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电网自愈

智能电网自愈

智能电网自愈
智能电网自愈

智能电网自愈

L 智能电网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智能电网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它是指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其中的每一个用户和节点都得到了实时监控,并保证了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广泛应用的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讯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它能保证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

根据IBM中国公司高级电力专家MartinHauske的解释,智能电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最后通过对数据的

分析、挖掘,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埃森哲认为,智能电网利用传感、嵌入式处理、数字化通信和IT技术,将电网信息集成到电力公司的流程和系统,使电网可观测(能够监测电网所有元件的状态)、可控制(能够控制电网所有元件的状态)和自动化(可自适应并实现自愈),从而打造更加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总之,智能电网就是通过传感器把各种设备资产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客户服务总线,从而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使运行和管理达到最优化。

2 智能电网的特点和目标

a)自愈,不论发生什么事故,智能电网都能

自身解决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b)鼓励和包括末端电力用户,使之与电网自

适应交互。

c)防范网络攻击和抵御自然灾害。

d)提供21世纪所需要的电能质量。

e)优化,以使资产和设备得到最好的应用。

f)协调发电和储能选择。

g)使电力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实现。

3 智能电网中的网络自愈性

根据余贻鑫院士的描述,自愈是指不论发生什么事故,智能电网都能自身解决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自愈和自适应需要实时掌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智能电网中的自适应性和自愈性就是利用快速的、可靠的监控网络,实时收集电网的运行状态,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进行实时综合评估、判断,并在评估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自动操作。如投入备用线路、主变,切除影响稳定的线路、负荷,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智能电网自愈功能的特点

保障大电网安全是世界性难题。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将“大电网控制”与

“基因组学”等一同列为21世纪九个开拓性新兴科技领域。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相关研究。2001年,欧盟资助了两个大型电力系统基础研究项目,即OMASES(Open Market Access and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和EXaMlNE(PowerSecurity in the New Market Environment),旨在研究大型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估的新理论与新方法。2006年,欧盟发布了《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SmartGrids:Vision and Strategy for Europe’SElectricity Networks of the Futureen))的报告,阐述了2020年及以后欧洲电网发展的设想和展望,并指出这个设想的核心和实现这个设想的道路。1999年,美国政府投资3000万美元,资助由美园国防部和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提出的C1N/S1计划(Complex Interactive Networks 7SystemsInitiative);2003年,义提出“综合能源及通信系统体系结构”(IECSA,Integrated Energy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rchitecture)重大研究计划,开展电力基础设施战略防御系统(SPII),StrategicPower Infrastructure Defense System)的研究,旨在探索新的技术环境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同年,美国能源部发布了《Grid 2030:ANational Vision for Electricity’S Second 100years},提出了“Grid 2030”的远景设想,当年7月,发布了《National Electric Delivery TechnologiesRoadmap:Transforming the Grid to RevolutionizeElectric Power in North America》,初步确定了“Grid 2030”所要采用的技术及其研发计划,当年10月,美国能源部成立了输配电办公室统筹规划未来电网设想的实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美国新一届政府更是提出了通过大规模地建设“智能电网”(Intelligrid)来发展ET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从而再造美国的战略新思维,对大电网的全面安全防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这些研究计划的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是:更加强调电力、信息和控制三者的融合,用信息流控制能量流,使电网具有自愈(Self —healing)的能力,代表了大电网安全防御研究的新方向。自愈电(Self-healing Grid)或电网自愈控制的新概念,基本涵盖了电网安全控制领域的各种新进展,是传统电网调度控制的完善和发展。自愈式系统(Self-healing System)是指自身具有强壮性并具有自愈控制功能的物理系统。自愈控制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自治地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一旦安全事件发生,自治地避免安全事件的运行危害。自愈电网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强调预防控制,发现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故障情况下能维持系统继续工作,不造成系统的运行损失,并且自治地从故障中恢复。然而,目前提出的电网自愈控制虽然强调目标是故障后不失去负荷,但却没有将自愈电网的理念与大停电的演化规律相关联。自愈电网的概念于2000年正式提出,是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和美国国防部(DoD)联合发起的CIN/SI项目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共有26所美国大学和丽家能源公司参与到该项目的研究中,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具有自稳定、自优化和自愈能力的电力网络、互联通信、交通和金融等基础设施。研究中针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可预防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电网灾难性连锁故障的防御系统框架——电力战略防御系统(SPII)),该系统利用多代理(MAS)技术,实时收集系统广域信息和关键信息,快速评估系统脆弱性,提供智能的广域保护和电网重构功能。随后开展的lECSA计划描述了未来的电力系统架构,可以概括为:电力系统包含大量自动输电和配电系统,它们运行在一个高效、可靠且相互协调的模式下,系统能够以自愈的方式处理紧急状况,同时对能量市场和电力公司的业务需求能够给予快速响应,系统能够服务于数量巨大的用户,同时具备一个智能的通信基础设施以实

现及时、安全、自适应的信息交换,从而保证为社会提供可靠而经济的能源。这些研究成果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智能电网战略计划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体来看,现有的自愈电网理念强涮的是电力与信息的融合,依靠强大的信息系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但没有研究电网稳定控制体系的功能设计和组织,也没有涉及协调的模型与算法,更重要的是,没有与大停电的演化规律相关联。但是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智能电网战略计划的实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自愈电网的研究和发展将大大加快。

5 智能电网对传统电网的提升

传统电网是一个刚性系统,其具体表现为:

1)电源的解、并网、电能量的传输等都缺少弹性,导致电网没有动态柔性及可重组性;

2)目前垂直的多级控制机制反应迟缓,无法构建实时、可配置、可重组的系统;

3)目前系统的自愈、恢复能力完全依赖于设备冗余配置;

4)未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电网服务体系,目前针对用户的服务简单,信息未实现双向传递;

5)系统内部存在多个信息孤岛,信息之间缺乏共享,尽管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导致系统中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局部的、孤立的,无法构成一个实时的有机统一整体。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拓展对电网全景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坚强、可靠、通畅的实体电网架构和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以服务生产全过程为目的,对系统各种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加以整合,通过强化对电网业务流的实时动态分析、诊断和优化,为电网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

智能电网技术考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智能电网将使人们的生活( A )。 A.更便捷、更低碳、更经济 B. 更便捷、更舒适、更经济 C.更舒适、更低碳、更经济 D. 更便捷、更舒适、更低碳 2.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框架可以简要概括为(A )。 A.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 B.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 C.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 D.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 3. 电能质量检测和治理装置是( B )技术领域关键设备研制内容。 A. 发电 B. 配电 C. 用电 D. 调度 4. 智能发电主要涉及( C )等技术领域。 A.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 B. 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C. 常规能源,清洁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 D. 新能源,清洁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 5. 上风向风机的特点是( B )。 A. 风电机组的转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B. 必须安装调向装置来保持风机始终对准风向 C. 风速变化时,风电机组的转速几乎保持恒定 D. 风电机组无需调向装置,能够自动对准风向 6. 电化学储能分类中的液流电池的特点是( B )。 A. 技术成熟,成本低;寿命短,存在环保问题 B. 寿命长,可深度放电,便于组合,环保性能好;储能密度稍低 C. 比能量与比功率高;高温条件、运行安全问题有待改进 D. 比能量高,循环特性好;成组寿命有待提高,安全问题有待改进 7.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传统交流输电的基础上,将( A )与()相结合。 A. 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 B. 输电技术,现代控制技术 C. 电力电子技术,输电技术 D. 输电技术,控制潮流 8. 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种类较多,采用不同的电力电子器件,以不同的方式与电网连接,控制方式不同,功能也各具特点。其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控制方式为(A )。 A. 触发相位控制 B. 脉冲宽度调制 C. 快速投切 D. 慢速投切 9.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中,( C )的各类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负责采集状态监测

智能电网中的通信技术

浅谈智能电网中的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是特高压取得突破后,国网公司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家电网科学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具有重要意义。智能电网的范畴很广,笔者在这里试图介绍下智能电网中可能运用的通信技术。 通信因其传输和感知功能被誉为电网的“神经系统”。在智能电网及其通信技术的见解中,国外各主流厂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际咨询商同时受聘于华东电网公司和安徽电力公司的埃森哲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里就来介绍下她对智能电网中通信技术的理解。 1、第二代互联网 目前的因特网协议是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这个新版协议就是第二代互联网的基础,可实现“产对产”连接,有庞大的地址数量,传输速度更快。如果说IPV4是“人机对话”,那么IPV6可以扩展到任何物间对话,如家用电器、传感器等。这个功能是比较强大的。 2、光纤以太网 以太网是众所周知局域网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和光纤。一般主干通信网络都使用光纤,电力系统也是如此。光纤至少有两大优点是双绞线铜缆暂时不可比拟的。一是通信容量非常大,传输距离远;二是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信号串扰小,传输质量佳。 3、电力宽带

顾名思义实现电力宽带的目标就是用电力线来传输信息,而电力线通信(PLC)。PLC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只要连接到房间内任何的插座上,就可立刻拥有4.5—45Mbps的高速网络接入。PLC利用GMSK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移动全球通的调制方式)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将用户数据进行调制,然后进行传输。目前国网信通下属的中电飞华公司已将电力宽带引入商用,推广到北京的一些小区中。 4、3G及4G无线通讯技术 3G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鼎力支持下,3G 移动通信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他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流量大,可以传输视频。无线通信中,OFDM,智能天线,MIMO(多进多出),LTE (长期演进项目)也被视为3G或4G的主流技术或标准。我觉得目前在应急通信上极有可能用上这些高速移动技术。全球排名靠前的国产设备商华为公司在这些技术储备上有一定优势。 5、新型无线网络技术 当今常见的无线网络有移动通信网,无线通信网(WiFi,Wimax)篮球网络, Adhoc网络(无中心自组织的多跳无线网络),还有较新的无线传输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某种通信协议连接而成的网络体系。 在国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对次项技术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开始参与一些国际标准的制定。 以上,便是笔者对埃森哲通信技术观点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题目-英大网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题目 一、总体情况 题目数量:100题 题目组成: 智能电网发展概况(5题)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规划(10题) 智能发电(6题) 智能输电(9题) 智能变电(15题) 智能配电(15题) 智能用电(15题) 智能调度 (10题) 通信信息(10题) 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及应用展望(5题) 二、题目内容 (一)智能电网发展概况(5题) 1.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 B、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 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 D、以上都不是 2.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_________。 A.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 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 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D. 以上都是 3.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__________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_______,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10年2月 B. 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3月 C. 国际大电网会议;2010年4月

D. 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10年5月 4.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A. 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备更高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B. 智能电网能实现高速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服务要求,能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C. 智能电网能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在发挥电网基础设施增值服务潜力的同时促进电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D. 以上都是 5.智能电网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选择。 A. 电网技术,自然环境 B. 科学技术,社会经济 C. 电网技术,社会经济 D. 科学技术,自然环境 (二)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规划(10题) 1.坚强智能电网是以为骨干网架、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A. 特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平台;电力流、信息流、技术流 B. 超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信息平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 C. 特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信息平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 D. 超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平台;电力流、信息流、技术流 2.智能电网将使人们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更便捷,更低碳,更经济 B. 更便捷,更舒适,更经济 C. 更舒适,更低碳,更经济 D. 更便捷,更舒适,更低碳 3.到_______,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成以________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A. 2020年,智能电网 B. 2020年,特高压电网 C. 2020年,超高压电网 D. 2015年,特高压电网

智能电网作业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第二个是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有三个目的,一个是由于美国电网设备比较落后,急需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二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将美国拉出金融危机的泥潭;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个是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网。互动电网,英文为Interactive Smart Grid,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互动电网还可以通过电子终端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实现电力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总体效果,实现电力、电讯、电视、智能家电控制和电池集成充电等的多用途开发,实现用户富裕电能的回售;可以整合系统中的数据,完善中央电力体系的集成作用,实现有效的临界负荷保护,实现各种电源和客户终端与电网的无缝互连,由此可以优化电网的管理,将电网提升为互动运转的全新模式,形成电网全新的服务功能,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综合效率。 互动电网既是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 实际上,互动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从技术上讲,互动电网应是最先进的通讯、IT、能源、新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集成,也是配电网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的合成,对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具有直接的综合效果。由此,智能电网具备可靠、自愈、经济、兼容、集成和安全等特点。可以认为,互动电网学说的本质就是以信息革命的造发性标准和技术手段大规模推动工业革命最重要财产—电网体系得革新和升级,建立消费者和电网管理者之间的互动。

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周亚光摘要: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建设强大的智能电网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就是以稳定的电网框架为基础,以通信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方面进行智能控制,实现电力、信息、业务的高度融合。在智能化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通信技术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控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通信协议、综合数据网、工业以太网设备 一、智能电网的产生背景; 1、电网规划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用电高峰和电网建设费用的压力,同时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的合理性也面临考验。 2、电网的运行方面,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运行单位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需要有更多的了解。 3、资产维护:设备的当前健康状态、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最佳时机、设备的维修质量电力作业的费用需要得到合理的安排 4、电力营销:需求侧管理服务水平、电费回收率、窃电损失需要及时的掌握。 建设智能电网可应对上述的挑战: A、通过收集电网各种数据,指导电网和设备的投资,使得设备在逼近设备容量或实际能力的情况下运行,充分挖掘设备的潜力。 B、通过电网的实时重构和优化运行方式,使得设备在其实际容量范围内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C、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缩短停电时间。 D、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效益。 E、为合理的电网投资提供决策支撑。 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智能电网进一步扩展了自动化的监视范围,增加了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以及对业务的分析和优化,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可帮助电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智能电网分五个层面:1、电网数据采集2、数据传输3、信息集成4、分析优化5、信息的展现 (1)、电网数据的实时采集 实时数据是智能化电网的重要支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数据,A电网运行数据,B 设备状态数据C客户计量数据 目前,因为电网公司的数据采集主要关注电网的运行数据上,对另两方面的欠缺,只有增加了这两方面的数据采集,才能使整个电网可视化,为走向智能化作准备。 (2)、数据传输 基于开放标准的数字通信网络保证客户计量和设备状态数据以及电网运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3)、在信息集成、分析优化、住处展现三方面,主要集中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通过采集和通信网络传送上来的数据为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资产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1、电网设计优化 A、通过对用户负荷模式的分析,能够很清楚的确定需要改造的、可能存在过负荷的

2019年智能电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9年智能电网行业深度 分析报告

目录 1.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电网运营处于强势地位 (1) 1.1 电网投资规模有望维持,投资进度可能有所波动 (1) 1.2 智能电网:特高压短期确定性强,配用电侧投资空间大 (3) 1.3 业务建议:电网运营>设备制造 (5) 2.电网运营:两网公司经营稳健,业务切入可关注地方独立电网 (7) 2.1 电网运营环节包含两网公司及大量地方独立电网 (7) 2.2 两网企业盈利承压,但融资能力仍然很强 (9) 2.3 电力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并未改变 (12) 3.设备制造:盈利能力偏弱,针对应收账款可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14) 3.1 特高压及配套工程会有效拉动相关设备需求 (14) 3.2 制造环节应收账款规模大占比高,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较好的切入点 (15) 3.3 主要风险: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相对集中,盈利能力弱 (17) 4.经营建议及风险分析 (20)

图目录 图1:我国用电量及同比 (1) 图2: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1) 图3:电网投资与基建投资增速及趋势 (2) 图4:电网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例 (3) 图5: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总额 (3) 图6: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投资规模及增速 (3) 图7: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及占比 (4) 图8:配网及特高压投资规模估算 (4) 图9:智能电网产业链主要环节 (6) 图1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收入(%) (7) 图1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营业收入(%) (7) 图12: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营业收入(%) (7) 图13:预收款项/营业收入(%) (7) 图14:国家电网收入及同比(单位:亿元) (9) 图15:国家电网利润总额及同比(单位:亿元) (9) 图16:南方电网收入及同比(单位:亿元) (10) 图17:南方电网利润总额及同比(单位:亿元) (10) 图18:中电财电子商业汇票服务 (11) 图19: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及占比 (13) 图20:交流特高压工程-变压器中标统计 (14) 图21:交流特高压工程-GIS 中标统计 (14) 图22:直流特高压工程-换流阀中标统计 (14) 图23:直流特高压工程-控制保护中标统计 (14) 图24:部分电力设备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及利润占比 (18) 图25:智能电网相关A 股上市公司收入 (19) 图26:智能电网相关A 股上市公司利润 (19) 表目录 表1:“七交五直”特高压及配套工程情况 (4) 表2:主要地方独立电网简介 (8) 表3:两网公司部分财务指标 (10) 表4:两网公司现金流及资本支出情况 (10) 表5:国网公司部分财务指标 (11) 表6:南方电网部分财务指标 (12) 表7:电力设备板块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存货(A 股上市公司) (15)

(家电企业管理)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 A 的显著特点。 A. 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 B. 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 C. 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 D. 以上都不是 2. 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D 。 A.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 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 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D. 以上都是 3.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 B 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10年2月 B. 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3月 C. 国际大电网会议;2010年4月 D. 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10年5月 4. 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D A. 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备更高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B. 智能电网能实现高速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服务要求,能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C. 智能电网能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在发挥电网基础设施增值服务潜力的同时促进电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D. 以上都是 5. 智能电网是 C 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A. 电网技术;自然环境 B. 科学技术;社会经济 C. 电网技术;社会经济 D. 科学技术;自然环境 6. 坚强智能电网是以 C 为骨干网架、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A. 特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平台;电力流、信息流、技术流 B. 超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信息平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 C. 特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信息平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 D. 超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平台;电力流、信息流、技术流 7. 智能电网将使人们的生活 A 。 A. 更便捷、更低碳、更经济 B. 更便捷、更舒适、更经济 C. 更舒适、更低碳、更经济 D. 更便捷、更舒适、更低碳 8. 到 B ,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成以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A. 2020年;智能电网 B. 2020年;特高压电网 C. 2020年;超高压电网 D. 2015年;特高压电网 9. 坚强智能电网的体系架构包括 D 、、和四个部分。

关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

关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 智能电网的核心是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快速影响,提高与分布式能源的兼容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电网的核心特征是自愈、安全、交互、协调、兼容、高效、优质、集成,分别针对电网的稳定可靠、抗攻击、电力用户、市场、分布式能源、资产、电能质量和信息系统等不同内容。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智能电网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地摸索中进行解决。 标签:智能电网;建设;难因;关键技术 1 智能电网的特征 智能电网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诞生,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还没能形成统一的、成熟的智能电网运行体系,各个国家基于自身电网运行特点而对智能电网的定义也略有不同,但对其本质的理解是是保持一致的。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可对负荷平衡进行优化的智能技术系统、使用清洁型能源的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实现动态定价的智能计量系统,其智能性即特点主要有:可观测、可控制、分布智能、高级分析、自适应以及自愈,综合起来其实就是优化兼容、经济集成、坚强自愈。 2 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 (1)当电网受到异常信号扰动或短暂故障时,电网仍能保持供电能力,减少停电范围;对于人为的破坏如:病毒入侵,部分电路损坏等仍能继续供电,具有确保供电安全以及抗病毒破坏能力。 (2)支持可再生资源的重复使用合理分配资源,保证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和提高,保证实现与用户的高效互动。 (3)采用统一的模型和平台,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4)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建设维护成本,并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技术的先进性保证输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高效性。降低排放水平,适应能源的循环使用。 3 智能电网建设的难因 1)电网建设面临的外部问题:前期工作程序复杂,工程核准难度大。工程涉及的相应细节工作如选址,拆迁等协调起来十分困难。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困难。 2)电网工程建设受阻存在的内部问题:输配电网的规划和设计相对滞后与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216215832.html,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作者:岳瑞兴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09期 摘要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居 民的用电量也在与日俱增,以往普通的供电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再加上大型的企业对用电的需求更要多,所以出现了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发挥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迫在眉睫。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通信作用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从三方面论述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的作用,在当今时代,传统的电网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本篇文章介绍了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基础作用,希望对供电公司具有借鉴性意义。 1 何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软件定义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 文/杨程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满足21世纪的用电需求。 2 应用分析 智能电网能不能行之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及性能,电力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在于智能电网与电力通信之间是不是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要想开展智能电网,必须具有一系列的策划,而在智能电网建立的过程中,电力通信可以以最小的形态去检测智能电网,并且电力通信的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环境要好。可以使通信电网安全、稳定的进行运行,但是电力通信的成本较高,所以必须在国家增大电网的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进行,共同开展稳定的智能电网,为人民提供充足的、稳定的、安全的用电,打破传统的供电的障碍与弊端,真正的做到安全。 3 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的作用 3.1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用电领域的作用 在智能通信领域内,电力通信的主要作用是选择正确的通信方式,并且要运用正确的通信方式对智能电网进行有效地构建,保证信息采集、电网及用户之间形成良好的、高效的互动,

智能电网学习心得

智能电网学习心得 张忠政 通过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和研讨学习,让我系统的了解了我国电网现状及发展方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的和意义、发展目标和路线,各环节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取得的成就,以及试点工程建设等最新进展情况,深入的理解了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利用智能电网强大的“自愈”功能,可以准确、迅速地隔离故障元件,并且在较少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提高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促进电网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设备、运行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提升,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推动电网科学、可持续发展。 第三,减少有效装机容量。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差异大的特点,通过智能化的统一调度,获得错峰和调峰等联网效益;同时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用户低谷用电,减小高峰负荷,从而减少有效装机容量。 第四,降低系统发电燃料费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满足煤电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优化我国电源布局,从而降低燃料运输成本;同时,通过降低负荷峰谷差,可提高火电机组使用效率,降低煤耗,减少发电成本。 第五,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首先,通过改善电力负荷曲线,降低峰谷差,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其次,通过发挥自我诊断能力,延长电网基础设施寿命。 第六,降低线损。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重要基础的坚强智能电网,将大大降低电能输送中的损失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输电技术以及与用户的实时双向交互,都可以优化潮流分布,减少线损;同时,分布式电源的建设与应用,也减少

智能电网具备“自愈”功能

智能电网具备“自愈”功能 发布日期:2014-06-27 核心提示:6月26日,鹤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通过国网公司专家组的测试,系统对故障能够实现秒级“自愈”,停电时间将从以往的2至3小时缩短至2分钟乃至几秒,对客户的影响减至最低,这标志着鹤壁城区配电网开启了全自动的“智能模式”。 6月26日,鹤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通过国网公司专家组的测试,系统对故障能够实现秒级“自愈”,停电时间将从以往的2至3小时缩短至2分钟乃至几秒,对客户的影响减至最低,这标志着鹤壁城区配电网开启了全自动的“智能模式”。 “电网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有一处发生病患,不及时进行隔离并治疗,就会扩散蔓延造成全身的大病。”鹤壁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专业副主任秦福祥生动形象的解释说。电网的“自愈”系统指的是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电网能够自动快速恢复供电,将故障排除于无形,让居民和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停电,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全部由智能系统自动完成。 据了解,智能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智能化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国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示范工程,鹤壁配电自动化工程范围涉及6座110千伏变电站,22条10千伏电缆线路,21条10千伏架空线路和3座开闭所。建设了光纤为主、无线为辅的配电通信网。此外,在建设期间,还整理完成各类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5项,强有力地推进了鹤壁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今后,包括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自愈’实现鹤壁全市包括县域的全覆盖,鹤壁市百姓将会更多感受到智能电网带来的可靠、便捷、绿色生活。 杭州电网:智能电网再添“动力引擎” 核心提示:近日,杭州市区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110千伏教北变顺利启动投运。这是杭州市区首座全面遵循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的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以及辅助系统智能化,这不仅为杭州电网110千伏变电站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提供了基本保障与借鉴经验,同时也掀开了杭州电网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与改造全面提速的序幕。 近日,杭州市区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110千伏教北变顺利启动投运。这是杭州市区首座全面遵循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的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以及辅助系统智能化,这不仅为杭州电网110千伏变电站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提供了基本保障与借鉴经验,同时也掀开了杭州电网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与改造全面提速的序幕。 服务智能电网确保可靠供电 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为能源的可靠供应以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助力,智能变电站建设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110千伏教北变的建造应运而生。110千伏教北变电站位于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渊北路与纬三路交叉口,变电站的建成可以缓解开发区工业负荷增长、近电远送以及电源点紧张的矛盾。杭州供

招聘投融资部面试试题

2017年投融资部(岗位)招聘面试试题 一、通用知识类试题 (选择题或者问答题)(至少10题)(附答案) 1.简单分析比较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答: 能源转换方式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了动能到电能的转换。而光伏发电则利用光伏电池板,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发电成本 目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成本要远高于风力发电。根据最新市场行情,当下光伏发电的发电成本约为9元/W,上网电价为元/kwh,而风电的发电成本约为元/W,上网电价约为元/kwh。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两者发电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占地面积 光伏电站建设占地面积要远远多于风力发电020MW的固定安装式光伏电站占地面积约为667亩,而20MW的风电场占地面积仅仅约为50亩。 易维护性 由于风力发电叶轮转动部分为机械转动结构,故容易产生机械故障,且故障不易诊断,由此对专业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维护工作量大。而光伏发电所有设备均为静止元件。不存在机械磨损的问题,只需对少量的运行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完成对电站运行情况的监视和维护工作。但其也有缺点,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聚集灰尘,需要经常清洁,否则影响发电功率,且太阳能电池板清洁较为困难,给清洁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 功率波动性 由于风电机械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故当风止时,风电机组在很小的一段时间内发电功率不会突然跌落为0,存在一个简短的缓冲过程。但光伏发电功率完全依赖于光照强度,当突然有云遮阴时,光伏发电功率会瞬间跌落。因此,在较小的时间尺度内,风电功率和光伏发电功率相比,出力曲线相对较为平滑。 发电功率规律性 由于太阳具有朝出夕落的特点,故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呈现出以中午时刻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形。而风速和风向一般没有固定的变化规律,因此风电日功率曲线规律性不强。 对环境的影响 风电转动部件会造成明显的噪声污染,风电场附近不宜有居民居住。国内也

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剖析

?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剖析 ?【OFweek智能电网编译:Kinshale】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四大环节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集中投资的战略型产业。智能电网通过优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供需和应用实现节能,通过特高压技术解决能源结构不匹配问题,通过高效率的配电技术提高整体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中国发展智能电网可以参照高铁的发展战略,实现引进技术、实现自我研发、到成功的技术输出的三阶段转换。特别是各国技术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情况下,中国将凭借规模经济准备自主技术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扩大市场支配能力。 中国的智能电网产业 中国能源供给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催生智能电网的发展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北部和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随着中国能源开发西移和北移的速度加快,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与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输送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力紧张的问题,需要发展智能电网,实施电力的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 2009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将建成坚强智能电网2009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以特高压电网为基础,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日趋复杂与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传统电力网络亟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向智能电网的转变。智能电网为 电网的发展方向,它的内涵是由绩效目标、性能特征、关键技术与功 能实现等4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综合体现的,它们分别规定了智能 电网的未来期望收益、应具备的特征性能力、为实现此能力而应当采用的关键性技术以及技术与具体业务需求的结合方式。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描绘出未来智能电网的框架。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愈;分布式能源;电力市场 0引言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监管要求日趋严格与国家能源政策的最新调整,电力网络跟电力市场、用户之间的协调和交换越来越紧密、电能质量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初露端倪,传统 网络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多的发展要求。为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SmartGrid)的设想,实现对传统电网基础上的升级换代。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智能电建设。例如知识电(IntelliGrid)、现代电网(ModernGrid)、网络智能(GridWise)与智能电网等,可是本 质内容基本相似。为了在智能电网领域寻求突破、加强联系与合作, 已形成了一个全球性联盟组织。 1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并非是一堆先进技术的展示,也不是一种着眼于局部的解 决方案。智能电网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通信、自动控制和其他信息技术,从实现对电力网络的改造,达到电力网络更加经济、可靠、安全、环保这一根本目标。为了 理解智能电网,需要站在全局性的角度观察问题,综合考虑智能电网 的4个维度,即绩效目标、性能特征、技术支撑和功能实现。 2智能电网的绩效目标与性能特征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宝坻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枃,具有重大意义。 1.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8年春节期间,参与收发微信红包总人数达6.88亿,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同比增长15%。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影响图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的首要因素是 A. 收入水平 B. 人口迁移 C. 人口素质 D. 通信技术 3.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一线城市的农民 工、城市白领等打工人员回流农村的现象。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人口回流流出规模 最大的省区可能是 A. 北京 B. 湖南 C. 广东 D. 四川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 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4.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 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 C. 住宅区 D. 文化教育区 读甲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5-6小题。 5.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下图是天津市2006年-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的毕业设计论文

电力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 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环境压力、购电能力、安全可靠和高效利用等重大挑战。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国家和组织不约而地提出要建设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 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智能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相关技术。其中数字变电站部分首先分析研究了数字变电站的系统结构,主要研究了数字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和特性及发展的新方向,然后设计了以罗氏线圈为电流传感头的数字采集系统。分布式能源部分首先研究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能发电技术。然后分析了几种储能技术,重点分析了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原理,接着分析了并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微网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MART GRID’S KEY TECHNOLOGY Abstract In the 21th century electricity supply is facing with great challeng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capacity of electricity purchas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t use.Different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such as US and UE put forward to built a flexible clean safe economical power grid and make smart grid the future power grid’s direction.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 .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It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 digital subst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ink technology distributed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 first part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digital subst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 .It mainly research digital current transformer’s principle features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n it designs a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make Rogowiski circle as the current sending head.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soar power generation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Then it analyze sever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er conducting energy storage and super 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principles . The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of linking to the power grid. Finally it draw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prospect and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Key words: smart grid; digital substation;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micro-network

(家电企业管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题目

(一)智能电网发展概况(5题) 1.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 B.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 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 D.以上都不是 2. 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A.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 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 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D.以上都是 3.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 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10年2月 B.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3月 C.国际大电网会议;2010年4月 D.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10年5月 4. 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备更高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智能电网能实现高速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服务要求,能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智能电网能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在发挥电网基础设施增值服务潜力的同时促进电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A.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备更高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B.智能电网能实现高速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服务要求,能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C.智能电网能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在发挥电网基础设施增值服务潜力 的同时促进电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D.以上都是 5. 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 和(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选择。 A.电网技术;自然环境 B.科学技术;社会经济 C.电网技术;社会经济 D.科学技术;自然环境 (二)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规划(10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