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

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3.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______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 ______。

5.《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_______》。

7.《诗集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谷梁传》和____________。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________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________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_______。

15.《________》和《_______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______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 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_。”

25.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赋、比、兴

2.知人论世

3.《史记》三家注

4.《孔雀东南飞》

三、问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2.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3.试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以上三题任选两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创世神话;2.《尚书》;3.音乐类型;4.赋诗言志;5.《卫风氓》/《邶风谷风》;6.《小雅采薇》;7.朱熹;8.《左传》;9.《战国策》;10.墨家;11.语录体;12.《论语》;13.《孟子》;14.寓言;15.《湘君》《湘夫人》;16.《橘颂》;17.《九辩》;18.过秦论;19.论衡;20.主客问答;21.抒情赋;2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3.本纪、世家;24.无韵之离骚;25.吴越春秋;26.乐府;27.古诗十九首;

二、名词解释

1.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2.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读诗的方法,后来成为我国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意思要正确理解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才能避免主观臆断。

3.《史记》三家注:《史记》唐代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4.《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中国叙事诗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因受到礼教迫害而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诗中对人物的刻画曲尽其妙:刘兰芝的贞刚、焦仲卿的温厚、焦母的霸道、刘兄的势利,无不入木三分。此外,个性化的对话和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高明的叙事技巧。

三、问答题

1.《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要点:(1)战争是《左传》记载的春秋时代的重要政治内容,富有特色的战争描写则是是充分体现了《左传》将历史事件故事化的写作技巧。(2)《左传》不是孤立地描写战争,而是带着“宏大叙事”的政治眼光,往往详细描述战争的起因、各方的内政外交动态、战前部署、决战主角的心态与个性等等,立体而深入地呈现战争的错综复杂的状态;(3)生动简洁地描绘战场的局势和场面,巧妙穿插战斗细节,富于现场感,或磅礴震撼,或曲折跌宕,或血腥残酷,或诙谐幽默,皆如亲临。

2.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要点:(1)屈原借鉴《诗经》比兴的手法,结合楚地固有的巫俗文化,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诗歌象征手法;(2)美人意象一般被认为是比喻君王或自喻,楚辞中对美人的追求即象征对贤明君主的渴望,以及对自身高尚人格的期许;香草在楚辞中常作为美人的缘饰,渲染美人意象,有时也与恶草相对,象征独立高洁的品格;(3)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首批精妙复杂的意象系统,拓展了《诗经》的托物抒情的手法,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托喻传统。

3.试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要点)。

(1)《史记》首创以个人为记述单位的史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描绘出历史的伟大与平凡;(2)善于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中间鲜明呈现人物的个性特点;(3)注重不同的家庭、教养、经历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言行;(4)洞察人性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善用互见之法,多角度透视人物;(5)讴歌高贵人性的闪光,贬斥丑恶卑污的劣行,不仅是以史为鉴,而且是以史为策。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二套)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______________观念是上古神话产生的原因之一。

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________。

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___________、删诗之说。

6.《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_______》。

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__________。

8.《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9.《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_ ____________》一书。

1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11.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12.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1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15.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

1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 _____。

A、以意逆志

B、赋诗言志

C、引经据典

D、兴观群怨

2.《诗经》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____________。

A、《郑风?风雨》

B、《大雅?生民》

C、《小雅?采薇》

D、《王风?黍离》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语出自_________。

A、《易经》

B、《老子》

C、《庄子》

D、《战国策》

4.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_____________。

A、齐、鲁、韩、郑

B、齐、鲁、韩、孔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赵

5.先秦诸子散文中以论证详密著称的是___________。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荀子》

6.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和格言体。

A、碑铭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论述体

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离骚》

8.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的作品是______。

A、《离骚》

B、《哀郢》

C、《秋声赋》

D、《九辩》

9.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A、《秦风?蒹葭》

B、《周南?桃夭》

C、《橘颂》

D、《蚕赋》10.“买椟还珠”的寓言出自___________。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韩非子》

11.先秦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_________。

A、《庄子》

B、《荀子》

C、《战国策》

D、《韩非子》

12.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_________。

A、《六国论》

B、《谏逐客书》

C、《论积贮疏》

D、《非十二子》13.从体式上说,贾谊的《鵩鸟赋》属于____________。

A、骚体赋

B、抒情赋

C、大赋

D、小赋

14.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____________。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

15.王充名作《论衡》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

A、重农务本

B、独尊儒术

C、大一统

D、疾虚妄

16.刘熙载《艺概》论其“虽气味已是东京,然尔雅温厚”的作品是_________。

A、《汉书》

B、《论衡》

C、《潜夫论》

D、《新书》

17.“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_________的基本精神的评价。

A、楚辞

B、《史记》

C、汉赋

D、汉乐府

18.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A、《燕丹子》

B、《吴越春秋》

C、《越绝书》

D、《西京杂记》19.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_______________。

A、《汉书》

B、《宋书》

C、《文选》

D、《玉台新咏》

20.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古诗十九首》

D、《江南》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诗经》分为风、雅、颂的标准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简论《左传》的叙事特色。

3.简论《孟子》的风格。

4.贾谊的政论文有什么特点?

5.《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剪裁和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成就?

6.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

2.试论《离骚》的风格与成就。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二套)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万物有灵

2、上古之书

3、春秋

4、论语

5、采诗

6、大雅?生民

7、六诗

8、国语

9、战国策10、阵亡将士11、主客问答12、抒情小赋1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4、本纪世家15、东汉16、乐府

二、选择题

BDCCD BCDCD DBACD ADBCC

三、简答题

1.《诗经》分为风、雅、颂的依据,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以音乐的不同来解释三者的区别,得到后世多数学者的认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雅》即意为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大雅、小雅的不同,也是根据音乐类型作出的区分。颂,本指祭祀仪式上舞蹈的样子,引申则专指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第二,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3.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孟子雄辩并非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的特点。其一,是把握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其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将对方赚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进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其次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4.第一,气势盛壮,情感激切,明直晓畅。第二,铺排渲染,有战国纵横家遗风。5.第一,运用“互见法”,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人物多侧面的性格特征,使之形象鲜明,血肉丰满。第二,司马迁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写出其复杂性。

6.第一,丧失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第二,空间的极度排比。第三,以直接、单纯的铺叙描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第四、遣词造句繁难僻涩。

四、论述题

1.《庄子》的寓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描述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他足以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深沉感情。其特色有如下几点:第一,奇幻诡谲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第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庄子》塑造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仅就人物形象来说,他往往以很少的笔墨就能写出人物的特征。如《逍遥游》描写“弊弊焉以天下为事”的神人,又如《齐物论》写虚构的南郭子綦,以极简短的描写和一句对话,即活现出一个身心俱泯,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得道者的形象。第三,细腻逼真的描写。《庄子》在一些具体的形象描绘上,有非常细腻逼真的“工笔”。如《齐物论》之写风。时而细致刻画,时而夸张虚拟,真实与虚构交错,传神与拟形并存。第四,谐趣和讥刺横生。《庄子》的谐趣、讥刺往往连珠并玉,难分彼此。实际上,因为庄子认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庄子》的寓言多数都带有谐谑和讽刺的意味。

2.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直接根源于现实生活,而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进入想象的境界,奇幻神异。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极大的拓展。《离骚》不仅运用了较《诗经》更加丰富的喻象,也不仅把片段的比兴发展为长诗中的连续应用,而且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离骚》全诗围绕诗人

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是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也创构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的主客问答形式,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兮”、“些”、“羌”、“只”等词语也增强了楚辞的地方特色。

中国文学史试卷3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一书。

2、“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3、“至人——,神人——,圣人——。”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

5、“吾令羲和弭节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6、《史记》包括十二——、十表、八书、三十——、七十——,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的——。

10、《两都赋》的作者是——,《二京赋》的作者是——。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1、赋比兴

2、《春秋》“三传”

3、《庄子》“逍遥游”

4、《史记》“三家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答案:

一、1.《山海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无己无功无名4.荀子(荀况)5.望崦嵫而勿迫吾将上下而求索6.本纪世家列传7.桓宽8.赵晔9.枚乘《七发》10.班固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

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左传》详事实,《公》《谷》释义例。3.庄子以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谓之“逍遥游”,即不凭借任何外物而作超越时空之游,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4.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精)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答案】B 【第一章·第一节】 2.鲁迅的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 A.《旧事重提》 B.《故事新编》C《野草》D《花边文学》 【答案】B 【第一章·第二节】 3.文学研究会基本创作宗旨是(

A.为人生 B.为艺术 C.为现实 D.为社会 【答案】A 【第一章·第三节】 4.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 A.唯美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个性解放 【答案】B 。 【第一章·第四节】 5.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散文《笑》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特征的作家是( A.朱自清 B.冰心 B.C.徐志摩 D.周作人 【答案】B

【第一章·第五节】 6.提倡“爱美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团体是( A.春柳社 B.民众剧社 C.辛酉设 D.南国社 【答案】B 【第一章·第六节】 7.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的是( A.鲁迅 B.巴金 C.茅盾 D.老舍 【答案】A ════════════════════════════════════════════════════════════════════ 享受网络享受学习https://www.doczj.com/doc/8416046648.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1页-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蔡邕的五言诗 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 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2、《吕氏春秋》《淮南子》3、《小雅·鹿鸣》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5、《说苑》6、《鵩鸟赋》7、《赠妇诗》《翠鸟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 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 6、纪行赋述志赋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一 一、知识填空 1.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2.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和刘筠。 3.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又号()。 4.“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5.李清照,号(),其词被称为()。 6.中兴四大诗人是指:()、()、范成大、尤袤。7.元好问字裕之,号(),编有金代历史文化文献总集(《》)。 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为代表。 9.王实甫(《》)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但多有发展。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10.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的杂剧成就“当为元人第一”。1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12.()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13.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 14.苏轼字(),号(),眉山(今四川眉山)人。15.陈师道的诗歌被称为(“”),与黄庭坚的(“”)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16.辛弃疾字(),号(),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7.元好问28岁时作的(《》),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 18.白朴的《墙头马上》的主人公是()和()的故事 19.王实甫现存杂剧三种:(《》)、(《》)、(《》)。 20.《窦娥冤》全名(《》),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21.()、()父子当时称“大小晏”或称“二晏”。 22.苏轼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 23.秦观其词集名()。 24.张炎有词集()八卷及论集《词源》二卷行世。 25.曾巩,字子固,著作今传()50卷。 26.诸宫调:产生于(),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为主的文艺样式。 27.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等十三种。

2012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简答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五、论述题 41.联系作品论述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41.分析评价茅盾《蚀》三部曲对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各类精神面貌的反映。 42.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1.试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2.“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 42.以周朴园形象为中心分析曹禺《雷雨》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2.沙汀小说的创作特色。 41.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小说《家》中觉慧与觉新的思想性格。 1.试析造成老舍《骆驼祥子》中主人公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42.试论穆旦诗中的“自我”。 41.试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基本思想。 42.分析评价闻一多新格律诗“三美”理论和创作实践。 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4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41.为什么称沈从文为“文体”小说家? 42.试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41.试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2.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试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42.《雷雨》中蘩漪要周萍记着:“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并且警告周萍:“小心! 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由这些台词联系全剧,分析蘩漪的思想性格及形象意义。 1.概述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2.试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41.试论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及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42.试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论述艾青诗作的独特思想内容。 2.试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41.试从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方式两方面,论述《女神》的创作特色。 42.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艺术成就。 1.试评左联的成就与缺失。(15分) 2.论述艾青诗作的独特思想内容。(10分) 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4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41.论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成就。 42.结合《屈原》剧作,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悲剧精神。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学大纲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先秦两汉文学史编号:学时:5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编者姓名:孙立职称:教授 主审姓名:吴承学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二年级 编写日期:二○○二年十二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通过系统地介绍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文学样式,使学生能认识并牢固掌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熟识此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并为此后其他阶段文学史的学习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编先秦文学(36学时) 概况(1学时) 1、先秦文学的范围。 2、我国文学的开端;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神话是中华民族童年的百科全书,我国文学遗产的最早珍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为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无论在文学表现的对象和手法上均有开创的意义。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散文的兴盛。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辈出,为我国散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以《离骚》为代表的优秀诗篇,充满崇高的思想情操,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思考题:先秦文学的概况如何? 第一章上古神话(2学时)

1、神话与神话的产生。神话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神话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及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神话产生的途径通常包括劳动生产和宗教活动两个方面。 2、神话的内容。我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的,种类也十分齐全,诸如宇宙生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以及各种有关神格种类、习性、形态等描绘性神话,一应俱全。 3、神话的艺术及其民族特色。上古神话是原始人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它用夸张幻想的手段表达原始人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想象。我国神话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表现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追求,赞颂一往无前的献身行为,具有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艺术上色彩浓郁,富于幻想。 4、神话的意义和影响。 思考题:1、上古神话的内容及特征如何? 2、上古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周代诗歌与《诗经》(13学时) 1、古谣谚、咒语与周诗的形成。在《诗经》之前,我国古代诗歌已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古谣谚及古咒语是早期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诗歌的前驱。周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大繁荣的时期,除《诗经》外,保留在《周易》、《左传》等书中的诗歌也为数不少,可与《诗经》相比勘。 2、《诗经》的体制与编纂。《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诗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东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一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创作,绝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诗经》的收集整理,过去有种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献诗之说、采诗之诗及孔子删诗之说三种。今人多以为《诗经》的汇集成编,大约是由朝廷及地方诸侯及乐师共同完成。《诗经》在先秦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以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诗经》分类概述。①周部族史诗;②政治讽刺诗;③赋役诗;④农事诗;⑤情诗; ⑥杂事诗。《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映,周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情感均在《诗经》中有所印证。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长的历史;有的表现贵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隶对社会政治的忧虑或不满;有的表现贵族礼制生活及燕享酬酢、节日庆典;有的表现小国与小吏不堪驱使、抨击劳逸不均的社会现实;有的展现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有的表现爱情与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写了周代妇女遭弃的社会问题;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关系与友情。总之,《诗经》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4、《诗经》的艺术成就。①《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及手法;②叙事、说理、抒情、写景、议论诸体兼备的艺术手段;③《诗经》的句式与章法;④《诗经》的语言艺术; ⑤《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思考题:1、何为六义、四始、毛诗、四家诗、变风变雅? 2、《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中国文学史(上)模拟试卷C

《中国文学史(上)》模拟试卷三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 1、“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 D.《说苑》 2、被韩愈称为“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著作是() A.《春秋》 B.《尚书》 C.《左传》 D.《国语》 3、《湘夫人》是屈原作品集()中的一篇 A.《九章》B.《九歌》C.《九辨》D.《九叹》 4、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 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 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 D.吴客与楚太子 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七言诗的诗人是() A.鲍照B.沈约C.谢朓D.庾信 6、《上隋高帝革文华书》的作者是()。 A.李华B.李谔C.陈子昂D.杨炯 7、“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吾”是指() A.柳宗元B.杜牧C.孟郊D.韩愈 8、在下列四组作家并称中,以平易通俗风格著称的是() A.韩孟B.高岑C.元白D.王孟 9、唐代诗人中有意效法陶渊明冲和平淡诗风的作家是() A.韦应物B.刘长卿C.贾岛D.李益 10、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是() A.贾岛、姚合B.刘长卿、钱起 C.韦应物、柳宗元D.皮日休、陆龟蒙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计20分) 1、在《诗经》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有五篇歌咏周民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分别指的是《大雅》中的____ 、《公刘》、《绵》、《皇矣》、《大明》。 2、《春秋》是东周时期_ 国的编年史。 3、《战国策》一书由_________定名。 4、以赋作为标题的,实始于____ 。他的作品,包括礼、知、云、蚕、针五篇。 5、文学史上认为西汉____ 所作的《七发》是骚体赋向体物大赋转变时期的作品。 6、王褒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此赋对后世颇有影响。 7、搜集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宋人郭茂倩编的《》。 8、《与山巨源绝交书》是所写。 9、《_________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10、陆机《___________》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1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____ 。 12、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张若虚____ _____。 13、“文章四友”是指__________、李峤、崔融、苏味道。 14、体现陈子昂诗歌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是他的《__________》三十八首。 15、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边塞诗人_________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16、李白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美唐代诗人_________。 17、被后人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_________ 。 18、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常常“王、孟、韦、柳”并称,其中“韦”是指_________。 1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于诗人_________之手 2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于_________《商山早行》。 三、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计20分) 1、春秋笔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先秦两汉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二、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论述题(2选1,共25分) 一、神话篇 (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 A.自然神话原始先民敬畏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以山川、风雷、草木为描述对象eg精卫填海 B.创世神话原始先民对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精神eg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C英雄神话原始先民自我意识觉醒,他们朦胧地意识到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eg 大禹治水 D.传奇神话对异域奇国,怪人奇物的记载eg吐丝女、羽民国。 二、诗经篇 (1)诗经的思想内容: 1.颂赞诗周民族的史诗eg“大雅”中的《生民》、《公刘》A.歌颂周族的祖先神后稷的,反映了祖先崇拜意识和对农业社会生活的赞美之情 B.叙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有迁于泾水中游的豳地的事迹C.《》颂美的是后稷十二代孙古公父为了摆脱犬戎的侵扰,率领周族从豳地到周南的事迹D.《皇矣》太王开辟岐山 F.《大明》赞美文王、武王,着重赞美武王伐殷。 2.婚恋诗 3.思妇诗 4.征诗役 5.农事诗 (2)诗经的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兴的方法有三种起联想、象征、比喻的作用,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起协调韵律的作用)c.诗经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叙事言情)d.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e.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作品。(共11首) 三、楚辞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习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出自曹操的() ① 《短歌行》② 《篱里行》③ 《步出厦门行》④ 《苦寒行》 2 、《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① 曹丕② 曹操③ 曹植④ 孔融 3 、 "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出自曹植的() ① 《白马篇》② 《赠白马王彪》③ 《野山黄雀行》④ 《美女篇》 4 、魏晋时期擅写四言诗的除了曹操外还有() ① 曹丕② 王粲③ 嵇康④ 左思 5 、陶渊明诗歌中继承了阮籍、左思传统的是() ① 田园诗② 山水诗③ 咏怀、咏史诗④ 咏物诗 6 、祢衡咏物赋代表作是() ① 《蝉赋》② 《鹦鹉赋》③ 《舞鹤赋》④ 《洞箫赋》 7 、《思旧赋》的作者是() ① 向秀② 谢庄③ 曹植④ 阮籍 8 、《三都赋》的作者是() ① 班固② 左思③ 张衡④ 扬雄 9 、《芜城赋》的抒情性极强,寄寓了() ① 对故乡的思恋② 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③ 对广陵城的喜爱④ 对友人的怀念 10 、《北山移文》的作者是() ① 孔稚珪② 鲍照③ 丘迟④ 郭璞 11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① 王羲之② 陶宏景③ 嵇康④ 丘迟 12 、《搜神记》中见义勇为、自我牺牲的山中客形象见于() ① 《韩凭夫妇》② 《干将莫邪》③ 《宋定伯捉鬼》④ 《李寄斩蛇》 13 、《石崇每要客燕集》表现了() ① 石崇盛情待友② 石崇的吝啬③ 石崇的奢侈和残忍 ④ 石崇的礼让 14 、《画王弃市》选自() ① 《西京杂记》② 《世说新语》③ 《笑林》④ 《博物志》 15 、《韩凭夫妇》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了() ① 细节描写② 景物描写③ 神话故事④ 寓言故事 16 、南朝时以 " 九品论人,七略裁士 " 品评诗人的诗论家是() ① 曹丕② 钟嵘③ 刘勰④ 陆机 17 、突破传统的 " 诗言志 " 说,提出 " 诗缘情 " 的是() ① 钟嵘② 曹丕③ 陆机④ 刘勰 18 、《文心雕龙》论述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是() ① 《神思》篇② 《情采》篇③ 《时序》篇④ 《知音》篇 三、填空题 1 、建安时期以()和()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方的风格,后人称之为()或()。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文学传统的作家有魏末的()、()、西晋的()和刘宋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作品是:()。 [A] 《山海经》[B]《楚辞》[C] 《淮南子》[D] 《左传》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A] 《春秋》[B] 《左传》[C] 《战国策》[D] 《国语》 3、主张兼爱、非攻的是下列哪个诸子流派:()。 [A] 墨家[B] 法家[C] 道家[D] 儒家 4、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 齐、鲁、韩、马[B] 齐、鲁、韩、王 [C] 齐、鲁、韩、毛[D] 齐、鲁、韩、郑 5、《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 国别体[B] 纪传体[C] 编年体[D] 纪事本末体 6、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 [A] 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 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 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7、“初唐四杰”的审美追求是:()。 [A] 提倡纤巧绮靡[B] 提倡刚健骨气 [C] 主张体物精巧[D] 主张竞为雕琢 8、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的是:( )。 [A] 《出塞》[B]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 《黄鹤楼》[D] 《登高》 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A] 文以明道[B] 文从字顺 [C] 气盛言宜[D] 不平则鸣 10、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渊明诗的是:( )。 [A]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1、赋比兴 2、《春秋》“三传” 3、《庄子》“逍遥游” 4、《史记》“三家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答案: 一、1.《山海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无己无功无名4.荀子(荀况)5.望崦嵫而勿迫吾将上下而求索 6.本纪世家列传 7.桓宽 8.赵晔 9.枚乘《七发》10.班固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 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左传》详事实,《公》《谷》释义例。3.庄子以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谓之“逍遥游”,即不凭借任何外物而作超越时空之游,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4.即裴骃《史记集解》、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原为单行本,后散列于正文之下。 三、 1.一是能写出战争的始末,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二是着眼于政治,能写出战争的性质、人心向背,并将政治、外交、战争结合起来进行描写;三是通过战争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乐即音乐,府即官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掌管音乐的机关。但是魏晋六朝时却将乐府所唱的诗即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于是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1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 A.抒情散文集 B.回忆性叙事散文集 C.传记 D.杂文集 2.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艺术特色的作品是()A.鲁迅的《故事新编》 B.郭沫若的《屈原》 C.郁达夫的《采石矶》 D.冯至的《伍子胥》 3.战国策派代表作家陈铨的剧本《野玫瑰》的主要内容是() A.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 B.一个农村妇女的抗日故事 C.一个国民党间谍的抗日故事 D.人民群众抗日斗争 4.“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这是左联在和梁实秋论战中的一段话。说这话的是() A.周扬 B.鲁迅 C.胡风 D.冯乃超 5.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倡的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是() A.真善为主,美在其中 B.真善美结合 C.以真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 D.以美为主,真善即在其中 6.左联刊物《前哨》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是悼念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的左联五烈士的,五烈士是指() A.柔石、殷夫、洪灵菲、胡也频、冯铿 B.柔石、殷石、潘漠华、李伟森、冯铿 C.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 D.柔石、殷夫、胡也频、应修人、冯铿

7.对鸳鸯蝴蝶派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进行批判,最有力的新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 B.语丝社 C.创造社 D.新青年社 8.郭沫若创作《女神》时的文艺思想倾向主要是() A.唯美主义 B.象征主义 C.积极浪漫主义 D.未来主义 9.苏雪林的《绿天》在体裁上属于() A.小说集 B.报告文学 C.诗集 D.散文集 10.胡适的《终身大事》是() A.短篇小说 B.杂感 C.独幕剧 D.诗歌 11.王统照自述“意在写出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的长篇小说是() A.《一栏之隔》 B.《一叶》 C.《沉船》 D.《山雨》 12.徐志摩揭露反动军阀的诗作是() A.《太平景象》、《人变兽》 B.《天国的消息》、《庐山石工歌》 C.《人变兽》、《叫化活该》 D.《盖上几张油纸》、《太平景象》 13.诗集《十四行集》的作者是() A.李金发 B.徐志摩 C.冯文炳 D.冯至 14.在茅盾下列散文中,写于30年代的是() A.《雷雨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卷(一)试题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 [A] 欧阳修[B] 范仲淹[C] 王安石[D] 苏洵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 [A] 《曲品》[B] 《录鬼簿》[C] 《太和正音谱》[D] 《南词叙录》 3、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 [A] 王禹偁[B] 姚铉[C] 苏舜钦[D] 柳开 4、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 [A] 林逋[B] 杨亿[C] 姜夔[D] 梅尧臣 5、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 [A] 晏殊[B] 晏几道[C] 张先[D] 吴文英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 [A] 马致远[B] 关汉卿[C] 白朴[D] 王实甫 7、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 [A] 《汉宫秋》[B] 《梧桐雨》[C] 《墙头马上》[D] 《望江亭》 8、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 [A] 《赵氏孤儿》[B] 《单刀会》[C] 《西蜀梦》[D] 《鲁斋郎》 9、提出“童心说”的是:()。 [A] 袁枚[B] 李贽[C] 袁宏道、[D] 朱彝尊 10、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 [A] 《金瓶梅》[B] 《儒林外史》[C] 《隋唐演义》[D] 《聊斋志异》、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简述《诗经》创作和结集成书的年代、“风、雅、颂”的分类原则。 创作时期大约是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结集成书。分类原则是音乐角度,风即音乐曲调,国风是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雅是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赋、比、兴”的含义与特征。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如《卫风硕人》用了一连串的比来描写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形容女孩子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额头方正蛾眉细,就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表现了女孩子的美貌。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写在水边的鸠鸟,然后自然引出了男女之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 《诗经》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诗经》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生活写实:《诗经》内容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祭祀诗和周族史诗歌颂祭祀祖先,叙述部族发生的历史,赞颂先王的德业;农事诗,周初统治着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七月》叙述了农夫一年艰苦的劳动过程和生活情况;宴飨诗,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君臣亲朋欢聚宴席的欢乐场景,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应。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怨刺诗,反映了西周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病丛生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如《伐檀》;战争徭役诗,一类从正面描写,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和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汉江》另一类则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如小雅的《采薇》;婚姻爱情诗,有热情奔放的情歌,深沉执着的爱恋,和谐美好的欢哥,痛苦哀伤的悲歌2)《诗经》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情感抒发:与其他民族不同,中国民族史诗相对不发达,但抒情诗却得到高度发展,这起因于诗言志的民族传统观念和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他们对现实的观察和对发生在他们周围平凡的生活事件的善恶判断;他们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展示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品格与才具,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4.《诗经》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加以分析。 1)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是以整体形象作比,但多数篇章是具体的比喻。《卫风·硕人》以一系列比喻描写形容庄姜的美貌。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