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解剖特点、临床症状和治疗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8.44 MB
- 文档页数:106
颌骨骨折诊疗规范(手术科室)颌骨骨折有一般骨折的共性,例如疼痛、肿胀、出血、移位、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
由于颌骨解剖及生理特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有其特殊性。
第一节下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较上颌骨骨折常见,这是由于下颌骨的位置占据面下1/3部分,其面积大、位置突出、所以骨折发生率高。
下颌骨发生骨折的部位常与解剖结构有关,如正中联合部、颁孔区、下颌角区及踝状突颈部等为骨折好发部位。
骨折块受咀嚼肌牵引常发生移位,导致咬合错乱。
下颌骨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发生骨折的频度为黑状突颈、下颌体、下颌骨颁部、下颌升支和牙槽突。
【诊断标准】详细询问创伤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及方向,常见骨折段移位。
下颌骨骨折首先应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过程及临床表现,同时注意全身情况。
骨折处可见到面部创口、肿胀及皮下淤斑。
下颌骨骨折可出现张口受限和运动异常,检查患者牙列可见牙齿咬合错乱及牙弓形态异常等情况。
摄取下颌骨后前位与侧位片,有条件可摄取下颌曲面断层X线片,必要时行CT摄片。
一般可确诊,并明确骨折部分、类型、骨折段移位情况及牙与骨折线的关系。
(一)颁部骨折单发的正中骨折可无明显移位;双发骨折可由于颈舌肌和须舌骨肌的牵引向后退缩;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可使牙弓变窄。
后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有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危险。
(二)颁孔区骨折一侧颁孔区骨折时,前骨折段可向下方移位且稍偏向内侧;双侧颁孔区骨折时,两侧后骨折段由于咀嚼牵引而向上前方移位,前骨折段向下后方移位,致颁部后缩及舌后坠。
临床上骨折的移位方向有时还要考虑骨折线的方向,也能影响骨段的移位。
(三)下颌角部骨折骨折线如位于下颌角时骨折段移位通常不明显,这是因为下颌角部两侧均有嚼肌和翼内肌附丽,骨折段不易发生移位。
如骨折线在嚼肌和翼内肌附丽位置之前则前骨折段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向上移位。
(四)黑状突骨折单侧黑状突颈部骨折患侧耳前区可有压痛,张口时可加重,检查患侧㈱状突的动度减弱或消失。
下颌骨颏孔区骨折
下颌骨颏孔区骨折是指下颌骨的颏孔区发生骨折。
下颌骨是头颅中比较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颏孔区是下颌骨中的一个脆弱部位,容易受外力打击导致骨折。
颏孔区骨折可能会导致下颌骨的断裂,进而影响口腔和咀嚼功能。
常见的原因包括车祸、摔跤、暴力冲击等。
颏孔区骨折的症状通常包括疼痛、肿胀、牙齿不对齐、咀嚼困难、张口困难等。
诊断通常通过X光、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
来确认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支撑装置稳定颌骨,使其自行愈合。
手术治疗可能需要通过开放性手术来重新排列并固定骨折部位。
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口腔卫生的保持、饮食的调整、口腔肌肉的锻炼等。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下颌骨颏孔区骨折,建议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断与治疗发表时间:2009-07-30T16:07:12.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凯 (尚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尚志 150600) [导读]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
【中图分类号】R7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79-01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
下颌骨骨折的部位常与受打击的部位有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治疗的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5,最大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跌落伤10例,工伤5例,打击伤5例,其他意外伤2例。
骨折部位,颏部骨折21例,颏孔区骨折15例,下颌角部骨折5例,髁突骨折6例。
1.2 临床表现常因不同部位骨折、不同方向的肌牵引而出现不同情况的骨折段移位。
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即使骨折段只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
1.3 诊断首先采集病史,观察颌面部有无创口、肿胀、出血和淤血、检查有无牙列移位、咬合紊乱、开闭口障碍、下唇麻木、牙龈撕裂、台阶状移位和下颌骨异常动度等。
手法检查很重要,扪诊时骨折区常有明显压痛,骨折移位时,可扪出台阶感,骨折处不明确时可用双手的示指和拇指分别放在可疑骨折两侧牙的咬合面和下颌骨下缘,两手做相反方向移位,如有活动度和骨摩擦音,即可明确诊断。
1.4 治疗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早期复位与固定,使之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愈合,并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
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伤后3~5天内进行,但应注意先处理其他严重合并伤。
如伴有开放性伤口,可以手术复位固定。
2 结果 39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X光片,为骨性愈合,9例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半年后复查X光片,为骨性愈合。
3 讨论颌骨骨折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是一篇全面梳理和概括口腔颌面外科学核心知识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和领域范围,包括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以及常见疾病类型。
接着文章重点阐述了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牙齿拔除、口腔炎症、颌骨病变、面部创伤等。
此外文章还深入介绍了颌面外科的常用手术技术及其适应证,如颌骨手术、面部整形手术等。
本文强调了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如微创技术、数字化外科技术等的应用。
总体上这篇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和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口腔颌面外科基础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这一领域的基础内容广泛,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解剖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牙齿、颌骨、面部软组织等。
掌握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熟悉颌骨的结构、面部神经和血管的分布,以及牙齿的位置和形态等。
生理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功能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唾液分泌、咀嚼、吞咽等功能的研究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基础。
此外颌骨的生长和发育、面部骨骼的改建等生理过程也是医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病理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疾病往往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了解常见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如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有助于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生需要熟悉X线、CT、MRI等影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便准确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如手术切口、止血、缝合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熟悉颌面部手术的特殊技术,如颌骨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麻醉与镇痛:麻醉技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颌骨骨折科室:骨科口腔科外科部位:口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根据致伤原因,又可分为火器性损伤和非火器性损伤两大类。
颌骨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Top]本病多为外伤所致,根据致伤原因,可分为火器性损伤和非火器性损伤两大类。
颌骨骨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Top]一、临床表现:颌骨骨折和其他骨折相比,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临床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骨断端异常动度或移位、功能障碍等,还具有其临床特点,这是由颌骨的解剖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1、骨折段移位:颌骨骨折后发生骨折段移位主要取决于有骨折类型、撞击方向、肌肉牵拉和骨折段本身的重量。
上颌骨如发生横断骨折,骨折段常因重力而发生下垂移位。
如撞击方向是由前向后,骨折段可向后移位,使面中部凹陷;由下向上的撞击,常造成嵌顿骨折。
下颌骨骨折段的移位,主要是因肌肉牵拉所致。
颏孔部骨折时,前骨折段常因降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常因升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上移位(图10)。
颏部的粉碎性骨折,中部骨折段由于颏舌肌、颏舌骨肌牵拉而向后移位。
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的牵拉向中线移位,使下颌骨前部弓形变窄。
这种骨折可引起舌后坠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应特别注意。
髁状突骨折,多因间接受力所致,可与颏部骨折同时发生,应注意检查以免漏诊。
髁状突骨折后,常因翼外肌的牵拉,向前内方移位,同时下颌升支因升颌肌群牵拉而向上移位,出现前牙不能闭合的状态。
如双侧髁状突骨折,则前牙开牙合更明显(图11)。
图10 颏孔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情况图11 髁状突骨折后骨折段的移位2、牙齿咬合错乱: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常因颌骨骨折段移位而发生错乱,这是颌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对诊断颌骨骨折有很重要的意义。
上颌骨横断骨折,骨折段向下移位,使上颌后牙与下颌后牙发生早接触,使前牙呈开牙合状态。
下颌骨骨折后,多因骨折段移位,出现牙齿的咬合关系错乱。
若无骨折段移位,则牙齿咬合无明显错乱。
下颌骨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下颌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击致伤,道路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
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部骨折40%~60%左右。
由于下颌骨承托下颌牙列,参与构成咬合系统,同时还参与颍下颌关节的构成,且是颌面部唯一能动的大骨,因此伤后对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影响较大。
二、适用范围下颌骨骨折。
三、诊断(-)骨折分类1,按骨折性质分类①青枝骨折:骨裂或皮质骨折裂,但骨连续性完好;②闭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完好,骨折呈封闭状态;③开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损伤,骨折部位与外环境直接相通;④简单骨折:骨折单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⑤复杂骨折:在下颌骨多个区域发生骨折,有明显移位;⑥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明显移位;⑦骨折骨缺损:骨折伴骨缺损及移位。
2.按骨折部位分类分为镰突骨折(骨折线位于或延伸至乙状切迹以上)、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颌角骨折(磨牙平面向后水平延伸线与第二磨牙远中垂线之间的骨折)、下颌体骨折(须孔后和下颌角前区域骨折)、须正中及须旁骨折(须孔之前)、牙槽突骨折。
3.按骨折线方向分类分为有利型骨折和不利型骨折。
前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垂直;后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平行。
(二)临床表现与专科检查1.骨折部位肿胀、疼痛2.软组织撕裂、血肿和淤斑3.牙齿松动和骨擦音下颌骨骨折时,常合并牙外伤导致牙齿松动,当将双手拇指放在牙列上,其他手指放在下颌骨下缘,双手做相反方向轻微运动时,可在骨折部位探知骨擦音和骨异常动度。
4.咬合关系改变咬合关系的改变高度提示存在下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下颌骨骨折、颍下颌关节损伤均有可能引起咬合关系改变。
双侧下颌角或踝突骨折可导致后牙早接触或前牙开合;前牙牙槽突骨折或须旁骨折移位可导致后牙开合;同侧下颌角和须旁骨折可导致单侧开合;下颌正中和踝突骨折,同时下颌后部骨关节外展移位,可导致后牙反合。
5.下唇麻木、感觉异常或迟钝外伤后下牙槽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往往是下颌骨在下颌孔远心端出现骨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临床上,大部分发生在下颌角、体部和须部的非移位性骨折通常不会导致下唇麻木。
xxxx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指南口腔科下颌骨骨折[概述]下颌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颏部、体部、角部、支部及髁突部骨折;好发颏正中联合、颏孔区级髁突颈等部位;可单发、双发或粉碎;可分为闭合或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1.伤处局部肿胀、压痛、并可发生皮下淤血。
2.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咬合关系正常或错乱。
3.面部畸形、不对称。
4.可同时伴牙级牙槽突骨折。
[诊断要点]1.有张口受限、张闭口运动异常、疼痛及下唇麻木等。
2.骨折各段移位的状况,并导致咬合错乱程度和状况。
3.骨折处牙龈撕裂及出血。
4.骨折部位触诊可有台阶状、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5.髁突骨折可见后牙早接触、前牙开合、耳前肿胀压痛及张口受限;外耳道及颅中窝骨折时,可发生耳道出血或脑脊液瘘。
6.摄X线片或CT片,明确骨折部位。
[诊疗原则及方案]1.治疗原则为复位级固定(1)复位是以恢复伤前咬合关系为标准。
儿童因乳恒牙交替后咬合关系还可再次调整,要求不像成人那样严格;无牙颌以恢复全口总义齿的正常咬合关系为标准。
(2)骨折线上的牙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如明显松动、折断或严重龋坏者应拔除。
(3)骨折局部应有足够软组织覆盖。
2.复位方法(1)手法复位:适应于早期、单纯线形骨折。
(2)牵引复位:适应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多发性骨折或已有纤维愈合者,常用分段带钩牙弓夹板通过橡皮圈做颌间弹性牵引。
(3)手术复位:用于复杂或开放性骨折级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3.固定方法(1)单颌牙弓夹板或树脂贴片夹板固定: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形骨折。
(2)颌间固定:用于骨折后咬合关系不稳定者,即在骨折复位后将上下颌牙牙弓夹板拴结固定。
(3)骨内固定:也称坚强/坚固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或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按张力、压力原则应用小型接骨板、螺钉作切开复位固定。
(4)颅颌固定:用于维持稳定咬合关系的辅助固定,常用弹性绷带作颅下颌缠头固定。
(5)固定时间:视骨折情况,一般为3~4周;钛制骨内小型接骨板除儿童因可影响颅骨发育外,无感染时一般无需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