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说话艺术研究_欧振宝

孔子说话艺术研究_欧振宝

孔子说话艺术研究_欧振宝
孔子说话艺术研究_欧振宝

人人都要说话,人人都会说话,但说与说不同,话与话大异,可在天壤之间。在今天开放的世界,在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大空间中,研究言说方法,探讨交流艺术,更是迫在眉睫。老百姓讲,说得好,叫人笑,说不好,叫人跳。古人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可见言之作用大矣。孔子是教育大师、语言大师,其说话艺术值得我们仔细学习研究。

一是不缠旧账。放下是一种智慧。对于过去的事,对于过去的错,孔子主张:“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不纠缠于旧账。这种着眼未来的言说思想能使人处于一种超脱的状态。这不仅是一种言说技巧,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他进一步主张: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什么都要记住,什么都要说,会累死了。人生要善于做减法,要善于放下,要向前看,不要走不出那块地。毛泽东说得好,放下包袱,才能开动机器。向前看,就会有新天地,就会有新气象,就会有新信心,就会有新状态,人生事业就会有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怎么办?毛泽东提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人。这是大智慧,善于放下的智慧。如果纠缠于旧中国的条约文本,走不出那块地,无论如何,都是受制于人。不是受制于洋人,就是受制于古人。过去就让它过去,惟其如此,才有开新局的主动权。文革结束,急需拨乱反正。中国怎么办?邓小平临危受命,大胆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也是大智慧,是善于放下的智慧。不然,纠缠于文革旧帐,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对于成事遂事,采取既往不咎的处理方式,团结了大多数,共同开新局。我们日常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是适时谨慎。不轻易说话,说话要看时候,不该说话的时候坚决不说。孔子要求:“食不言,寝不语。”这不仅是养生需要,更是一种修养智慧。教学亦是如此。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现代心理学看,愤和悱,是心理活动的积极而又无解的状态,这时人的心理张力最大,在此时输入学理最易接受。教学留有适当的时间、空间以及语言空间,都是必要的。如同书法一样,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才有气势,才有情趣。不然,一团墨潴。所以,孔子认为仁人应具备四种品德:刚毅木讷。讷,就是少说话,适时说话,考虑成熟后再说话。颜回是一个典型。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称赞他闻一知十,而子路就不行。不仅儒家学说,道家也如此。老子讲的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佛家的“不可说”亦类之。民间的“只可看破,不可说破”、明人不用细说等,都是这样的大智慧。孔子什么时候都不说话吗?不是。他主张,时而后言,人不厌其言。不该说话乱说话,当然讨人嫌。孔子主张,说话还看情况。“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该沟通你不去沟通,就会失掉他人对你的信任,就会失掉他人对你的关心支持。不该说的,你跟他说了,就会泄密。万事成功

孔子说话艺术研究

欧振宝

欧振宝,男,中共蚌埠市委党校马列教研究主任。(蚌埠233040)

30

一个密字。啥事未干,就满城风雨,那就一定要失败。所以,聪明的人,一定是当说就说,不当说就不说。智者,一定是耳聪目明。聪者,听之于无声。明者,见之于无形。我们要想取得好的说话效果,就一定要谋势,就一定要多调查,多研究,多思考,从而达到未雨绸缪,从容应对。孔子总结人说有三种常见毛病,告诫人们说话要善于察言观色,才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未到时候,就急着说,抢着说,是过于急躁的表现;该要你说你又不说,这其中必有隐情,说话吞吞吐吐,也是隐的表现;不看人的脸色,就随便说,那是瞎说,一定没有好的说话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些“人来疯”的人,一个人“开机关枪”,谁也插不上嘴。我们还看到干部工作中管不住嘴的现象,有意无意,跑风漏气。失言失人的情况都大有人在。在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讲究沟通的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交流沟通,要善于察言观色。

三是规劝适度。看到别人说错话、办错事,真诚、善意地提出建议甚至批评,是善的,是好的,是人性之常。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但是,奥妙在于怎么说。对于规劝别人,要适可而止,不然,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造成难堪。子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尽精微以致广大,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孔子儒学的精髓之一。君为乾道,决策用人,有可能是“朝纲独断”,这就存在危机。细研究起来,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被提意见者对待意见的态度,一是提意见者的态度。总的讲,作为被提意见者应当善于接受意见,古人称为“纳谏”,唐太宗魏征君臣是榜样。谏官设置是中国古代治国智慧,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有“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的名论;《白虎通·谏诤》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国家设立谏官的目的,就是让他讲话,所以谏官是言者无罪的,讲错了也不要紧,所谓“谏言不咎,谏官不罪。”《荀子·臣道》篇曰:“君有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诤。”《说苑·正谏》曰: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这就为直言敢谏,以死而诤奠定了理论基础。夏桀及商纣时的关龙逄、比干又在行动上开了先河,成为以后谏官及谏臣们学习的榜样。这是古人为我们治国安邦树立的榜样。现代领导也是一样。不能怕别人提你意见,你就“辱”他,哪怕是“数”。一般说来,

“一把手”,是同级干部中各方面能力较强者,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作副职、作下级的,对于其错误的决策,错误的用人,就有责任提出来。关键是怎么说。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陕甘宁边区时代,生活极其艰苦,120万的共产党八路军也要吃饭,但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必然增加边区人民的赋税。人们心中难免怨恨。老百姓甚至骂道:“雷公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面对如此,毛泽东没有“辱”骂者,而是采取了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解决了问题,实现了军民一家亲。做事说话,规劝进言,都要适度。孔子一向主张,过犹不及。提意见者也要讲究方法艺术。所以说,上级对于他人,他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你不能老揪着不放。你老揪着不放,可能就走向反面。对于朋友,也是一样。我们今天要做两方面分析,与时俱进,不拘泥于孔子本意。这样,我们才能使民族传统得到更好地继承,才能把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传统发扬光大,才能使人际关系、组织关系更加和谐,才能使事业蒸蒸日上。

四是讲究因人。话要说的对,还要能说得好,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这就要讲究口才。关于口才的用处,子曰“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孔子认为,真诚仁心比口才更重要,推而广之,内容比形

31

式更重要。老百姓的智慧也是这样,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尤其是在别人征求你的意见,或者你给别人提建议时,要么不说,要说就要说到点子上。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孔子要求: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说话要符合礼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言”。礼的本质是等级和秩序,说话要合身份,要得体。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研究言说的主体客体、内容背景、来龙去脉,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要做好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孔子的说法和内涵都是不同的。孔子学说,仁为第一,但究竟仁为何意?孔子针对不同的人,给与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由此,我领会了孔子学问的一个字:通。当司马牛问仁时,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因为司马牛好说话且急躁,所以孔子告诉他,仁人不能轻易说话。由此亦可见孔子因材施教之一斑。说话要看对象,要讲究针对性,不然,没有好效果。在儒学中,为仁之根孔子对孝的解释都是因人而异的。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告诉他:

“无违”;当孟武伯问孝时,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当子游问孝时,孔子告诉他:“敬”,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子夏问孝时,孔子告诉他:

“色难”。孔子说,不能和颜悦色,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不能算做孝。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太值得为师为政者学习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条主义、形式主义!

五是言行一致。言行关系,孔子认为,不但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言行不一,害人害己,祸国殃民。孔子主张,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他的这个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为后人研究言行关系树立榜样。孔子认为人的言行表里应当是一致的,不一致是可耻的事情。心里不高兴,一个人表面上还装作对他很友善就更可耻。所以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主张说到做到,因而他称赞子路能够片言折狱无宿诺。说话兑现不隔夜,今日事今日毕。孔子主张,名正才能言顺。不然,就会出象多米诺骨牌一样的现链式反应:“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孔子还主张:“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我们今天看到百姓对有些官员失去信任,就是这些人讲假话、大话、空话。老百姓把他们叫做“三拍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由此引发了对党的失信,甚至有人说:“共产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给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消解了党的威信,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中央要求各级党政干部,一定要站在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高度,研究讲话艺术,坚决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要少发文、发短文、发有用的文;要少讲话、讲简单的话、讲明白的话、讲有用的话。要腾出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取信于民在于行。

六是语体配合。关于言语与形体的配合,孔子主张:“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在动容貌和正颜色的基础上出辞气,那才有好的演说效果。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也强调指出,好的教学要以姿势助说话。孔子还主张,与不同的人说话情态应当是不同的。他说:“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与同级言要理直气壮,与上级言要和颜悦色,君主来了,要表现恭敬和自己适当的威仪。孔子这样说,也这样做。《论语·八佾》记载,有人问孔子关于禘礼的事,“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语言与手掌配合,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与表达效果。此类例证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钱付良)

32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孔子的智慧》是林语堂先生对孔子思想的系统阐述和全新解读,解开儒家思想历久弥新的根源所在!在儒家经典中悟出适用于自己的处世哲学,用儒家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没有哪套格言能像儒家在中国这样主导一个国家的历史。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指导,更蕴含着古代圣贤理性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探求。林语堂先生对儒家经典的全新解读,让我们从中得到更深刻的启示。儒家思想不仅是孔子对人生本质的探究,对人生价值的求索,更为世人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安顿身心的滋养。在品读儒家智慧的同时,也能找到适用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哲学,且值得我们每个现代人深思。整本书一共收集了四十一条经典智慧,每一条智慧都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对照起来,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下面几条,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01、自身素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多替别人考虑。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

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生活中,一个给予别人方便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给予的方便,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考虑问题,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正如“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你想别人怎么对你,首先你要怎么对别人。” 02、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所获。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每个有求知欲和上进心的人,每个不甘平庸和空虚的人,都会不断地求知,不断的思考。求知与思考,可以疗俗、可以治愚、可以怡情、可以养气,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以高品质的养料充实起来。当你专注于一本好书时,犹如沐浴智慧的洗礼,犹如和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犹如跳动的知识精灵带着你遨游寰宇,会让你感到充实、愉悦和慰藉。“思考”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让博学和思考相结合,那么我们就会可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我真正感受到,在学习时,一定不能走马观花式的读书,要做到边学边思考,感悟出知识真正要点,让自己变得越来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

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

孔子说话的讲究

孔子说话的讲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伦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孔子的丰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里,《论语》就是孔子的一本谈话录。春秋时期,孔子开设学校,立教讲学,传授古代文化,他的教学当时包括了个方面的科目,即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在当时,文字虽已普遍应用,但书写扔不方便。由于竹简太笨重,帛书太昂贵,书面语言的使用的使用范围很窄。在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里,主要靠口语交流。通过言传、耳听、心记来传播文化,交流信息。当时孔子常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四出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深知口语表达的社会作用。因此,非常重视说话的艺术。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孔子认为说话是进德、修业、治国的大事。他强调说话要言之有礼,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言之有物。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究技巧。他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情欲信,辞欲巧”,才能说服打动对方。孔子认为口语表达直接面对听众,说话的针对性越强,表达的效果越好,因此,说话的内容、时机、情态都要因具体对象、具体环境而异,有所选择,进而区别对待。 一.言之有礼 孔子在政治方面,为了达到他所主张的德政目的,他周游列国,苦口婆心的规劝国君。 他说:“施行德政,就好比北极星一样,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都环绕在他周围。”生动的比喻说明,施行德政,必然会获得大家的拥戴。他又说:如果只用政令去管理、只用刑法去约束百姓,他们只能暂时不去犯罪,却没有“犯罪可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去教化、用礼节去约束百姓,他们就会有:“犯罪可耻”之心,于是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了。”孔子用对比的方法把是否施行德政的两种结果摆出来,把道理讲得一清二楚,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现在,我国把“一发治国”写入宪法的同时,又强调“以德治国”,构建文明、进步、和谐的“礼仪之邦”,这难道不是对孔子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吗? 二.言之有文 “言之无文,其行不远”孔子的谈话流传千古,中国和外国的有识之识,都将它奉为经典,除了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外,它的文采灿烂、文雅悦人,是一个相当重 要的因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欣慰的事吗?) 两个反问句,道出了人生两大快乐事-------求学和会友,句式活波生动,说得自 然,听得悦耳。 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像国君的样子,臣属像臣属的样子,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像 儿子的样子。)四个分句组成一个工整的排比句,琅琅上口,简洁明快,意义却很 深远。 孔子在奉劝诸侯以身作则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的行为符合法纪,不下命令法纪也能推行;自身的行为不符合法纪,即使下了 命令法纪也难以推行。一句话15个字就说明了一个深坑的道理。

孔子对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

孔子对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孔子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不是爱,仅仅是责任。教育是爱的具体体现,伟大的教育,就是伟大的爱。 孔子的一生,虽然有过谋官从政的经历,但都不太成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从事教育工作。直接教育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不少各行业中的杰出人物,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司马迁评价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中有著名的孔门十哲之说,是孔子门下四科之中的佼佼者。具体如下:“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些学生,有品德高尚的,有精于政事的,有擅长外交的,有精通文学的,等等。孔子也深得学生们的爱戴和敬仰,有的几十年跟随老师学习,甚至在老师被迫离开鲁国后,仍然追随老师周游列国,背井离乡,历经坎坷。有的像孝子事父一样对待孔子,“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论语·先进》)在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不仅为孔子操办后事,并且发扬光大孔子之学,有的甚至在孔子墓前结庐守孝六年以后,方才离开。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杰出人才,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肯定有许多过人的地方,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和实践,才可能被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里面包含了孔子的崇高理想、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知识水平、教育艺术等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我想,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肯定也是促使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孔子批评教育学生的标准,有一个根本原则,是孔子一生中一直坚持的一以贯之的根本思想,那就是看你这个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是否符合仁义道德的思想、宗法礼制的规范。但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是不同的,甚至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儒家思想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中说得很清楚:“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因此,孔子对待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不可以对他要求过高。”《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论述: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仁德,小人关心的是利益;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谈论事情,是要明白该不该做;小人谈论事情,只想知道是不是有利可图。” 以上几个例子,如果像前面我们所说的一样,能够正确理解君子、小人这些词所指的真实意义,那么也就能够理解它们充分说明了孔子对学生并不是完全按同一个标准看待的,即不完全是用同一种要求来要求学生的,而是从人的资质、境界、态度、个性,甚至是出身等方面,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别,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不过,在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那个社会,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但仍然是一个等级制度相对比较严格社会,而他费尽心力想要恢复的周礼,是一个等级制度更为严格的社会制度。这里面肯定有孔子本身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不过,这些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只不过,在教育活动中,对待这些相互之间差异很大的、不同类型的学生,孔子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这点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原则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原则并无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5页word文档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颁发“孔子教育奖”,这表明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至今仍为世人所敬仰,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要好好地继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就应重温孔子,研读《论语》,观摩孔子的教学场景,感悟其中的教育智慧,增长教书育人的才智。 非标准化式的答弟子问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不同学生提出同一问题,他通常会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冉有、子路、公西华在一起,子路问老师“闻斯行诸?”即听到就行动吗?孔子答到:“有父兄在,如斯何闻斯行诸”孔子要求子路先征求一下父亲、哥哥的意见,再决定行不行动。过了一会冉有又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到:“闻斯行之”。一齐听课的公西华感到困惑,追问老师,为什么两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解释说“由也兼人,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在孔子眼里,子路生性直率,做事鲁莽,经常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样的人如果听到什么就行动,往往容易犯错误,于是教他征求父亲、兄长的意见,希望他做事谨慎,少犯错误。而冉有呢?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做事常常显得有些退缩,所以教导他听到后就要立即行动,以便养成做事果断的习惯。类似的教学场景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如颜渊、仲弓、樊迟问“仁”,子张、子贡、季康子问“政”,司马牛、子路问“君子”,孔子的回答也各因人而异。可见,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时,不强调问题答案的标准化,而是根据弟子的品德修为、思想状况和性

格特质而做出不同的回答,善于因势利导使弟子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抑扬并用地引导弟子 孔子在教学中也常常碰到表现不令自己满意的学生,他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是严厉训斥,而是以抑扬并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既让学生明确自己错误所在,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据《论语?子罕》记载,有一天孔子表扬子路“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赞扬子路在富贵者面前无贪求与嫉妒之心,表现出不卑不亢之态,只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子路听到后“终身诵之”,听到老师的表扬喜过了头,整天将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孔子见状后感到他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于是对他说“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批评子路要是仅仅这样就不算好,以此来激励他不断进步。《论语?先进》中还记载子路曾在孔子门前弹琴,孔子批评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其他弟子听到孔子的话后,对子路态度不友好。孔子知道后对弟子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他赞扬子路的学问已造乎正大光明之域,只需进一步深入精微。孔子赞扬子路的目的在于肯定其长处,以改变其他弟子对子路的态度。从这抑扬次序各异的教学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无论是表扬弟子还是批评弟子,都注意弟子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就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适,使弟子既有成就感,又克服自满情绪,既让他明白错误所在,又不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始终让弟子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 机智地诱导问难弟子

孔子诞辰日讲话稿

孔子诞辰日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是9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1周年的纪念日, 孔子是什么人呢?大家一定会说是孔圣人嘛,谁不知道?然而孔子自己却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孔子你不是圣人,是什么人?老师从孔子的言论中找到了答案。 第一,他说自己是普通人。 他老人家两次在《论语》里说了,“吾犹人也”,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说,我也是个人,与你,与他,与我们大家没什么两样。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活了73岁。9月28日,刚好是孔子生日纪念日。 不着亲自干活,哪会这么多本领多?不能吧!可见,本领、学问是做出来的!孔子虽是普通人,但他并不普通。 第二孔子是好学之人。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孔子关于“好学”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跟我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纪念孔子诞辰日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儒家思想创始人、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诞辰2563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活动。首先,谨让我代表高霞小学全体师生对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之瑰宝。多年来,我校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建设以民族精神为底色的校园文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发展需要,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归宿,以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学做真人为主旋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国学,爱国学,用国学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长才干,为民族文化的绵延、创新与发展打造基石。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经典故事等)、背(自背、互背校本课程)、操(在全校推广国学礼仪操)、赛(班级、学校比赛)、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读写)、演(举行国学教育文艺汇演)、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用国学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五爱人,增强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做到五大结合,即国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和诵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人品;国学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敬》《增广贤文》《论语》等国学校本课程,构建独具感恩、爱心、善念的学校文化;国学与传统节日活动结合,挖掘、拓展端午节、老年节、除夕等传统节日的特定内涵;国学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开展文明银行储蓄活动,每月一个专题活动等;国学与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开展三礼(礼仪、礼貌、礼节)、开笔礼等活动。人民网、新浪网、xx教育信息网、xx日报、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我校的创新活动。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他的功绩和影响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他的教学地点也并不固定,广场、街头、商店、作坊、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因此造就了一大批贤者、哲人,为西方的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这样就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更多的受到他的启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教育。 这两个人在教育对象方面,都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对待,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样推广教育,可以使得学术下移,知识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和效仿。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为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面对着“礼崩乐坏”的危机,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这段对话,孔子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的教育理念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高二9班王永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高二九班邹庆锋子曰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学说

孔子学说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论语·季氏》〉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己,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莫先?”他直接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谓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但他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待礼法,对周礼作了损益。他认为礼不仅仅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定。 礼作为形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子路》)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仁”这一新的观念。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 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类的存在。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成就理想人格。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如果说礼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体系的核心和实质。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一部《论语》,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心理和思想品质,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秉性。《论语》作为两千多年前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论著,它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焕发出勃勃生机,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温润着我们的心灵。 现象一:亚洲儒学文化圈国家经济的崛起 有人说,这个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更是中国的世纪。本世纪,亚洲国家大部分实现了自己的经济起飞,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这部分经济起飞的国家大都处在儒学文化圈,而儒学就是以孔子的《论语》儒家学说为代表。这说明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深深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文化与经济生活,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现象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联袂宣言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相约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不必讳言,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让现代

浮躁喧嚣的人类社会归于平静,到达天、地、人和的和谐世界。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等常常从中国的《论语》中汲取两千多年前这位老人的智慧。 现象三:人们走进经典,《论语》热的兴起 2007年,《百家讲坛》的于丹着实火了一把,一时间,兴起了一股学〈论语〉的热潮,人们从于丹的〈论语心得〉中找到了久违的平静,从纷繁紊乱的现实世界中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汲取到了人生的智慧。 今天,不同的人读《论语》有不同的注解和感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论语》当然会读出孔子思想中蕴涵着的丰富的教育智慧。大家都知道,孔子被我们尊为“万世师表”,是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中国台湾还把孔子的诞辰日作为每年的教师节。今天,我们就走近孔子,走近《论语》带给我们的教育智慧。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走进知识殿堂的第一步对于教师来说,固然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但教师最大的责任在于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兴趣其实是最好的老师。”看我们今天的课堂和教学,我们的学生真正以学习为乐的现象还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孔子名言

孔子名言 【原文】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注释】 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教人如何说话

孔子:说话有“三愆”不可不知 说话,是人类的本能,是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谁都会说话,但说不说,怎么说, 以及什么时候说等,效果却大不同。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 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所谓“三愆”,也就是与地位较高者谈话时最容易犯的三 个错误。 “三愆”的学问是很实用的谈话修养。不仅适合跟君子谈话,几乎所有的谈话都适用。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这种情况在谈话时最常见。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名叫虞翻的骑都尉,心高气傲,说话不分场合。有一次,降官于禁 被孙权放出后和孙权骑马并行,孙权本人并不介意,而虞翻却大骂并用马鞭抽打于禁,孙 权心想:即使于禁无礼,我还没说你亦不该大呼小叫,眼里还有我孙权吗?后来,孙权在 船上宴请众人,于禁听到音乐后,失声泪下,虞翻又插嘴:“你不要假装伤心,好让我们 放了你,痴心妄想!”孙权对此极为不满。孙权让于禁与他并行,并在宴会上露面,自有 孙权的道理,哪里容虞翻插话。还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兴趣正浓,虞翻又插了 一句:“谈什么神仙呀?他们都是死掉的人,世上哪里有神仙?”这等于批评孙权、张昭 无知,至此,孙权积怒再难平,于是把虞翻流放交州。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要机敏,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 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 成了坏话。时机未到,急于言语,是为第一愆。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须说话时,就该大大方方地讲清楚。藏着掖着,反倒不好。 齐威王的谋士邹忌相貌过人。一天,他分别问妻、妾和访客:“我和美男徐公哪个更帅?”三人不约而同地说他更帅,可后来他一见徐公,当即自愧弗如。邹忌思来想去,妻爱他, 妾怕她,客人有求于他,当然会向着他说话。他尚且如此,威王身为一国之君,位高权重,想听真话,自然也就更难。于是次日,邹忌便觐见威王,用这个故事婉言劝谏。威王心领 神会,广开言路,齐国大治。邹忌的名声也传至今日而不衰。 若邹忌不言,则又如何?一来,他将坐失良机,错过了眼前的赏赐与信任;二来,久久无 人敢劝谏齐王,国势日下,对他这个权相又有何好处? 员工该说话时不说,领导会怎么看?要么,别人说得透了,你无话可说,无能;要么,上 下级彼此疏远,你或碍于情面,或藏着心眼,不肯跟我说真话,虚伪。于是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反而见疑。自作聪明,语带隐瞒,是第二愆。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