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要求

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要求

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要求
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要求

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要求

【学员问题】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要求?

【解答】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全隧道和各工区的施工通风设计,并考虑各工区贯通后的风流调整和防爆要求。

2施工期间,应建立瓦斯通风监控、检测的组织系统,测定气象参数、瓦斯浓度、风速、风量等参数。低瓦斯工区可用便携式瓦检仪,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除便携式瓦检仪外,尚应配置高浓度瓦检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3非瓦斯工区的施工通风宜采用压入式和混合式。低瓦斯工区的施工通风应采用压入式或巷道式。

4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施工通风宜采用巷道式。

5瓦斯隧道各掘进工作面必须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6瓦斯隧道需要的风量,必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瓦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7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风量时,对于低瓦斯工区,应将洞内各处的瓦斯浓度稀释到0.5%以下;对于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其长度较大的独头巷道,应能将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稀释到0.5%以下;用平行导坑作巷道式通风的回风道时,平行导坑的瓦斯浓度应小于0.75%.超过时,应采取稀释措施。

隧道通风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 1 、通风设计依据 ............................................................ 1... 2 、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1... 2 、地形、地貌 ............................................................. 1... 3 、地层岩性................................................................ 2... 4 、水文地质条件 ............................................................ 2... 三、通风设计标准................................................................. 2... 四、通风设计的原则............................................................... 3... 1 、通风系统................................................................. 3... 2 、通风设备................................................................. 4... 五、通风方案..................................................................... 4... 5.1 风量和风压计算 ........................................................... 4... 5.2 风机选型 ................................................................. 6... 六、施工通风检测................................................................. 6... 1 、风速测定.................................................................................. 7.. . 2 、风速测定要求.................................................................................. 7.. . 3 、用机械式风表测量隧道平均风速步骤 ........................................ 8.. 4 、隧道通风量计算 ......................................................... 1..0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 2 计算参数...................................................................................................................................- 1 - 2.1 通风计算基础参数........................................................................................................- 1 - 2.2 工程量划分....................................................................................................................- 1 - 3 风量计算及通风方式确定.......................................................................................................- 2 - 3.1 开挖面风量计算............................................................................................................- 2 - 3.2 通风方式确定及风机供风量计算结果........................................................................- 3 - 4 设备配置...................................................................................................................................- 4 - 4.1 天坪隧道各工区通风设备配置....................................................................................- 4 - 4.2 通风阻力计算及设备匹配验证....................................................................................- 5 - 4.3 进口、斜井段主扇风机匹配验证............................................................................. - 12 - 5 通风布置................................................................................................................................ - 12 - 5.1 进口段通风布置......................................................................................................... - 12 - 5.2 斜井段通风布置......................................................................................................... - 15 - 5.3 横洞段通风布置..........................................................................................................- 17 - 5.4 出口段通风布置......................................................................................................... - 19 - 5.5 风管布置对辅助坑道断面的要求..............................................................................- 20 - 6 质量保障措施........................................................................................................................ - 21 - 6.1通风管理 ..................................................................................................................... - 21 - 6.1.1 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原则...................................................................... - 21 - 6.1.2 机构和人员 ..................................................................................................... - 21 -

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措施

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措施 1 工程概况 图山寺隧道全长3216m,最大埋深160 m,是兰渝铁路高风险隧道之一,也是全线重点工程,我集团公司承担的施工任务,也是我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 图山寺隧道为高瓦斯隧道,存在天然气逸出危险,岩层缓倾,节理发育。全长3216m,洞身最大埋深160m,进口内轨面设计高程337.94m,出口内轨面设计高程357.92m。隧道进出口各设长800m单车道有轨运输平行导坑。全隧Ⅲ级围岩总长2922m,Ⅳ级围岩总长155m,Ⅴ级围岩总长139m。隧道范围内覆盖层主要以泥岩、砂岩为主。隧道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地层,岩层产状平缓,局部轻微扭动。 2 认识瓦斯 2.1瓦斯:常说的瓦斯,是指从岩层中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统称,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在地球演变的过程中,植物及其它有机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化学分解从而生成瓦斯。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 2.2瓦斯事故类型:常见的瓦斯隧道事故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瓦斯燃烧,瓦斯窒息,瓦斯爆炸,其中瓦斯爆炸危害最大。 2.3瓦斯爆炸的条件:出现瓦斯爆炸事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二是要有温度为650~750℃的引爆火源;三是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2.4瓦斯的类型: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种。 2.5图山寺隧道设计为高瓦斯隧道,全长3216米,由于该隧道位于产油产气地层,天然气等气体可能顺着岩层构造裂隙上冒,危及隧道施工。隧道里瓦斯的存在降低了氧气的浓度,能造成人员缺氧窒息。它的扩散性较强,能较快的弥漫于整个隧道内,最容易积存在隧道拱顶、坍塌空腔或通风死角内。 3 瓦斯允许浓度控制指标

隧道通风方案设计,通风计算

蒙河铁路屏边隧道斜井 通风方案 1、工程概况 屏边隧道全长10381m,进口里程DⅡK60+875,出口里程DIK71+256,为单线隧道,设计为单面下坡,坡度分别为-20.2‰(坡长9025m)、-10‰(坡长650m)及-1‰(坡长706m),最大埋深660m。 屏边斜井位于隧道线路右侧,斜井与正洞隧道中心线交汇点里程为D ⅡK66+300,斜井与线路中线蒙自方向夹角80°,井口里程为XDK1+218,水平长度1218m,综合坡度为85‰。本斜井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断面净空尺寸5.6m(宽)×6.0m(高)。斜井施工任务为斜井1218m(XDK0+000~XDK1+218),平导1735.29m(PDK66+294.71~PDK68+030),辅助正洞4165m (DⅡK63+835~DⅡK68+000),其中出口方向为1700m(DⅡK66+300~DⅡK68+000),进口方向2465m(DⅡK63+835~DⅡK66+300)。 2、通风控制条件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及安全标准: 隧道内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为6mg;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 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3,当施工人员进入开挖面检查时,浓度为100mg/m3,但必须在30min内降至30mg/m3;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超过0.5%;氮氧化物(换算为NO2)5mg/m3以下。洞内温度:隧道内气温不超过28℃,洞内噪声不大于90dB。

高瓦斯隧道通风专项方案

渝黔铁路老周岩隧道 高瓦斯通风专项方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渝黔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O一三年五月

前言 为了加强瓦斯管理,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老周岩隧道高瓦斯通风专项方案。 第一章通风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通风方案 根据老周岩隧道高瓦斯地质情况,总体通风方案采用巷道式通风,为确保排放瓦斯通风效果。通风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正洞设置1台2×110kw对旋轴流通风机、配φ1500mm风管,平导设置1台2×55kw对旋轴流通风机、配φ1200mm风管。 第二阶段: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后采用巷道式全负压通风系统。正洞内设2台通风机,独立通风。一路给正洞通风,配置1台2×110kw对旋轴流通风机、φ1500mm风管压入式通风,另一路通过横通道给平导通风,配置1台2×55kw对旋轴流通风机、φ1200mm风管压入式通风。平导洞口段设2道风门,风门后打设风道,风道口安装1台2×110kw煤矿地面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形成巷道式全负压通风系统。正洞内2台风机随掘进前移,正洞、平导通风机安设位置,安设在正洞内新鲜风流中,距回风横通道次后间距不小于100米,杜绝循环风的发生。φ1500mm和φ1200mm风管均采用抗静电、阻燃的柔性风管。根据通风检测情况,对瓦斯易于积聚的空间,在正洞和平导适当位置、横通道连接处、台车处增设SLFJ100-2T防爆射流风机,实施局部通风的方法,消除瓦斯积聚。除临近开挖面作回风的横通道外,次后的二横通道做两道永久风门以备进出设备及材料,其它不用的横通道均及时封闭。 第三阶段:隧道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全隧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平导进出口各开启1台2×110kw煤矿地面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形成巷道通风,防止瓦斯超限,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通风方案详见通风设计图附后。

隧道施工通风作业工艺标准.

隧道施工通风作业工艺标准 FHEC-SD-12-2-2007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包括瓦斯隧道在内的各类隧道的施工通风。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确定。所穿过的岩层不产生有害气体的短于300m的隧道或导坑贯通后的隧道,在洞内气体满足国家劳动保护要求时,施工可利用自然通风,其他情况均需采用机械通风。 2 应用的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及标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根据隧道施工方法、设备条件、掘进长度、开挖面积以及污染物质的含量与种类确定通风方式,编制施工通风方案。 3.1.2 对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进行施工通风设备的安装、检测、维护和日常施工通风管理。 3.2 机具准备 3.2.1通风机:轴流式风机 3.2.2通风管:刚性风管(薄钢板、镀锌铁皮、玻璃钢、聚氯乙烯塑料板等),柔性风管(维尼纶涂胶皮、混织胶皮布、维尼纶聚氯乙烯人造革等) 3.2.3风门:普通风门(由木或铁皮制作)、自动风门(电动式、气动式、水动式、机械式) 3.2.4有害气体检测仪、消音箱 3.3 材料准备 安装风机所需的基础螺栓、锚杆。 3.4 作业条件

3.4.1凿岩钻孔、爆破、出渣、运输、喷锚衬砌等工序施工时均应进行通风,主要地点是工作面。 3.4.2风机距洞口30m以上,避免洞内流出的污浊空气重新进入洞内,形成部分循环风。 4 施工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图 通风方式选择与布置风量计算风压计算选择通风设备设备布置安装质量检查 4.2 操作步骤及方法 4.2.1通风方式选择与布置 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设备条件、掘进长度、开挖面积以及污染物质的含量与种类等情况确定。 通风机通风系统的基本布置形式有送风式、排风式和混合式三种。单一的送风式或排风式通风,适用于中、短隧道;混合式通风适用于长、特长隧道,以排风式管路作为通风主管道,送风式为局部通风;隧道采用有轨运输时,宜采用排风式或混合式通风;隧道采用无轨运输时,宜以送风式通风为主,或用送排风两用式风机;隧道设有辅助坑道时,则可利用辅助坑道作为通风巷道。 4.2.2 风量计算 洞内施工所需通风量应根据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一时间爆破的最多炸药用量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时在洞内作业的柴油机产生的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满足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等条件进行计算确定。以其中最大者选择通风设备。 1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 Q=qmK 式中:Q——计算风量,m3/min(下同); q——洞内每人每分钟所需新鲜空气量,m3/min,按每人每分钟3m3计算(围岩溢出有害气体时,按每人每分钟4m3计算);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K——风量备用系数,取1.10~1.15。 2按满足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计算风量

图山寺隧道通风方案样本

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广元至重庆段LYS-13标段 图山寺隧道通风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一局兰渝铁路LYS-1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二零一一年一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3通风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通风系统及通风布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通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风机及风管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通风相关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施工通风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通风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成立通风管理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建立健全通风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样本

目录 1 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计算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通风计算基础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工程量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风量计算及通风方式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开挖面风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通风方式确定及风机供风量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天坪隧道各工区通风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通风阻力计算与设备匹配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进口、斜井段主扇风机匹配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通风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进口段通风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斜井段通风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横洞段通风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出口段通风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风管布置对辅助坑道断面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质量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通风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机构和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瓦 斯 隧 道

5.9瓦斯隧道 5.9.1瓦斯隧道在施工前,必须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预防瓦斯突出、喷出的措施和揭煤方法。 5.9.2瓦斯隧道施工前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瓦斯知识和防瓦斯危害的安全教育。 5.9.3瓦斯隧道的施工单位应建立救护队伍。救护装备和救护车辆不得用于救护以外的其他工作。 3)局部风机前后10m内的风流中; 4)电动机及其开关20m以内的风流中。 5.9.6瓦5.9.4隧道内非瓦斯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可使用非防瀑型,其行走机械严禁驶入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必须使用防爆型。 5.9.5瓦斯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瓦斯隧道洞口必须设置专业培训的专职瓦斯监测人员,每60min检测一次。 2检测瓦斯用的仪器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凡经大修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瓦斯浓度检测地点及范围: 1)每个断面应检查拱顶和两侧拱脚,墙脚各距坑道周边20cm处; 2)开挖面风流及爆破地点附近20m内的风流和局部坍塌处; 斯隧道施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施工,撤出工作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电动机附近20m以外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当瓦斯积聚体积0.5m3,浓度大于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4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值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期%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人工复电。 5回风巷或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低瓦斯工区洞内任意处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加强通风监测。 5.9.7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测”和“三人连锁爆破制”。 2瓦斯工区爆破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瞬发雷管。 3瓦斯工区必须采用电力起爆,严禁使用半秒、秒级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4洞内爆破时,人员应撤至油外。当隧道太长时,单线必须撤至300m以外,双线上半断面必须撤至400m以外,双线全断面必须撤至500m以外。 5炮孔的装药及填塞: 1)炮孔深度不得小于0.60m,相邻炮孔间不得小于0.4m。 2)在煤层爆破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孔深度的确良1/2。 3)在岩层爆破时:当炮孔浓度在0.9m及以下时,装药长度不得超过孔深的1/2;孔深在0.9m以上时,装药长度不得超过深的2/3。 4)炮孔堵塞材料可用水炮或不燃性、可关塑性的松散材料(黏土或黏土与砂子的混合物等)。使用水炮泥时,其后部必须用不小于0.15m的炮泥将炮孔填满堵严,无填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说明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设计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隧道通风设计过程。 二、设计的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隧道工程,确定需风量;确定风压;选择风机;进行风机及风管布置。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一.设计资料

二.设计要求 针对以上工程,进行2#隧道进口不同长度施工通风设计,要求采用风道压入式通风方式,进行风量计算、风压计算,以此为依据,进行风机选择(根据网上调研等方式)以及风机及风管的布置(风管可自选,不一定按所给资料)。隧道深度:2260m 三.设计容 1.风量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按照下列几个方面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在考虑 漏风因素进行调整,并加备用系数后,作为选择风机的依据。 (1) 按洞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kmq = 式中:Q :所需风量3(/min)m k :风量备用系数,常取1.1 m :洞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本设计为30人。 q :洞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取33/min m g 人 计算得:31.130399/min Q kmq m ==??= (2)按同时爆破的最多炸药量计算: 本设计选用压入式通风,则计算公式为:

Q =式中:S :坑道断面面积(2m ),90。 A :同时爆破的炸药量,0.48t 。 t :爆破后的通风时间30min 。 L :爆破后的炮烟扩散长度,100米。 计算得:37.8880.8(/min)30 Q m == (4)按洞允许最下风速计算: 60Q v s =?? 式中:v :洞允许最小风速,0.15/m s 。 S :坑道断面面积,902m 。 计算得:360600.1590810/min Q v s m =??=??= 综上,取计算结果最大值3880.8/min Q m =为所需风量。 2.漏风计算 (1)通风机的供风量除满足上述条件计算所需的风量外,还需考虑漏失的风量,即: Q 供=P Q ? 式中:Q :上述计算结果最大值 P :漏风系数。由送风距离及每百米漏风率计算得出。 由设计资料知,L 管=2260m ,每百米漏风率为1.5%,则送风距离漏风量为:22600.0150.339100 ?= 则漏风系数为:10.339 1.339P =+= 计算得:Q 供=P Q ? 1.339880.81179=?=3/min m (2)由于隧道所处高原地区,大气压强降低,需要进行风量修正: 100h n h Q Q P =

瓦斯隧道施工方案

瓦斯隧道施工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瓦斯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基本要求 1、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瓦斯知识和防瓦斯危害的安全教育。 2、建立救护队伍。救护装备和救护车辆不得用于救护以外的其它工作。 3、隧道内非瓦斯工区和低瓦斯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可以使用非防爆型,其行走机械严禁驶入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必须使用防爆型。 二、瓦斯监测 1、瓦斯隧道洞口必须设置经专业培训的专职监测人员,每60分钟检测一次。 2、检测瓦斯用的仪器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验,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凡经大修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瓦斯浓度检测地点及范围: 1)、每个断面应检查拱顶和两侧拱脚,墙脚各距坑道周边20cm处; 2)、开挖面风流及爆破地点附近20m内的风流和局部坍塌处; 3)、局部风机前后l0m内的风流中; 4)、电动机及其开关20m以内的风流中。 三、施工作业 1、当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停止电钻钻孔;当瓦斯浓度超过%时,必须停止施工,撤出工作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电动机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当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浓度大于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4、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值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人工复电。 5、回风巷或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低瓦斯工区洞内任意处瓦斯浓度超过%时,应加强通风监测。 四、爆破作业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爆破制”。 2、瓦斯工区爆破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 3、瓦斯工区必须采用电力起爆,严禁使用半秒、秒级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4、洞内爆破时,人员应撤至洞外。当隧道太长时,单线必须撤至300m以外,双线上半断面必须撤至400m以外,双线全断面必须撤至500m 以外。 5、炮孔的装药及填塞: 1)、炮孔深度不得小于0.60m,相邻炮孔间距不得小于O.4m。 2)、在煤层爆破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孔深度的1/2。 3)、在岩层中爆破时:当炮孔深度在0.9m及以下时,装药长度不得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设计计算等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依据 (2) 1、采用的标准规范 (2) 2、通风编制标准 (3) 三、工程概况 (3) 四、通风原则 (5) 1、通风系统 (5) 2、通风设备 (5) 五、通风方案 (6) 1、姚家坪隧道出口通风方案 (6) 2、庙埂隧道进(出)口通风方案 (6) 3、庙埂隧道横洞通风方案 (7) 4、田坝隧道通风方案 (8) 5、高坡隧道1#横洞压入式通风方案 (13) 6、高坡隧道2#横洞巷道式通风方案 (14) 六、通风验算 (15) 七、施工通风监测 (17) 八、主要通风设备 (18) 九、施工通风保证措施 (18) 十、施工通风技术措施 (19) 十一、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22) 1、施工通风安全措施 (22) 2、通风管理制度 (23)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安全需要。 2、XX公司对隧道施工的相关要求。 3、原铁道部《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函[2007]102号。 4、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11标段的设计文件。 5、《成贵铁路CGZQSG-1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8、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我单位类似工程地质的施工经验。 9、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 二、编制原则 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高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案。 1、采用的标准规范 ⑴ XX铁路11标隧道施工图; ⑵《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⑸《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号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等煤矿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 设计文件及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等。

瓦斯隧道管理制度

附件1: 隧道瓦斯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1、设立隧道瓦斯检测班组,建立瓦斯监控室,在隧道工区区长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项目分部安质部、物设部的指导。 2、瓦斯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瓦斯检测的操作规程,熟悉瓦斯监测设备性能,随时注意各类瓦检设备的运行状态。 3、隧道瓦斯自动监控系统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及维护工作,保证系统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瓦斯监控中心必须实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值班制度,严禁擅离职守、脱岗离岗现象发生。 根据各类瓦斯检测仪表的检定周期,提前做好计划,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严禁随意更改瓦斯传感器的参数设定,发现各类传感器数据显示异常时,应及时通过其他检测设备进行校核检测,同时报告工区区长、项目分部主管副经理进行处理。 4、瓦斯人工检测制度。 瓦斯人工检测实行三班倒24小时连续检测,每班三人,确保掌子面、模板台车、随时有一名专职瓦检员,另一名瓦检员巡回在横通道、断面变化处检测。 带班作业人员及工班长进洞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做到对作业工作面瓦斯浓度巡视监测及即时监测。 重点部位使用光学瓦检仪。 5、瓦斯自动监控系统使用瓦斯断电装置连续监测,其探头悬挂位置要能反映隧道风流中瓦斯的最高浓度。 6、人工检测频率规定:正常工序工作地段各作业面每小时检测一次,特殊工序如电焊作业、防水板焊接、塌方处理等重点部位,必须保证全过程检测。对各种通风死角每班进洞检测一次。对瓦斯浓度超过0.3%的地段,必须加强检测,增加检测的频率为每20分钟一次。隧道内爆破作业的瓦斯监测按照“隧道爆破安全管理规程”执行。 瓦检员如检测发现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立即报警,停止超标区所有工作,组织超标区域人员撤出,切断电源,立即通知监控室,加强通风。待该区域瓦斯浓度降低到0.3%以下时,方可恢复正常施工。 7、瓦斯检测结果签认制。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 李永生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 洛阳 471009) 摘 要:本文对隧道施工通风的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就如何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选择相应的通风方 式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隧道 施工通风 通风方式 选择 1 前言 无论是在隧道施工开挖时,还是在并巷工程的巷道掘进中,为了稀释和排出岩体涌出的有害气体、爆破产生的炮烟和粉尘,保持良好的空气条件,必须对开挖工作面进行通风,即向工作面送人新鲜风流,稀释和排出污浊空气。但是,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通风效果达到最佳、成本降到最低呢?这就需要首先对通风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 通风方式的分类与选择 通风方式按照通风的动力划分,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1 自然通风 在气压、温度和自然风力等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使空气获得能量,并沿并巷流动的现象,称为自然通风。而借助于自然因素产生的使空气流动的能量,称为自然风压。 在图1所示的地下井巷中,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标高差为Z 1-2,此高差内空气密度平均值为ρ 1-2 ;3 至4段为最低标高的水平巷道;2至3段和4至5段的标高差分别为Z 2-3和Z 4-5,空气密度平均值分别为ρ2-3和p4-5。根据能量变化方程可知1至5点的阻力为: h r = d ρ + υ 12-υ52 +(Z 1-2+Z 2-3-Z 4-5)·g ρ 2 式中:h r ——通风阻力; d ρ——单位质量空气静压; ρ——空气密度; υ1——进风口风速; υ5——出风口风速; g ——重力加速度。 上式中,因v1=0;Z1-2+Z2-3-Z4-5=0则有 h r = d ρ - υ52 (1) ρ 2 因出风口处5点的单位质量速压(υ52/2)为出口的能量损失,可计为通风总阻力的一部分,而可服通风总阻力所需要的能量即为自然风压,则自然风压为: h n = d ρ (2) ρ 则单位体积空气所产生的自然风压为: h n =ρa d ρ (3) ρ 式中:ρa ——空气平均密度; 当把井巷内空气视为不可压缩流体时,其静压与深度成正比,即d ρ=ρ·dz ,则(3)式可改写为: Z 1-2 Z 2-3 Z 4-5 12 34 5 新鲜风 污风(以下相同) 图1 自然通风示意图

隧道通风施工方案

XX隧道通风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之一。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XX隧道通风方案。 二、编制依据 2.1新建XX铁路XX隧道段站前工程XX隧道设计图纸、施工资料。 2.2新建XX铁路XX隧道段站前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2.3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 2.4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规则、条例。 2.5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设计暂规、施工指南、《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三、工程概况 XXXXXX。 四、通风标准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

准: ⑴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⑵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⑶常见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开挖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⑷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⑸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的最小风量,每人应供应新鲜空气4m3/min。 ⑹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五、通风原则 5.1、通风系统 隧道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连通风。隧道需要的风量,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瓦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隧道施工中,对集聚的空间和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可采用空气引射器气动风机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办法。隧道在施工期

通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方案

通风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一、系统概况 (一)隧道通风 正常交通情况时通风系统稀释通道内的CO、废气和烟雾,为乘用人员、维修人员提供合理的通风卫生环境,为安全行车提供良好的空气清晰视度。 火灾事故情况时,通风系统应具备有防排烟功能,能控制烟雾和热量的扩散,为滞留在通道内的乘用人员、消防人员提供一定的新风量,以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灭火。 在确保通风可靠性及节能运行、节约工程投资的前提下优选适当的通风方式。 本工程隧道采用射流风机诱导型纵向通风方式。新风在车辆活塞作用和射流风机诱导作用下沿车行方向流动;污染空气由出洞口排出。 正常运行时,车辆行驶形成的活塞风气流将有助于纵向通风,当车速下降形成活塞风减小到不能满足稀释通道内的污染物时,开启悬挂安装于通道顶部的射流风机,从洞口补充新风以维持通道内空气环境不低于设计标准。 (二)设备及管理用房通风 设备附属用房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轴流风机配百叶风口及防护网,补风洞需加防烟防火阀及百叶风口。主变配电站通风系统兼排烟系统。排水泵房、雨水泵房设置通风系统。 二、通风系统安装 通风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风管制作→支吊架安装→风管安装→阀部件安装→风机安装→系统漏光、漏风量试验→风口安装→设备单机试车→风量测试→系统调试 1、镀锌钢板风管制作 (1)型钢法兰风管加工流程图: 选料→下料→剪切→咬口→折方→成型→法兰制作→铆接→翻边→检验 (2)选料 风管和部件的板材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各系统的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前,首先检查所用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明材质证明,若无上述文件,不得使用。 镀锌钢板应为优质镀锌板,不得有锈斑;外观上无氧化物和针孔、麻点、起皮等缺陷,且镀锌板的厚度必须满做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最小厚度要求而制造。其他辅材不能因具有缺陷导致产品强度的降低或影响使用效能。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瓦斯隧道通风专项方案

瓦斯隧道通风实施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隧道概况 杨家岩隧道全长3205m,为低瓦斯隧道。低山剥蚀地貌,地面高程300~630m,自然横坡10°~30°,部分地段陡峭,陡坎下基岩出露。斜坡地段植被茂密,地势较平坦及沟槽地带多垦为旱地少量水田,隧道范围内自然村较多,进出口均无道路相通,交通条件较差。杨家岩隧道进口里程为LSD3K8+965,出口里程为LSD3K12+175。隧道2845m处于11.6‰下坡,365m处于3‰下坡。出口234.39m位于半径6000m的曲线上,其他地段处于直线段上。 李家山隧道属低山剥蚀地貌,自然横坡10~30°,部分地段陡峭,陡坎下基岩出露。斜坡地段植被茂密,地势较平坦及沟槽地带多垦为旱地少量水田,隧道范围内有张家山、李家山、三源河沟等村庄,有便道可达隧道附近,交通较为方便。隧道全长2856m,LSD2K4+832~LSD2K7+688,最大埋深289m,3.5‰的单面下坡。进口329m位于半径1600m 曲线上,出口175.6m位于半径3000m曲线上。隧道LSD2K5+000~LSD2K7+000为高瓦斯段,长2000m,其余段为低瓦斯段。在LSD2K5+635线路右侧20m处设置直径1.5m通风竖井,竖井深188m,通过横通道与隧道相连,横通道中线与隧道大里程方向夹角为45o。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地质构造 杨家岩隧道穿越地层岩性有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泥岩夹砂岩。隧道范围内未见断层及褶皱迹象,岩层单斜,垂直节理较发育,浅部基岩多发育风化卸荷裂隙,围岩自稳性较差,应加强临时支护,紧跟衬砌,防止坍塌。隧道正常涌水量约为1480m3/d,雨季涌水量约为2960m3/d。中厚层砂岩段或地层接触带可能会出现股状涌水现象,地表水对砼无侵蚀性。 李家山隧道穿越中下侏罗统泥页岩、砂岩及少量灰岩地层,构造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