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石油气切割焊接技术的应用

液化石油气切割焊接技术的应用

液化石油气切割焊接技术的应用
液化石油气切割焊接技术的应用

液化石油气切割焊接技术的应用

侯晓峰王述答李明杰张勇

【摘要】介绍了液化石油气良好的切割和焊接性能以及燃气成本显著降低的特点,从而液化石油气的应用成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焊接切割经济效益

Application of LPG Cutting and Welding Technology

Hou Xiaofeng Wang Shuda Zhangyong

(Mechinery Plant of DaQing Petrochemical Complex)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nderful cutting and welding properties of 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and its lower cost . thus ,the application of LPG is an effctive methods that can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reduce cost and benefit the enterprises .

Key words: LPG ,welding,cutting,economic-benefits

随着我国焊接及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乙炔的用量很大,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我厂通过对多种乙炔的替代产品进行试验性应用后发现,液化石油气在切割、焊接及其成本、安全、环保等几方面的综合性能均优于其他气体,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化石油气的性能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乙炔、丙烯、丁烷、丁烯等。液化石油气在氧气中燃烧温度为2800℃左右,是焊接、切割作业的理想燃气,其物理性能见表1所示。

表1 乙炔、液化石油气性能对比表

1.焊接特性

与乙炔-氧焰相比,液化石油气-氧焰的燃烧温度更适合于有色金属焊接,该火焰温度比较柔和,火焰保护性好,金属不易被氧化,火焰可控性能强,有良好的操作工艺性。

2.切割特性

液化石油气-氧焰在切割方面与乙炔-氧焰比较,其切口平齐,切口上下缘不熔化,下缘很少粘渣,切口表面不会增碳。

3.安全特性

液化石油气安全性高。工业上是将石油气加压力,使之变成液体,便于储存和运输,石油气与空气混合时,最低自燃温度比乙炔高,燃烧范围比乙炔小,故在使用过程中比乙炔安全。

4.经济特性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产出,故其价格较低:目前大庆地区1瓶10kg装液化石油气37.5元,其1瓶可代替乙炔气1.5瓶,故可以降低施工单位燃气成本。

技术关键

1.切割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与乙炔气不同,所以用液化石油气切割时应使用专用割炬。这种割炬可以重新设计制造,也可以将乙炔割嘴改造后使用。乙炔割炬的改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扩大燃料混合气的喷嘴截面,这样可以降低喷口气体的流速。燃料混合气的流出速度太小,易发生回火而熄灭.流出速度太大,则会脱火而熄灭。合适的流出速度主要取决于燃料的燃烧速度,因为液化石油气与氧燃烧速度比乙炔与氧燃烧速度小得多,所以乙炔割炬用液化石油气切割,必须扩大燃料混合气的喷口截面,降低其流出速度,防止脱火。例如二号乙炔割炬改用液化石油气切割,环形割嘴可将环隙宽度(即D~D1)扩大到0.6~0.65mm;三号乙炔割炬可扩大环隙宽度(即D~D1)至0.65~0.80mm,改制的乙炔割炬尺寸D,D1见图1所示。

图1 乙炔割炬割嘴改进图

2)扩大混合室预热氧喷嘴孔径。由于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比乙炔的需氧量大一倍多,所以必须扩大乙炔割炬的混合室预热氧喷嘴孔径,同时减少原乙炔阀门的入口孔径。例如二号乙炔割炬改用液化石油气切割,预热氧喷嘴孔径可由原来的0.7mm扩大为1.0mm,三号乙炔割炬可由原来的0.8mm改为1.1mm。

2.焊接

1)有色金属的焊接。有色金属的熔点都较低,例如铜及铜合金的熔点范围为899~1083℃,铝及铝合金的熔点范围为527~660℃,而铅的熔点只有327.3℃。所以用温度较低的液化石油气-氧焰焊接有色金属,既能保证焊缝质量,又便于操作。选用的焊炬嘴应比焊接该金属相同厚度所用的乙炔焊炬火嘴大两号。

2)低碳钢的焊接。液化石油气-氧焰焊接低碳钢,如果仍采用乙炔-氧焰的操作方法,则容易产生熔池氧化严重、焊缝成形不好的缺陷。实验发现,当明亮的内焰尖端离开熔池几毫米远时,便能焊接成形。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了用液化石油气-氧焰焊接低碳钢的一般规律,这就是,必须利用火焰氧化性最低的区域,使火焰与熔池之间的角度和部位最有利于吹掉熔渣,避免焊丝和火焰接触而氧化。液化石油气焊接低碳钢操作见图2。

图2 液化石油气焊接低碳钢操作示意图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应按如下方法进行操作(与乙炔比较):

1)焊把与焊嘴选大点,焊接0.8~1.5mm薄板,选用小号焊把采用4,5号焊嘴;焊接壁厚3mm以上钢管,选用中号焊把采用大号焊嘴。

2)提高氧压(0.3~0.45MPa),适当调长火焰。

3)增加火焰尖端与熔池距离,一般为3~6mm。

4)火焰指向熔池后部。

5)操作手法要平稳,焊把移动要小。

6)焊嘴角度稍做倾斜。

7)增加焊丝与火焰距离。

经济效益

大庆石化总厂机械厂使用液化石油气,经试验性应用后得到其与乙炔氧焰焊接的生产率比较,见表2所示。

表2 液化石油气与乙炔气焊接生产率比较

液化石油气使用性能和安全特性都得到了操作者的认可,满足了焊接、切割的质量要求。更具重大意义的是,使用该气可以大大降低燃气成本,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液化石油气代替乙炔气,其投资很少,液化石油气瓶的使用费用亦与乙炔气瓶相当。我厂部分车间试用1274瓶,共降低成本约13万元。

侯晓峰(大庆石化总厂机械厂 163711)

王述答(大庆石化总厂机械厂 163711)

李明杰(大庆石化总厂机械厂 163711)

张勇(大庆石化总厂机械厂 163711)

参考文献

1. 潘际銮.焊接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2. 陈楚等.焊接工艺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俞尚知.焊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聂兴桥.石油化工危险品安全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液化石油气组分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按原石油工业部规定的质量标准,可分为四种规格: 标号为1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按丙烷计,下同)含量为100%;标号为2号的液化石油气,其 C3、C4(按丁烷计,下同)含量各为50%;标号为3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含量为30%,C4的含量为70%;标号为4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4的含量为100%。 30℃时水是液体,只要考虑二氧化碳体积。按丁烷计算,1千克是17.25摩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69摩尔,30℃时体积是1715升。按丙烷计算,1千克是22.73摩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68.2摩尔,30℃时体积是1695升。 所以,1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695升;2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705升;3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709升;4号的液化石油气30℃时1千克燃烧后体积是1715升。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45.217-46.055MJ/KG(10800-11000千卡/公斤),1立方米的水从30°至60°吸热125.46MJ(300千卡),所以可以加热0.36--0.37立方米水(从30°至60°)。 CH4+2O2=CO2+2H2O 2C4H10+13O2=8CO2+10H2O 水煤气: 2H2+O2=2H2O 2CO+O2=2CO2 合起来就是 2H2+2CO+O2=H2O+CO2 假设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的体积都是aL

则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的耗氧量分别为:2aL、、0.5aL。 由于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那么完全燃烧同体积的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需要的空气的体积的比例为 =4:13:10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液态比重比水轻,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在0.50~0.60之间。 液化石油气(LPG)知识 [苏州蓝天燃气有限公司]该新闻共被浏览: [2903]次 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二、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所说的液化石油气都存在液、气两种形态,液、气态处于动态平衡中。它具有一些以下物理化学性质:

浅谈焊接技术及应用

浅谈焊接技术及应用 摘要:焊接专业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焊接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焊接人才,是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一体化教学强调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双师型”教师及一体化教材的有机结合。发展一套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场地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材 1、“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1.1 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课程的改革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的的国家教育部和劳动部颁发的只有中级焊工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培养高级工甚至技师的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将其分为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门工艺课程”,我们认为在这三者中应区别对待,在“专门课程”内容的制定上要体现区域经济的生产特征,结合生产产品制定相关内容和重点,有利于生产性实习或企业的定岗实习的顺利过渡而实现学与用的成功对接。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1.2 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 从根本上建立起黑板+粉笔教学和电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是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 校内实训基地受场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限制,与生产车间客观上差距存在,在大型工装的应用,成型加工工件的变形与矫正等方面尤为突出。在这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将部分一体化的教学设置在与学校项邻的企业车间。 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企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系统化专业建设为载体,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引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3 关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专业化”是职业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方面注重中、青年教师在实践环节动手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使他们带着具体的问题、任务去企业学习实践。使中青年教师在学历和理论知识占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实操能力。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学历进修和非学历学习相结合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训平台。 2、“一体化”教学的主要过程 2.1 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2.1.1 重构课程标准 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工艺课程。 2.1.2 开展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 根据铆焊专业岗位层次的不同要求,实现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完善高级铆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制定高中起点3年制、初中起点5年制高级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 间:2008-3-5 返回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 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 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 氢气1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1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 类2~3。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贮存于耐高压的钢罐中,使用时 拧开液化气罐的阀门,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就会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器。点燃后形成淡蓝色火焰,燃烧过程中产 生大量热(发热值约为92 100 kJ/m3~121 400 kJ/m3)。并可根据需要,调整火力,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 液化石油气虽然使用方便,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万一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 量达到爆炸极限(1.7%~10%)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 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而采取应急 措施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

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它在气瓶内呈 液态状,一旦流出会汽化成比原体积大约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并极易扩散,遇到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 煤气 coal gas 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 煤气、空气煤气 (或称发生炉煤气) ,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干馏法中焦化得到的气 体称为焦炉煤气,属于中热值煤气,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塑料热风焊接技术及应用

塑料热风焊接技术及应 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塑料热风焊接技术及应用 newmaker 在与化工相关的行业中,普遍 使用的塑料容器、储槽以及部 分管路系统,都需要借助热风 焊接工艺,才能达到理想的连 接牢度。而热风工艺本身也因其简单实用,而被行业内专业人士广泛接受,尤其是对于PE、PP、PVC和PVDF等塑料种类的焊接,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塑料焊接,实际上就是相容的塑料材料中相互缠绕的大分子链受热之后,由于具备了足够的能量和空间,在自身的分子热运动和外在压力的作用下,相互迁移和扩散到对方的熔融区中,并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时间的推移,再次发生缠绕、冷却、结晶和定型的过程。在塑料制品的诸多连接技术中,热风焊接工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化工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塑料容器、储槽以及部分管路系统等均可以使用该工艺。本文对几种主要的热风焊接工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圆嘴热风焊接技术通常,圆嘴热风焊的工艺过程包括5个阶段,分别是:待焊部件的表面处理、加热、加压、分子链间扩散和冷却。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要求取决于待焊部件的具体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设计。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利用加热后的风或空气,同时预热焊条与待焊的母材相应部位;待其熔融之后,操作者通过对焊条垂直施加一定的压力,将焊条的熔融区与待焊母材的熔融区进行对接,并保持一定的焊接速度,使其具有足够的承压时间;最后,进行冷却定型。 圆嘴热风焊接的工作原理示 意图 在正式焊接之前,应先对待焊部件的表面进行相关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为了在焊接区域加工出焊缝所需要的破口或槽口,例如V形或X形槽口(如图所示);另一方面,为了去除材料表面的杂质、脏物或者氧化层等影响焊接质量的不利因素。

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工艺学课程论文 题目: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核反应堆工程系 班级:1102301 学号:1110200724 姓名:刘平成

焊接技术的工艺应用与前景 作者:刘平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哈尔滨150001) 摘要: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制造金属机件的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本文主要介绍了焊接技术在金属工艺学中的应用,工艺特点,实践,背景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学科交叉、工艺流程,焊接技术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welding technology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Abstract: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modern national economy and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Metal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proces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parts technical disciplin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elding metal technology,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backgrou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1 焊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焊接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 1.1 焊接分类 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

各种电子产品焊接工具及焊接技术 doc

各种电子产品焊接工具及焊接技术 doc

岳阳县职业中专教育改变生活品格造就人生专业成就卓越创新引领未来一 手机焊接技术及要领怎样拆卸集成电路块 检修时经常需要从印刷电路板上拆卸集成电路 由于集成电路引脚多又密集拆卸起来很困难有时还会损害集成电路及电路板。这里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集成电路拆卸方法供大家参考。 1、器吸锡拆卸法。 吸锡器拆卸集成块这是一种常用的专业方法使用工具为普通吸、焊两用电烙铁功率在35W以上。拆卸集成块时只要将加热后的两用电烙铁头放在要拆卸的集成块引脚上待焊点锡融化后被吸入细锡器内全部引脚的焊锡吸完后集成块即可拿掉。 2、用空心针头拆卸法。 用8至12号空心针头几个。使用时针头的内经正好套住集成块引脚为宜。拆卸时用烙铁将引脚焊锡溶化及时用针头套住引脚然后拿开烙铁并旋转针头等焊锡凝固后拔出针头。这样该引脚就和印制板完全分开。所有引脚如此做一遍后集成块就可轻易被拿掉。 3、烙铁毛刷配合拆卸法。 法简单易行只要有一把电烙铁和一把小毛刷即可。拆卸集成块时先把电烙铁加热待达到溶锡温度将引脚上的焊锡融化后趁机用毛刷扫掉溶化的焊锡。这样就可使集成块的引脚与印制板分离。该方法可分脚进行也可分列进行。最后用尖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撬下集成块。 4。加焊锡融化拆卸法。岳阳县职业中专 教育改变生活品格造就人生专业成就卓越创新引领未来 法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只要给待拆卸的集成块引脚上再增加一些焊锡使每列引脚的焊点连接起来这样以利于传热便于拆卸。拆卸时用电烙铁每加热一列引脚就用尖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撬一撬两列引脚轮换加热直到拆下为止。一般情况下每列引脚加热两次即可拆下。 5、股铜线吸锡拆卸法。 利用多股铜芯塑胶线去除塑胶外皮使用多股铜芯丝可利用短线头。使用前先将多股铜芯丝 上松香酒精溶液待电烙铁烧热后将多股铜芯丝放到集成块引脚上加热这样引脚上的锡焊就会被铜丝吸附吸上焊锡的部分可剪去重复进行几次就可将引脚上的焊锡全部吸走。有条件也可使用屏蔽线内的编织线。只要把焊锡吸完用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轻轻一撬集成块即可取下。集成电路的拆装方法 音响集成电路由于引脚多排列紧凑拆装不小心常会使引脚断裂烙铁焊的时间太长也会使集成电路损坏或性能变差所以如何采用更好的方法拆卸集成电路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通常方法有下列几种。金属编织带吸锡法 取一段可焊性很好的多股金属编织带再浸上松香酒精溶液用烙铁同时加热引脚上的焊锡和编织带到一定温度后引脚上的焊锡将被编织带吸附住然后把编织带吃上锡的剪去再用同样的方法吸去其它引脚上的焊锡直至全部引脚上的焊锡被吸走这时可用小改锥把集成电路轻轻撬起即可拆下。空气负压吸锡法 利用吸锡器。吸锡器一般有三种一是本身无加热装置靠电烙铁把焊锡熔化后利用吸锡器产生的负压把熔化的焊锡从每个引脚吸走二是一体化吸锡电烙铁它本身就有热源使用更为方岳阳县职业中专教育改变生活品格造就人生专业成就卓越 创新引领未来 便三是具有烙铁头加热后自动的吸锡器但设备成本高修理部一般常用第一种和第二种吸锡器。医用空心针头法 找一支9至10号医用空心针头原则上是针尖内径刚好能套住集成电路引出脚其外径能插入引脚孔然后用小锉刀把原有尖端针口锉平再把成形的平口外圆锉成斜状使用时采用尖头烙铁把引脚焊锡化此时把针头套住引脚插入印刷板孔内然后边移开烙铁边旋转针头使熔锡凝固最后拔出针头这样访该引脚就和印刷板完全脱离。照此方法每个引脚做一遍那么整块集成电路即能自动脱离印刷板此方法简便易行。

《焊接技术应用》

《焊接技术应用》 技师教学方案 一、编制说明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人才的需求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人才结构不合理,实用型人才奇缺,特别就是制造业,而作为制造业中重要的焊接专业更就是奇缺。面对这样的形势,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决定在全省几所条件较好的高级技工学校试办焊接技术应用技师班,并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焊接技师培训方案,现将培训方案编制依据与思路说明如下: 1、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劳动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为依据,坚持培养生产与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2、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职业能力培养就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就是真正地办真正的职业教育的体现。 3、实行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等新型校企合作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 职业教育应该成为:反映企业需求;反映企业参与;反映企业满意。 4、以“必须”与“够用”为度,促进文化教育功能化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要全面理解文化基础教育的涵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普通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能力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考试的做法。 5、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与技术发展需要,促进专业教育实用化 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与要求设计(或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与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6、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 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 让学生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7、促进质量评价的社会化,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衡量职业教育质量与效益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就业率就是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用人单位、学生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现代社会条件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职业能力如下:

【石油行业标准】石油液化气标准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 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 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

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原因分析 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

蒸气压如下: 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顺丁烯-2、反丁烯-2与正异丁烯,均相差30%以上。饱和蒸气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种物质自然气化能力的大小。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感到效果明显不同。 其次是化学活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应该是丙烷、丁烷。烷烃是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所以烷烃的性质很稳定,难以断裂。除了氧化、卤化、裂化反应外,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因此,很多发达国家的液化石油气是丙烷气、丁烷气或丙丁烷混和气。而烯烃是指含有C=C键 (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因此,烯烃虽然也是易燃易爆气体,但由于其晶间结构排列的不同,相同温度下密度高于烷烃,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一、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 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 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常温下,液化石油气中的乙烷、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均为无色无嗅的气体,他们都比水轻,且不溶于水。液化石油气中的刺鼻味是由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特意加入的硫醇和醚等成分产生的,便于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使用者察觉判断。 液化石油气,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缩写LPG。 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 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 少量成分:甲烷、乙烷、丙稀、丁烯。 残液:液化石油气钢瓶里总有微量液体用不完,该部分液体称为残液,其主要成分为戊烷及戊烷以上碳氢化合物。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残液含量不大于3%。

二.液化石油气的生产: 主要从炼油厂在提炼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在石油炼厂及石油化工厂的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及延迟焦化等加工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一般来讲,提炼1吨原油可产生3%-5%的液化石油气;也可从天然气中回收液化石油气。从油田出来的原油和湿气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分离,上部出来的天然气送到一个储气罐中,经过加压(16kg/cm2)再分馏,用柴油喷淋吸收;天然气(干气)从塔顶送出,吸收了液化气的富油经过分馏塔,在16kg/cm2压力下冷凝为液态,形成液化石油气。 LPG的生产主要有3种方法。 1、从油、气田开采中生产 在油田开采时,反携带有原油中的烃类气体或气田开采时,携带在天然气中的其他烃类,经初步分离及处理后,再集中送到气体分离工厂进行加工,最后分别获得丙烷、丁烷。在一定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的温度将丙烷、丁烷分别进行液化,并分装在不同的储罐内。生产商可分别出售丙烷、丁烷,也可按用户要求,把丙烷、丁烷按一定比例,调配成符合质量标准的LPG再出售。 2、从炼油厂中生产

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论述了激光焊接工艺的特点、激光焊接在汽车工业、微电子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激光焊接的智能化控制,论述激光焊接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激光焊接;混合焊接;焊接装置;应用领域 引言 激光焊接是激光加工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70年代主要用于焊接薄壁材料和低速焊接,焊接过程属于热传导型,即激光辐射加热工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由于激光焊接作为一种高质量、高精度、低变形、高效率和高速度的焊接方法,随着高功率CO2和高功率的Y AG激光器以及光纤传输技术的完善、金属钼焊接聚束物镜等的研制成功,使其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粉末冶金、生物医学微电子行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02激光和YAG激光焊接各种金属材料时的理论,包括激光诱发的等离子体的分光、吸收、散射特性以及激光焊接智能化控制、复合焊接、激光焊接现象及小孔行为、焊接缺陷发生机理与防止方法等,并对镍基耐热合金、铝合金及镁合金的焊接性,焊接现象建模与数值模拟,钢铁材料、铜、铝合金与异种材料的连接,激光接头性能评价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 一、激光焊接的质量与特点 激光焊接原理:激光焊接是将高强度的激光束辐射至金属表面,通过激光与金属的相互作用,金属吸收激光转化为热能使金属熔化后冷却结晶形成焊接。图1显示在不同的辐射功率密度下熔化过程的演变阶段[2],激光焊接的机理有两种: 1、热传导焊接 当激光照射在材料表面时,一部分激光被反射,一部分被材料吸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加热熔化,材料表面层的热以热传导的方式继续向材料深处传递,最后将两焊件熔接在一起。 2、激光深熔焊 当功率密度比较大的激光束照射到材料表面时,材料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材料被加热熔化至汽化,产生大量的金属蒸汽,在蒸汽退出表面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下,使熔化的金属液体向四周排挤,形成凹坑,随着激光的继续照射,凹坑穿人更深,当激光停止照射后,凹坑周边的熔液回流,冷却凝固后将两焊件焊接在—起。 这两种焊接机理根据实际的材料性质和焊接需要来选择,通过调节激光的各焊接工艺参数得到不同的焊接机理。这两种方式最基本的区别在于:前者熔池表面保持封闭,而后者熔池则被激光束穿透成孔。传导焊对系统的扰动较小,因为激光束的辐射没有穿透被焊材料,所以,在传导焊过程中焊缝不易被气体侵入;而深熔焊时,小孔的不断关闭能导致气孔。传导焊和深熔焊方式也可以在同一焊接过程中相互转换,由传导方式向小孔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施加于工件的峰值激光能量密度和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激光脉冲能量密度的时间依赖性能够使激光焊接在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期间由一种焊接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转变,即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焊缝可以先在传导方式下形成,然后再转变为小孔方式。 1、激光焊接的焊缝形状 对于大功率深熔焊由于在焊缝熔池处的熔化金属,由于材料的瞬时汽化而形成深穿型的圆孔空腔,随着激光束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使小孔周边金属不断熔化、流动、封闭、凝固而形成连续焊缝,其焊缝形状深而窄,即具有较大的熔深熔宽比,在高功率器件焊接时,深宽比可达5:l,最高可达10:1。图2显示四种焊法在316不锈钢及DUCOLW30钢上的焊缝截面形

电子焊接技术论文

本文由zhsyib2420贡献 本文由水瓶_天蝎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子焊接技术 1,焊接的概念 焊接,一般是用加热的方式使两件金属物体结合起来;如果在焊接的过程 需要熔人第三种物质, 则称之为 "钎焊" 所加熔上去的第三种物质称为 , "焊料" . 按焊料熔点的高低又将钎焊分为"硬焊"和"软钎焊",通常以 450℃为界,低 于 450℃的称为"软钎焊".电子产品安装工艺中的所谓"焊接"就是软钎焊的 一种,主要用锡,铅等低熔点合金做焊料,因此俗称"锡焊". 2,焊接的原理是 焊接技术是电子制作中的基本技能.常用的焊接工具是电烙铁;焊接用料是锡铅 合金,焊接的焊剂.焊接的原理就是用高温将固态焊料加热熔化成液态,在焊剂 的配合下,使液态的焊料在焊接物表面形成不同金属的良好熔合.而选择良好的 焊料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前提. 许多初接触焊接的人对焊料的成分及特性等了解甚少,为此,下面对常 用焊料及配合使用的焊剂等进行简单介绍,让大家明白基本的焊接原理,常用焊 料和焊剂的正确选用等, 做到心中有数, 尽快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焊接水平. 最常用的焊料——焊锡 最常用的焊料见图 1,它是由锡和铅两种金属按照一定比例熔合而成的锡铅合 金,其中锡为主料,因此通常称这种焊料为焊锡.纯锡(Sn)为银白色,有光泽, 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氧化,它的熔点为 232.锡能与大多数金属熔融成合 金.但纯锡材料呈脆性,为增加焊料的柔韧性并降低焊料的熔化温度,必须用另 一种金属与锡熔合,以缓和锡的性能.铅就是一种很不错的配料,纯铅(Pb)为 青灰色,质软而重,有延展性,但容易氧化,有毒性,它的熔点为 327℃.当锡 和铅按比例熔合后,就构成了我们最常用的锡铅合金焊料——焊锡,此时此刻熔 点温度变低,使用方便,并能与大多数金属结合,具有价格低,导电性好和连接 电子元器件可靠等特点. 焊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当用焊锡焊接金属铜时,随着 电烙铁的加热和焊剂的帮助,焊锡先对焊接表面产生润湿,并逐渐向金属扩散, 在焊锡与金属铜的接触面形成附着层,冷却后即形成牢因可靠的焊接点.其过程 可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润湿.润湿过程是指已经熔化了的焊锡借助毛细管力沿着被焊金 属表面细微的凹凸和结晶的间隙向四周漫流,从而在被焊金属表面形成附着层, 使焊锡与被焊接金属的原子相互接近,达到原子引力起作用的距离.引起润湿的 环境条件是:被焊金属的表面必须清洁,不能有氧化物或污染物.读者不妨通过 形象比喻来理解润湿,我们把水滴到荷花叶上形成水珠,就是水不能润湿荷花; 而把水滴到毛巾止,水就渗透到毛巾里面去了,这就是说水能润湿毛巾. 第二步,扩散.伴随着润湿的进行,焊锡与被焊接金属原子间的相互扩 散现象开始发生.通常原子在晶格点阵中处于热振动状态,一旦温度升高,原子 活动加剧, 就会使熔化的焊锡与被焊接金属中的原子相互越过接触面进入对方的 晶格点阵,而原子的移动速度与数量决定于加热的温度与时间. 第三步,冶金结合.由于焊锡与被焊金属相互扩散,在接触面之间就形 成了一个中间层——金属化合物. 可见要获得良好的焊点,被焊金属与焊锡之间必须形成金属化合物,从而使焊接 点达到牢固的冶金结合状态. 综上所述,某种金属是否能够焊接,是否容易焊接,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所用焊料是否能与焊件形成化合物;二是要有除去接头上污锈的焊剂.焊接 时,焊锡能与大多数金属(如金,银,铜,铁,锌等)反应生成一种相当硬而脆 的金属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就是焊料与焊件结合的粘合剂,但有些金属(如钛, 硅,铬等)不能与焊锡反应,因而焊接这些金属时就不能采用焊锡这种焊料. 3,焊接的分类 (1)手工焊接 一,接触焊接 接 触焊接 是在 加 热的烙 铁嘴(tip)或 环(collar)直 接接 触 焊接点 时完 成的.烙铁嘴或环安装在焊接工具上.焊接嘴用来加热单个的焊接点,而 焊接环用来同时加热多个焊接点.对单嘴焊接工具和焊接嘴,有多种的设 计结构. 对烙铁环形式的焊接嘴也有多种设计结构.有两或四面的离散环,主 要用于元件拆除.环的设计主要用于多脚元件,如集成电路((IC);可是, 它们也可用来拆卸矩形和圆柱形的元件.烙铁环对取下已经用胶粘结的元 件非常有用.在焊锡熔化后,烙铁环可拧动元件,打破胶的连接. 四边元件,如塑料引脚芯片载体(PLCC),产生一个问题,因为烙铁环 很难同时接触所有的引脚.如果烙铁环不接触所有引脚,则不会发生热传 导,这意味着一些焊点不熔化.特别是在 J 型引脚元件上,所有引脚可能 不在同一个参考平面上,这使得烙铁环不

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

一、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 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 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常温下,液化石油气中的乙烷、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均为无色无嗅的气体,他们都比水轻,且不溶于水。液化石油气中的刺鼻味是由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特意加入的硫醇和醚等成分产生的,便于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使用者察觉判断。 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 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 少量成分:甲烷、乙烷、丙稀、丁烯。 残液:液化石油气钢瓶里总有微量液体用不完,该部分液体称为残液,其主要成分为戊烷及戊烷以上碳氢化合物。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残液含量不大于3%。 二、液化石油气的用途 1、民用燃气:烹调、烧水、取暖等。 2、工业用:干燥、定型、发泡、熔化金属、烘烤等。 3、农业生产:烘烤、采暖、催熟等。 三、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1、密度:在标准状态下(0℃、1个大气压)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气态:Kg/Nm3 液态:KG/升 混合气气态密度为各组分在同一状态下的密度与各组分体积百分数之和。 2、比重:一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它扩散后处于空气的下部,可以由高处流向低洼的地方,积存在通风不好和不易扩散的地方。 液态液化石油气比水轻,其比重在0.5~0.6之间。 3、体积膨胀系数 液体一般受热膨胀,温度越高膨胀得越厉害。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是水的16倍左右。因此,容器灌装时必须要留出一定的空间。液化石油气充装系数为85%(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是安全的)。

液化气的物理特性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 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其单位是以kg/m3表示,它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表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规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下的密度见表2-5。 表1-1 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力下的密码(kg/m3)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密谋随着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的升高而增加。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01.3kPa下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的密度见表1-2。 表1-2 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在101.3kPa下的密度/( kg/m3) 液化石油气液体的密度以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即kg/m3。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上升密度变小,同时体积膨胀。由于液体压缩性很小,因此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由表1-2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表1-3 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kg/m3)

相对密度由于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同时存在气态和液态两种状态,所以应该了解它的液态相对密度和气态的相对密度。 液化石油气的气态相对密度,是指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压力的条件下,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的质量比。求液化石油气气体各组分相对密度的简便方法,是用各组分相对密度的简便方法,是用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求得,因为在标准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液化石油气气态的相对密度见表1-4。 表1-4 液化石油气气态的相对密度(0℃,101.3kpa) 从表1-4中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气态比空气重1.5~2.5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因此,用户在安全使用中必须充分注意,厨房不应过于狭窄,通风换气要良好。液化石油气储存场所不应留有井\坑\穴等.对设计的水沟\水井\管沟必须密封,以防聚积,引起火灾。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指在规定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的比值。它一般以20℃或15℃时的密度与4℃与15℃时纯水密度的比值来表示。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见表1-5。 表1-5液化石油气液态各组分相对密度 从表1-5中可看出,在常温下(20℃左右),液化石油气液态各组分的相对密度约为0.5~0.59之间,接近为水的一半。当液化石油气中含有水分时,水汾就沉积在容器的底部,并随着液化石油气一部输送到用户,这样,既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又会引起容器底部腐蚀,缩短容器的使用期限。因此,液化石油气中的水分要经常从储罐底部的排污阀放出。 体积膨胀系数绝大多数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化石油气也不例外,受热受膨胀,温度越高,膨胀越厉害。

机床行业焊接技术的应用

机床行业焊接技术的应用 机床行业的焊接技术的应用是随着国外引进产品技术发展起来的。同时,国内焊接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机床行业焊接技术的应用。目前,在机床行业中应用的主要焊接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钢板预处理技术应用 机床行业的钢板预处理生产线,是1993年由济南第二机床厂开始使用的,它是在造船行业、重机行业、矿山行业使用的基础上开始的。该预处理生产线是由该厂和青岛第三铸造机械厂联合开发制造,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钢板校平、预热、抛丸除锈、自动喷漆、烘干,全长60米。主要技术参数为:钢板校平厚度8~40mm,校平宽度3m;预处理钢板厚度8~160mm,有效宽度3m;处理结构件最大规格为1500(宽)×800(高);预处理速度为0~4m/min;年处理能力为4万吨/年;采用了PC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该钢板预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原材料的锈蚀、氧化皮等不良因素,提高了数控切割落料质量和机床产品的外观质量。 2.数控切割技术应用 1982年由济南第二机床厂开始将国产数控切割机应用于钢板零件的切割落料之中,1988年开始应用了计算机自动编程套料技术,使钢板利用率由70%提高到74%;1992年济南第一机床厂引进了美国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和激光数控切割机,开始了机床行业数控等离子和激光切割的应用,使厚度为0.5~8mm的薄钢板切割精度达到了0.5~1mm。"七五"期间,济南第二机床厂开发研究了厚钢板数控精密切割技术,使厚钢板数控精密切割厚度达到了275mm,该项目获得了机械部机床行业"七五"工艺成果一等奖。1993年,济南第二机床厂通过引进数控水下氧气等离子切割机,使机床行业数控等离子碳钢切割厚度由8mm提高到了25mm,减少了中厚板的切割变形,提高了中厚钢板零件的切割精度和切割质量。

液化石油气的运输

液化石油气的运输液化石油气运输就是将液态液化石油气从某生产单位(如:炼油厂、石化厂等)输送到液化石油气接受站(如储配站、混气站等),再由接收站运送到居民用户或工业用户的过程。根据输送方式的不同,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分为:管道运输、槽船运输、铁路罐车运输、瓶装运输和汽车罐车运输等5种。 一、管道运输 当液化石油气的运输量很大时宜采用管道运输,并且可将液化石油气通过管线直接输送给用户。 管道运输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如果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修建在其生产地附近,采用管道运输会有明显的经济效果。 用管道输送液化石油气时,必须考虑液化石油气易于汽化这一特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求管道中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必须高于管道

中液化石油气所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否则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汽化后形成“汽塞”,将会大大地降低管道的通过能力。 管道运输一次性投资大,管材用量多,金属耗量大,无法分期建设。一般适用于运输量大的情况,也适用于运输量不大,而运输距离较短的情况。在小范围的居民集中区,设置一定数量的储罐,可将液化石油气通过管道以气相输送给用户使用。 二、槽船运输 水路槽船运输能力大,运输费用低,适用于具有水路运输条件的情况。但船舶建造技术难度较大,建造费用较昂贵,同时配合兴建必要的输送管道及码头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大型球罐的液化石油气站已在沿海各大港口相继建成。 液化石油气槽船一般分为常温式槽船和低温常压式槽船两种。 1.常温式槽船

常温式槽船上设置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是根据液化石油气在槽船 罐体最高使用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和运输操作时的附加压力设计的。这种槽船上的罐体由于罐体壁厚,自重大,装载液化石油气的能力 较小,主要用于沿海和内河航运。 2.低温常压式槽船 低温常压式槽船上设置的储罐借助于制冷装置使液化石油气在 低温常压下储存。在船体壳内与罐体之间填充绝热材料。罐体用耐 低温钢制造。具装载能力大,多用于远洋运输。 三、铁路罐车运输 在铁路建设接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取铁路罐车运送液化 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液化石油气,运输能力大,运输费用低,运 输距离远。但是铁路运输调度和管理比较复杂,且受铁路接轨和铁 路专用线建设条件的限制。一般适用于运输距离较远,运输量较大 的情况。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 1.常温易气化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低于-50℃,因此它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成250—350L,而且比空气重1.5~2.0倍。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所以泄漏时常常滞留聚集在地板下面的空隙及地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吹散,即使在平地上,也能顺风沿地面飘流到远处而不易逸散到空中。因此,在储存、灌装、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远处的明火也能将逸散的石油气点燃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2.受热易膨胀 液化石油气受热时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大。其体积膨胀系数在15℃时,丙烷为0.0036,丁烷为0.00212,丙烯为O.00294,丁烯为O.00203,相当于水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地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大约温度每升高1℃,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02~0.03MPa。国家规定按照纯丙烷在48℃时的饱和蒸气压确定钢瓶的设计压力为1.6MPa,在60℃时刚好充满整个钢瓶来设计瓶内容积;并规定钢瓶的灌装量为0.42kg/L,在常温下液态体积大约占钢瓶内容积的85%,留有15%的气态空间供液态受热膨胀。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不超过48℃,钢瓶是不会爆炸的。如果钢瓶接触热源(如用开水烫、用火烤或靠近供热设备等),那就很危险。因为温度升高到60℃时钢瓶内就完全充满了液化石油气,气体膨胀力直接作用于钢瓶,而后温度再每升高1℃,压力就会急剧增加2~3MPa。钢瓶的爆破压力一般为8MPa,此时温度只要升高3~4℃,钢瓶内的气压就可能超过其爆破压力而爆炸。如果超量灌装钢瓶,那就更加危险。据实验,规定灌装量为15kg的钢瓶,超装1.5kg,在35。C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40℃时就有可能引起钢瓶爆炸;若超量灌装2.5千克,在20℃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25℃时就可能使钢瓶爆炸。如某地一用户为贪小便宜,通过私人关系在液化气站往钢瓶内多灌了2kg液化石油气,拿回家停放不久就爆炸了,造成物毁人亡。 3.流动易带电 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 Ω·cm,流动时易产生静电。实验证明,液化石油气喷出时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9000V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气体中常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在高速喷出时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产生强烈摩擦所致。液化石油气中含液体和固体杂质愈多,在管道中流动愈快,产生的静电荷也就愈多。据测试,静电电压在350-450V时所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点燃或点爆。 4.遇火易燃爆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为1.7%--0.7%,自燃点约为446℃~480℃,最小引燃(爆)能量约为0.26mJ。就是说,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处在1.7%,-0.7%的范围内,只要受到O.26mJ点火能量的作用或受到446,480℃点火源的作用即能引起燃烧或爆炸。1kg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汇报材料 评审学校:唐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2200

一、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成立于1974年,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发展改革示范校重点专业。为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目前拥有329多名学生,教师26人。 为建立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定双进”的合作机制,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我院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立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制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并结合企业的需求,不断改进调整。 二、教学与改革创新 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基础上,以企业专家为引领,确定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师资、设备、教材、教法、环境”五个保障要素入手,进行“生产、教学、工作、学习”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在深入调研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了模块化的中、高级工和预备技师课程体系设置。 开发了以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人才读本与企业文化》,编写了适应“产品+课题”专业教学的《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校本教材,适应新岗位、新技能需要,编写了《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先进焊接技术》校本教材,为使学生具备能用会修焊接设备的技能,编写《焊机维修》校本教材。 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将实训室从设备、材料、流程等要素,按照岗位要求进行改造和新建,为学生创造学习+操作的成长环境。创建了以课题为引领、产品作载体的“产品+课题”教学模式,深化了“做中教、做中学”,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的目标。制定了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由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参与评价,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青年教师杨学军在2016年6月参加省中等职业院校创新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二等奖,在2016年唐山市教学成果评比中,蒋志林获得教案一等奖,多媒体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