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

  • 格式:doc
  • 大小:105.05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的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

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

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5.生态监测: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

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指示生物法:是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

7.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

8.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9.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变化。同时在一定的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10.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是若干类型系统的组合,其数据的空间尺度要比生态系统大,主要是气候、地形、群落与生态系统、土壤物理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等。

11.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12.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13.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

14.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二、填空题

1.五大圈层是什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

2.信息传递包括哪四种——物理信息及其传递、化学信息及其传递、行为信息及其传递、营养信息及其传递。

3.指示生物法有哪四种——

(1)现场比较评比法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

(2)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适用于动、植物;

(3)人工熏气法动、植物均适用;

(4)浸蘸法。

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类——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地理分布。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6.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出生率、死亡率、牵出率、迁入率。

7.生态因子作用包括哪五个方面——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三、简答题

1.生态监测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

(3)综合分析。

(4)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城市热岛效应是什么?

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

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

城市热岛。

3.光的生态作用是什么?

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

(2)光强与动物。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反射投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同的。

(2)可见光对动物的生殖,体色变化,迁徙,羽毛更换,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

(3)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1)植物的光周期。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2)动物的光周期。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徙、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4.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定义: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是指代内和代际机会选择的公平性。

(2)合理需求原则。这就要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来满足,立足于人的合理需求而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发展和需求要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3)和谐性原则。人类必须与自然共同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和共同繁荣。

(4)持续性原则。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器生存率的能力。

5.干扰生态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6.生态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答: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工艺生产系统。

作用:(1)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7.酸雨的定义和危害

答:定义: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

危害:

(1)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它能使湖泊河流酸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2)使土壤酸性化,破坏土壤,同时本酸化会导致有毒金属(汞和铝等)从土壤和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影响树木的生长,危害农作物。

(3)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

(4)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8.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以及国际社会控制变暖的行动是什么?

答:措施:

(1)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2)加大在科技和公众教育领域投资,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3)发展电动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4)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6)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7)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

国际控制变暖的行动:

(1)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负责分析和报告关于全球变暖的科研成果。

(2)1992年,世界各国首脑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在峰会上,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但它并没有为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3)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约5%。包括美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4)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5)2007年12月15日下午,经过持续十多天的马拉松式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通过名为“巴厘路线图”的决议。“巴厘岛路线图”规定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