谋画策(划)出奇不意(其) 娇阳(骄) 骄健(矫) 签定(订) 署假(暑) 浪废(费) 帐蓬(篷) 暑名(署) 峰烟(烽) 通辑(缉) 急燥(躁) 松驰(弛) 凛洌(冽)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摘要】每年的中考语文备考,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提前形成每个语文老师自己独特的思路,需要长久地坚持和贯彻夯实,并在复习的每个阶段灵活运用,这样方能在实践中出实效。中考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以“课标”要求来统帅和指导语文复习备考,直击每年中考的测试目标,并始终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科学、扎实而有效的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是取得中考胜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考语文备考语言积累阅读训练写作训练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要开始了,目前,各校都在进行考前紧张的复习。如何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应试技能,从而夺得语文中考的大面积丰收,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本人就此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标准,明确方向 迎接中考,首先要根据上级有关中考的文件精神,依据历年中考的命题规律,准确把握命题的要求,掌握命题的方向。教育部对中考命题的要求是: 中考语文改革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性质与要求,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有利于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建立语文学科的科学评价体系。 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把握命题的依据、原则和方向,在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然后以此为指导思想,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结合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复习方法,拟定复习计划。 二、依据考试说明确立复习重点 我校九年级语文教师根据教育部命题要求和近两年全省中考命题趋势,估计2012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将继续沿着改革的方向稳步前进。试题结构大多趋向于知识积累和运用,阅读(文言、现代)理解和作文三部分。语文知识题的比例大约控制在15%以内,单纯识记、辨认的题目将进一步减少。文言文除默写名句甚至短诗外,阅读语段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而不是古汉语知识。现代文阅读课文文字材料占主要地位甚至全部。阅读题中对语音、语法、标点、修辞、作家作品、文体等知识的识记和辨认进一步减少,而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表述阅读心得的题目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作文题内容会更贴近学生,形式更丰富多彩,限定范围,给予提示的题型有增多的可能,也会有更多试题尝试考查理解能力。 所以,特确定今年的中考复习要点如下: (一)语言积累(基础知识) 1、语音: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形声字为重点。 2、汉字:以同音词中的错字和容易写错的形似字为重点。 3、词语:以词义的理解和词语的运用能力为重点,注意词语使用时的感情色彩和语体环境。 4、句子:以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为重点,同时注意会使用不同的修改符号。 5、修辞: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同时会变换、选择句式。 6、语言:根据不同场合和表达的需要,会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情达意。 7、文体知识:以常用的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为重点。

【精选】2020年中考语文成语运用试题设误类型解析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试题设误类型解析 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一直是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热门考点。近几年,对成 语运用的考查虽然形式多样,但大多数考区还是以选择题为主,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命题点往往落在对成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上。解答此类考题,关键在于精准识别“误用”的成语。现以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卷出现的成语类试题为例,对中考成语运用试题常见的六大设误类型进行分类解析。 一、通过褒贬失当设误 感情色彩,指的是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和其他词语一样,成语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运用时必须分辨其感情色彩,否则容易出现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 【典例展示】 例1.(2018·山东德州)新版《鹿鼎记》将于2018年6月开拍,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 ....的明星。 例2. (2018·湖北黄冈)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例3. (2018·江苏泰州)作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作骗手法。 【误用解析】 例1中的“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例2中的“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例3中的“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炙手可热”和“处心积虑”这两个成语均带有贬义色彩,不符合所在句子的语言环境,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推陈出新”带有褒义色彩,句中用来说诈骗分子,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二、通过对象误用设误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或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不分对象地乱用,就极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典例展示】 例1.(2018·湖南邵阳)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 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 例2. (2018·四川巴中)杜鹃花开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 ....,让人流连忘返。 例3.(2018·新疆)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 例4.(2018·湖北黄石)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误用解析】 例1的“汗牛充栋”是用来形容著作或藏书很多,不能用来形容“学习的楷模”很多。例2的“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例3的“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在同学好友之间。例4的“豆落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这里形容中学生是错误的。 三、通过望文生义设误

【精品】2021年中考语文易错的50个读音字

中考语文易错的50个读音字 1、下载(zài、不是读成zǎi) 2、渲染(xuàn、不是读成xuān) 3、投奔(bèn、不是读成bēn) 4、蹊跷(qī qiāo、不是读成qī qiào) 5、洁癖(pǐ、不是读成pì) 6、压轴(zhòu、不是读成zhóu) 7、熬菜(āo、不是读成áo) 8、秘鲁(bì、不是读成mì) 9、惩罚(chéng、不是读成chěng) 10、炽热(chì、不是读成zhì) 11、揣着书(chuāi、不是读成chuǎi) 12、逮捕(dài、不是读成dǎi) 13、掂量(diān、不是读成diàn) 14、刽子手(guì、不是读成kuài) 15、友谊(yì、不是读成yí) 16、哈达(hǎ、不是读成hā) 17、豁出去(huō、不是读成huò) 18、混水摸鱼(hún、不是读成hùn) 19、一哄而散(hòng、不是读成hōng) 20、诲人不倦”(huì、不是读成huǐ) 22、通缉(jī、不是读成jí) 23、嫉妒(jí、不是读成jì) 24、汗流浃背(jiā、不是读成jiá) 25、龟裂(jūn、不是读成guī) 26、倔强(jué、不是读成juè) 27、揩油(kāi、不是读成kǎi) 28、框架(kuàng、不是读成kuāng) 29、埋怨(mán、不是读成mái) 30、联袂(mèi、不是读成jué) 31、泯灭(mǐn、不是读成mín)

32、拘泥(nì、不是读成ní) 33、昵称(nì、不是读成ní) 34、宁可(nìng、不是读成níng) 35、呕心沥血(ǒu、不是读成ōu) 36、奇葩(pā、不是读成pá) 37、创伤(chuāng、不是读成chuàng) 38、亲戚(qī、不是读成qì) 39、纤夫(qiàn、不是读成qiān) 40、翘首(qiáo、不是读成qiào) 41、莘莘学子(shēn、不是读成xīng) 42、吞噬(shì、不是读成shí) 43、挑剔(tī、不是读成tì) 44、字帖(tiè、不是读成tiē) 45、徇私(xùn、不是读成xún) 46、笨拙(zhuō、不是读成zhuó) 47、远见卓识(zhuō、不是读成zhuó) 48、连累(lěi)、硕果累累(léi) 49、钥匙(shi)、汤匙(chǐ) 50、强迫、强词夺理、强人所难(qiǎng、不是读成qiáng)

初三语文中考备考方案中考方案

初三语文中考备考方案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本届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惰性较强,学习兴趣不浓,不能把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 2、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阅读教学中,教学实效较低;学生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解读脱离文本的现象严重,未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4、作文方面,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素材较少,头脑闭塞,接触面较窄,信息捕捉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学生、研究考点,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训练,现制定以下复习备考方案。 二、复习备考策略。 (一)认真学习和研究《中考说明》。 语文复习的全过程,可以说是透彻理解和全面落实《中考说明》的过程,把知识点从整体上重新梳理一下,在复习中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并不断的归纳、领会、运用。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注意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拓宽学生探究思路。引导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从点到面,从整体到局部地拓宽探究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中考试题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要注意研

究每类试题的设计特点,评分标准,努力使平日的教学设计、训练评价以及语文活动与试卷的要求、试题的特点、评价的标准一致起来。通过学习,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精练习,夯实复习内容。 练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载体,材料质量是保证复习效益和质量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时间对于九年级学生尤其宝贵,教师要精选习题,保证习题的数量和质量,不搞无谓的重复。特别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习题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关于一篇练习的体会,而是一种答题的方法和思想。可以在训练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对旧知识、旧方法进行穿插式的回顾练习。复习中注意总结规律方法,举一反三,选题注意前挂后连,循环训练,循环强化,从而夯实复习内容,保证训练的效率。 首先是现代文阅读。在这一板块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耐心仔细阅读文本的习惯,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把专题复习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一边赶新课,一边进行专题训练。这样以来,给复习备考减轻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是古诗文阅读。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要根据中考精神和出题者的意图将我们认为是重点,需要强化训练

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2017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一、备考依据 以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语文中考纲要》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 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 综合素质。 二、备考策略 1、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原则,我们年级组的每一位教师负责三到四 个板块的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和编写导学案工作,然后资源共享,争取共同进步。 2、结合学情,确定复习策略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语文基础薄弱,语言组织能力尤其水平低下, 课本学习结束也较迟。为此,我们要大胆取舍和补充复习内容,抓住考点, 夯实基础,突破重难点,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3、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及时归纳总结。 复习采取学生先做,教师跟进的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学生易错的知识点 和注意点。以便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三、时间安排 ﹙一﹚、系列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4月初――5月中旬) 。以《中考指导》为纲,按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训练,写作练习分类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2、(5月中旬---6月上旬)。基本课文的复习和模拟训练。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以重点高频考试篇目为例,继续分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练习,综合模拟训练进行复习,通过测试,査遗补漏,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找出自己的疏漏之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准确答题的能力。 3、自由复习阶段(6月上旬---中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二﹚、分类专题复习

时间:4月初至5月中旬 1.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复习 透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的测试基本要求是:能辨音识义;能修改病句;能揣摩和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能找出材料的焦点、中心,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连贯、得体地说话;能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地概述、转述某件事;能根据句式和修辞仿写句子等等。清楚了考查的内容与题型,才能有目的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具体做法: (1)每个测试点安排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 (2)利用老师整理的导学案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后认真评讲此项内容。 (3)根据存在的问题,老师适时进行归纳总结,辅以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2、积累部分: 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和名著导读中的相关内容,以及重点文学常识和文言文字词的积累。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考试纲要》列出的50篇重点篇目,不但要篇篇背诵,诗文名句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具体做法: (1)每天早读时间指定相当的内容叫学生背诵并听写。 (2)把近几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默写题,收集整理、补充并打印制成若干小卷,分发给学生练习。利用每节课的课前十分钟,或点名背诵或让学生默写。 (3)文言文字词按通假字,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意义,重点实词的方式积累。 ﹙3﹚力求做到当天内容当天清,循环复习巩固,直到中考。 3、阅读部分: A. 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鉴赏部分。 一方面以课内重点高频考试篇目为主,抓住重点,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其次要选好课外的阅读篇目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第三,要把握考点。文言文比较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试题一般从横向(字、词、句、篇)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第二方面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具体做法:

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横山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旧《中考说明》,把握中考命题走向,了解最新考试动态,结合学校语文学科实际学情,特制定出横山区第二中学2018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计划。 二、复习计划与策略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与书本有关的专项知识点有:字音字形、词语(包括成语)、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十二部名著推荐与阅读、十大专题,64首古诗、若干古文名篇的背诵默写。每个知识点都要分册进行系统的梳理、地毯式的搜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补充。第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的重点是背诵默写,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和古文名篇。 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合义,特别是其中的交缺字词,要真正弄懂。 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每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宇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采取如下措施: 1、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将要求背诵的诗文分册切割成古诗、古文现代诗文名篇,每周背诵一册书,这样化整为零,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 2、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早读课时学生互查,最后教师以测试的形式抽查。 第二轮复习:专项复习,提高能力 专项复习从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五个方面进行,并及时进行相关的专项训练巩固所学。 1、积累和运用专项:包括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经典诗文默写、语段阅读修改、名著阅读,主要借助《中考说明》,着眼于运用能力的提高。 2、综合性学习专项:主要以考点突破及题型集训为主。考点主要包括:汉字书写、口语交际与创新表达、图文转换、材料概括与探究、仿写与补写(含对联)、表达观点、拟写类(宣传语、广告语)、活动设计、应用文写作。 3、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项: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特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进行课时辅导。主要从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三类文体知识入手,依据陕西三年中考真题、副题展示进行复习,课堂复习辅导时穿

中考语文中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

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中考辅导一) 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252个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两字)252个 例字应读误读例字应读误读例字应读误读例字应读误读 逮捕bǔ pǔ麻痹bìpí包庇 bì pì濒临b?n pín 哺育bǔ fǔ泊位b? pō傍晚 bàng páng鄙视bǐ pǐ 庇护bì pì奴婢bì byi称心 chan chang赔偿cháng sháng 整饬chì shüng觇视chün zhün处分 chǔ chù刹那chà shà 炽热chì zhì粗糙cüo zào瞠目 chyng táng嗔怒chyn zhyn 重创chuüng chuàng阐明chǎn shán颤动chàn zhàn鞭笞ch? dài 场院cháng chǎng茅厕ca si翅膀chì zhì巢居cháo cáo 抽搐chù xù伺候cì sì从容c?ng cōng憧憬chōng t?ng 淙淙c?ng zōng不啻chì zhǐ谄媚chǎn xiàn郴州chyn b?ng 悼念dào diào提防d? tí咄咄duō chū玷污diàn zhün 缔造dì dí真谛dì dí澹然dàn chán逮捕dài dǎi 呆板düi ái傣族dǎi tài导向dǎo dào堤坝d? tí 踱步du? dù恫吓d?ng t?ng婀娜y ü氛围fyn fan 渔父fǔ fù果脯fǔ pǔ藩篱fün pün沸腾fai fú 俘虏fú f?u讣告fù pú装帧zhyn zhang栅栏zhà shün 箴言zhyn jiün姊妹zǐ jit粗犷guǎng 这说明,在高尔夫球场上,短暂的领先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而一时的落后也不意味着全盘失败。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发言稿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发言稿

紧扣考纲突破两大专题结合实际制定复习策略 永昌七中九年级语文组杜春玲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语文中考复习经验,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代表永昌七中九年级语文组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在中考复习阶段的一些思路。 当前学生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较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就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总复习阶段,若能够按照科学的复习计划,把握重点专项,形成知识网络,运用技巧方法,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当前语文中考重点考察的知识包括五个方面: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知识、综合性学习、作文训练。我们认为,积累与运用部分木已成桌,提分空间太小;文言文知识各校老师都当成重点复习,难分伯仲;综合性学习规律性太强,可以速成。在当前以平均分为评价标准的背景下,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训练两大块才是应该重点探讨、全面提高、力求增分的专题。下面我就结合近几年金昌市中考语

文试卷谈谈这两块专题复习的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 一、现代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界定的课标为:“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分析近几年中考的现代文阅读考试命题情况,不难发现有如下特点:1.淡化文体,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2.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赏析能力。3.选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情感积极向上,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4.考题紧扣考纲,知识与能力并重,难度适中。命题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同时稳中有变。 为此,我们把文学作品(小小说、散文)的阅读训练作为复习重点,训练思路是:以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为依托,以课外典型文本为训练载体,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应试解题能力。训练内容包括: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词句含义;3.理解句段作用;4.检索信息;5.概括文旨;6.品味语言;7.欣赏技巧;8.个性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能力训练 ①揣摩题意,领悟基本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多半能揭示全文内容的重点,有时暗示文章的主旨,还常常有启迪行文思路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仔细推敲题目所蕴含的信息,可以感知到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 ②辨识文体,按文体特点把握重点文意。记叙文可以按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的程序来展开阅读理解。议论文则可以从把握论

(完整版)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有并部门下发的《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近几的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研究近两年本市中考试题,试题内容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要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分析如下: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虛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记叙类时文名文、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和一篇散笔式的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随堂练习”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议论文的命题方向:找中心论点或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论证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

2010年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

2010年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21.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正:记忆;误:认识) 2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27.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正:使明白;误:作比喻) 2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