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稳定情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稳定情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稳定情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稳定情绪

怎样帮助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个案研究摘要: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怎样帮助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开展的。在通过观察、了解、对话等方式探索到研究对象情绪不稳定,上课不专注,故学习效果较差,尤其是控制不住自己,好与人争斗,缺乏忍让精神的原因后,逐步展开培养措施,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个案研究情绪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正文:

一、个案描述:

姓名:小胡(化名);性别:男;出生年月:2000年5月。

通过对该生的观察可以看出,他身材壮实,是运动场上的活跃分子,平时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科普类读物。控制不住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玩小东西,学习不够专心。个性倔犟、脾气暴躁。对人不和悦,喜欢争强好胜,常因小事与人争执,时常与同学打架,欺侮弱小,每学期都有打人的记录。

二、个案分析

小胡这种常出现的情绪反应就是急躁,它是小学生中常出现的情绪反应之一。通常情况下,急躁的人常有如下表现:不论做什么事,兴头来了马上动手,既没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而且一开始就急于见成效,遇到困难时更是烦躁不安;在等候消息时,心情格外急切,坐立不安;处理矛盾和问题时,易鲁莽和冲动;盲目行动,往往事与愿违。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有时很想把成绩搞好,但又缺乏扎实的努力,一段时间后成绩没上去,急得不知从何干起;特别是经过努力以后成效不大,就耐不住性子,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形成越上不去越急、越急越上不去的恶性循环。

急躁与对问题的认识有关,当认识到问题很紧迫、很重要时,往往会产生急躁心理。急躁会使人心神不安,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紊乱状态。急躁的人容易灰心。一个人在急于求成的情绪支配下,往往操之过急,不等深思熟虑,也不等准备工作做完后便马上开始工作,这样当然很难取得圆满的结果。当

事情遭到挫折时,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而是带着更加急躁的情绪,不冷静地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结果仍然没有满意的结果,时间长了,就会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急躁的人易怒。生活中,爱发脾气的人往往都是性子很急的人。愤怒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在盛怒下失去理智,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急躁情绪的推波助澜所致。因此,训练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三、个案辅导

(一)学校教育:

1、从细节入手,做宽容的使者,影响学生

因为该生在情绪不稳定,控制不住自己,好与人争斗,缺乏忍让精神。因性格暴躁,支配人的欲望过强,因此,人际关系欠佳,加上经常大打出手,令其他同学讨厌而产生疏离感。所以在处理他的任何事上我都特别注重细节,首先问清楚缘由,再让他自己说说值不值得生气?为什么?自己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教育,多让他发表意见,启发自我认识。如果是上课时和同学发生争执,我会悄悄的走到他旁边摸摸他的头或者小声的告诉他:“冲动是魔鬼”等等之类的话,下课后再单独谈心的方法来处理。通过耐心启发和诱导,以说理或将小故事的方式让他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良的,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且可能伤害很多人及对自己的不良后果。

用自己的宽容影响他,让他也成为有一颗宽容心的孩子。

2、改变环境

调整座位,让其和一个性情温柔、成绩好的女生同座,并和他约定写观察日记,要他描写该同学的性格特点,找出自己性格与同座性格的差异,使之成为模仿学习的榜样。

3、组织活动,发挥其特长

由于他爱看科普类课外书,在班上组织的“课外科普知识大比拼”的集体活动,我特意让小胡担任比赛小组的组长,引导他主动与人交流配合,克服易冲动的缺点。通过这些集体活动,树立他在班集体中的形象。改变同学对他的以往看法。

4、学习上严格要求,加强计划性

首先,与语文教师商量,出难题考他,使他经受挫折锻炼,正确对待自己,克服盲目自信情绪,激发进取精神。

其次,让他知道学习和做事一样要有始有终。并告诉他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前,可以先订个计划。比如期末考试要到了,可以把每天用几个小时复习,都复习哪些科目安排一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复习起来就不会毛手毛脚的,刚拿起数学课本想起今天的生字又没背,刚背两个字又想起明天有小测验,最后什么都没做好。

(二)家庭教育:

通过和孩子谈话、家访的形式我发现: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是大声的呵斥就是打骂。可见父母主要采取权威管教方式,对小胡要求严格,但缺乏方法。于是我给家长题了几点建议和方法:

1、改变和孩子一争到底的教育方式

建议他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多克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平等、平静地讨论问题,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不要把任何问题看得过于严重。

2、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

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误,应该帮助其认识到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而不是动辄打骂。

3、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果自己错了,一定要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而不是给自己找一些接口。因为久而久之,孩子学到了出了错就找理由。

4、多与教师单独交谈,与孩子一起总结

我们约定以后在在了解或分析小胡在校及在家情况时应单独交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指责孩子,等了解分析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近期的进步和不足。

四、辅导效果

1、情绪状态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充分理解、热情鼓励、充分尊重,保护自尊心,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激励的教育策略下,小胡的精神状态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打架次数大大减少,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和睦多了,最让人欣慰的是会主动关心帮助生病的同学。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2、学习态度变化。以数学举例:上课和同学发生矛盾而赌气不听课、不

做作业的现象明显减少。并且下课后能自觉补上落下的作业。碰到难题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能自已解决的也能虚心请教同学或老师、直到搞懂为止。

五、结论与思考

1、本研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形

成积极的心态;通过耐心启发和诱导,以说理方式让他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良的,启发自我认识,使其自身明白急躁情绪给自己带来的不良行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控制来避免的。

2、从研究结果得到证明,本研究的操作模式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素质形成

规律的。为一种人的心理素质,它的形成都要经过目标认同,认知产生;动机激发,欲望产生;想象展开,描绘蓝图;体验成功,愉悦心境的形成等阶段,愉悦心境的形成就意味自信心的提高和建立。

3、本研究证明了,鼓励适度自炫,不但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而且促使

人不断进步。自炫是自信心的外在体现,自炫也需要勇气和自信,在自炫中再度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喜悦自赏中提高自信心。本研究的结果很支持适度自炫能提高自信心这一观点。

4、在本研究进行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校家双方的努力,重视家长、教

师对孩子自信心培养的观念和方法问题,以及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权重问题,将会取得更大的效果。

参考资料:

1、孙晓云著《好孩子好习惯》漓江出版社

2、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