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5%酒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5%酒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5%酒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5%酒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5%酒精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酒精:学名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闪点13℃,火焰呈淡蓝色。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爆炸燃烧。

适用范围:适用于完整皮肤和一般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方法: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医疗器械的消毒。

a.擦拭法:75%酒精原液涂擦皮肤,作用时间1分钟;或原液擦拭物

品表面,作用时间3分钟;

b.浸泡法:75%酒精用于浸泡消毒,作用时间5~10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

01注意室内通风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室内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02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不适用于空气消毒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远离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切勿于其他消毒液、洁厕灵或者化学试剂一同使用!

03单位或家中不宜大量囤积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大家在用酒精消毒时,以够用为宜,不要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04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

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应避免用玻璃瓶装存,防止跌落破损。开启后剩余的酒精,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等热源环境中,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以免发生隐患。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阴凉处,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温馨提示:

存放酒精时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酒精开启后有效期为一周。

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酒精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酒精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酒精自燃温度在323℃,超323℃以上会自燃。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 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 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 使用安全提示 1、注意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正确使用。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地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前,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3、适量储存。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建议购买民用小包装的医用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绝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4、安全存放。酒精容器应首选玻璃或专用的塑料包装储存,并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时特别要注意盖紧盖子,避免挥发,要避光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 5、加强教育。有幼儿的家庭,酒精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 6、应急处置。如果酒精遗撒,应及时擦拭处理。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如在室外燃烧,可以使用沙土覆盖。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电动吸引器使用常规及注意事项

电动吸引器使用常规及注意事项 1、原理: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2、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治疗盘内盛无菌有盖主盘2只,(一只盛灭菌生理盐水,另一只盛12-14号吸痰管数根)、弯盘、纱布、消毒液浸泡无菌绀1把、床栏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3、方法:接通电源,衔接吸痰器后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畅。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头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再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移,向上提出,将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尽。吸引过程中,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吸痰完毕冲洗痰管,最后将下端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注意事项: 1、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

达内损坏吸引器;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 2、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 仪式负责人:高辉

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于正确使用及保管 84消毒液和75%酒精的方法 84消毒液对皮肤和口腔粘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酒精易挥发、易燃烧,使用75%浓度酒精消毒时酒精的挥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遇火可能引起闪燃,引发火灾事故。所以要认真学习这两种消毒液使用和保管说明,并严格按要求使用和保管,指定专人保管。 一、84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简介 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直接接触可灼伤皮肤,严禁入口,使用过程中要配戴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学校内主要用于擦拭玩具、物品、桌面,喷洒房间,拖洗地面等进行消毒。 (二)简易配制比例 配制84消毒液有效浓度500mg/L时,按消毒液:凉水1:100比例稀释。 (三)使用方法 配戴防腐蚀的橡胶手套,按照配制比例,根据消毒面积进行稀释,进行喷洒或用拖布湿式拖拭,再用清水洗净。对校园、办公室、教室、餐厅、厨房、宿舍、厕所等场所,每天午间和晚间两次进行消毒。 (四)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做好防护措施,带好口罩、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2、84消毒液有一定刺激性和腐蚀性,室内大面积喷洒或用拖布湿式拖拭消毒剂后,人不要留在房中,关门密闭10-30分钟,然后开窗通

风60分钟以上。教室对学生的桌面进行消毒后,要由教师及时清理桌面残留的消毒液。 3、对学生宿舍进行消毒时,禁止对学生的衣物、被褥、洗刷用品、床等长期接触身体、口鼻的物品进行消毒,避免中毒。 4、厨房消毒要注意对餐具、厨具、食物等进行隔离保护,不要用84消毒液消毒,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蔬果上残留的消毒液会引起人体微量中毒。 5、不要把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洁厕灵等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6、84消毒液稀释使用时,一定要用凉水,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热水会促进氯的挥发,影响消毒效果,还可能因挥发的氯气吸入过多引起中毒风险。 7、84消毒液的储存和放置时应将其盖子拧紧,放置在25°以下避光、干燥、通风的储存空间,在储存消毒液的场所醒目的地方标明禁止烟火,切忌放到厨房等与火源接近的地方,切忌与酒精混存。放置到学生不能接触到地方,避免误服或接触。 二、75%浓度酒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简介 75%浓度酒精用于消毒,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固化层,使酒精不能进入菌体深部发挥作用,影响消毒效果。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达不到杀菌剂量,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75%浓度酒精可用于手和皮肤消毒,还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如小型物体表面如开关、门把手、手机、钥匙、电梯按键、口罩、儿童玩具、宠物用品等,还可用于大型物体表面消毒,如桌面、柜子台面等。

酒精管理注意事项

关于酒精安全事项 一、酒精的性质 主要成分: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燃点(℃):75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 临界温度(℃):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 3.3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2H5OH,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点-117.3℃。沸点78.2℃。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酒精在70%(V)时,对于细菌具有强列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 处于临界状态(243℃、60kg/CM·CM)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萃取。由于它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因此,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冻剂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酒精一般易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当然然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也是化学变化。工业酒精含有96%乙醇和1%甲醇。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7%和99%。 工业酒精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略带酒的芳香气味。主要是印刷厂和电子厂的清洗,不能作为医用酒精使用。 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其中含有甲醇,会导致中毒。 二、酒精的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1.领用、暂存时量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500ml; 2.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封闭盖,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 3.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范围地(酒精滴落地)周边20m 内的易燃及可燃物; 4.使用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车间为干粉灭火器),使用前要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效;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使用酒精安全须知

近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单位准备了75%浓度的医用酒精拟用于消毒、杀菌操作,这里要提醒各单位,酒精(无水)属危险化学品,医用酒精虽经稀释仍属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应按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对购入或领取的酒精实施管控,并且,应结合消杀对象、消杀现场实际,尽量避免采取喷洒等比较危险的操作方式,以真正达到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酒精的目的。 我们应如何正确使用和储存酒精? 1、单位和家中确实需要酒精消毒时,尽量使用500毫升1瓶装,以够用为宜,决不要大量囤积酒精,否则将使同事、家人处于极度危险境地。 2、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 3、存放时远离火种、热源,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 4、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范围地(酒精滴落地)周边20m 内的易燃及可燃物。 5、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6、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

或放通风处晾干。 酒精着火怎么办? 1、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2、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 3、室外还可以使用沙土覆盖。 4、不要对着有人或者有易燃物品的方向灭火。 5、严禁使用水泼或干燥的毛巾、衣物进行扑打,否则若被酒精引燃,火势将蔓延扩散,越烧越大。 酒精着火受伤,如何自救? 1. 立即脱去衣物 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损伤和后果。 2. 避免高声喊叫 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3. 设法灭火 4. 应当就近用棉织物覆盖或最好用水冲洗,火灭后立即就医。

(网上)火锅炉酒精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火锅炉酒精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餐厅使用的酒精灯主要用于饭菜和涮火锅供餐。 一、酒精灯操作流程: 1、三焰: 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焰心是酒精的蒸气,温度最低;内焰是没完全燃烧的碳粒,火焰较明亮;外焰因充分接触氧气,燃烧完全,温度最高。 2、三检查: (1)使用前要检查灯芯顶端是否烧焦不平,如有,应剪去少许,把灯芯修平,目的是使酒精充分燃烧,放热均匀。 (2)检查酒精灯里酒精贮量是否在1/4~2/3之间,酒精量超过酒精灯容积2/3,点燃是可能因酒精挥发、膨胀外溢而失火;酒精量少于酒精灯容积1/4,灯里充满着酒精蒸气与空气爆炸混合物,点燃时会引起爆炸。 (3)检查灯芯的高度是否适当。如果不当,应用镊子调节灯芯的高度,约为0.3~0.5cm。 3、三要: (1)酒精灯不用时要立即盖上灯帽。一是防止酒精挥发造成浪费;二是防止由于酒精 挥发而在灯芯上留有较多的水分,以后使用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 (2)给物质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 (3)酒精灯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待盖帽熄灭后,拔下重盖一次。防止灯帽内外形成压强差,而将灯帽吸紧,以后使用不易取下灯帽。 4、三不准: (1)不准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添加酒精时必须熄灭灯火,并冷却到室温,然后用漏斗加入。目的是防止溢出酒精,遇明火而引起失火。

(2)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引燃,目的是防止酒精溢出引起失火。 (3)酒精灯灭火不准用嘴吹,目的是防止灯内酒精蒸气突然着火而爆炸。 5、注意事项: (1)在充气或使用前应先检查火锅炉外观是否完好,炉体零部件是否缺失、松动。 (2)充气时应保持环境空气对流,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等场所,点火时严禁操作人员带手套进行操作,避免高温引燃手套灼伤操作人员皮肤。 (3)在向火锅内加注水时,水位不可超过锅体高度2/3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锅内油水溢出引起火灾。 (4)熄火时,此时炉面、炉脚尚有余温,操作人员不能触碰炉体,避免烫伤;火锅炉使用后,在锅体尚有余温的情况下,严禁将锅体放置在木质、纸质等易燃物品上,避免造成火灾安全隐患。 (5)长时间不使用火锅炉或使用完毕后,应选择一个空气流通的场所,按点火流程进行操作,将炉内燃料燃烧至尽,将火锅炉、燃气罐在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进行密封储存;每次使用后须将炉体表面油污清洁干净,避免长时间堆积造成安全隐患。 二、火锅炉应急预案 1、燃料泄漏应急预案: 当火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燃料泄漏时应: (1)立即将炉体酒精灯关闭,并报废。 (2)打开泄漏区域门窗进行通风。 (3)将炉体放到无火源、易燃、易爆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将炉内剩余燃料进行排空。 (4)将火锅炉交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燃气火灾应急预案:

乙醇使用注意事项

乙醇使用储存注意事项 一、一般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2、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 3、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4、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5、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6、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二、特殊要求 1、操作安全 (1)贮存桶装乙醇附近要严禁烟火。禁止将乙醇与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 (2)往生产系统加装乙醇时,输入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减少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库、车库内,以免自燃。不要用铁器工具敲击桶,特别是空桶更危险。因为桶内充满乙醇与空气的混合气,而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 (3)当进行倒装时,邻近的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发动,存放地点附近严禁检修车辆。 (4)贮存区的上空,不应有电线通过。库房与电线的距离要为电杆长度的1.5倍以上。(5)注意仓库及操作场所的通风,使蒸气容易逸散。 2、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炎热季节应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 (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用储罐、铁桶等容器盛装。盛装时,切不可充满,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吸引器操作规程(特选参考)

吸引器操作规程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素质要求 备齐用物 病人准备 插管 吸痰 观察面色、吸吸道是否通畅 记录病情及痰量、性质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向病人致谢,整理床单位备吸引器、接电源、 检查吸引器性能 治疗盘放入病人床旁 核对、解释(对清醒者) 病人头转向操作者 湿润导管,试吸,从口腔 或鼻腔插入至咽喉 右手持钳,将管插入(插管时,左手指折叠导管末端避免产生负压),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引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酒精库管理注意事项

酒精库管理注意事项 一、酒精的性质 主要成分: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燃点(℃):75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 临界温度(℃):243.1 临界压力(MPa):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3.3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2H5OH,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点-117.3℃。沸点78.2℃。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

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酒精在70%(V)时,对于细菌具有强列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 处于临界状态(243℃、60kg/CM·CM)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萃取。由于它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因此,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冻剂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酒精一般易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当然然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也是化学变化。工业酒精含有96%乙醇和1%甲醇。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7%和99%。 工业酒精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略带酒的芳香气味。主要是印刷厂和电子厂的清洗,不能作为医用酒精使用。 一般99%级的工业酒精是六开四色和三开四色印刷机对水使用的产品。配套使用印刷液。而97%的工业酒精是电子厂清洗用。效果良好。 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

酒精的安全使用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酒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的安全管理,保护全公司的人身、财产安全,及避免造成引发中毒或火灾事故。 2 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酒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的安全管理。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厂务部负责全公司的酒精的安全使用与安全方面扎口管理,规范酒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方法。 4.2 管理部仓管负责管辖范围内酒精收发、存储保管及空酒精瓶回收,并且实行空瓶数量换取领用酒精数量。 4.3 使用酒精后产生的空酒精瓶,由管理部仓管负责收集并交由厂务统一处理,含酒精的无尘布,由制造部统一回收并交由厂务统一处理,必须按规定地点堆放以上危险废弃物,每月度进行一次集中处理。 5 内容 5.1 酒精的运输管理 5.1.1 用PE瓦楞包装箱装运酒精,使用500ml塑料瓶容器装运酒精。 5.1.2 运输时单独装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5.1.3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5.1.4 轻拿轻放,防止包装容器损坏。 5.2 酒精的仓储管理 5.2.1 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5.2.2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5.2.3 储存于防爆柜内。 5.2.4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药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5.2.5 酒精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 5.2.6 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制度。 5.3 酒精的使用管理 5.3.1 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酒精使用相关的WI操作。 5.3.2 轻拿轻放,防止损坏装酒精容器。 5.3.3 酒精的领用、暂存时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00ML;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优选稿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器质性精神病等。[21]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手册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 手册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书 (MSDS) 一、主要材料 成份:乙醇 二、物理化学特性 比重:无气味:刺激性气味 沸点:熔点:℃ 三、灾害处理资料 闪点:12℃燃点:385℃ 爆炸上限(VOL%):减火材料: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四、化学反应性 安定性:无 应避免的状况: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可能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有害之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五、健康急救措施 进入人体方法与途径:呼吸进入,皮肤接触,吞食 感染之症状: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及皮炎 健康危害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觉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六、暴露预防措施 呼吸道防护措施: 皮肤防护措施:必要时使用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工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他防护工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时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通风设备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个人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 七、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1.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 3.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八、泄露之紧急应变: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 放弃处理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完整版)酒精计的正确使用发放及注意事项

酒精计操作规范 1.目的 规范酒精计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检测数据正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样品中酒精度(醇含量)%的测量。 3 职责 3.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3.2 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部门计量管理员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仪器配件 4.1.1 0~100℃工业、实验玻璃温度计(1支) 4.1.2 90-100规格酒精度计(玻璃浮计)(1支) 4.2 操作步骤 4.2.1 把欲测量的酒精先盛入玻璃量筒内(量筒容量不小于300毫升为好),酒精内不应有脏物或混浊现象; 4.2.2 将温度计擦净竖立于玻璃量筒中,然后再将酒精计擦净徐徐的沉入玻璃量筒中,这时会出现三种情况。 4.2.2.1 液面在分度标尺范围内,这样可准备读数(正常读书)。 4.2.2.2 液面低于分度标尺或酒精计歪斜,这时需更换酒精计。(酒精浓度低于酒精计量程,需更换低量程酒精计) 4.2.2.3 液面高于分度标尺或酒精计沉底,这时需更换酒精计。(酒精浓度高于酒精计量程,需更换高量程的酒精计) 4.2.3 读数 当液面在分度标尺范围内静置5分钟后即可读数,读数位置是液面与分度标尺相切的地方(按下缘读取)记下酒精计示值,同时读取温度计示值。

4.2.4 查表(酒精温度与浓度的换算表) 在换算表的横向上查记下的酒精计示值,在换算表的纵向上查找温度计示值,二者都查到后,再看酒精计示值从上往下查,温度计示值从左往右查,二者相交处的数值即是欲测量酒精的实际浓度。 例:用酒精计测得酒精浓度为61度,用温度计测得酒精温度为18℃,那么查表得酒精的实际浓度为61.7度。 4.2.5 根据检测结果,记下样品中酒精度(醇含量)%数值。 4.3 注意事项 4.3.1 温度计 4.3.1.1温度计必须按规定的浸没深度或按尾部长度浸入介质测温,可得准确示值。(当没有具体的浸入标志是时,最小浸入深度为50mm) 4.3.1.2温度计在使用时,应进行修正,才能取得准确示值。 4.3.1.3温度计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示值误差=被校准仪器示值-标准值 标准值=被校准仪器示值-示值误差

酒精灯使用常识

酒精灯使用常识 王静钊 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 组成:酒精灯由灯体、灯芯管和灯帽组成。 酒精灯的加热温度400—500℃,适用于温度不需太高的实验,特别是在没有煤气设备时经常使用。 (1)酒精灯是由灯帽、灯芯和盛有酒精的灯壶三大部分所组成。 (2)正常使用的酒精灯火焰应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内焰>外焰>焰心。一般认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其原因是酒精蒸汽在外焰燃烧最充分;同时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致使外焰温度低于内焰。 (3)若要灯焰平稳,并适当提高温度可加金属网罩。金属网罩可用废旧的铁窗纱自制。 操作方法 (1)新购置的酒精灯应首先配置灯芯。灯芯通常是用多股棉纱线拧在一起,插进灯芯瓷套管中。灯芯不要太短,一般浸入酒精后还要长4—5cm。 对于旧灯,特别是长时间未用的灯,在取下灯帽后,应提起灯芯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内吹一下,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

气。再放下套管检查灯芯,若灯芯不齐或烧焦都应用剪刀修整为平头等长。 (2)新灯或旧灯壶内酒精少于其容积1/2的都应添加酒精。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酒精量太少则灯壶中酒精蒸气过多,易引起爆燃;酒精量太多则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事故。)添加酒精时一定要借助个小漏斗,以免将酒精洒出。燃着的酒精灯,若需添加酒精,必须熄灭火焰。决不允许燃着时加酒精,否则,很易着火,造成事故。 (3)新灯加完酒精后须将新灯芯放入酒精中浸泡,而且移动灯芯套管使每端灯芯都浸透,然后调好其长度,才能点燃。因为未浸过酒精的灯芯,一经点燃就会烧焦。 (4)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图6)。否则易将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5)加热时若无特殊要求,一般用温度最高的外焰来加热器具。加热的器具与灯焰的距离要合适,过高或过低都不正确。与灯焰的距离通常用灯的垫木或铁环的高低来调节。被加热的器具必须放在支撑物(三脚架、铁环等)上或用坩埚钳、试管夹夹持,决不允许手拿仪器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其燃点低,且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甚至着火回燃。因此,酒精属于甲类危险品,应安全规范使用。 一、危险特性 1、酒精易挥发,与外界空气形成混合气,当温度达到 13℃时,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可发生闪火并立刻燃烧。因此,酒精极易被点燃,火灾危险性非常大。 2、当空气(或氧气)中含有 3%以上的酒精,就达到爆炸浓度范围,遇着火源就可发生爆炸。比如:酒精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 3%,衣服的静电就能爆炸。 二、储存要求 1、应储存于避光、阴凉、通风处,储存温度不宜超过 30℃,储存处有“易燃液体”标志(如右图),储存地点应有防漫流措施。 2、保持容器密封。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3、避免电、热、火。远离一切热源、火源及电器设备等可能产生火花的位置,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电磁炉等热源环境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

4、防止倾倒破损。应放置在牢固位置,防止酒精溢出。应避免用玻璃瓶装存,防止跌落破损。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 5、禁止与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酸类、碱金属、胺类、食品用化学品同储。 6、使用部门不宜大量囤积酒精。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禁止将酒精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可用擦拭的方式,如楼道、办公室等。 2、注意室内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的浓度高于 70%的时候,酒精的挥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只要空气中有一点小火花,将可能引起爆燃,这比酒精被点燃还要危险。所以,在室内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3、避免电、热、火。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操作过程避免静电(化学纤维面料、涤纶、腈纶织物易产生静电);严禁往身上喷洒酒精。 4、禁止敞开放置。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酒精储存、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储存、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一、目的 为了规范危险化学品酒精(有名乙醇,无水乙醇或无水酒精,乙醇溶液[-18℃≤闪点<23℃],60%以上的酒精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管理,确保人身及设备、材料等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所属范围内所有酒精储存保管及使用单位。 三、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保管及发放 1.各单位酒精按照控制最小量存放;库房放置的需要在专用场地,划定区域,保持通风、遮光、温度<30℃,远离火种、热源,严禁明火,旁边放置沙箱以便于洒落时处置。 2.酒精存放库房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雷、灭火、防晒、消除静电等安全措施,配备干粉灭火器,注意防范远离堆起的易起静电物品,远离插座、开关、灯具等电器设备,远离其他易燃易爆品。 3.酒精放置库房时应与其他危险化学品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存储。 4.搬运酒精时应做到小心谨慎,严防震动、撞击、摩擦和倾倒。 5.存储酒精的仓库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入库禁带火柴、打火机及穿钉子鞋和能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仓库的机动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6.在库房领用酒精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领用人、单位、剂量等。 五、使用 1.对使用酒精危险品的员工,各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方法的指导。 2.使用的酒精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3.搬运酒精等危险物品应做到小心谨慎,严防震动、撞击、磨擦和倾倒。 4.存放区域辐射10米内不得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 5.使用单位购进酒精化学危险品时,必须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签,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检查确认后应补贴。 6.对于化学危险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标明其内容,贴安全标签;盛装危险品容器在未净化处理前,不得更换原安全标签。 7.各实验室使用酒精时按照最小量存放,放置于通风良好,遮光、温度﹤30℃,远离火种、热源,严禁明火等位置,该位置最近位置上应有醒目的防火、易燃烧标识,每次使用完后检查封闭情况。 8.工作场所禁止存放大量酒精,应随用随领。 9.分装要求:物资供应站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及罐装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罐取使用。工作场所使用酒精时应有专人经培训指导合格后进行分装取用,分装地点应满足存放要求(保持通风,温度﹤30℃,远离火种、热源,严禁明火,旁边放置沙箱以便于洒落时处置),先消除自身静电,取用容器应满足遮光,能耐良好封闭,盛放量不得高于整个体积30%,本身有安全标签,灌装后封闭好桶、瓶的盖子,有洒落在地的酒精时使用沙土遮盖。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

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1、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按下“起动开关”或脚踏开关,机器 运转,进入工作状态。 2、吸引器在手术前,应先堵住储液瓶胶管吸气口,调整“负压调节”旋钮, 并观察负压表,在调至所需的负压值即可,“负压调节”顺时针旋转负压升高,旋紧时将达到极限负压值,逆时针旋转负压下降。 3、吸引时,如机器停止运转,由于有止逆阀仍可保持储液瓶内吸引力,因此, 在吸引过程中可选定极限负压范围内的任何压力点上,在停机吸引过程中,如感觉负压不够,可随时开机,提高负压。 4、使用时请注意,不要使储液瓶的液面超过吸液管,如因疏忽将液体吸入防 倒流阀时,将无法继续吸引,此时需停机将储液瓶内液体倒掉,洗净重新装上上即可。 5、机器脚踏开关和起动开关可任意选用。 6、如无特殊需要,请勿将负压调节旋钮旋紧,以免负压达到极限负压,吸引 力过大,造成事故或使机器带载起动。 7、机器没有切断电源时,勿打开后盖。 8、术后应对储液瓶进行清洗,与患者接触的胶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应进行高 温煮消毒。 9、与患者接触的吸引管清洗后应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建议医院使用一次性吸 引管,以杜绝交叉感染。 10、吸引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强力冲击,雨淋和曝晒。 11、吸引器应储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 内。 12、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电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文件时请与 我公司联系,我们将及时提供。 一三0团医院 电除颤的操作规程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一三0团医院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后系统会发出“嘟”声,同时,报警灯不同颜色各 闪亮一次。 2、将所需的传感器连接到监护仪和病人监护部位。 文案大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