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讲义共20页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三章兴观群怨《诗三百》第一节《诗经》概况一.关于经“经”最初并非儒家经典的专称,先秦诸子多称其先祖之书为“经”(《墨子》有“经上”篇;《老子》分“道经”和“德经”)。
后来,“经”也并非儒家经典的专称,如道家著作《老子》被称为“道德经”,《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释家著作如《金刚经》等。
儒家典籍被称为“经”,最早出现在《庄子》和《荀子》中。
《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又载老子语云:“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汉代,儒家经典被广泛称为“经”。
后来出现“五经”、“六经”、“十三经”等说法。
“十三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二.《诗经》之名《诗经》在先秦多被称为“诗三百”,如《墨子·公孟》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之说。
《论语·为政》记孔子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路》又载孔子语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到了汉代,“诗经”这一称谓才正式出现,后人基本沿用这一称谓。
三.关于《诗经》的集结《诗经》是如何集结的,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后人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1.采诗说《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又《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