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6
题目:《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平行线的性质?- A.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恒定- B. 两条平行线不会相交- C.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D. 两条平行线的夹角为90度2. 已知两条直线L和M是平行线,且L与M之间的距离为5cm。
如果将直线L向上平移2cm,那么L和M之间的距离将变为多少?- A. 3cm- B. 5cm- C. 7cm- D. 10cm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2,3)和(5,7)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 A. (2,0)- B. (3,0)- C. (5,0)- D. (7,0)4.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分别为2和-3,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夹角为:- A. 30度- B. 45度- C. 60度- D. 90度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3,4)和(5,-2)的直线的斜率为:- A. -2- B. -1/2- C. -1- D. 26. 在某个平面上,直线L的斜率为3,直线M的斜率为1/3。
如果L与M相互垂直,那么L和M的斜率乘积为多少?- A. -1- B. 0- C. 1- D. 37. 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2,且它在平面上与y轴相交于点(0,4),那么直线L的方程式为:- A. y = 2x + 4- B. y = 2x - 4- C. y = 4x + 2- D. y = -4x + 28. 两条平行线L和M的斜率分别为1/2和2/3,它们之间的夹角为:- A. 20度- B. 30度- C. 40度- D. 50度9. 已知直线L和M是平行线,且直线L的斜率为2。
如果直线L过点(3,5),那么直线M的方程式为:- A. y = 2x - 7- B. y = 2x + 7- C. y = -2x - 1- D. y = -2x + 110. 若两条平行线的斜率分别为a和2a,且a不等于0,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夹角为:- A. 30度- B. 45度- C. 60度- D. 90度第二部分: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与角度关系测试题题一:选择题1. 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中的是:A. 不相交B. 相交于一点C. 上下错位成锯齿形D. 交叉形成网状结构2. 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切割,形成的两组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关系是:A. 两组锐角B. 一组锐角,一组钝角C. 一组锐角,一组直角D. 一组钝角,一组直角3. 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切割,形成的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两组相等的角D. 不满足任何关系题二:填空题1.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互补。
2.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相等。
3.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对应。
4.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的和等于180度。
题三:判断题(√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 两条平行线被同一条横线切割,同位角相等。
2. 平行线不存在内错角。
3. 平行线不存在对应角。
4. 平行线的同位角是相互补角。
题四:解答题1. 若两条直线各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形成一对同位角相等和一对内错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2. 若两条直线各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同位角和内错角之和为180度,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解答步骤:1. 分析已知条件;2. 利用已知条件和角度关系进行推理;3. 得出结论,并解释原因。
题五:应用题某道路上有一直行的汽车和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米。
从上方道路呈45度俯视该场景,已知上方道路与直行汽车的距离为10米。
现求两辆汽车间的夹角。
解答步骤:1. 绘制示意图,并标出已知和待求的角度和距离;2. 利用角度关系和三角函数求解。
总结:平行线与角度关系测试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和与角度的关系。
除了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外,解答题和应用题更能考察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平行线的角度关系对于解题和几何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5.2.1 平行线一、选择题1.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 ))A.平行公理B.等量代换C.等式的性质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若a∥b,b∥c,c∥d,则a∥dD.同一平面内,若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条相交4.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 )A.4组B.5组C.6组D.7组5.点P,Q都是直线l外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垂直B.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平行C.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相交D.过点P能画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A.有两种:垂直或相交B.有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C.有两种:平行或相交D.有两种:平行或垂直二、填空题7.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8.如图,在下面的方格纸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9.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
10.如图所示,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点E为直线AB,CD外一点,现想过点E作河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作,其理由是。
1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
12.观察下图所示的长方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符号表示两棱的位置关系:A1B1AB,AA1AB,A1D1C1D1,AD BC;(2)AB与B1C1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它们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是平行线.三、解答题1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它们之间有哪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画图说明.14.如图所示,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 与AB重合,EF为折痕.把长方形ABFE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参考答案5.2.1 平行线一、选择题1.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D)A.平行公理B.等量代换C.等式的性质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若a∥b,b∥c,c∥d,则a∥dD.同一平面内,若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条相交4.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C)A.4组B.5组C.6组D.7组5.点P,Q都是直线l外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垂直B.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平行C.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相交D.过点P能画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C)A.有两种:垂直或相交B.有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C.有两种:平行或相交D.有两种:平行或垂直二、填空题7.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平行;(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相交;(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重合.8.如图,在下面的方格纸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CD∥MN,GH∥PN.9.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10.如图所示,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点E为直线AB,CD外一点,现想过点E作河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作AB的平行线即可,其理由是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1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相交.12.观察下图所示的长方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符号表示两棱的位置关系:A1B1∥AB,AA1⊥AB,A1D1⊥C1D1,AD ∥BC;(2)AB与B1C1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它们不是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是平行线.三、解答题1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它们之间有哪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画图说明.解:有四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如下图:14.如图所示,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 与AB重合,EF为折痕.把长方形ABFE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解:因为AB∥EF,CD∥EF,所以CD∥AB.。
平行线的测试题及答案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随堂检测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平行d、垂直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3)如果a//b,b//c,则a//c(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a、0b、1c、2d、3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ac,根据是。
◆典例分析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 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平行、相交或异面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a、有三个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c、有两个交点d、没有交点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相交于点o,且,则直线和的关系是()a、平行b、相交c、重合d、以上都有可能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为ab 中点,(1)过m点作mn//ad交cd于n;(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ad●体验中考1、(200x年广东肇庆中考题改编)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ad平行的棱有_________条。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行线》单元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考试范围:第一单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1. 下列语句中: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然平行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然平行C.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 给出下列判断: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④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 如图所示,与∠α构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5.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6. 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 )A. 如图1所示,展开后测得∠1=∠2B. 如图2所示,展开后测得∠1=∠2且∠3=∠4C. 如图3所示,测得∠1=∠2D. 如图4所示,展开后再沿CD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点O,测得OA=OB,OC=OD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A. 4个B. 3个C. 2个D. 1个8. 如图,已知∠1=∠2,那么( )A. 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 AD//B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AB//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AD//B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9. 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1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是( )A. 165°B. 150°C. 135°D. 120°10. 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边BC上一点,且BD=1CD.点E,F分别在2边AB,AC上,且∠EDF=90°,M为边EF的中点,连接CM交DF于点N.若DF//AB,则CM的长为( )A.2√33B. 3√34C. 5√36D. √311. 如图,AB//CD,OE平分∠BOC,OF⊥OE,OP⊥CD,∠ABO=40°,则下列结论:①∠BOE=70°,②OF平分∠BOD,③∠POE=∠BOF,④∠POB=2∠DOF.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12. 如图,在△ABC中,∠BAC=90°,AB=3,AC=4,BC=5,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连接AD,则下列结论:①AC//DF,AC=DF②ED⊥DF③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16④点B到线段DF的距离是4.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3. 平面上不重合的四条直线,可能产生交点的个数为______个.14. 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90°,将△ABC按如图方式进行折叠,使点A与BC 边上的点F重合,折痕分别与AC、AB交于点D、点E.下列结论:①∠1=∠2;②∠1+∠2=90°;③∠3+∠B=90°;④DF//AB.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填序号)15. 已知∠1的两边分别平行于∠2的两边,若∠1=40°,则∠2的度数为______.16. 如图,多边形ABCDEFGHIJ的相邻两边互相垂直,要求出它的周长,至少需要知道条边的边长.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
初一数学平行线的测试题及答案初一数学平行线的测试题及答案测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即测量和试验的综合。
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初一数学平行线的测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①若a①b,b①c,则a与c不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A.平行或相交B.垂直或相交C.垂直或平行D.平行、垂直或相交3.如图1所示,下列条件中,能推断AB①CD的是()A.①BAD=①BCDB.①1=①2;C.①3=①4D.①BAC=①ACD(1)(2)(3)4.如图2所示,假如①D=①EFC,那么()A.AD①BCB.EF①BCC.AB①DCD.AD①EF5.如图3所示,能推断AB①CE的条件是()A.①A=①ACEB.①A=①ECDC.①B=①BCAD.①B=①ACE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位角不肯定相等B.内错角都相等C.同旁内角可能相等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假如它们有一边在同始终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平行或垂直或相交8、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且只有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相交于P,若a①c,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2.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满意a①b,a①c,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3、如图,光线AB、CD被一个平面镜反射,此时①1=①3,①2=①4,那么AB和CD的位置关系是,BE和DF的位置关系是.4、如图,AB①EF,①ECD=①E,则CD①AB.说理如下: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相交于P,若a①c,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满意a①b,a①c,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7.如图所示,BE是AB的延长线,量得①CBE=①A=①C.(1)由①CBE=①A可以推断______①______,依据是_________.(2)由①CBE=①C可以推断______①______,依据是_________.三、训练平台:(每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已知①1=①2,AB平分①DAB,试说明DC①AB.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和AB,CD分别相交于K,H,且EG①AB,①CHF=600,①E=①30°,试说明AB①CD.四、解答题:(共23分)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①1=①2,①3+①4=180°,则a 与c平行吗?①为什么?(11分)2、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够得到直线AB①CD的全部直接条件.(12分)五、依据下列要求画图.(15分)略(1)(2)(3)参考答案一、1.B.2.A.3.D4.D5.A6.B7.A8.C二、1.相交2.公平3.平行平行4.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5.相交6.相互平行7.(1)AD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CAB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三、1.解:①AC平分①DAB,①①1=①CAB,又①①1=①2,①①CAB=①2,①AB①CD.2.解:①EG①AB,①E=30°,①①AKF=①EKG=60°=①CHF,①AB①CD.四、1.解:平行.①①1=①2,①a①b,又①①3+①4=180°,①b①c,①a①c.2、①1=①6,①2=①5,①3=①8,①4=①7,①3=①6,①4=①5,①3+①5=180°,①4+①6 =18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小测测试时间:10分钟一、选择题1.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相交或垂直2.已知∠AOB,P是任一点,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OA平行,则这样的直线( )A.有且仅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有一条或不存在3.若M,N是直线AB外不重合的两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线MN可能与直线AB平行B.直线MN可能与直线AB垂直C.过点M能作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D.过点N的直线一定能与直线AB相交二、填空题4.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5.如图,AB∥l,AC∥l,则A,B,C三点共线,理由是: .6.下列各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序号).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段;③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D,直线AB与EF相交,则直线CD与EF相交.7.工人师傅在铺设地下管线时,为检验三条同一平面上的管线是否平行,工人师傅只检验其中两条是否与第三条平行即可,这种检验方法的依据是.三、解答题8.如图,有一块大的三角板ABC,D是AB上一点,现要求过点D割出一块小的三角板ADE,使DE∥BC,请作出DE.9.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1)过P画l1∥OA;(2)过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形成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小测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 C 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故选C.2.答案 D ①若点P在直线OA上,则过点P不能画出与OA平行的直线;②若点P不在直线OA上,则过点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OA平行,所以这样的直线有一条或不存在.故选D.3.答案 D 直线MN与直线AB可能平行,也可能垂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A、B、C说法均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4.答案a∥c解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即可求解.∵a⊥b,b⊥c,∴a∥c.5.答案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析∵AB∥l,AC∥l,∴A,B,C三点共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6.答案①②③解析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原说法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不一定是平行线段,原说法错误;③没有说明在同一平面内,故原说法错误;④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D,直线AB与EF相交,则直线CD与EF相交,说法正确.故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7.答案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三、解答题8.解析如图.9.解析(1)(2)如图所示.(3)如图,∠1=∠O,∠2+∠O=180°,所以l1和l2相交形成的角与∠O相等或互补.。
FF EE22221111ABCDA BC D A BCDABCDD CBA321ABCD平行线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各语句中命题有 ( )(1)你吃过午饭了吗? (2)同位角相等;(4)红扑扑的脸蛋; (3)若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则内错角一定相等.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 下列图形中,已知∠1=∠2,则可得到AB ∥CD 的是 ( )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A.∠BAD=∠BCDB.∠1=∠2C.∠3=∠4D.∠BAC=∠ACD 4.如图,△ABC 中,∠B=55°,∠C=63°,DE ∥AB,则∠DEC 等于( )A.63°B.62°C.55°D.118°第3题 第4题 第5题5. 如图所示,AB ∥CD ,AD ∥BC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1+∠2>∠3 B.∠1+∠2=∠3 C. ∠1+∠2<∠3 D. ∠1+∠2与∠3无关6.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7 B.22 C.13 D.17或2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 2倍,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 )A.15°B. 30°C. 60°D. 90°8.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关系式:∠B+∠C=2∠A ,则此三34DCBA21角形 ( )A.一定有一个内角是45°; B 一定有一个内角是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9.(2013•安徽中考)如图,AB ∥CD ,∠A +∠E =75°,则∠C 为( )A .60°B .65°C .75°D .80° 10. 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 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透明的纸 得到的,如图:从图中可知,小敏化平行线的依据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一、填空题。
班级:姓名:
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长方形的对边互相( ),邻边互相( )。
3.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4.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 )。
二.我会画: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量出图②③中的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三.解决问题
1.李村要修一条小路与公路连接,如何修最短,请你画出来。
2.小明在游泳池里游泳,现在A处,他想尽快游上岸。
你能帮他设计一条最近的游上岸的路线吗?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A
3.某村洪灾中有多条道路被洪水冲毁,灾后该村想建一条直达高速公路的小路,要求路程最短,请帮他们设计一下小路该怎样修,为什么?。
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检测题姓名: _________________班: __________________一.〔共8 小,每小 3 分,分 24 分〕1.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 .不相交的两条直叫做平行B.两条直被第三条直所截,同位角相等C.垂直于同一直的两条直互相平行D.平行于同一直的两条直互相平行2.如所示,点P 到直 l 的距离是〔〕A .段 PA 的度 B.段 PB 的度C.段 PC 的度D.段 PD 的度第 2第3第43.如所示,以下中正确的选项是〔〕A .∠ 1 和∠ 2 是同位角B.∠ 2 和∠ 3 是同旁内角C.∠ 1 和∠ 4 是内角D.∠ 3 和∠ 4 是角4.如,假设∠ A+∠ ABC=180°,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 .∠ 1=∠2B.∠ 2=∠3C.∠ 1=∠ 3D.∠ 2=∠ 45.如,直 AB ,CD 被直 EF 所截,∠ 1=55°,以下条件中能判定AB ∥CD 的是〔〕A .∠ 2=35°B.∠ 2=45°C.∠ 2=55°D.∠ 2=125°第 5第6第76.如,将一含有 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点放在方形直尺的一上,如果∠ 1=30°,那么∠ 2 的度数〔〕A .30°B.40°C.50°D.60°7.如: AB ∥DE,∠ B=30°,∠ C=110°,∠ D 的度数〔〕A.115 °B.120 °C.100 °D.80 °8. 平面内三条直的交点个数可能有〔〕A .1 个或 3 个B.2 个或 3 个C.1 个或 2 个或 3 个D.0 个或 1 个或 2 个或 3 个二.填空〔共8 小,每小 3 分,分 24 分〕9.把命“ 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0.直 L 同有 A ,B,C 三点,假设 A ,B 的直 L1和 B,C 的直 L 2都与 L 平行, A ,-B, C 三点 ________,理论根据是.11. 如图,当剪子口∠ AOB 增大 15°时,∠ COD 增大 ________度,其根据是 ______________.12. 如图,直线 AB 、CD、EF 交于点 O,那么∠ 1+∠2+∠ 3=.13.如图, AB ∥ CD,点 E 在 AB 上,点 F 在 CD 上,如果∠ CFE:∠ EFB=3:4,∠ ABF=40°,那么∠ BEF 的度数为.第 11 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14.如图, a∥ b,PA⊥PB,∠ 1=35°,那么∠ 2 的度数是.15.以下四个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段;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在同一平面内,假设直线AB ∥CD,直线 AB 与 EF 相交,那么 CD 与 EF 相交.其中,假命题的是〔填序号〕.16.观察图形,并阅读下面的相关文字.像这样的十条直线相交最多的交点个数有.三.解答题〔共8 小题,总分值 72 分〕17.〔 6 分〕如图,∠ 1=∠ 2,∠ 3+∠ 4= 180°.求证: AB ∥ EF.18.〔 6 分〕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 O,OE 是∠ AOD 的平分线,∠ AOC= 28°,求∠ AOE 的度数.19.〔 8 分〕如图,现有以下 3 个论断:① AB∥CD;②∠ B=∠ C;③∠ E=∠ F.请以其中 2 个论断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为结论,构造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1〕条件: 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2〕证明:20.〔 8 分〕如图, EF∥AD ,∠ 1=∠2,∠ BAC=68°.求∠ AGD 的度数.解:因为 EF∥ AD ,所以∠ 1=.〔〕又因为∠ 1=∠2,所以∠ 2=.〔等量代换〕所以 AB ∥.〔〕所以∠ BAC+=180°.〔〕因为∠ BAC=68°,所以∠ AGD=.〔等式的性质〕21.〔 10 分〕如图,∠ AGF= ∠ABC ,∠ 1+∠2=180°.〔 1〕判断 BF 与 D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假设 BF⊥ AC ,∠ 2=150°,求∠ AFG 的度数.22.〔 10 分〕如图,∠ BAP+∠ APD=180°,∠ 1 =∠2.求证 :∠ E =∠ F.23.〔 12 分〕如图,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O,OA 平分∠ EOC.〔 1〕假设∠ EOC=70°,求∠ BOD 的度数;(2〕假设∠ EOC:∠ EOD=2:3,求∠ BOD 的度数.24.〔 12 分〕如图, AB ∥CD,C 在 D 的右侧, BE 平分∠ ABC ,DE 平分∠ ADC ,BE 、 DE 所在直线交于点 E.∠ADC =70°.(1〕求∠ EDC 的度数;(2〕假设∠ ABC =n°,求∠ BED 的度数〔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学习成果测评基础达标选择题1.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1=∠2,∠3=∠4,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1=∠2=∠3=∠4B.a∥bC.c⊥a,c⊥b D.a与b相交2.如图2,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1和∠2是同旁内角B.∠3和∠4是内错角C.∠5和∠6是同位角D.∠5和∠7是同位角3.如图3,∠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3+∠4=1800B.∠2+∠4=1800C.c∥d D.∠1=∠3图1图2图 34.如图4,△ABC中,D是BC边上一点,DE∥AB,DF∥AC,若∠1=250,∠2=850,则∠A=()A.1100B.850C.700D.2505.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角不相等;C.连结A、B两点;D.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同角的余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真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填空题7.如图5,∠1和∠2是直线_________和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8.如上题图,直线AB和BC被直线AC所截而成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___________;直线BD和AC 被直线BC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是__________________.9.“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个公理叫做_________________.10.如果a,b,c是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且a⊥c,b⊥c,那么a___b,理由是: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是_________.11.如图6,a∥b,若∠1=680,则∠3=_________.12.如图7,AE∥BC,∠DAE=300,∠BAC=1300,则∠B=_________,∠C=_________.图5图6图7解答题13.如图8,AB∥CD,∠1=∠2,那么BE∥DF,填写推理过程或理由:∵AB∥CD,∴∠ABM=∠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1=∠2,∴∠ABM–∠1=∠____–∠2,即∠____=∠______.∴BE//DF(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图题:(1)在图9中,用延长线段的方法,画出∠1的一个同位角(记作∠2)和一个内错角(记作∠3).(2)如图10,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P,根据平行线判定公里,经过点P画平行于AB的直线CD.(3)已知:如图11,AB//CD,AD//BC,DE⊥AB于点E,将三角形DAE平移,得到三角形CBF.15.如图12,已知AB⊥BC,DC⊥BC,BE∥CF,求证:∠1=∠2.图12能力提升选择题1.如图1,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A.∠1=∠3B.∠2=∠4C.∠2=∠3D.∠2+∠3=1800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B.同一平面内,l1⊥l2,垂足为A,l2⊥l垂足为B,A、B两点不重合,那么l1//l;C.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3.如图2,a∥b,∠1与∠2互余,∠3=1150,则∠4等于()A.115°B.155°C.135°D.12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直线,且a∥b,b∥c,则a∥cB.a、b、c是直线,且a⊥b, b⊥c ,则a⊥cC.a、b、c是直线,且a∥b, b⊥c则a∥cD.a、b、c是直线,且a∥b, b∥c,则a⊥c5.如图3,BD平分∠ABC,ED∥BC,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6.如图4,AB∥CD,AF分别交AB、CD于A、C,CE平分∠DCF,∠1 = 100°,则∠2为()A.40°B.50°C.60°D.70°7.如图5,AB∥CD,CE平分∠ACD,∠A= 110°则∠ECD为()A.110°B.70°C.55°D.35°8.如图6,a∥b,∠α是∠β的2倍,则∠α为()A.60°B.90°C.120°D.150°图3图4图5图 6填空题9.如图7,a∥b,∠1= 120°,则∠2=___________°,∠3=___________°10.如图8,AB∥CD,BC∥DE,若∠B=60°则∠D=___________°11.如图9,AD∥BC,∠1=∠2,∠B = 70°则∠C=___________°12.如图10,∠1=82°,∠2=98°,∠3=80°则∠4=___________°图7图8图9图1013.命题是__________一件事情的句子,命题都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14.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中,“两直线平行”是命题的___________;15.命题“若≠b,则”的题设是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解答题16.如图11,已知∠D = 90°,∠1 = ∠2,EF⊥CD问:∠B与∠AEF是否相等?若相等,请说明理由.图1117.按要求画出图形,已知:如图12,AB//DC,将线段DB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E图1218.如图13,三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接成一个图形,请你找出图中的一组平行线,并说明你的理由.小红:AC与DE是平行的.因为∠EDC与∠ACB是同位角,而且又相等.你能懂得小红的意思吗?小华:我是这样想的:因为∠BCA = ∠EAC,所以BD∥AE你知道小华这一步的理由吗?请你再找另一组平行线,说说你的理由.图13综合探究1.如图1,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和∠PAB、∠PCD的关系,并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证明所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图 1结论:⑴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选择结论___________,说明理由是什么.答案与解析基础达标选择题1.D2.D(提示: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注意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抓住最基本的图形,把握概念的本质.)3.A(提示: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注意观察图形.)4.C(提示: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注意转化.)5.C(提示:考查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6.A(提示:考查真命题的概念.)填空题7.BD AC BA同位角8.∠1和∠4 ,∠3和∠49.平行公理10.//平行11.112°12.30°,20°.解答题13.∠CDM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M,∠EBM=∠FDM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1)作图略,延长AD和CB两条边;(2)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作图.(3)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注意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15.思路分析:利用平行线内错角相等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明.解析:易证∠ABC=∠DCB=90°∵BE//CF∴∠CBE=∠BCF∴∠ABC-∠CBE=∠DCB-∠BCF∴∠1=∠2能力提升选择题1.C2.A (提示:考查一些重要的定理.选项A,应考虑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没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平行线.其余选项的命题均正确,所以答案选A)3.B4.A5.D(提示: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图中相等角共有5对,即:∠1=∠2,∠2=∠3,∠1=∠3,∠EBC=∠AED,∠DCB=∠ADE)6.B7.D8.C (提示:考虑同位角和对顶角即可.注意图形中角的转化.)填空题9.60 ,12010.12011.5512.10013.判断题设结论14.题设15.≠b解答题16.相等.因为∠1 = ∠2,所以AD//BC,因为EF⊥CD 所以∠EFC = 90°,且∠D = 90°,所以∠D = ∠EFC所以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BC//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B=∠AE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7.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画图如右图:18.小红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小华的理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E,因为∠BAC = ∠A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综合探究1.(1)∠APC+∠PAB+∠PCD=360°(2)∠APC=∠PAB+∠PCD(3)∠APC=∠PCD-∠PAB (4)∠APC=∠PAB-∠PCD思路分析:结论(1):只需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E,如下图(1),由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PE//CD,再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结论.结论(2):只需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E,如下图(2),由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PE//CD,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结论.结论(3):只需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E,如下图(3),由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PE//CD,再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APC=180°-∠CPE-∠PAB=180°-(180°-∠PCD)-∠PAB,即:∠APC=∠PCD-∠PAB结论(4): 只需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E,如下图(4),由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PE//CD,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PC=∠APE-∠CPE=∠PAB-∠PCD,即:∠APC=∠PAB-∠PCD(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