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 格式:docx
  • 大小:18.79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10级中文系

杨承标

2104051297

【摘要】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一生接受了儒和道两种思想,年轻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曾怀着“大济苍生”的宏愿,想将来建功立业。然而,东晋社会,黑暗动荡,门阀制度,等级森严,使出身“寒门”的陶渊明处处碰壁,郁郁不得志。当他断断续续度过了13年的为官生活后,道家“出仕”精神逐渐显现并成为他思想性格中的主导方面。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他创作出清淡自然的辞赋和诗作,形成了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

陶渊明;归去来兮;桃花源记;老庄哲学

【正文】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他的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上的殊勋伟业,让他心中的儒家“出仕”思想占据上风。然而晋宋“政风腐败、世道昏浊、

阀阅专权,骏才者不免沉沦,庸碌者反得显赫”的现实环中,许多名士在异常残

酷的政治斗争中被卷进政治旋涡,甚至被无辜杀害。陶渊明在13年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处处碰壁,提心吊胆,郁郁不得志。他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坚决辞掉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从此终生不再出仕,一直隐居耕种在农村,直到六十三岁逝世。改变的原因除了不愿依附门阀权贵苟求禄位,极端厌憎污浊的官场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他的崇尚自然的本性。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望云惭归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为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

经曲阿作》)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看出年轻的陶渊明并不为儒家思想所拘锁,疾伪贵真,返于自然的思想已经在他的心中滋长,“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更是直接道出了他本性中对自然的渴求。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反映了他弃官归隐的心境,是崇尚道家思想的标志。他的归隐是社会、阶级、潮流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时,只有归隐,才能生存下去。老子在二十八章中指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

德乃足,复归于朴。”陶渊明用“知雄守雌”和“知荣守辱”的原则来保身处世,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在官场上已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人生该放弃的就放弃。他总结了自己十三年的官场生活,是“心为形役”。他的精神生活好像一直处于牢狱之中,内心始终郁闷和愁苦。归隐之后,“晤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决绝态度。“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透露出作者弃官后获得的轻松和喜悦,而“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出了对家园的急切渴望和热爱。“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是对自然生活无可无不可的形象描述,也是对自己出仕和归隐经历的绝妙象征。亲人的情话,农人的关怀,有规律的耕作,以及四季的流转,这些最朴实、最本真的生活方式,就是田园生活的全部。在这简单、周而复始的节奏中,作者体会到了充实和安宁,体会到了万物得时、生生不息的大欢乐。在陶渊明看来,虽然人生短暂,但顺乎自然的生活方式,能给自己带来乐天知命的平静心态。

陶渊明的另一部作品《桃花源记》的故事也表达了这种道家思想,它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神仙,只有普普通通的逃难的人群。他们比世人更真淳,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和平的、宁静的、幸福的、和谐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这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赋税和徭役,没有国家的君臣和战乱的纷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们过着淳朴、自得其乐的自然生活。这其实是老庄所谓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这一生活画面,正是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的再现。《桃花源记》借之对现存制度的否定,表达了作者对平等、自由的“大同”社会的向往。桃花源人怡然启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作者追求自然,反对矫饰的人生理想。同时,作者也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桃花源只不过是一个理想的图景,它远离现实社会,流露出一种不可复得的悲哀。这篇文章充满了乌托邦的色彩,反映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也反映了动乱时期下层百姓希望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同样的思想,又借助虚构,在《桃花源记》中加以形象的表现。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

限的寄托。《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参考文献】

[1]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2]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3]陶渊明辞赋中的道家思想(宋海潮)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