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优秀课例研究评优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省级优秀课例研究(数学)评优方案为总结研修项目实施成效,提高课例打磨质量,推动远程研修工作健康、有序、

可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实施方案》要求,经省教育厅同意,决定组织进行省级优秀课例评优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评选理念

1. 总结、整理和推广各地在课例打磨活动中涌现出的新成果,充分肯定成绩,表彰先进,进一步探索课例打磨的新理念、新思路与新方法。

2. 促进校本研修,营造更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引导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把教学研究的重点聚焦在课堂教学上,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真实且常见的教育教学现象。

3.为每个小学教师提供参与、展示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学会课例研究方法。发现和培养名师团队,促进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交流、分享与相互学习。

4.总结研究新时期山东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

5. 收集优秀课例,把其一等奖优秀课例收录进教师研修资源库。

6. 重视研修的有效性和常态性,关注研修团队的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推动教师队伍整体与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和谐发展。

7. 本次评优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力求透明度最大化,接受广大教师监督,确保评选质量。

二、操作程序

本次评选将采取五级评选程序,具体流程如下:

县(市区)推荐→省专家个人初评→省专家小组集体评→省专家小组交换评→省专家领导小组集体终评。

(1)县(市区)推荐:由各县(市区)从本地课例研究中,推荐8%的课例参加省级优秀课例评选。

(2)省专家个人初评:按地区跟进指导的专家组须回避本地区的评优工作,由省专家从县(市区)推荐的、并不属于自己分工批阅的课例中,按规定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

其中每份课例至少要有三位不同专家打分(若还有专家参与或指导了其中的课例研究,必须回避),再取其平均分。如果分数相差太大,要交与省专家小组或省专家领导小组评议。

比例数为:从县(市区)推荐的备选优秀课例研究中择优评出10%至15%左右的一等奖,25%至30%的二等奖,其它为三等奖。注意:有科学性、思想性错误的不予评奖。

另外,省课程团队还可对因受区域评优比例限制,未评上省级优秀的课例研究,提出少量的省级专家推荐的优秀课例研究。

(3)省专家小组集体评:汇总专家个人评选情况,集体酝酿再评,得出评选结果。

(4)省专家小组交换评:两专家小组之间交换评价,重新赋分或确认小组评价结果。

(5)省专家领导小组终评:对各专家组小组和被交换小组评选结果进行赋分或确认。

三、评价标准、评语及赋分

各级评委要严格遵循评价标准,并对评出的优秀课例研究要进行评语鉴定、赋分及等次评价。

1. 评价指标:

首先,优秀课例研究是在合格课例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合格课例研究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评价

合格评价评分评价说明

磨课计划活动安排、保障措施等要素完整

5

次研修合格学员标准中磨课参

与的数量要求。

全组教师都明确所承担的任务 5

备课研讨有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

和基于实践反思等三个教案

5

三次备课的教案、全组备课研

讨文字记录或综述材料、平均

每位老师修改过一次教案和有

3个点评。

备课有研讨,研讨有记录 5

全组教师对教案有点评或修改 5

上课观课有上课实录(视频或文本) 5 有上课文字或视频实录、准备

会有记录、本组老师都参与并

承担分工观课任务。

本组老师都参加听课,并有分工 5

课前有观课准备会记录 5

课后评议本组人人参加评课并发言,提交

了评课会记录。

5

全组老师参加课后评议,评议

讨论、观课报告和上课老师说

课稿一应齐全。

提交了各个维度的观课报告 5

上课老师有说课稿。 5

磨课总结反映全组老师的所做所想所获

的磨课文章不少于3篇

5

合格评价

以上12个基本项为合格项,缺

一不可。

60

合格课例研究评价办法:平台对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合格课例打磨进行自动甄别、

统计和反馈。并对该课例记60分。

优秀课例研究的评价

其中,数学组从本身学科特点以及本次研修实践出发还要求:课例研究始终都要聚焦问题,进行较有深度的课例分析,并注意课例研究从计划和实施要能显示出:本周期磨课是研究主题一以贯之的完整系列活动。

2.赋分要求:一等奖90分以上;二等奖85~89分;三等奖80分~85分,请注意适当排序。

3.评语要求:一、二、三等奖的评语可按《评语参考》(见附件1)中5个维度的内容去写,内容要分别涵盖各个维度的优点。

4.省级专家评委分组。(见附件2)

四、评价监督

省专家个人、各研修小组如对评优持有不同意见,可以直接向省级优秀课例研究(数学)评优监督组提出申诉,但要提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诉意见或说明书)。

监督组负责人:康武吴正宪

邮箱:szukw@

山东省优秀课例研究(数学)评优小组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附件1:评语内容参考

一、磨课计划

1. 规划周密,要素完整,任务明确,分工具体,“三次备课,两轮打磨”任务落实到位,时间分配科学合理。

2. 计划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所研讨之问题,既能体现当前课程改革方向和修订版课程标准精神,又能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

3. 依9个环节顺次开展课例打磨活动,并及时提交每个环节的磨课资料。

二、教学设计

1.准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基础,根据教学经验或前测结果,确定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2.对教材内容作全面梳理,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明确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知识点,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

3.教学目标符合修订课标要求,体现教材特点,较好地预设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实现“四基”“四能”维度的融合,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既要有预设学生的生成(如质疑、可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等)以及教师的对策,又能效运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拓展阅读材料等)开展学习活动。

5.群组老师全体参与教学设计。同伴互助,切磋琢磨。群组切实修改教学设计问题,课例打磨过程体现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设计前后明显的变化等。

三、上课视频

1.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开展有效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师生互动积极、充分。教师尊重、爱护学生,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有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合理、恰当,具有激励性;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做到由点到面,点面结合。

3.教学活动富有个性,特色鲜明;教师教学语言清晰、生动,板书设计恰当,仪态自然大方;具有教学机智,恰当处理课堂中生成性问题。

4.学生有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愿望,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主动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并能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能够尝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能有效利用教师和同伴提供的信息,将学习的内容整合到己有知识中。

5.教学环节流畅、紧凑,层次清楚,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效率较高;新“四基”“四能”目标能自然恰当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观察

1.观察目的明确。研讨的主题突出、鲜明;观察的问题目标明晰,定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