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格式:doc
- 大小:191.11 KB
- 文档页数:9
《金融学》习题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一般等价物易于携带便于贮藏2.一般等价物3.纸币硬币银行活期存款近似货币货币替代物4.狭义货币广义货币5.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6.价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正比反比7.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购买外国商品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家8.银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9.格雷欣法则10.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A2.ABCE3.A4.AC D5.ABCD6.A7.ACD8.ABC四、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交换日益增多,交换地区扩大,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物品就逐渐被固定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这种特殊的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
而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某种商品担当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
2.信用货币——作为商品本身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不相等,并且不能用以兑现金银的货币,称为信用货币。
3.流通手段——货币在两种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的作用,即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4.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体制与组织形式。
包括币材规定、货币单位、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5.格雷欣法则——是指定价过高(货币名义价值高于货币本身价值)的劣币把定价过低(货币名义价值低于货币本身价值)的良币驱逐出货币流通市场的趋势。
五、简答题:1.答: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
(1)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在执行这个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2)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第二章信用练习一、判断1.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借贷活动为基础。
()3.商品赊销不用支付利息,因此不属于信用范畴。
()4.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信用形式。
()5.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将最终取代商业信用。
()6.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与商品买卖活动规模密切相关。
()7.金融工具具有收益性,即肯定能为持有者带来固定的收益。
()8.商业票据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凭证,它可以通过背书流通转让。
()9.商业汇票是指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10.商业本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二、单选1.信用是()。
A. 买卖行为B. 赠予行为C. 救济行为D. 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2.信用的产生与货币的()职能直接相连。
A. 流通手段B. 价值手段C. 支付手段D. 贮藏手段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 平等的价值交换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4.以下属于信用活动的是()。
A. 财政拨款B. 商品买卖C. 救济D. 赊销5.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A. 银行信用B. 国家信用C. 商业信用D. 消费信用6.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提供信用的一方通常是()。
A. 买方B. 卖方C. 工商企业D. 消费者7.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与之相关的是()。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政府信用D. 消费信用8.()是现代信用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A. 银行信用B. 国家信用C. 商业信用D. 消费信用9.交易一方向另一方出售某种资产,并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按约定价格从另一方购回同种资产的交易形式称()。
大学《金融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信用是【 D 】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货关系的总和2.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C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 】A.发行政府债券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4.信用最基本特征是【 C 】A.平等的价值变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5.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形式是【 A 】A.赊销B.按揭C. 分期付款D. 预付款6.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是【 D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7.利用信用卡透支属于【 D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8.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工具的是【 D 】A.商业票据B.股票C.债券D.保险单9.下列必须承兑的票据是【 C 】A.商业期票B.商业本票C.商业汇票D.银行汇票10.既可以取现,又可以转帐的支票是【 A 】A.现金支票B.转账支票C.划线支票D.平行线支票11.下列属于基准利率的是【 D 】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国债利率D.再贴现率12.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称为【 A 】A.费雪效应B.马太效应C.流动性陷阱D.收入效应13.利率的调高会令企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更加谨慎地使用资金。
这是利率()功能中的【 D 】A.分配收入B.激励C. 积累资金D.约束14.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 A 】A.同业拆借利率B.债券市场利率C.存款利率D.贷款利率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信用的特征有【ABCDE 】A.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B.以还本付息为条件C.以相互信任为基础D.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E.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2.按照授受信用的主体不同,可将信用分为【 ABCDE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国际信用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有【ACD 】A.严格的方向性B.稳定性强C.产业规模的约束性D.信用链条不稳定E.债权债务人可以是银行4.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有【ADE 】A.赊销B.按揭C.透支D.分期付款E.预付款5.政府债券按照期限的长短可分为【ABC 】A.国库券B.国债券C.公债券D.金融债券E.公司债券6.消费信用的主要方式有【 ABD 】A.赊销B.消费贷款C.发行债券D.分期付款E.预付款7.信用风险的特征有【 ABCD 】A.客观性B.传染性C.可控性D.周期性E.可测性8.信用工具按照融通资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AB 】A.直接融资工具 B.间接融资工具 C.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D.有限可接受性工具 E.长短期信用工具9.商业票据的特点有【AB 】A.不可争辩性B.背书转让C.必须承兑D.必须担保E.都可以贴现10.按照盈利的不同分配方式,可将股票分为【 CD 】A.记名股票B.不记名股票C.优先股股票D.普通股股票E.有面额和无面额的股票11.债券按照发行者不同可以分为【 ADE 】A.政府债券B.国库券C.公债券D.公司债券E.金融债券12.信用工具具有的特征【 ABCD 】A.偿还性B.收益性C.流动性D.安全性E.公平性★13.根据产品的形态,可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ABCD 】A.远期B.期货C.期权D.掉期E.股票★14.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有【ABC 】A.转移价格风险B.形成权威价格C.提高资产质量C.投机 E.媒介资金融通15.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是【ACD 】A.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B.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C.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D.利息是利润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E.利息来源于边际生产力16.按照性质不同,可将利率分为【 CD 】A.单利率B.复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E.市场利率17.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公众的流动偏好动机,流动偏好动机包括【ACD 】A.交易动机B.保值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E.储蓄动机★18.下列哪些表达符合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ABCDE 】A.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B.社会存在一个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影响的单一利率水平使经济体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C.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D.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E.发现了预期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的关系★19.下列哪些表达符合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ABCDE 】A.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因为它是一个外生变量是由央行直接控制的B.货币的需求是内生变量,它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C.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D.决定利率的所有因素均为货币因素,利率水平与实体经济部门无关E.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与收入成正比,投机动机与利率成反比★20.下列哪些表达符合可贷资金理论【ABDE 】A.利率是为取得借款权或可贷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B.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C.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央行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就不能使利率继续下降D.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后企业的储蓄就会增加令利率降低E.利率是放弃当前消费而进行储蓄的一种激励三、计算题1.某人在第一年末购买了一张10年期、票面金额100元、每年可获得8元利息的债券,购买价格为95元。
第一章货币概述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和货币单位曾经是一致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本身重量单位名称分离了。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6.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
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信用的主要形式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了解了解高利贷的含 义、主要贷放对象、特点与作用•理解信用的概念和信用秩序对市场经济的重要 性。
【教学重点】信用的概念、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教学难点】股份公司点I 教学方法及手段人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儿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一、 信用的概念㈠信用的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㈡理解要点1 •信用基木特征:偿还性2•行为:经济上的借贷,不包括无条件的物资融通。
3 •信用是特殊的价值运动。
二、 信用产生的前提信用产生的询提是私冇制三、 借贷方式1 •实物借贷;2•货币借贷四、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第二章信用 •吴小勇第二节高利贷一、高利贷的含义指通过贷放实物或货币以获取高额利息的一种信用形式。
它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二、高利贷的产生与发展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小生产占优势的生产方式)获得极大的发展。
三、高利贷的特点㈠极高的利率㈡多用于消费高利贷能维持极高利率的主要原因是:高利贷是货币性质的贷款而非资本性的贷款;当时的货币供求状况所决定(货币经济不发达)四、高利贷的作用第三节信用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信用进行分类,通常按信用主体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形式。
一、商业信用㈠定义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
㈡主要形式1 •赊销(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2・预付㈢商业信用的特点1 •它是一种直接信用;2 •通常形态是商品㈣商业信用的优点直接、便利。
㈤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 •规模有限;2 •期限有限;3 •方向有限;4 •具有分散和盲口性(宏观上)S商业信用的管理实行票据化管理——票据立法、开展票据承兑与贴现等业务。
二、银行信用㈠定义银行信用是指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提供的信用。
㈡特点1・它是一种间接信用;2•形态:货币;3•资金来源广泛、实力雄厚,无数额、方向、期限等限制。
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答:(1)过去对信用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是,信用相当于“借贷”或“债”的概念,等等。
(2)按照下面的方式来界定信用比较好: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是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现实生活中有时也有无利息的借贷,但这是由于某种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而采取的免除利息的优惠,是一般中的特殊。
西方不少国家的银行对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往往不支付利息,但存款者可以享受银行的有关服务和取得贷款的某些权利,实际上还是隐含有利息的。
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答: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
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
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
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
而借贷活动的发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则之一。
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答:(1)将现代经济说成信用经济是对现代经济的一种描述。
《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铸币税:铸币税是由于铸造金属货币或发行信用货币而获得的收入,它不是一种专门税种,而是因货币特有的管理方式而形成的专门收益,在政府统一了货币铸造和信用货币发行后,这部分收益归政府所有,类似于一种税收,习惯上称铸币税。
2.信用货币:即信用货币形态,是指使用货币符号等信用工具作为货币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的前身是货币符号,或称为代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贵金属重(数)量的价值符号。
3.无限法偿:金属货币分为本位币(主币)和辅币,本位币是用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
是足值货币,它是一种无限法偿货币,即本位币在支付中,无论金额大小都不得拒绝接受。
4.金本位:金本位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金属,确定货币单位,铸造方式和进行管理的货币制度,它经历了金币本位货币制度,金块本位货币制度与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的最初及典型形式5.金块本位:亦称金块本位货币制度,是指国内不铸造金币,发行银行券代表一定的黄金量进行流通,银行可以有条件地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6.劣币驱逐良币:是在银本位货币制度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两种本位币流通的条件下,政府通过法令确定两者的固定比价,由于两种货币的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两者的实际比价逐步偏离了政府过去确定的固定比价,而政府又没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这时,人们都选择使用(放弃)价值被高估的货币(劣币)进行交易,而实际价值低估的货币(良币)被贮藏(退出),在流通中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英国经济学家汤姆斯·格雷欣研究发现了这一现象,后被麦克劳德在其中书用了这一结论,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二、简述题1.货币价值形态的演变过程。
答:货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的物品交换,货币诞生于商品交换,货币从萌芽到稳定于金属货币,是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体现。
货币价值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为:简单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货币形态2.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
信用●信用●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第86页)●商业信用●国家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国际银行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信用工具●期票●汇票●股票●债券●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互换●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贷资金●信贷资金运动●信贷风险●资金流量表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1)信用从经济意义上看,它的含义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2)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与存在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特征高度相关。
(3)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资金以及社会总资金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存在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闲置货币资金在客观上具有再使用的本能要求。
(4)在大量货币资金因各种原因被闲置起来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又产生了对货币资金临时性的要求,需要借入资金。
可见,信用的产生起因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个经济单位出现资金赢余,而另一个经济单位出现收支不抵时,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
通过信用,将这些资金在社会范围内抽余补缺,以一方面的闲置抵补另一方面的短缺,就会使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社会的产出规模增大,人们的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
(第80-81页)●2.试述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借贷行为是借贷双方追求收益(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结果。
债权人将闲置资金借出,都是为了获取闲置资金的最大收益,避免资本闲置所造成的浪费;债务人借入所需资金或实物同样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避免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生产中断。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信贷资金总是以产业资金运动和商业资金运动为基础而运动的,它有两重付出和两重回流,表现出如下的公式:G-G-W…P…W′-G′-G′。
(第83-84页)●3.试述信用的基本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通过信用活动就可以把社会经济运行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聚集起来,投入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使国民经济更有效地运行。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信用一方面把社会资金积累和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有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这里,信用的分配职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信用还能对生产成果进行再分配。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分配,按照经济利益诱导规律,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通过信用活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信用活动还可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
在微观上,通过信用促进或限制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扶植或限制某些企业的发展。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关系发生时,总要出具一定的证明,这些信用证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期票、汇票、本票、支票等。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一个部门的经济状况,都在银行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
根据银行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
(第84-86页)。
●4.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按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Bank Credit)。
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3)国家信用(National Credit)。
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4)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
消费信用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分为:①赊销方式,②分期付款方式,③消费贷款方式。
(5)国际信用(International Credit)。
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际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②银行信贷(Bank Credit);③市场信贷(Market Credit);④国际租赁(International Leasing Credit);⑤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⑥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第87-91页)●5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1)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联系,有其广泛的运用范围,因而它构成了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普遍的、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几乎所有的工商企业都卷入了商业信用的链条。
商业信用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但它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①严格的方向性。
商业信用严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
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商业信用所能提供的债务或资金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的,它最终无法摆脱产业资本的规模限制。
③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商业信用是由工商企业相互提供的,如果某一环节因债务人经营不善而中断,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债务链条的中断,引起债务危机的发生,甚至会冲击银行信用。
由于上述局限,使商业信用具有分散性、盲目性的特点,所以它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第87页)●6.试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
当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的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有效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上述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第89页)。
●7.什么是信用工具?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要求?(1)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2)信用工具按不同的标志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有:①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②按可接受性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使用工具。
③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3)任何信用工具都应该具有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这四个特性。
①偿还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按照其不同的偿还期偿还的要求。
大多数信用工具都既要还本,也要付息,但股票和永久债券则只付息不还本。
②收益性。
购买或持有信用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希望带来利润,这是购买者的本能要求。
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年净收益与本年的比率。
③流动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④安全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
信用本身就包含有风险因素,买卖信用工具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定风险。
(第91-95页)●8.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1)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 security)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约。
(2)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以下基本功能:①转移价格风险。
这是衍生工具的一个基本经济功能。
这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即在利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冲抵的机制,进而达到保值的目的。
②形成权威性价格。
期货交易所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正规化的统一市场,所有的期货交易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达成,影响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都能在该市场上体现,由此形成的价格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基础资产的真实价格。
③提高资产管理质量。
衍生工具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对象。
同时,工商企业也可利用衍生工具达到优化资产组合的目的。
④提高资信度。
在衍生市场的交易中,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95-97页)●9.述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及其相互关系。
(1)从来源情况看,信用资金由居民储蓄、工商业的闲置资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政府的收支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①居民储蓄。
居民的货币支出是以其货币收入为限度的。
一般来说总是要保持有一定的节余。
这些盈余资金成为信用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构成间接金融信用资金的主体,而购置股票和债券的盈余资金则成为直接金融信用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工商企业的闲置资金。
工商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既是巨大的货币资金需求者,又是巨大的货币资金供给者。
③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
巴塞尔协议规定,一般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④政府收支的盈余。
当支出小于收入时,就会出现收支盈余。
如果政府将盈余资金存入银行就形成了信用资金。
(2)信贷资金的运用我国银行系统的信贷资金运用主要包括①各项贷款;②黄金占款;③外汇占款;④在国际金融机构负债;⑤财政借款;⑥其他运用。
其中,各项贷款占全部信贷资金运用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