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工作面供电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2
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目录一、掘进工作面概述 (2)二、掘进工作面设备选型 (2)三、负荷记录及移动变电站选择 (2)四、高压电缆截面选择校验 (5)五、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低压电缆截面 (6)六、短路电流计算 (6)七、高压开关的整定 (12)八、低压开关的整定及校验 (13)九、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保护 (17)十、机电管理 (18)十一、供电系统图 (18)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一、掘进工作面概述该工作面位于井田西部,掘进方位为320°40'13",巷道断面14㎡,煤岩层倾角0-3°巷道掘进总长度为1907米。
采用两台三一重工EBZ-160掘进机。
掘进工作面的机电设备的电源来自1-2煤临时变电所的2号高压开关PJG-400/10Y和低压9号馈电开关,1-2煤临时变电所距掘进工作面配电点240米。
二、掘进工作面设备选型根据我矿现场实际及使用经验设备选型如下:1、掘进机EBZ-160掘进机重要技术参数:机长:10.1米机宽:2.4米供电电压:1140V 总功率:246KW2、可伸缩皮带机SSJ-800/2X55皮带运送机重要技术参数:运送能力:400T/H 电机功率:2*55KW带速:2m/S 带宽:800mm三、负荷记录及移动变电站选择1、1#移动变电站的选用1号掘进机总功率246KW计算电力负荷总视在功率S=ΣP Nθos rC K KVA 式中 S —所计算的电力负荷总的视在功率 ,KVA ; ΣP N —参与计算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 KW ; Cos Φ—参与计算的电力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0.7 K r --需用系数。
K r 按下式进行选择K r =0.4+0.6NSP P ∑ 式中 P S —最大电机的功率数 ,KW ;ΣP N —其她参与计算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 KW ; 则 K r =0.4+0.6×246160=0.79 CosΦ取0.7 K r 取0.79 电力负荷总视在功率为 S=246×7.079.0=228KVA 根据计算负荷,选用KBSGZY-315/10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一台。
目录第一节井下采区供电设计 (2)第二节拟定采区供电系统 (6)第三节确定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 (8)第四节计算与选择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 (11)第五节选择采区低压动力电缆 (14)第六节选择采区配电装置 (45)第七节整定采区低压电网过流保护装置 (47)第八节制订采区保护接地措施 (56)第九节制订采区漏电保护措施 (57)第十节制订采区变电所防火措施 (57)第十一节绘制采区供电系统图 (58)第十二节绘制采区设备布置图 (58)第十三节绘制采区变电所设备布置图 (58)第一节井下采区供电设计一、原始资料1、采区井巷布置平面图如图一所示,煤层是东西走向,向南倾斜,倾角12º;采区的开拓是中间上山,采区内分三个区段,区段长170米,工作面长150米,采区一翼走向长400米;煤层厚度1.3米,煤质中硬,煤层的顶、底板较平稳;上山周围环境温度为+20ºC,运输平巷及工作面温度为+25ºC。
本矿属有煤和瓦斯突出煤层。
2、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采煤法,两翼同时开采,掘进超前,回采工作面采用BMD-100型单滚筒采煤机组,两班出煤,一班整修及放顶。
3、煤的运输:工作面采用SGB-630/60型刮板运输机;区段平巷采用SGW-40T型刮板运输机;采区上山采用SPJ-800型吊挂披带运输机;采区轨道上山采用55千瓦单筒绞车作材料运输。
4、掘进煤平巷时,用电钻打眼,ZMZ2-17铲斗式装岩机装煤,开切眼掘进,加设调度绞车。
人工装煤。
5、工作面采用金属支架和绞接顶梁(梁长1.2米)回柱。
6、采区内各用电设备的台数及其技术数据见表1。
它们的分布位置见图一。
二、任务1、确定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2、拟定采区供电系统;3、计算与选择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型号、容量、台数);4、选择采区低压动力电缆(型号、长度、芯数、截面);5、选择采区配电装置;6、整定采区低压电网过流保护装置;7、制订采区保护接地措施;8、制订采区漏电保护措施;9、制订采区变电所防火措施;10、绘制采区供电系统图;11、绘制采区设备布置图;12、绘制采区变电所设备布置图。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05月21日发布 2007年12月01日实施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2007—05—21 发布 2007—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7—2007,自 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1.3、7.1.4、7.1.5、7.2.1、7.2.8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
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
工作面供电设计根据我矿《西一采区供电方案及分析》特编制以下供电设计:一、概述:我矿西一采区位于东二采区以下中二采区以上范围内,为1306水平。
供电范围包括一个轻放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以及配合采掘生产的运输、通风系统。
其供电线路为:从地面35KV 变电所通过两趟高压铠装电缆(ZLQD22—6000 3×50)(3000米)供至井下1380简易变电点,然后通过高压屏蔽电缆(UGSP-6000 3×35+1×16/3+JS)(1000米),副井筒分别供往西一采区及东二采区的移动变电站,或通过低压电缆(U—1000 3×70+1×16)供往风机、及其它设备的馈电开关。
采区的供电电压等级分别为:高压6000V、低压660V、照明及煤电钻127V。
二、1380变电点位置的选择及设备的选型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采区变电所必须处于距采区工作面较近的进风巷中,因此变电点的位置选择在1380四石门向东100米处,保证倒车时不受影响,要求设备沿巷帮呈一字摆开,并用铁栅栏围住、有值班变电工。
其具体设备有:矿用高开柜BGP9L-6AK(7台)、矿用干式变压器KSGB-200/6(2台)、检漏开关一台。
三、采区掘进变压器及风机专用变压器的选择(一)、西一采区掘进工作面变压器的选择1、负荷统计:2、变压器选择: 根据:S B =KVA COS P Pje 5.2606.07.24065.0K X =⨯=∑ϕ 式中:K X =65.07.2401006.04.06.04.0=⨯+=⨯+∑ed P PP d 为最大一台电动机即掘进机的功率(100KW) ΣP e 为所有有功功率之和 COS φPj 取0。
6根据计算则选择一台KBSGZY —315/6型的移动变电站即可满足要求。
(二)、东二采区掘进工作面变压器的选定 1、负荷统计:2、变压器选择: 根据:S B =KVA COS P Pje 1917.08.18572.0K X =⨯=∑ϕ式中:K X =72.08.1851006.04.06.04.0=⨯+=⨯+∑ed P PP d 为最大一台电动机即掘进机的功率(100KW) ΣP e 为所有有功功率之和 COS φPj 取0。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一、供电系统的分类根据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情况和电压等级,供电系统可以分为高压供电系统和低压供电系统两部分。
1.高压供电系统:2.低压供电系统:低压供电系统主要为井下照明、通风、监控等非主要设备供电。
具体包括配电箱、照明灯具、电缆桥架、插座等。
二、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可靠:供电系统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供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故障,且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2.合理高效:供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满足设备运行所需的电能供应,降低能耗,提高供电的效率和质量。
3.经济合理:供电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成本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供电系统的具体设计要点1.高压供电系统设计要点:(1)变电站的选择:变电站应选择可靠性高、运行安全稳定的设备,具备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
(2)高压开关柜的选型:高压开关柜应满足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具备过流、短路等继电保护功能。
(3)高压电缆敷设: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压电缆,并进行正确敷设,保证电缆的绝缘完好性和安全可靠性。
2.低压供电系统设计要点:(1)配电箱的选型:配电箱应选择品牌可靠、结构合理的产品,具备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2)电缆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压电缆,并进行正确敷设和维护,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性。
(3)照明设计:应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照明灯具,并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工作面的照明质量,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
四、供电系统的检验和维护程序1.定期检测:供电系统应定期进行综合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检查,排除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2.配电设备的定期维护:配电设备应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并进行记录,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灯具的定期更换:照明灯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保证井下的照明质量。
总之,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并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推进,掘进工作面的供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矿工们的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行。
二、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性原则:供电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能够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避免因供电问题造成的事故。
2.经济合理性原则:供电系统的设计应依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供电设备和线路,降低设备成本,提高供电效率。
3.灵活性原则:供电系统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矿井开采工作的变化情况,满足不同工作面的供电需求。
4.可维护性原则:供电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的内容1.地面供电系统设计:a.供电变电站设计:根据工作面的电力需求,设计供电变电站的容量和技术参数,并选取合适的变电设备。
b.供电线路设计:确定供电线路的走向和布置方式,考虑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2.井下供电系统设计:a.井下主供电系统设计:确定井下主变电站的容量和技术参数,设计主供电线路的走向和布置方式。
b.井下照明系统设计:设计井下照明系统的照明点位和照明设备,确保工作面的照明条件符合安全要求。
c.井下通信系统设计:设计井下通信系统的设备布置和线路走向,满足工作面的通信需求。
四、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的具体步骤1.确定矿井的电力需求:通过调查工作面的设备使用情况和工作人员的人数,确定掘进工作面的电力需求。
2.设计供电变电站:根据矿井的总电力需求,计算供电变电站的容量和技术参数,选取合适的变电设备。
3.设计供电线路:根据工作面的布置和电力需求,确定供电线路的走向和布置方式,考虑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4.设计井下供电系统:根据工作面的布置和电力需求,设计主供电线路和照明系统,并确定井下通信系统的设备布置和线路走向。
5.制定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制定供电系统的施工方案,并确定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北京1 9 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主编单位:武汉煤矿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煤炭工业部基建司试行日期:1985年9月1日北京1 9 8 5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井下负荷与供配电电压……………………………………第三章井下电力负荷计算…………………………………………第四章下井电缆……………………………………………………第一节下井电缆的回路数……………………………………第二节下井电缆类型…………………………………………第三节下井电缆安装及长度计算…………………………第四节下井电缆截面…………………………………………第五章井下主变电所………………………………………………第一节硐室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二节设备选型及主接线方式……………………………第六章采区供电……………………………………………………第一节采区变电所……………………………………………第二节移动变电站……………………………………………第三节采区低压网络…………………………………………第七章保护装置……………………………………………………第八章照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年产煤炭30万吨以上(不包含30万吨/年)新建矿井的井下供电设计。
对于改建、扩建及建井过程中的临时工程和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本规定若与《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相抵触时,应按《煤矿安全规定》、《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1.0.3条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必须遵循煤炭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采用。
第1.0.4条应积极采用业经试验鉴定,并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材,设备选型,一般采用定型成套设备。
125河南科技2010.11下煤矿井下供电网络结构复杂, 受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影响供电系统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
本文以薛庙滩矿井为例,介绍井下供电设计主要考虑的方面和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概况薛庙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
井下布置2个工作面:30201连续采煤机工作面和大巷掘进工作面。
二、负荷统计及下井电缆选择负荷统计及下井电缆选择均按1.20Mt/a进行,配电控制设备按1.20Mt/a提供。
井下设备安装总容量4 715.2kW,工作容量4 400.2kW。
计算负荷:有功功率3 119.8kW,无功功率2 735.33kVar,视在功率4 149.12kVA,需用系数0.71,功率因数0.75。
二回电源进线由工业场10kV开闭所不同母线段馈出,用MYJV22-10kV 3×150mm 2型电力电缆沿主斜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长度约1 000m。
当任意一回下井电缆故障时,其余电缆可负担全部用电负荷。
10kV下井电缆按持续电流选择,以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失和短路热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三、供电系统在主斜井井底设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和主排水泵房联合硐室。
井下中央变电所负担井下全部用电负荷,二回10kV电源引自地面10kV开闭所。
变电所内安装24台KGS1型矿用一般型永磁式高压真空开关柜、6台KDC1(G)型矿用一般型低压开关柜和2台KBSG9-315/10/0.69型隔爆干式变压器。
变电所高、低压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正常运行方式为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
井下中央变电所共馈出19回10kV电源,其中10kV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供电负荷有:30201连采工作面2回;掘进工作面2回;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局扇8回;制氮机组1回;3号煤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1回;10kV阻燃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向所用变隔爆干式变压器供电2回;10kV阻燃交联电缆向3台主排水泵供电3回。
工作面供电设计资料工作面供电设计是指在矿井工作面对照明、通信、控制、运输、液压及电器设备等进行电力供应的工程设计。
它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供电系统的选型、敷设方式、设备配置及故障保护等方面介绍工作面供电设计资料。
首先,供电系统的选型是工作面供电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系统,一般可分为沿线供电和集中供电两种方式。
沿线供电是指将电缆沿工作面的各个位置进行布设,适用于工作面距离较近的情况。
而集中供电是指将主供电线路从工作面的一侧引入,然后通过分支线路到达工作面的每个区域,适用于工作面距离较远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供电系统需要考虑到工作面的尺寸、环境条件、电缆损耗及维护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敷设方式也是工作面供电设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空间限制,电缆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地面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种形式。
地面敷设是将电缆通过架空或地道等方式敷设在工作面上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空间较宽敞的情况。
而地下敷设是将电缆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空间较狭小的情况。
敷设方式的选择需要兼顾工作面的安全性、电缆的保护性以及维护的便利性。
此外,设备配置也是工作面供电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工作面的生产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源设备和配电设备。
电源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源柜等,用于调整电源的电压、保护系统的安全。
配电设备主要包括配电箱、开关箱和接线箱等,用于将电源传递到工作面的各个终端设备。
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作面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处理的便利性。
最后,工作面供电设计还需要考虑故障保护的问题。
在工作面供电系统中,故障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采用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温度保护及短路保护等方式。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处理的方便性,设置合适的保护设备以及可靠的断电装置,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停电,保障工作面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一部分工作面概况北二采区I0130404回采工作面,下顺槽走向长度1393米。
上顺槽1157米。
该工作面切眼平均倾角为11°,煤层平均厚度为5.33米,煤层磨氏硬度为1-3,工作面切眼倾斜长度198米。
第二部分采区供电系统设计第一节、工作面主要设备选择:该面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放工作面(右工作面)。
主要设备:1、采煤机MG300/700—WD 一台(功率:698.5KW)2、转载机SZZ830/315 一台(功率:315KW)3、破碎机PLM—1800 一台(功率:200KW)4、乳化液泵LRB400/31.5 两台(功率:250KW)5、液压支架ZF6400/15.7/31 (要有喷雾装置126部)6、排头支架ZFG6400/22/30H (要有喷雾装置7部)7、工作面前、后部刮板机SGZ-764/630 两台(功率:315 KWх2/台)第二节、供电方案的选择工作面电源从北二采区变电所引出,延至工作面移动变电站高压开关,两根高压电缆型号MYPT—3.6/6--3х50+1х25。
采区供电安装4台移动变电站,其中3台为工作面设备供电,1台为前、后顺槽低压设备供电。
为工作面设备供电变电站3台,变电站型号为:KBSGZY—1600/6、KBSGZY—1000/6、KBSGZY—800/6,为工作面及前、后顺槽后部低压供电变电站1台,变电站型号KBSGZY—500/6。
各台变电站用途如下:1#变电站:采煤机、前刮板机2#变电站: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泵、喷雾泵。
3#变电站:后刮板机。
4#变电站:工作面前后顺槽的低压电气设备如污水泵、照明信号综保、回柱绞车等。
第三节、供电计算:(一)变电站容量确定:计算依据S=K xΣP e/COSΦpj式中:S:所有计算负荷的视在功率(KV A)K x:需用系数COS Φpj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ΣP e :系统有功功率之和(KV A ) (1)1#变电站容量确定:K x =0.4+0.65.13286306.04.0ΡΡ∑max ⨯+=N =0.68 S=K x ΣP e /COS Φpj=0.68х (698.5+630)/0.65 =1399.08KV A查《煤矿电工》215页15-1 COS Φpj =0.65根据计算:1#变电站选用KBSGZY —1600/6型 (2)2#变电站容量确定:K x =0.4+0.66303156.04.0ΡΡ∑max ⨯+=N =0.7 S=K x ΣP e /COS Φpj=0.7х630/0.65 =678.46KV A根据计算:2#变电站选用KBSGZY —800/6型。
E13508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副总工程师:计算: 刘东生(2012年2月,…!E13508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一、设备选型:E13508工作面使用MG300/730-WD型采煤机组配SGZ-880/800型刮板输送机,溜子道安装SZZ-880/250型转载机配PCM160型破碎机。
进风巷布置两部SDJ-1000/2*75型带式输送机和一部SDJ-1200/2*200型带式输送机,与东三五煤一部皮带构成13508运输线。
在老回风巷放置1—3#移变和两台DRB200/型乳化液泵,4#移变放置在13508进回风联巷内。
1#、2#移变分别为采煤机组、转载破碎系统以及乳化液泵提供电源。
3#移变为面溜子提供电源,乳化液泵向工作面提供高压液体,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4#移变为13508进风三部皮带供电(具体位置详见设备布置图)。
二、供电方式:$高压6KV系统采取二路供电方式,从东二变电所高压柜引至1#、2#、4# 移变,从东三变电所高压柜引至3# 移变,各台移变所带负荷分布如下:1# 移变供电负荷为:730KW采煤机组;2# 移变供电负荷为:160KW破碎机、250KW转载机和2*125KW乳化液泵站;3# 移变供电负荷为:2*400KW面溜子;4# 移变供电负荷为:两部2*75KW输送机和一部2*200KW输送机;三、E13508工作面所需材料表1:电缆需用量明细表表2:设备明细表—四、供电系统:1)1140V供电系统1# 移变供采煤机组730KW,装机容量为730KW ;据公式S=P/COSφ,得S=730/= KVA ,1# 移变容量取1000KVA。
2#移变供破碎机160KW、转载机250KW和乳化液泵站125KW,装机容量为535KW ;据公式S=P/COSφ,得S=535/= KVA ,2#移变容量取1000KVA。
3#移变供工作面溜子2*400KW,装机容量为800KW ;据公式S=P/COSφ,得S=800/= KVA,3# 移变容量取1000KVA。
#2)660V供电系统4# 移变供两部输送机2*75KW和一部输送机2*200KW,装机容量为700KW ;据公式S=P/COS φ,得S=700/= KVA,4#移变容量取1000KVA。
3)低压供电网络整定计算表3:整定计算一缆表}E13508工作面供电系统计算一、1#移变供电系统计算1#移变供工作面730KW采煤机组一路1#移变容量为1000KVA,二次电压为1200V,R b=Ω, X b=Ω, 系统短路容量为40MVA, 查表得系统电抗X X=Ω, 变比为K b=5,6KV电缆选用MYPTJ 3*35+3*16 Lg=650m,查表得R0= Ω/Km, X0=Ω/Km,则高压电缆电阻、电抗:《R g=*=Ω, X g=*=Ω考虑工作电流等因素,低压电缆选用MYP 3*95+1*25mm2型电缆供电,移变至D1-1点,开关按距工作面70米计算,长度为:L Z=460m,查表得R0=Ω/Km, X0=Ω/Km,则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R d=*=Ω, X d=*=Ω,∑R1=R g/K b2+ R b +R d=52++=Ω∑X1=X X+X g/K b2+ X b +X d=+52++=Ω…I(2)d1-1=Ue/2*[(∑R1)2+(∑X 1)2]1/2=1200/2*+1/2=移变至D1-2点,电缆选用MCPJB 3*95+1*25型L Z=245 m,查表得R0=Ω/Km, X0=Ω/Km,则低压电缆电阻、电抗Rd=*=Ω, Xd=*=Ω,∑R=∑R1 +Rd=+=Ω∑X=∑X1+X d=+=ΩI(2)d1-2=Ue/2*[(∑R)2+(∑X)2]1/2=1200/2*+1/2=…分路开关整定计算:730KW采煤机截割电机300KW(两台)I e=206A,I qe=1133A行走电机55KW(两台)I e=55*=,I qe=6*=油泵电机I e=*=12A,I qe=6*=I z≥I qe+K*∑I e=1133+206+2*+12=QJZ-400/1140分路开关速断整定为:1500A I d1-2/ I z=1500=>合格1#移变低压侧整定…1#移变低压侧速断整定为:1600A I d1-1/ I z=1600=>合格二、2#移变供电系统计算2#移变供破碎机160KW、转载机250KW和125KW乳化泵站一路2#移变容量为1000KVA,二次电压为1200V,R b=Ω, X b=Ω, 系统短路容量为40MVA, 查表得系统电抗X X=Ω, 变比为K b=5,6KV电缆选用MYPTJ 3*35+3*16 Lg=650m,查表得R0= Ω/Km, X0=Ω/Km,则高压电缆电阻、电抗:R g=*=Ω, X g=*=Ω(考虑工作电流等因素,低压电缆选用MYP 3*95+1*25mm2型供电,移变至D1-1点,开关按距工作面40米计算,长度为:L Z=530m,查表得R0=Ω/Km, X0=Ω/Km,则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R d=*=Ω, X d=*=Ω,∑R1=R g/K b2+ R b +R d=52++=Ω∑X1=X X+X g/K b2+ X b +X d=+52++=ΩI(2)d1-1=Ue/2*[(∑R1)2+(∑X 1)2]1/2=1200/2*+1/2=:移变至D1-2点,电缆选用MCPJB 3*95+1*25型L Z=100 m,则低压电缆电阻、电抗R d=*=Ω, X d=*=Ω,∑R=∑R1 +R d=+=Ω∑X=∑X1+X d=+=ΩI(2)d1-2=Ue/2*[(∑R)2+(∑X)2]1/2=1200/2*+1/2=125KW乳化液泵站一路考虑电缆载流量因素,电缆选用MY 3*50mm2型短线,:∑R1=R g/K b2+ R b +R d=52+=Ω∑X1=X X+X g/K b2+ X b +X d=+52+=ΩI(2)d2-1=Ue/2*[(∑R1)2+(∑X 1)2]1/2=1200/2*+1/2=移变至D2-2点考虑电缆载流量因素,电缆选用3*50mm2型短线,I(2)d2-2= I(2)d2-1= A分路开关整定计算:转载机250KW I e=150A,I qe=900A破碎机160KW I e=,I qe=(I z≥I qe+K*∑I e=900+=BKD-400分路馈电整定为:1000A I d1-2 / I z=1000=>合格125KW乳化液泵站泵站电机125KW I e=80A,I qe=6*80=480A2#移变低压侧整定I z≥I qe+K*∑I e=900++80=2#移变低压侧整定为:1200A I d1-1/ I z=1200=>合格三、3#移变供电系统计算、3#移变容量为1000KVA,二次电压为1200V,R b=Ω, X b=Ω, 系统短路容量为40MVA, 查表得系统电抗X X=Ω, 变比为K b=5,6KV电缆选用MYPTJ 3*35+3*16 Lg=2035m,查表得R0= Ω/Km, X0=Ω/Km,则高压电缆电阻、电抗:R g=*=Ω, X g=*=Ω考虑工作电流等因素,低压电缆选用MYP 3*95+1*25mm2型双路并联供电,移变至D1-1点,开关按距工作面70米计算,长度为:L Z=460m,查表得R0=Ω/Km, X0=Ω/Km,。
则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R d=*2=Ω, X d=*2=Ω,∑R1=R g/K b2+ R b +R d=52++=Ω∑X1=X X+X g/K b2+ X b +X d=+52++=ΩI(2)d1-1=Ue/2*[(∑R1)2+(∑X 1)2]1/2=1200/2*+1/2=移变至D1-3点,电缆选用MCPJB 3*70+1*16型L Z=245 m,查表得R0=Ω/Km, X0=Ω/Km,则低压电缆电阻、电抗<R d=*=Ω, X d=*=Ω,∑R=∑R1 +R d=+=Ω∑X=∑X1+X d=+=ΩI(2)d1-3=Ue/2*[(∑R)2+(∑X)2]1/2=1200/2*+1/2=分路开关整定计算:2*400KW面溜子溜子电机400KW(两台)低速:I e=190A,I qe=1045A$低速过流整定:I e=190A低速速断整定:I z =1050A I d1-3/ I z=1050=>合格高速:I e=247A,I qe=1358A高速过流整定:I e=250A高速速断整定:I z =1400A I d1-3/ I z=1400=>合格3#移变低压侧整定3#移变低压侧整定为:1800A I d1-1/ I z=1800=>合格四、4#移变供电系统计算'4#移变供2*75KW输送机两路,2*200KW输送机一路4#移变容量为1000KVA,二次电压为693V,R b=Ω, X b=Ω, 系统短路容量为40MVA, 查表得系统电抗X X=Ω, 变比为K b=56KV电缆选用MYPTJ 3*50+3*16 Lg=300m,查表得R0= Ω/Km, X0=Ω/Km,则高压电缆电阻、电抗:R g=*=Ω, X g=*=Ω移变至D1-1点,考虑电缆载流量因素,电缆选用MY 3*95+1*16mm2型Lg=530m,查表得R0=Ω/Km, X0=Ω/Km,则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R d=*=Ω, X d=*=Ω,∑R1=R g/K b2+ R b +R d=++=Ω∑X1=X X+X g/K b2+ X b +X d=+++=ΩI(2)d1-1=Ue/2*[(∑R1)2+(∑X 1)2]1/2=693/2*+1/2=移变至D1-2点,I(2)d1-2= I(2)d1-1=分路开关整定计算:输送机75KW(两台) I e=81A,I qe=6*81=486AI z≥2I qe =2*486=972A分路馈电整定为:1000A I(2)d1-2/ I z=1000=2>合格二部皮带2*200KW一路移变至D2-1点,考虑电缆载流量因素,电缆选用两根MY 3*70+1*25mm2型L Z=150m双线供电则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R d=*2=Ω, X d=*2=Ω,∑R1=R g/K b2+ R b+ R d =52++=Ω∑X1=X X+X g/K b2+ X b+ X d =+52++=ΩI(2)d2-1=Ue/2*[(∑R1)2+(∑X 1)2]1/2=693/2*+1/2=移变至D2-2点,I(2)d2-2≈ I(2)d2-1=分路开关整定计算:输送机200KW(两台) I e=,I qe=*4=(软启动最大启动电流为400%)I z≥2I qe =2*=1633.6A分路馈电整定为:1700A I(2)d1-2/ I z=1700=三部皮带2*75KW一路移变至D3-1点,考虑电缆载流量因素,电缆选用MY 3*70+1*16mm2型供电,长度为:L Z=330m 查表得R0=Ω/Km, X0=Ω/Km,则低压电缆电阻、电抗R d=*=Ω, X d=*=Ω,∑R1=R g/K b2+ R b+ R d =52++=Ω∑X1=X X+X g/K b2+ X b+ X d =+52++=ΩI(2)d3-1=Ue/2*[(∑R1)2+(∑X 1)2]1/2=693/2*+1/2=移变至D3-2点,I(2)d3-2= I(2)d3-1=分路开关整定计算:输送机75KW(两台) I e=81A,I qe=6*81=486AI z≥2I qe =2*486=972A分路馈电整定为:1000A I(2)d3-2/ I z=1000=>合格4#移变低压侧整定为:1800A I(2)d1-1/ I z=1800=基本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