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一(苯甲酸乙酯的合成)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 平均产率与四因素关系示意图
说明: ⑴A、D因素提供了变化趋势,但还需进一步探索更佳的情况; ⑵C因素因变化趋势平缓,可认为有近似最佳值; ⑶B因素有最佳值; ⑷如果仅据上述3个水平比较,则综合起来以A3B2C2D1为最好。
2.3将因素对响应的影响排序 R(极差)越大者,则相应的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越大。 2.4追加试验
1、怎样安排实验
确定合成实验的影响因素数目,以及每个影响因素需要进行的水平梯度数目
A (物料比w/v) 苯甲酸:乙醇=1:3/(1:6、1:8) B (催化剂用量)硫酸氢钠=1g/(2g、3g) C (回流时间) t=30min/(45min、60min) D (回流温度) T=100℃/(115℃、130℃)
最佳化条件分析和计算
2.1 计算出各因素在每个水平下的平均产率(Mi)和极差(R) 2.2 将平均产率点图
将四个因素的3个平均产率点在一张图上,且为纵坐标,以四个因素的3个水 平点为横坐标,见图1-1。
M
·
· ·
·
· ·
·· ·
·
· ·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D1
D2 D3
正交表能够在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 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实验的某些要求,这些试验往往能 够较好或更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
正交实验法能够大幅度减少实验次数而且并不会降低试验可信度 比如3水平4因素表就只有9次,远小于全面试验的81次
正交实验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 1、怎样安排实验 2、怎样分析实验结果
图10-1
3 因 素 3 水 平 的 全 面试验水平组合数为33=27,4 因素3水平的全面试验水平组合数为34=81 ,5因素3水 平的全面试验水平组合数为35=243,这在科学试验中
是有可能做不到的。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正交实验法
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
确定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
A(物料比)
苯甲酸:乙醇
B(催化剂用量) 硫酸氢钠
C(回流时间)
D(回流温度)
如何找出每个因素的最佳值?
普通实验方法设计
若有四个影响因素,则预定三个因素为定值,若将余下的一个因素按三个梯 度为一组进行实验,绘制变化曲线图,找出该因素的最佳值,并以此为定值, 彼此一一类推其它因素的最佳值
Y6
No7
3(1:5)
1(2g) 3(60min) 2(115℃)
Y7
No8
3(1:5)
2(4g) 1(30min) 3(130℃)
Y8
No9
3(1:5)
3(6g) 2(45min) 1(100℃)
Y9
A (物料比) B (催化剂用量) C (回流时间) D(回流温度)
说明:Ln(qm) L—表示正交表;n—指试验总数;q—指因素水平数; m—指因素个数
4因素,3水平,按L9(34)设计表格,详见表1-1
表1-1 苯甲酸乙酯合成的正交法设计表[L9(34)]
因素
编号
A
B
C
D
产率/%
No1
1(1:3)
1(1g) 1(30min) 1(100℃)
Y1
No2
1(1:3)
2(2g) 2(45min) 2(115℃)
Y2
No3
1(1:3)
3(3g) 3(60min) 3(130℃)
Y8
No9
3(1:8)
3(3g) 2(45min) 1(100℃)
Y9
A (物料比) B (催化剂用量) C (回流时间) D(回流温度)
说明:Ln(qm) L—表示正交表;n—指试验总数;q—指因素水平数; m—指因素个数
2、怎样分析实验结果
T1 Y(1+2+3) Y(1+4+7) Y(1+6+8) Y(1+5+9)
需要进行3×4=12组实验
全面实验方法设计
若有四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有三个变化梯度(即水平) 需要进行3×3×3×3=81组实验
普通实验方法 需要进行3×4=12组实验 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4个实验水平,全面实验的次数: 4×4×4=64 6个因素,5个实验水平,全面实验的次数是:5×5×5×5×5×5=15625次
实验仪器及试剂: 苯甲酸4g(0.033mol)、无水乙醇10ml(0.17mol)、 浓硫酸3ml 、 Na2CO3 己烷、石油醚 分水回流装置、烧杯、加热套、玻璃棒、分液漏斗等
Y1
No2
1(1:3)
2(4g) 2(45min) 2(115℃)
Y2
No3
1(1:3)
3(6g) 3(60min) 3(130℃)
Y3
No4
2(1:4)
1(2g) 2(45min) 3(130℃)
Y4
No5
2(1:4)
2(4g) 3(60min) 1(100℃)
Y5
No6
2(1:4)
3(6g) 1(30min) 2(115℃)
T2 Y(4+5+6) Y(2+5+8) Y(2+4+9) Y(2+6+7)
T3 Y(7+8+9) Y(3+6+9) Y(3+5+7) Y(3+4+8)
M1
T1A/3
T1B/3
T1C/3
T1D/3
M2
T1A/3
T1B/3
T1C/3
T1D/3
M3
T1A/3
T1B/3
T1C/3
T1D/3
R MA(max-min) MB(max-min) MC(max-min) MD(max-min)
设计性实验一: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COOH
C2H5OH
H2SO 4
COOC 2H5
H2O
1、如何控制有机合成反应进行的方向?在合成装置上有何体现? 2、如何确定影响反应进行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 (正交试验) 3、分析合成的有机物是否是目标物,纯度如何?采用什么仪器检
测,依据在哪?(需要有机结构分析及仪器分析两门课程支撑)
Y3
No4
2(1:6)
1(1g) 2(45min) 3(130℃)
Y4
No5百度文库
2(1:6)
2(2g) 3(60min) 1(100℃)
Y5
No6
2(1:6)
3(3g) 1(30min) 2(115℃)
Y6
No7
3(1:8)
1(1g) 3(60min) 2(115℃)
Y7
No8
3(1:8)
2(2g) 1(30min) 3(130℃)
在9次试验中,因无A3B2C2D1水平组合,故需追加试 验。最简单的方法是在A3B2C2D1条件下做几次试验,看产 率是否会高于已做的9次试验。再者,在追加试验中还应 考虑上述个别因素非最佳值的情景。
表1-1 苯甲酸乙酯合成的正交法设计表[L9(34)]
因素
编号
A
B
C
D
产率/%
No1
1(1:3)
1(2g) 1(30min) 1(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