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职院校学生难管,是一个普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1、文化基础较差。由于大学扩招、高职兴起,成绩较好的初中生大多流向高中,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其次,市场竞争激烈,迫于办学压力,中职学校均采取免试入学,客观上造成中等职业学生基础较差、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一大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上中职学校就是要学一技之长,以求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因而对实验实习课兴趣较浓。

2、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职的大部分适龄生源分布在广大农村,而城镇相对较少。其次,经济和生活环境上的城乡差别,反映在对下一代的培养取向也有所不同,城镇多希望子女向大学发展,而乡村则由于种种原因,进入中职学校的居多。农村学生有诚实、耐劳、吃苦的优良品质,推荐就业均受到企业的好评。

3、自我约束力不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年龄大多在14—15周岁,且多为农村学生,属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可塑性大,往往会把入学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里来,如好动、自由散慢等,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人为本,提

高素质,全面发展。

4、问题学生占大多数。现在的中专生都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父母都是60年代中期出生的,他们都大部分加入了打工的行列,对小孩的教育都放给了小孩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越代管理更容易出现代沟,学生有问题找不到沟通的对象。现在的中学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必然就会引导学生追求高分,考不上高分的同学就放弃追求,甚至消沉下去,只有到网络中去找快乐,这样必然会让他们沉腻在网络中。分析上面这些特点,是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特点,但是当我从更近的距离去看这些孩子们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渴望,同时也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只是我们的老师很少有这样的耐心去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我努力试着去让他们和中学生不一样:不让他们看很多的死版的教材,而多让他们看课外书;不让他们记很多的英语单词,而多让他们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人文和习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中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来加强学生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而,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作为参考。

一、学生管理模式的新理念、新思路鉴于中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变化给学生工作带来的影

响和挑战, 转变思想观念, 创新工作机制, 积极研究对策, 努力探讨适应形势发展和要求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其内涵一是发现人的价值。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 尽可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发挥人的潜能。潜能必须通过教育, 才能实现其向现实性的转化。三是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人的世界观、现实态度、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的集合体。个性的发展不是自发的, 它必须成为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培养。尊重个性是发展个性的基础和前提, 尊重人的个性、人的选择、人的价值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就要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发, 自始至终贯穿主动、积极为学生服务,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以及专业选择的权利, 要为学生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学习。

2. 建立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学生不仅是接受学校管理的对象, 而且也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都要求中职院校在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同时, 必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 充分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 采用科学、规范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学生整体呈现出生活方式

的多样化, 思想需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生教育方式必须随之改变。个体化的、咨询化的、多层面的双向交流的教育方式将成为主流。在学生思想教育中要采取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以渗透式教育为主。一方面注重规范的、直接的教育方式, 使学生系统地接受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另一方面, 更要重视那些间接的、隐性的教育, 例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教育方式, 以此为载体, 寓教于学, 寓教于乐, 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发展学生的政治、道德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被动顺从到主动选择接受, 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生境界。

4.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准则。中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也要求我们必须依据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利用规章制度这种规范化的约束作用, 达到对学生有效的管理和教育。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蓝图中,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来进行学生管理,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管”学生:管纪律、管考勤、管卫生、管安全、管上网等,这种治标的管理,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难以真正

管好学生。

二、努力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中职院校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很好地参与群体活动,正确处理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中去。而当前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前几年,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思想教育有所放松,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出现纪律松散、不愿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甚至个别人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职校学生刚入校时年龄大多处于18岁左右,正是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尤其是数量较多的贫困学生家庭条件艰苦,社会上的许多不良现象又使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注意因材施教,着重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首先,结合学生教育的实际,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学习历史杰出人物,组织学生缅怀英烈,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气氛,同时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组织学生开展爱学校、爱班级、爱护公物的大讨论。作为班主任,尤其要通过班级这个倡导和推广精神文明的阵地,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使爱国主义、创业精神在班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