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古代经济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相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势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②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③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元代大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市”定时开启
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C.宋朝市坊界限打破,但官府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
D.明朝时出现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6.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7.“重农抑商”政策与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③使中国与世隔绝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9.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B.自耕农主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
10.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1.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入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惊慌中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份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材料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12.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反对工商为末
13.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5.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④天不边,道亦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的商业()
A.江南经济的繁荣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C.城市的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D.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
17.《齐民要术·序》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此书()
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总结6世纪前南北方人民的生产经验
C.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贫富悬殊状况
18.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③最终阻碍
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0.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1.(2010·福建卷)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2.(2010·浙江卷)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3.(2010·四川卷)“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