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71 KB
- 文档页数:4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①通过分组实验,构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能准确说出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②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问题
③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并能说出溶度积常数的含义
④通过案例学习,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溶度积常数
三、教学难点: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问题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观察思考
【探究一】
问题一:在饱和NaCl 的水溶液中,再加入
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
【图片展示】将形状不规则的NaCl 固体放在
饱和食盐水中经过一昼夜后发现变成形状规则
的固体且质量不变。你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二:NaCl 能不能与盐酸反应?在饱和
NaCl 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什么现象?
思考回答:
有溶解也有结晶的过程,质量不
变说明这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
【学生分组实验】
在饱和NaCl 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学生分析讨论】
白色沉淀是NaCl。原因:
选取生活
中常见的
NaCl 的溶
解与结晶
作为课堂
的引入,
既体现了
化学与生
活的联系又
创设了一
个很好的
问题情景,
初步
N aC l(S)N a+(a q) +C l-(a从q)平衡的
【探究二】
如何证明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能极少量的溶解?
【归纳总结】
沉淀是难溶物,但不是绝对不溶,只不过溶
解度很小,难溶物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
【动画演示】氯化银的溶解过程
少量的Ag+ 和Cl-脱离AgCl 表面进入水中(沉
加入浓盐酸,C(Cl-)增大,使平衡
向左移动,有NaCl 固体生成.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1)将少量的PbI2 固体加到盛有
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一
段时间。
(2)向上层清液中逐滴加入KI
溶液,振荡。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析讨论】
在上层清液中滴加K I溶液后,
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上层清液
中有Pb2+
视角研究
物质的溶
解问题。
通过明显
的实验现
象,对学
生已有知
识形成冲
突,激发
学生思考
和探究,
建立沉淀
溶解平衡
淀溶解过程);溶液中的Ag+和Cl-又回到AgCl
的表面析出(沉淀生成过程)。当沉淀溶解的速
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一种平衡状
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聆听,观看
【分析】
PbI2(s) Pb2+(aq)+ 2I-
(aq),
模型
引导学生
从宏观现
象到微粒
之间的相
互作用的
问题分析
深入理解
沉淀溶解
平衡反应
② K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 越小,溶解能力
越小,越难溶。【巩固训练四】
学生回答用到Ksp 中来。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交流认识、感受和体会
解决问题
CaCO3 (s)Ca2+ + CO3
2-
+
H2O+CO2
2HCO -
3引导学生
拓展提高本节课的收获自我完成
课堂小结解释溶洞的形成原因与本节课
开头呼应
提高学生
学习化学
的兴趣
课后作业查阅资料,分析龋齿产生的原因,并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提出预防龋齿的措施,写出一篇有关小论文。
板书设计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一、沉淀溶解平衡
1、定义: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形成饱和溶
液,固体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逆、等、动、定、变、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1.浓度:①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增大相同离子浓度,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2.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二、溶度积常数(Ksp)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其离子
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为一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 表示。2、
表达式:
3.溶度积性质:
①溶度积(Ksp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② K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