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法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状与改善方案获奖科研报告论文【关键词】情境小学语文学生1G623.2 1A 12095-308935-0040-01一、引言《现代汉语词典》对情境的介绍是这样的:(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境地。
可见,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目的,老师通过创设或者将学生引入一定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当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问题(一)与教学内容脱离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常常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一些形式上看起来有趣的内容。
比如《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给学生播放《小英雄雨来》的电影,光是电影开头就占去了课程的一大半时间,老师随后问同学,“小雨来的英雄事迹都有什么?”学生对于文本还没完整的通读,电影也没观看完整,对于老师这个提问感到云里雾里。
这种情境的设置就没有价值。
(二)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老师在情境教学中的第二大误区是脱离生活实际,这不等于说老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是在有些方面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不相符。
比如说,《将心比心》一课,老师以一个问题作为全文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能够做到将心比心吗?”虽然课文题目是《将心比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不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所以对老师这个生硬的问题感到很困惑。
这种导入显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将心比心的情感,就算是学生理解这个词,这种以道德说教的导入方式也不能真正打动学生,而是需要更多的技巧去贴近学生。
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改善方案(一)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小学语文情境教学首先要做到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课堂情境的创设,这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小学语文课文语句优美,学生在品读语言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中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
老师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感情色彩中,感受作者的感受,获得情感的升华。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论文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联想,激发美感、情感,展开理性感悟,进入品味语言表现的音色美、情感美、形态美等审美活动中去,以此发展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论文,欢迎来参考!摘要: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与事物。
”强烈的求知欲,对科学爱之入迷,才使无数科学家取得了成功。
教学也是如此,学生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效果大不一样。
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强烈的毅力与自我求索的精神。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言描述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兴趣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情境,它依赖学生已经拥有的表象和想象起作用,要求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能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感知所学的语言材料。
在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入特定的情境。
教学《雨铃铛》,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丁零当啷”时,以语言描述为主,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
我用动情的语调有声有色地讲述:蒙蒙细雨随风飘洒,落在房檐上他们唱起了欢乐的歌儿,你们听“丁零当啷、丁零当啷”,真是一幅绮丽的图画,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真实情境中学习语言,学生跟随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展开想象,调动了学生储存在脑海中对春雨的表象,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受了语言文字蕴含的美,陶冶情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我还通过示范朗读,吸引学生读书的欲望,学生的感情朗读也是借助语言来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和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因而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朗读,把握好感情基调,与学生共创一种学习场景。
在师生共创的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论文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实践。
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实践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经验,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情境创设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互动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2. 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的紧密联系,认为知识是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发展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方法1. 生活情境法生活情境法是指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情感共鸣。
2. 问题情境法问题情境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1. 真实性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确保情境的真实性。
2. 趣味性情境创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启发性情境创设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 适度性情境创设要适度,避免过于复杂或难度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论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理论依据,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和适度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浅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浅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对表面现象感兴趣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对内在的理解,这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因此这个时期的教学应该多采用情景教学法,它能使学生又快又好地理解所学习到的东西。
根据当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所普遍存在的弊端,并总结其已有成绩和缺陷,在着重探索情景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情景教学中应遵守的条例,同时采用情景教学开展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用一定方式巧妙灵活的上课,方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要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而情境教学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其参与性,令他们做到主动学习,并相对独立的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此种做法也有利于保证大伙的积极性,避免昏昏沉沉的局面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特点二、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特点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而言,主要涵盖了以下功能:(1)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其在说话处事的过程中逻辑清晰、顺畅无阻,避免沟通障碍的局面发生;(2)获得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这是语文素养的根基。
究其原因,唯有具有了足够的古、现代文化的积淀,才不至于在未来的交流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对于表达能力的提高可谓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累积、认知能力、理解水平往往影响着其对语言含义、语言情感、语言技能的领悟。
因此,很有必要鼓励各位畅所欲言,使学生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获得灵感和升华,体味语文的乐趣。
其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教师在里面诱导学生领悟的主要内容就是它语言环境刻画的优美,语言应用的精准,思想表达的深刻,见解叙述的独到。
三、情境教学法及其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1.情境教学法简介情境教学法于20世纪中期在西方国家盛行,而我国是在70年代末引进该教学法,进而被中国语文教学界熟知,教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活灵活现的场景,使得每位同学皆能以放松的.心情融入其中,促使学生产生共鸣,使其思维更清晰,明确学习动机,活跃的参加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学习技能,并且在心理机能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该教学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主张的唯智主义的限制,其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言、行、情统一起来。
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情境教学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很容易创设出美好的情境,只要教师用心专研,找到课文的分类和运用情境的方法,就能在课堂上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最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缩短文本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融入情境中,深切感受到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学会主动学习,掌握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相信,只要教师们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探索,一定能做好情境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学路径一、情境教学的必要性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
所指的情形、景象或境地必须是具体的,具有可感性。
这样才能对人的思想有刺激作用。
学生要学会课文内容,就要把文字转化成一个场景,在场景中增强体验。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具场景或氛围,将教育置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宜的空间,帮助学生学习,使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智力。
情境教学法弥补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是盲目、随意的。
情境教学的运用是被很多中外人士印证的,也为我们开展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比如,我国古代的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
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李吉林,对小学教育改革有深入研究,创建了“情境教学”,被列为国家教委向全国推广的八个科研项目之一,被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学习采用。
国外教育家也曾对情境教学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美国的哲学家杜威指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这可以说是国外情境教学理论的萌芽。
把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情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编写的《大自然的书》,就表明了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去大自然中,利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进行情境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悟,健康成长。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或虚构的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情境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
首先,情境教学法过于注重情感体验,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
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学习语文,但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容易陷入对情感的追求,而忽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古文诗词,虽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容易淡化对古文诗词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因此,情境教学法应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理解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情境教学法难以有效地进行评价和反馈。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往往取决于情境的相应要求,而难以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进展。
在情境教学中,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的评价依据。
因此,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兼顾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也要结合学科知识的要求,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此外,情境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较为薄弱,很多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情境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
最后,情境教学法在实施中易受局限性所限。
情境教学法需要依托具体的场景或情景,因此,教学内容和目标受到限制,难以完全覆盖课程大纲中的所有内容。
同时,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设计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的准备工作和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之前,需要精心设计情境和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情境教学法本身无效。
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论文一、背景分析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实践。
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情境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实现的过程。
情境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1.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问题情境的创设3. 情感情境的创设4. 合作情境的创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情境教学的效果评价1.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2.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教学效果的优化情境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五、情境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体验,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通过展示月夜美景的图片和播放月光下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论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论文摘要:情境教育教学包括的当今教育理念不但有着显著的时代特色,并且对孩童教导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
该文主要结合情境教学的应用现状和实际,针对该法在小学中具体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现状如今的教育方法百花齐放,尤其针对小学教学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
随着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又被重新提起,作为小学教学中相当重要的环节,新的教学法都既注重教学过程又强调教学结果,旨在让小学生们真正把握和掌握所学知识。
情境教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主要指在教学中创设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参与情境并讨论,把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应用在情境里,最终达到学有所用。
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对老师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1情境教学法和具体的应用1.1情境教学法情境是指通过话语、事物或音乐等方式来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生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们各种情感得以激发并表现出来,从而老师对其性格个性等方面进行陶冶和培养。
最终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提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正确地树立。
1.2作用1.2.1通过创立情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能体现个人欣赏和审美能力的。
它通过特定的情景符号,借助音符生动地反应实际的`生活,抒发人的内心。
因此音乐能够引起人的共鸣,触动人内心的柔软从而涤荡心灵。
所以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择孩子们熟悉的自然界中纯粹欢愉的音乐,既能将孩子们放在自然界的渲染中又可以使他们感到音乐的美妙。
像自然中小河流水的哗哗声,鸟儿在枝头鸣叫的叽叽喳喳,蝉在枝头的鸣叫,青蛙在荷塘的声声呱呱呱,将所有这些声音配上相对应的画面。
放出这些音乐片段,然后让孩子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又在脑袋里想到了什么?让他们马上写下来。
这样孩子的听力、联想力甚至绘画交流的能力都能同时得到锻炼。
小学语文论文-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应用通用版随着我国对于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情景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情境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1.让课堂氛围更轻松、更活泼空洞的填鸭式的讲解,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一堂由老师精心准备、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课程,对学生知识掌握往往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移情体验,既能营造活泼而轻松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与文化内涵产生共鸣,接受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小学生往往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这更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理解。
同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自制能力较低,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厌倦心理,情境教学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学习的兴趣。
3.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过于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反而扼杀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限制了想象空间。
而情境教学可以唤起学生压抑的童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开放思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放飞想象力,畅所欲言,展现自己的智慧和个性,同时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启发,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语文学习成绩。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将情境教学与课堂阅读的内容结合起来,营造身临其境的状态,提升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来训练学生对于语句和段落的运用能力。
2.在语文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场景,让学生自主进行联想,激发他们对于主题的感悟,触动情感,从而提升创作的质量,锻炼写作能力。
谈谈小学语文中的情境教学【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这已是不容置疑的结论。
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来揭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情境教学情境创设兴趣激发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使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
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常用方法有: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
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
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感人文章,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的爱并不陌生,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爱。
根据文本特点,我引入汶川、玉树、雅安震灾的一些图片和故事,联系生活展现情境,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
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
如在上《桂林山水》、《走进丽江》等课文后,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研究情境教学法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探讨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情境教学法强调将学生置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一)情境教学法的定义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式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的短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感受春天的美景,然后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海底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实现自主探究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探究。
教师在创设情境后,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
课堂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
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可以想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不妨从“创设情境”方面着手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扮演角色多媒体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
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
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如此“沉睡”下去,可以想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情境教学成为丰富儿童语汇、发展儿童语言的极好途径。
因此,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能通过一定的途径,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
一、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能力、智力和情感意志尽可能大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1、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所以,教师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实际应用中,情境教学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情境设计不够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参与度不足等情况。
需要认真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运用策略,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问题意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有效的运用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重点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2. 正文2.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语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进行课文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故事情节、角色对话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字中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也可以应用于词汇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实践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词汇,提升学生的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还可以用于写作教学。
通过设置不同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2 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论文•相关推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论文摘要:随着情景教学方法的成熟,情境教学已经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联系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小学生特点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多个方法入手,阐述了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语文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一定的道具和方法,根据教学的内容,在教学阶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反映的生动情境。
这种具体情境的创设要能够唤起小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感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或教学内容,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传统中语文教学刻板枯燥的印象,使语文教学变的更趣味和有效,也很好实践了现代教育改革提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曾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到,思维是从直接经验的情境产生。
小学生还在对外部世界形成初步认识的阶段,对于抽象化的学习内容的兴趣不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适的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儿童学习的重要特点是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形象化的学习内容。
所以说,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联系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重要作用。
下面本文介绍该如何将情境教学的方法具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1根据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情景小学语文是将实用性和情感性牢牢结合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考虑怎么教会小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更要考虑怎么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人文素养,让语文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相伴一生的挚友。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应当结合教学介绍,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用意,思考怎么才能准确给学生传达作者的情感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研究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问题与解决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情境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境教学法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教育目标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精选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2.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巧妙运用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应在教学情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情境教学法的特点,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法【摘要】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发出各种问题,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创设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种教学方法。
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
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呢?首先,要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
作为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角度设疑: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文章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体制)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风格)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第二、科学地设计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因此,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必须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必须完成的智力操作任务。
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难易适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有效地参与讨论,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及步骤,指导学生研读和思考。
首先,让学生欣赏课文录音,带着以下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首散文诗由三幅画面组成,每幅画面上有海燕、有背景,哪位同学能够最快又好地分别描绘出这三幅不同的画?学生们感到这个问题新鲜,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全身心投入地进行了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他们领悟到这三个画面分别是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品味着语文学习的乐趣。
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每一个画面是怎样描写海燕的?请同学们找出表现海面景象变化的关键语句。
学生反复朗读,分组讨论,发言交流,互相补充,共同探究,解决了这个问题,领会了高尔基描绘不同画面海燕形象的意义。
然后,我又顺着学生的兴趣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文章描写这几个画面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谁能把它们概括出来?海燕、大海、波浪、海鸥、海鸭、企鹅、风云雷电、暴风雨分别象征了什么?学生们进行讨论探究,教师给以点拨指导,学生懂得了这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是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的,从而理解了本文的深刻意义。
学生不仅理解了各个事物的象征意义,而且了解了作者运用比喻、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增加了散文诗的感染力。
上述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了一条教学主线。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习主体作用。
因此,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应适当。
问题难度过低,就缺乏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难度过高,学生难以完成智力操作任务,就会降低学习兴趣。
“跳一跳,摘得到”是最理想的问题难易程度。
第三、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母语学习规律,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策略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
2、要善问、善导。
《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即提问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
善问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可含糊其辞;要准确,不要误导;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难度适宜。
善导即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
3、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要使学生有效地探究学习,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敢想、敢问、敢做。
课堂上,许多学生担心:我提的问题如果别人都会了,同学会不会讥笑我呢?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而安全的心理环境。
教师要“蹲下身子看孩子”,对每一个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表示关切、赞赏,不管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鼓励,对于错误问题要予以纠正与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4、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围绕矛盾处质疑。
语文课本中总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第四、运用问题教学法,应该贯彻纲举目张的精神,以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带动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
语文教学的任务,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方法的多样性,任务的综合性决定了方法的综合性。
我们之所以把问题教学法的运用看作是带动其他教学方法运用的纲,是因为在客观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进行的。
因此,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对其它教学法的带动作用也是必然的。
这种带动作用至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问题教学法对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穿针引线的串联作用。
其二,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也为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开辟道路。
当然,尽管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把其他教学法的运用串联起来,可以为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开辟道路,但是,其他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独立的作用,问题教学法是代替不了其他教学方法的。
譬如说,目前语文教学学术界公认,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速读能力、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六大要素组成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任务,都有相应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方法来承担。
如速读能力,必须通过默读和朗读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起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的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把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串联起来,形成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是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第五、把握语文问题教学的评价要点:(1 )有没有问题?一堂课应该解决一些问题,重点解决的只有三个,即是重点难点或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既是纽带,也是标志。
课堂中的问题讨论应该是围绕问题进行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应该是猜想、论证与演绎。
课堂行为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
没有问题就没有课堂。
(2)问题由谁提出?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由学生提出胜过由师生互动提出,由师生互动提出胜过由教师提出,由教师提出胜过不提出。
当然,这里有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强调教师必须预设课堂最有价值的问题,但必须通过学生生成出来,这不是埋伏设套让学生钻,而是?控制是为了飞得更高?。
(3)由谁解决?由前三排还是后三排同学解决?总体而言,由学生解决胜过由教师解决,但由后三排的学生解决又胜过由前三排的学生解决。
当然,有些问题必须解决,有些较难的问题不解决比肤浅地解决更好。
(4)解决得有没有创造性?解决的结果如何?是否令人感动?一种教学是否成功主要有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在实践中探索出这么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的标准也应该包括发现奇迹。
问题教学的最大的成功是发现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且找到追踪答案的思路。
同时,也使教师发现了新问题,教学相长。
最后,在教学中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备课。
1.整体研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分析新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及需求。
3.综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创设教学情境。
即具有针对性,不流于形式。
(二)上课。
1.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作用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2、注重情感因素在问题情境中的效应。
课前的设计、课中的运用是重要的因素。
此外,教师发问的态度和对待答问中学生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诙谐潇洒的谈吐,必将搭起师生间情感的桥梁,形成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为创设问题情境奠定基础。
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的教学情境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同时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创设一个具有内含问题的情境,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溶入情感。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以“匠心独运”的创新意识,通过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不懈地努力,让语文课堂在孩子们一次成功、一份自信、一回期待中快乐地度过。
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一个和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