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

第四纪地质学的概念: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的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的概念: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的概念:是指约2.4百万年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

1.第四纪的特点1)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发生过多次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2)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3)显著的地壳运动4)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6)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与日俱增。

2.第四纪分期

3.地貌成因: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它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形起伏的动因,其发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起伏方向发展。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堆积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发展,这一过程塑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表外力成因地貌。

4.顺地质构造地貌与逆地质构造地貌:凡正向构造(背斜、穹隆、岩体等)与高地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等)与低地一致,称为顺地质构造地貌;反之称逆地质构造地貌。

夷平面: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的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减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地形。

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风化壳:具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和残积物同义。

5.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形成条件:陡坡岩体由于近临空面释重应力产生与边坡平行的张性垂直裂隙,地下水侵入裂隙,使隙内风化加深,削弱岩体与边坡联结力,长期风化使裂隙的宽和深与日俱增,终使岩体突然发生崩塌。

6.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三要素:1)滑坡体2)滑动面和滑动带3)滑床

滑坡形成条件1)岩性条件2)地质构造条件3)地貌条件4)气候和水分条件5)地震6)人工活动

滑坡发生过程1)蠕动变性阶段:在重力负荷长期作用下,岩体松弛,发生微小剪切位移,扭转和岩层弯曲等非弹性变形,滑体后部产生断续的张裂缝、中部开始微微蠕动向前挤压,两侧开始出现羽状裂隙,这时仅沿中部滑体蠕动区底部局部出现滑动面位移,运动速度缓慢。2)滑动阶段:首先蠕动区的后上部在重力牵引下形成滑动面,不断向前下部堆挤,使前下部滑动面同时滑动且后部与边部裂隙贯通时,滑坡进入滑动阶段。3)稳定阶段:滑动停止后,滑体重心降低,滑坡系统内能耗尽,因挤压使土体固结性提高和水分调整进入稳定阶段。

滑坡的分类1)滑动与岩体构造面关系:同类~顺层~切层~2)滑坡物质组成:松散层~黄土~粘土~岩石~3)滑坡厚度:浅层~中层~深层~4)滑坡形成年代:新~老~古~5)滑坡发生原因:冲刷~超载~饱水~震动~潜蚀~采空~人工切割~。

7.坡积物: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

8.坡积裙:坡积物围绕山坡下部形成的裙边状堆积地形。

9.河流均衡剖面: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的河流称均夷河流,这种河流的纵剖面即河流均衡剖面,形态上呈圆滑下凹抛物线型。

河漫滩的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砂砾,上部为河漫滩相细粒亚粘土冲积层的二元结构。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洪积物地貌,由扇顶相、扇形相、滞水相构成。

水系:由主干流和支流组成的复杂多级河道系统。

10.河谷类型1)侵蚀谷2)构造谷3)多成因谷

11.河流阶地

分水岭:将相临两水系分隔开的高地。

12.河流袭夺:是引起水系部分调整的重要原因,溯源侵蚀发展快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河流后,留下肘状河湾、风口、断头河乃至残余冲积物等河流袭夺遗征。

13.冲积物、洪积物、冰碛物、泥石流堆积物之间的区别及对比关系:冲积物是河流在河床中或溢出河床的堆积物。洪积物是在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沙石高速运动的浊水流,从山地流出山口或流入主流谷地,由于河床纵剖面坡度骤

减,又无河道约束,便分散成多股槽流;通过泛滥,槽流连接成面状洪流,两者在上述地区共同堆积的扇形堆积物,洪积物的穿时岩性扇形分相和扇面辐射状(或辫状)沟道粗粒沉积格局,是洪积物与其他堆积物区别的基本特征。泥石流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具有浮托力,运动介质为粘性泥石浆,被搬运为石块。泥石流堆积物由巨砾到粘土混杂堆积而成,分选极差,与冰碛物相似,砺石含量高于冰碛物,而粉砂含量低于冰碛物,无明显层理。冰碛物由冰川直接沉积,是未经其他外力特别是未经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冰碛物粒级范围很宽,粒度相差悬殊,明显缺乏分选,以近源成分为主,含有少量远源物质,一般不具层理。

14.年层:湖积物特征之一。所谓年层,是由颜色、粒度或化学沉积物构成对季节沉积物所组成,冰湖中的纹泥是其中之一。

15.湖进:湖滨带沉积物之上叠置湖心带沉积物,反应湖泊扩大,气候湿润。

湖退:湖心带沉积物之上叠置湖滨带沉积物,反应湖泊缩小,气候相对干燥。

湖泊沉积物在剖面上呈湖进、湖退旋回变化。

岩石形成的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解性、水的流动性、溶蚀基准面

16.峰林: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相对高差100-200m,坡度很陡,一般均在45°以上。

17.峰丛:一种山峰基部相联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相对高差200-300m。它与峰林的主要区别是峰丛山峰间基部相连的高度比例大于上部分开部分,而峰林相反。峰丛进一步溶蚀和侵蚀,形成孤峰。

18.溶蚀洼地:与峰林、峰丛同期形成的一种负地貌类型。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多沿构造线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