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学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建议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资料准备:

一、词语解释及翻译

弈: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者也:是……的人。(判断句式)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代词,他,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思:想。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与之”的“之”:代词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之:代词,他,指前一个人。

为:因为。

其:代词,他的,指后一个人的。

矣:了。

为:谓,说。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二、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弈秋: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叫秋的人特别喜欢下围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时的第一高手,人们不知道他姓什么,因为古代围棋他是因下围棋而出名的,所以人们都叫他弈秋。这“弈”在古代是专指围棋的意思,今天的意思起了变化,成了动词,意思是“下”棋,可见事物是随着历史而变迁的。

【预习案】

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试着按照句意读出节奏。

二、找出不懂的字词,思考其意思,翻译课文。

三、了解背景。

四、提出探讨问题。

【探究案】

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一)检测预习:

1、写出翻译。

2、检查朗读,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词语意思,翻译文言文。特别是以下词语: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弈秋:通国:之:善: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诲:其: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之:鸿鹄:至:

思:援:缴: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与之”的“之”:俱:弗若:矣: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其:与:曰:非:然:也:

二、知识链接

1、介绍《孟子》。

2、介绍弈秋。

三、学生质疑释疑

1、师:分层。

2、杨中平:为什么开头要介绍弈秋的成就?

3、张炎:学棋的两人态度有什么差别?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4、董子安:写学弈两人运用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5、戴若谦: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你想对这两个人分别说什么?

6、刘巧林:为什么说学不好不是智力问题?

7、秦思思: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反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检测案】

方法指导:审题、自主完成。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通国:诲:鸿鹄:

援:俱:弗:为:然:

二、写出“之”或“其”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其一人专心致志。()

5、为是其智弗若与?()

三、下列语句停顿错误的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一人/虽/听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虽/与之/俱学

四、1、翻译句子

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⑵惟弈秋之为听:

⑶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⑸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五、这个故事中,两个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后一个(),我懂得了()。

六、《学弈》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