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设计规范和新技术

试论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设计规范和新技术

试论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设计规范和新技术

试论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设计规范和新技术

发表时间:2019-07-23T15:31:36.0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魏鸿飞[导读] 摘要: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民用建筑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份证号码:13013319860607XXXX

摘要: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民用建筑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能源浪费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且引起了相关部门及行业的高度重视。民用建筑节能的实现除了要在使用过程中提倡节约能源的理念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建筑的设计阶段严格按照节能规范和标准实施。电气系统作为民用建筑的主要功能系统之一,它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使用过程的电力资源节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是指在保证安全用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电能的有效利用率,进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民用、商业、工业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节能设计理念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得到了重视。在我国现阶段的民用建筑中,电气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大,其节能设计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节能设计规范

在我国现代社会倡导和谐、绿色、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建筑行业主体的民用建筑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较为严峻的电力资源浪费问题,并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保证民用建筑中各种电力设施及设备的节能运行,设计是前提和关键。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建筑设备系统正常运行和照明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国家节能设计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对设备采取节能高效运行方式、对照明采取节能控制方式和限定不同功能区域照明功率密度等方式来限定建筑的电力能耗指标,以达到节能设计的目的。如何合理应用规范进行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首先要明确民用建筑的不同功用,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型;其次,明确现行电气节能设计主要规范、标准,以及主要的要求和应用:最后,总结当前电气节能设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综合分析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规范要求,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控制重点在建筑公共区域照明的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方面,从照明光源选择、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照明功率密度限值要求、用电计量、照明与控制、设备控制等方面对电气节能设计提出明确要求。我国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还有很多方面的潜力可发掘,如:供电设备的合理选型,供电线路材质、截面积、长度和供电功率的合理搭配、自然采光的利用,灯具的合理布置与控制等方面,这需要规范的不断完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以及在设计过程中的不断应用来发挥出更多电气节能设计的潜力。

2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中,如何进一步达到更为理想的节能效果,新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在我国现代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中,对于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中都要适时加大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部分高端技术的深入探索,进而实现更为理想的电气节能效果。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技术包括低损耗变压器S11、SC10;高效电机Y2;节能耐腐型电缆桥架QGQJ;消除高次谐波装置;克服三相不平衡装置;稳定供电电压开关;浪涌吸收装置;无功补偿电容装置;各种调速节能装置。

在民用建筑场所内使用的多为单相电感性负荷,因其自身功率因数较低,在电网中滞后无功功率的比重较大。为保证降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保证有功功率的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供电效率和电压质量,减少线路损耗,降低配电线路的成本,节约电能。通常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装设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自动补偿按性质分为三相电容自动补偿和分相电容自动补偿。三相电容自动补偿适用于三相负载平衡的供配电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设备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包括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热交换系统、采暖通风及空调节系统。考虑到投资、设备用房及管理人员综合技术水平等因素,一些设备供应商及专业公司根据客户要求,开发了单项节能技术,如电能管理装置、照明总线控制技术、空调系统节能自动控制装置、电梯群控装置等。《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照明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应适度控制照明功率密度,而不宜片面追求过高的照明标准。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或装置。如:卧室、客厅等处均可采用调光开关,高级住宅采用节电钥匙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等。根据照明使用特点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方法。

3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注意事项

3.1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过程中,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但不以简化功能和降低功能要求为代价。即满足照明的色温、照度、显色指数;满足舒适、卫生及内部通道通畅无阻。

3.2 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强调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应该是让该部分增加的投资,能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3 节能的着眼点,应首先节省无为损耗的能量,尽量减少那些与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无关的能量消耗,再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采用先进技术成果使其能耗降低。

4 结束语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先进技术的合理掌握与应用是尤为需要关注的,而且要保证电气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具有协调性、可操作性与科学性,进而才能全面提升国内建筑行业的节能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俞丽华,朱桐城.电气照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1-12.

[2]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8-29.

[3]曹玉亭.对电气节能技术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7):239-240.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5.3.26中的规定。 5.3.27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5.3.27中的规定值。

5.3.28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 5.3.29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5.3.29的规定。 5.3.30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5.4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5.4.1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1 具有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宜作为采暖或空调的热源; 2 具有热电厂的地区,宜推广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供冷技术; 3 具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宜推广应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 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 5.4.2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6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5.4.3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5.4.4 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

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

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 案例,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设计优化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经过工程实例研究发现,当前节能设计自然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外围结构设计还需要优化等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节能设计的效果,因此提出增加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节能技术水平等措施,进而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采光率;照明系统 1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从高层办公建筑绿色设计的角度来说,建筑节能设计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建筑以及设备节能相互结合,构建高效率的节能系统,充分发挥节能体系的使用优势,获得更多的节能效益。在建筑物设计中,可开展节能设计的部分很多,例如材料和门窗等,都能够采用节能设计手段,积极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好围护结构部分的节能设计把控,进而保证建筑节能的效果。 2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问题的分析 2.1自然资源未能充分开发 从建筑运行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说,照明和取暖以及通风等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依靠电灯照明或者空调取暖等,毋庸置疑会造成大量电力资源被使用和浪费。基于节能设计理念,在高层办公建筑内积极推广运用采光技术以及太阳能技术等,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照明和取暖以及通风等的能源消耗。不过当前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中,自然资

源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1]。 2.2节能设计没有全面落实 目前,国家积极提倡在高层办公建筑中实施节能设计,比如照明节能设计以及通风节能设计等,不过因为节能设计理念尚未完全落实,使得电力资源被严重浪费的问题依旧存在。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建筑领域的节能设计,尤其是通风系统以及照明系统,设计水平相对来说依旧落后。 2.3外围结构设计需要优化 从建筑运行的角度来说,很多高层办公建筑都存在着外围结构性能不强的问题,即保温隔热性能不强的问题。一般来说,建筑的外围结构具体包括屋面和外墙等。建设的高层办公建筑,其横向屋面面积同竖向表面表面相比而言很小,所以墙体和建筑窗户的保温隔热能力直接影响着建筑外围结构保温隔热的能力。在建筑设计中,若没有做好外围结构设计的把控,使得结构不具有保温隔热能力,很容易增加空调供暖系统运行的能源消耗[2]。 3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的总结 3.1案例概述 以某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为例,地下部分2层,地上部分25层,主要房间类型包括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建筑面积大约25298.16m2,建筑高度为99.9m。现结合其能源消耗分析,总结节能设计优化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3.2能源消耗情况 从能源消耗的情况来说具体如下:①照明能源消耗79.324kWh/m2a;②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一、建筑部分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对节能的要求,住宅、宿舍、公寓(包括酒店式公寓与公寓式办公)、医院病房及幼儿园,均应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按规范和标准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空间,围护结构均应做节能设计。 3、不同使用性质的功能空间,能分开考虑的可分开进行节能设计;不能分开的按节能指标高的进行节能设计。 4、住宅楼底层(不超出住宅楼平面范围)设有每户建筑面积小于300㎡的商业网点,可统一按住宅进行节能设计。 5、当屋面采用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设。 6、住宅顶部如有阁楼层,不管用做储藏室或卧室,屋面均应按节能要求做保温。 7、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窗面积和凸窗所占的墙面积应按窗洞口面积计算。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普通窗降低15%,且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外墙的传热系数。 8、常用整窗传热系数应根据DB64/521―2008《居住建确定,检测报告不能作D1.2及表D1.1筑节能设计标准》表.

为设计依据。 9、常用外门窗采用5+9A+5或6+12A+6的中空玻璃。平开窗铝合金型材或塑料型材均不宜小于60mm。推拉门窗不能作为节能门窗使用。 10、一般建筑门窗不宜采用充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窗,可考虑采用单框塑钢窗加塑钢中空玻璃窗组成的双层窗。 11、居住建筑外窗的下口距地尺寸不应低于0.5m。 12、主要使用房间的朝向为东向或西向时,其外窗应考虑遮阳。 1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置,统一设计施工,同步运营使用,不能作为二次设计内容。 14、室外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必须设置托架、支座或挑板,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严禁将集热器悬挂安装于室外。15、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做保温处理,并应保证外门窗洞口室内部分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 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16、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保证变形缝两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 17、外保温系统优先选用涂料饰面,如贴面砖需采取特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贴面砖时,建筑EPS殊构造措施。. 高度不超过20m,EPS板的密度应不低于22kg/m3, EPS板应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要点(修改)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一公共建筑的界定 公共建筑主要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电视建筑等);交通运输建筑(如汽车客运站、铁路客运站、航空客运站、港口客运站建筑等)。 凡不设采暖空调系统的单层或多层独立式商业仓库、市场(如菜市场、建材市场、水暖器材市场等)建筑,不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设有采暖或空调系统(包括房间空调器)的市场建筑,以及居住建筑底部的商场、商铺,应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二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有连接部位时的节能设计 1 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衔接部位的传热系数K,应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最小值设计。例如:公共建筑顶层与居住建筑底层相连楼面,按各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架空地板的规定K值设计(对 对湖北省取K≤0.65);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连接墙体,本地区按公建标准和居住建筑标准中外墙的最小K值设计。 2 当计算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的体型系数时,两者的外包面积和体积分别计算,相交部分的面积不参与体形系数的计算。 3 计算建筑物采暖空调能耗时,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连接部位按不传热的绝热体设置。 三公共建筑节能50%的内涵 公共建筑节能50%的内涵是: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基准建筑”[其围护结

构按不同地区的传统做法(详见GB50189第1.0.3条的条文说明),外窗遮阳系数SC 不分地区均取0.80;采暖燃煤锅炉效率均取0.55,离心机水冷机组的能效比取4.2,螺杆机水冷机组的能效比取3.8;照明用电量均取25 W/m2],在保持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3章规定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其全年的暖通空调和照明计算能耗为100%。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使所设计的公共建筑的全年暖通空调和照明计算能耗相当于“基准建筑”能耗的50%: 1 在保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3章规定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采用合理的节能型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单体建筑设计(使所设计的建筑符合GB50189第4章第1节及4.2.7条、4.2.9条的规定); 2 加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使其符合GB50189第4章第2节的规定性指标); 3 提高暖通空调设备及其系统的效率(使其符合GB50189第5章的规定); 4 使照明设备及其系统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有关规定; 5 按照GB50189第5章第5节的规定,加强暖通空调设备及其系统的运行监控。 由于公共建筑的功能多样,能耗情况复杂,不同的公建能耗相差甚远(例如,武汉9栋商场、办公楼、酒店的全年能耗调查测试结果表明,全年能耗量为0.386~2.579 GJ/m2,其中空调能耗量为0.137~0.858 GJ/m2,全年能耗最大与最小的相差6.7倍,空调能耗最大与最小的相差4.4倍,空调能耗与总能耗的比例为22.3%~79.4%),加上全国的气侯条件相差很大,因此,各地围护结构、暖通空调和照明所分担的节能率也相差很大。全国从北到南,围护结构部分分担的节能率约为25%~13%,暖通空调系统分担的节能率约为20%~16%,照明系统分担的节能率约为7%~18%,50%的节能率只是代表全国的总体节能水平,单个建筑物的节能率可能超过或不及50%。 四实现节能50%目标的设计途径

公共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公共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1T11:09:40.0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任周勇[导读] 对于公共建筑能耗指标,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状况,可提出不同的指标。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普陀 200062 摘要:公共建筑是城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筑中的耗能主要部分,在公共建筑中相当大一部分为办公建筑。在办公建筑项目的整个设计环节中,对于各种先进技术和资源合理有效的整合,实现节约和环保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设计提升各项资源的使用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办公建筑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构建可靠的节能建筑,为办公提供优质环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共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关键词:公共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1、公共建筑能耗指标 对于公共建筑能耗指标,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状况,可提出不同的指标。基于建筑工程参数概况,主要分为两大类指标,规定性指标、综合能耗指标。基于研究方法的指标,实测指标如用能强度指标(EUI),主要通过实测等途径获得,模拟指标如设计/标准建筑物的年耗电费用指标(DEC/SEC),是通过模拟的手段获得。其中,规定性指标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综合能耗指标在建筑的设计、运行使用阶段,通过能耗计量汇总分析各项指标,并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也可以通过模拟获得该指标,既可以在设计阶段也可以在项目节能改造阶段,对项目改造措施进行模拟预测分析,本节主要通过模拟的手段对规定性指标进行评价研究。 规定性指标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附属参数以及内部设备参数进行规定的指标,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规定的在不同气候区域不同体型系数下,对于建筑附属参数如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外门及楼板传热系数、窗墙比、太阳得热系数、屋顶透明部分的规定限值以及对采暖、空调、照明、设备、新风参数的规定值。 表1、2 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规定围护结构相应的传热系数。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是根据近十年建筑材料变化更新做出的新要求,从图1 可以看出幕墙传热系数的变化,并第一次对太阳得热系数 SHGC 与窗墙比大于 0.7 的围护结构提出了要求,之前是强制要求围护结构窗墙比小于 0.7。对于其他围护结构,对屋面传热系数要求减少28.5-42.9%,外挑楼板传热系数要求减少30%,外墙传热系数要求减少20-40%,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要求减少13%,并对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作了要求。 2、节能设计的思路 国内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发展和传统的建筑对比来看,技术类型更多,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可持续发展设计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主导方向,办公建筑设计在整体规划和单项专业设计中需从节能、绿色、生态等角度出发,对其规划和实施进行有效控制,从使用材质和设计上创新使用更科技的环保技术,有效的提高办公建筑的科技性,还能提高使用企业部门的专业整体形象、减少办公耗材的投人、提高办公效率。在此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坚持综合节能环保的原则,区别分析现代节能办公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建筑特点,结合建筑的区间状况、功能、空间形态,设备系统等各个角度综合考虑,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1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指标 1.1体形系数 办公建筑体形系数,关系到节能设计的效益。如果办公建筑的体形系数偏大,表明建筑潜在热散失问题,此时办公建筑的能耗偏高,需安排节能设计。体形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办公建筑外围接触大气的整体面积与概括体积的比值,体形系数明确了办公建筑的节能需求。 1.2通风指标 通风指标涉及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办公建筑中的通风方式不同,结合通风指标的规定,改进通风方式,促使其在办公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通风指标对办公建筑的布局、规划有要求,按照通风指标的要求设计办公建筑,由此熟悉掌握通风指标与节能设计的关系,在通风指标的作用下实现节能设计。 1.3采光指标 采光指标规定了办公建筑的照明系统,照明节能设计时需要达到相关的采光指标,由此才能保障办公建筑室内的照明效率。采光指标是照明设计中重点考虑的一项因素,关系到办公建筑照明的方式和设计,因为办公建筑对照明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按照采光指标执行,才能在节能设计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照明。外围护结构办公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中同样涉及到了较大的能耗,也是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关键指标。外围护结构存有保温、隔热的指标,根据指标要

求,外围护结构需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当调节能源,达到节能的目的。 2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策略 结合办公建筑中的节能需求,例举比较典型的节能设计策略,控制办公建筑的能源消耗。 2.1环境设计 环境对办公建筑的能耗有一定的影响,气候、风向、光照都是环境设计中的因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传统能源的投入。例如:某办公建筑规划了布局、体型,深入研究了办公建筑所处环境中的风向,避免该办公建筑过于密集而影响了原有的流通风向,该办公建筑的前期设计阻断了自然通风的路径,在办公建筑附近引起了漩涡风,严重影响了办公建筑的通风环境,所以该办公建筑设计时避开了漩涡风,重新设计了办公建筑的整体布局,适应了外界环境,最主要的是不需要采用机械式的供能方式,提高了对环境的利用率,辅助办公建筑达到节能的标准。 2.2新能源应用 新能源是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建筑行业非常关注新能源的应用,积极推行新能源的应用,取缔传统能源的消耗。常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都可以应用到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中。我国新建办公建筑中,40%-60%已经投入了新能源的应用,每年能源节能的比重高达30%,利用新能源即可满足办公建筑的运营需求,提供可用的能耗。

高层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40,No.12,2010 工业建筑2010年第40卷第12期 13 高层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 李雪平 1,2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 710055;2.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通过对西安高层办公建筑的现状调研及存在主要节能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本地 区气候特点的高层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策略, 以期对高层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有参考价值。关键词:建设现状;存在节能问题;节能设计策略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OF HIGH -RISE OFFICE BUILDING Li Xueping 1, 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55,China ; 2.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 ’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54,China ) Abstract :It has been proposed the energy-saving strategies of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s ,which can adapt to local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high-rise office buildngs in Xi ’an City ,and also by way of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Which would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for the energy-saving design of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s. Keywords :construction status ;existing energy-saving problems ;strategy on energy-saving design 作 者:李雪平,女,1972年出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 E -mail :lxp402@https://www.doczj.com/doc/8611495710.html, 收稿日期:2010-05-26 高层办公建筑是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必然产物。近年来,西安市和全国各地一样,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高层办公建筑也越来越多的兴建起来。高层办公建筑在节约城市土地资源、体现城市繁荣、 丰富城市景观、美化空间形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必须看到,高层办公建筑为保持正常的运作,在电梯、空调、供水、供暖、管理等方面要多消耗大量的能源。1 西安高层办公建筑建设现状 通过对西安高层办公建筑的现状调研,发现呈现如下特点:1)从区位分布情况来看, 高层办公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上。如:所调研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办公楼位于西安市北郊经一路和纬四路处东南角。西安出口加工区服务中心位于西安市北郊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西安软件园凌翼广场位于科技二路与团结南路交叉口处。2)从建筑类别来看,西安的高层办公建筑大多由办公和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组成, 很少有单一功能的纯办公楼。3)从建设主体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层办公建筑的建设业主过去以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服务单位自建为主,现在成为以私人投资、开发企业投资为主体。 2西安高层办公建筑目前存在的节能问题近几年西安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之快有目共 睹,但是在建筑节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1)大面积玻璃幕墙几乎成了流行的立面设计手法,到处采用,加大了空调负荷和光污染。 2)为满足业主求快的心理,设计人员习惯于套用负荷指标进行估算,在调查中发现某些高层办公建筑的空调装机冷量即使在最热天也只是用到1/2左右。 3)某些开发商出于短期行为,认为“建筑节能得益的是购房户 ”,“今后能耗费用要分摊给用户”,不愿意为不能立即见效的节能措施投资,也不愿采用国外成熟的节能新技术。 4)西安近年来也建了一些智能化大楼,但对智能化大楼的理解还仅局限于大楼的弱电系统。其实,真正的智能建筑,应该是能够感知各种需求,并迅速地用最小的代价和最少的资源去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智能建筑首先应是节能的、环保的、高效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2005-5-27 浏览次数:383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改善深圳市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居住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从规划、建筑、热工、空调、照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在保证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使用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0.4 居住小区宜通过采用生态设计,改善小区热环境与空气品质;居住建筑应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和提高空调设备能效比等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卫生换气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空调能耗应节约50% 。 1.0.5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qc) index of cool loss of building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 2.0.2 空调年耗电量(Ec) 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消耗的电能。 2.0.3 空调设备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额定工况下,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同一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效比不同,涉及能效比数值时,必须指定工况。 2.0.4 热惰性指标(D)index of thermal inertia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2.0.5 典型气象年(TMY)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接近30年平均值的各月组成一年,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各月

武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规定

《武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0.1 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住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和改变采暖与空调能耗大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与空调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制定本技术规定。 1.0.2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武汉市新建、扩建、改建的且设置采暖和空调降温系统的居住建筑设计。暂行条件设置采暖与空调降温系统的居住建筑,其建筑设计和围护结构设计也应按本技术规定执行。 1.0.3 按本技术规定进行建筑热工与采暖空调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0.1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系指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环境温度和空气质量条件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空调降温系统运行效率,使建筑物的采暖与空调降温能耗降低到规定的水平。 2.0.2 采暖期天数(ZH) 累年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天数的平均值称为采暖期天数,单位:d。 2.0.3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e) 统计年份内当地气象台(站)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单位:℃。 2.0.4 空调降温期天数(ZR) 累年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的天数的平均值,称为空调降温天数,单位:d。 2.0.5 空调降温期室外平均温度(te) 统计年份内当地气象台(站)夏季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单位:℃。 2.0.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全部房间平均计算温度为16℃,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供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单位:W/平方米。 2.0.7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qR) 在空调降温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全部房间平均计算温度为28℃,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空调降温设备提供的冷量,单位:W/平方米。2.0.8 采暖耗煤量指标(qc·H)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平方米。 2.0.9 空调降温耗电量指标(qE·R) 在空调降温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空调降温期内消耗的电量,单位:kW·h/平方米。 2.0.10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平方米·K)。 2.0.11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 方明强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方明强 发表时间:2018-05-16T15:16:22.2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方明强 [导读] 摘要:办公建筑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一种建筑量最多的类型。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办公建筑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一种建筑量最多的类型。在设计办公楼宇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技术设计与概念运用等方面的工作,这对于建筑节能性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办公建筑的有关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依照现代办公的具体要求和人们的行为习惯对建设进行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建设设计所采用的各种节能措施与生态措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节能;设计方法;办公建筑 办公建筑是一种大量投入建设的公共型建筑,所采用的节能设计理念可以做好基础公共建筑参考。本文对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关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公众以及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公共建筑节能概述方面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措施与设计方法,对办公建设节能设计中以往长期存在的错误进行了分析与纠正,阐述了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新的概念与新的思路。 1.国内建设现状及建筑能耗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开工数量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通过目前国内和第Ⅲ类地区建筑能耗的实际情况可知,全国能源总体消费中,建筑消费占12%~20%左右,人均建筑能源年消费量为标准煤100~145kg。由于在住宅建设使用过程中,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节能意识,在主观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对能源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但对于公共建筑来说,所造成的能源浪费一方面是由设计不当所造成,另一方面是由建筑使用者的无意识浪费所造成的。这就需要通过节能设计的方式对可能出现能源浪费的关键位置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最大程度上提高办公建筑的节能性能。 2.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概念与思路 相比于住宅建筑来说,公共建筑牵涉范围更广,技术类型较多。无论是“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还是“健康建筑”在方案设计与规划阶就要开始广泛采纳各方意见,做到心中有数。而办公建筑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与企业形象,对于建筑的维护成本与办公效率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掘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优势。在设计办公楼内部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综合节能”的可持续原则。尤其是对于办公楼这种24小时有人活动的公共建筑来说,即要做好外墙保温工作,也要依照不同建筑的设备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整合。 以布鲁塞尔Center International Rogier为例,在对该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通过降低设备占用空间的方式提升了可出租面积,通过双层复合外皮技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过滤器,对建筑内部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双层外皮在夏季能够减轻室内冷负荷、阻挡阳光,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拔风的效果,将室内废气抽出,将百叶设置于双层外皮之间,能够对太阳辐射起到良好的吸收作用,同时也能够将一部分紫外线光反射出去;封闭双层外皮在冬季时节也能可以作为太阳能吸收器,以被动吸热的方式向室内环境供暖,热空气能够建筑中的热流起到干扰作用,对室内环境可以起到换气通风的作用。另外,将通风供所管设置于双层外皮之间,所设置的空腔即排气管。Center International Rogier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具有控制外界能量收集、扩大使用空间以及降低外部噪音等方面的功能。 3.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关措施 新形势下的公办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节能性需求。在一幛办公楼中,相比于敞开式办公室来说,小型办公室更加能够发挥更加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由于所设置的小型办公室对于使用面积将造成一定的浪费,但综合考虑建筑维护成本和所节约的资源,这种做法在经济性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然而,公共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与住宅建筑有着本质性的不同,所需要投入应用的技术种类与建筑材料相比于住宅建筑来说明确较多。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办公建筑的有关特点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综合运用各种节能技术手段来提高办公建筑的节能性水平。 3.1改善外围结构的热工性能 在建筑外围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所选用的基本保温材料有胶粉聚苯颗粒、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或XPS保温板。采用该设计方式一方面能够在外围结构形成一层保温系统,内保温做法也能防止外墙瓷片的脱落现象,同时既能满足耐火极限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外围结构的质量与观感。 当前部分办公建筑在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装饰的过程中采用幕墙系统。设计人员需要依照实际情况,对节能保温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比如于干挂石材幕墙系统的石材与基层之间设置保温材料,若将金属面板、石材、玻璃岩棉及玻化微珠等保温材料看作是一个整体,以一体化的形式投入生产,对所形成的保温构件直接进行安装。采用这种做法所耗费的成本比传统方法相对高出一些,但建筑的保温性能则因素而大幅提升,在经济性上仍然有着一定的优势。当前我国有施工办公楼从幕墙系统的角度出发来改进建筑的节能性。由于一些建筑物的层间混凝土部分和勒脚部分设置有金属、石材等实体幕墙,支撑系统在幕墙以内空间相对充足,可以额外设置保温层,采用A级耐火保温材料玻化微珠或玻璃岩棉保温材料的情况下,对建筑物热桥起到保温隔热的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够对外墙热工性能进行一定的改善。 3.2利用玻璃材料技术 为了使办公建筑的采光与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设计人员需要尽量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出现立面效果增强等方面的考虑,将在办公楼中设置更多的大面积窗,将大面积透光部分设置于幕墙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外围结构中的玻璃材料就成为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公办建筑大量使用玻璃材料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节能策略主要有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玻璃构件构造技术以及玻璃材料技术三种,在对各种措施进行合理化选择以及组合的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要全面实现美学、功能与技术三者之间的统一。现阶段节能效果最为出色的玻璃材料主要为low-E中空玻璃与常规镀膜玻璃,这两种材料均是以镀膜及双层玻璃的方式对阳光经过玻璃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反射,降低可见光的通过量。其中low-E中空玻璃对于各镀膜层厚度与性质进行了搭配,即能够对热量起到良好的反射作用,同时也能够维持玻璃材料应用的透光性,该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办公办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设计人员在对办公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型玻璃材料的性能优势,同时也要对各种先进的构造技术与设计手段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使玻建筑能耗特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3.3关于外墙轻型砌块材料技术及保温做法措施 对于外墙体块来说,各个地区对于外墙砌体材料都有一定的保温及隔热措施要求,所使用的外墙砌体也不同。如夏热冬暖地区来说,外墙采用最多的砌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该材料与蒸压粉煤灰砖对比,其密度比蒸压粉煤灰砖密度低,能够起到很大的保温隔热措施,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