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报告-V1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报告-V1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报告-V1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报告-V1

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报告

一、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模具产业集群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

书签。

1.2产品种类及产值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

签。

1.3创新能力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在全球所处的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

书签。

二、中国模具产业发展SWOT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发展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发展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

书签。

三、中国模具产业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

定义书签。

3.2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概况

1.1模具产业集群分布

长期以来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模具产值约占全国产值的2/3以上。中国模具产业年进出口规模已达到40亿美元,其中进口和出口水平相当,皆在20亿美元左右。

从产业布局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模具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近来环渤海地区也在快速发展。按省、市来说,广东是模具第一大省,浙江次之,上海和江苏的模具工业也相当发达,安徽发展也很快。模具生产集聚地主要有深圳、宁波、台州、苏锡常地区、青岛和胶东地区、珠江下游地区、成渝地区、京津冀(泊头、黄骅)地区、合肥和芜湖地区以及大连、十堰等。各地相继涌现出来的模具城、模具园区等,则是模具集聚生产最为突出的地方,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具园区(模具城)全国已有20个左右。

1.2产品种类及产值

模具的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模、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等。

表一模具产品分类表

类型品种适用对象

冲压模具冲裁模汽车、电机硅钢板、板材塑料成型模具压塑、挤塑、注塑管材、薄膜、发泡成型

热室压铸、立、卧式冷

压铸模具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

室压铸

锻造模具锻模、挤压、拉丝模压力机、拉丝机

铸造模具金属浇铸、成型模具液态金属

粉末冶金模具成形模、手动模、铜基、铁基粉末制品玻璃制品模具瓶罐模具玻璃制品

橡胶成型模具压胶、挤胶、注射模轮胎、密封圈陶瓷模具成型模具陶瓷制品

经济模具薄板、叠层冲模多品种少批量工业产品

目前模具总销售额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约占45%;冲压模具约占37%;铸造模具约占9%;其他各类模具共计约9%。

当前,全国共有模具生产企业(厂、点)约3万个,从业人员近100万人,2009年模具销售额约980亿元。根据2008年我国工业普查资料,模具制造行业主营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全国共有2813个,从业人员41.22万人,工业总产值1178.35亿元(含模具及非模具产品),资产总计1206.34亿元,利税总额133.90亿元。根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共进口模具19.64亿美元,出口18.43亿美元。出口模具约占模具总销售额的12.8%。

表二我国模具产业产值表

年份生产厂家(个)

产值(销售额)

(亿元人民币)

进口(亿美元)

198********.243 1994100001307.650 2004-----53018.130 20063000072020.470 2007-----87020.530 2008-----95020.04

1.3创新能力现状

我国模具技术水平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总体水平与德、美、日等相比,约要落后15年左右。

我国模具技术研究机构和院校30多个。国家重点资助建设的有:

▼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大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机电研究所精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郑州工业大学橡胶模具工程研究中心

我国开始重视模具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从事模具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院校已超过50个,许多企业也设置了模具技术对口培训机构。目前,在江浙和广东已组建了几家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开设了较专业的中短期培训班。模具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已开始受到了社会的重视。

1.4在全球所处的地位

我国模具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约占世界总量的近10%,位列世

界第三,仅次于日、美。但我国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产品处于中低档;模具也是如此。由于市场容量缩小,模具企业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模具产品价格急剧降低,致使企业效益下降,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

我国模具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由于在理念、设计、工艺、技术、经验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在企业的综合水平上特别是产品水平方面就必然会有差距。差距虽然正在不断缩小,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们还处于以向先进国家跟踪学习为主的阶段,创新不够,尚未到达信息化生产管理和创新发展阶段,只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仍有大约10年以上的差距,其中模具加工在线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及企业管理的差距在15年以上。管理水平、设计理念、模具结构需要不断创新,设计制造方法、工艺方案、协作条件等需要不断更新、提高和努力创造,经验需要不断积累和沉淀,现代制造服务业需要不断发展,模具制造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需要环环相扣并互相匹配。

二、中国模具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发展的优势

廉价劳动力、专业的工程师、最低的工业用地成本和良好的电讯服务、充足的电力及优秀的基础设施是中国的强大优势。

2.2发展的劣势

(1)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差、能力不足、投入少、不够重视、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都是造成模具产品及其生产工艺、工具(包括软件)、装备的设计、研发(包括二次开发)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

(2)企业管理落后于技术的进步。管理落后主要体现在生产组织方式及信息化采用方面。国内虽然已经有不少企业完成了从作坊式和承包方式生产向零件化现代生产方式的过渡,但沿用作坊式生产的小企业还不少;已实行零件化生产的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采用了信息化管理,且层次也还不高。行业和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都比较低,企业技术特长少。

(3)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还较低。国内多数企业数字化信息

化大都停留在CAD/CAM的应用上,CAE、CAPP尚未普及,许多企业数据库尚未建立或正在建立;企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软件应用水平都低,软件应用开发跟不上生产需要。

(4)标准和标准件生产供应滞后于模具生产的发展。模具行业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有不少已经落后于生产(有些模具种类至今无国标,不少标准多年未修订);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还刚起步不久;大多数企业缺少企标;标准件品种规格少,应用水平低,高品质标准件还主要依靠进口;为高端汽车冲压模具配套的铸件质量问题也不少,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模具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5)人才与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目前全行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更加匮乏,数量是一个方面,人才素质与水平更加重要。学校与培训机构不足、培养目标不高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企业缺乏培养人才积极性也不可忽视。

(6)以模具为核心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同发展不够,尤以模具材料发展滞后最为明显。模具材料对模具质量影响极大,国

产模具材料长期以来,不论从品种、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不能满足模具生产的需要,高档模具和出口模具的材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2.3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后,从计算机、路由器到汽车业等跨国公司纷纷逐鹿中国市场,给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日本、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模具企业也蜂拥而至。海外模具企业的大量迁入和投资建厂推动了我国模具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推动中国的模具工业在调整中迅猛发展。

同时,我国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价格优势的双重压力。工业发达国家模具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实力,在中高档模具方面具有竞争优势,随着他们逐步进入我国,对我国的模具工业形成了巨大挑战;印度、泰国及东欧一些国家,近年来模具工业发展也很快,而且其模具的价格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模具行业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会逐步削弱并最终消失。

三、中国模具产业发展趋势

3.1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