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育教案A

美育教案A

美育教案A
美育教案A

课程名称:亲子美育

适合年龄:1岁6个月——2岁6个月

课堂流程:

1、走线

2、问好宝宝宝宝上午好!

3、律动

4、教师操作

5、宝宝操作

6、唱名字歌

7、作品展示

8、评价总结(老师评价的同时,也可让宝宝参与自由评价)

9、再见歌

备注:妈妈可收集宝宝的手掌画作品,在作品上注明完全作品的年月日,完成全年课程后,比比看您的宝宝在一年里小手长大了多少,也未宝宝留存美妙幸福的时刻。

春(课时:3个月12节课)

操作一

“鸭子”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先和宝宝一起唱一首小鸭律动,再展示老师画好的作品,用手盖住鸭子,让宝宝知道作品是用老师的手做模型完成的

2、“鸭子”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把线连成鸭子的外形

(4)加上眼睛和长嘴巴

(5)记得加上它的脚

(6)顺着外形加上翅膀线

(7)可爱的鸭子完成了!

操作二:

池塘

教具:蜡笔,剪好的小鸭图片,胶水

教学目的:

1、学习用蜡笔平涂的方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培养细致有序地作画,发展宝宝的造型、黏贴的鞥努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宝宝的

想象力

教学步骤:

1、让宝宝看看老师这有许多的鸭子,我们给小鸭子准备一个池塘游泳吧,引发宝宝兴趣

2、“池塘”操作

(1)取一张白纸,蜡笔在白纸上平涂,要从左到右或从上至下。

(2)再画上几个波浪

(3)最后把小鸭子贴上池塘里

操作三

“白鸽”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用小鸽子的玩偶吸引宝宝注意力,告诉宝宝鸽子的外型、颜色等。

2、“鸽子”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把尾巴的外形连起来

(4)再画脸上表情

(5)把尾巴也画出来

(6)加上两只可爱的脚

(7)人见人爱的白鸽完成了!

操作四:

夏天的荷花塘

教具:手工纸,彩笔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学习折纸的技能

2、培养初步的观察力和空间知觉,提高宝宝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操作:

1、取出荷花图片,让宝宝认识荷花,颜色,形状,生存环境等,展示作品,引发宝宝兴趣

2、夏天的荷花塘操作:

(1)折纸荷花,再将“荷花”图上颜色,放入一盆水中,观察“荷花”在水中舒展开的样子。

(2)取出课前画好的池塘的背景,在白纸上贴上“荷花”(没被水浸过的折纸)

操作五

黏贴画《小鸡》

教具:皱纹纸,剪刀,胶水,圆形,椭圆形若干,水彩笔,小鸡的背景图

教学目的:

(1)学会用剪、黏贴的方法来制作,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2)培养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教学步骤:

1、先做一个小鸡的律动游戏,再取出背景画(草地,蓝天,白云等),与宝宝一起讨论小鸡如何在草地上玩耍,引发宝宝兴趣

2、黏贴画小鸡的操作:

(1)拿出一个圆形和椭圆形分别作小鸡的头和身子,贴在背景图上。

(2)然后再画上小鸡的嘴,眼睛和脚

(3)再用画笔在背景图上填上花,草,小米等实物

操作六

“企鹅”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放一段小企鹅的音乐,吸引宝宝注意力,取出老师画好的作品。告诉宝宝企鹅的生存地,生活习性等。

2、“企鹅”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先把企鹅的头画好

(4)记得画它大大的眼睛

(5)胸线画出来

(6)最后画两只走动的脚

(7)企鹅来了,企鹅来了。

操作七:

丝巾

教具:丝巾,宣纸,水彩笔,毛笔,红黄蓝三种颜料

教学目的:

1、学会欣赏图案中对称美与色彩美,培养宝宝欣赏美、发现美的兴趣

2、培养宝宝动手能力,对三原色所形成的三间色有所了解

教学步骤:

1、展示成品,与宝宝讨论丝巾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呃,都是什么形状的,重点讲对称的图形,引发宝宝兴趣

2、“丝巾”操作:

(1)把宣纸对折两下,成方形

(2)然后拿毛笔选水彩,画出点、圆、小圈(宝宝可选用自己喜好的颜色)

(3)打开,成了对称的有美丽图案的丝巾

操作八:

小蝌蚪

教具:油画棒,白纸

教学目的:

1、让宝宝通过绘画的形式提高动手能力

2、能根据图形纸的形状想想添画简单作品,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发挥宝宝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讲小蝌蚪的外形

2、“小蝌蚪”示范:

(1)拿出浅蓝色的油画棒平涂画纸

(2)再用深蓝色的油画棒在中间画上波浪

(3)拿出黑色的比划出远远的脑袋,短短的尾巴

(4)也可画出水草装饰画面。

操作9:

“大象”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放大象的律动音乐,吸引宝宝注意力,取出老师画好的成品,讨论大象外形特征。

2、“大象”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大象出现了

(4)画上眼睛和耳朵

(5)还有一节一节的长鼻子

(6)最后画上脚趾头

(7)小朋友,跟大象问个好吧“大象,你好!”

操作10:

美丽的蝴蝶

教具:卡纸(画好的大蝴蝶画面剪下),各色的挂历纸,胶水

教学目的:

1、宝宝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让宝宝按图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形状进行撕贴,巩固撕贴的技能

2、发展宝宝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先做“小蝴蝶”律动游戏,出示花蝴蝶,讲讲色彩,引发宝宝兴趣

2、“美丽的蝴蝶”操作

(1)课前先准备好用卡纸剪好的蝴蝶画面

(2)拿出五颜六色的挂历纸,把它撕成小片

(3)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给撕贴,知道变空白处全粘满

操作11

秋天的树

教具:白色、棕色美术纸,红黄橙色颜料,切成小条的海绵,水(用于清洗)

教学目的:

1、学习新的作画技能,感知秋天的变化

2、让宝宝在动手之中学习创造美

教学步骤:

1、取出秋天的图片,和宝宝一起讨论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树的变化,引出本次操作

2、“秋天的树”操作:

(1)用一块白色的彩色美术纸做背景

(2)课前剪好棕色的条子作为树干让宝宝贴在背景纸上

(3)调一些颜料,一种颜色放一个碗中备用

(4)把海绵浸湿,把末端放入颜料中沾沾,然后轻拍到白纸上做叶子

操作12

总结复习课

教具:所有这一期用到的教具

教学目的:

1、总结这一期的课程

2、考核宝宝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让宝宝和妈妈到老师处领取工作材料进行操作,可做前面11节课所学的任何操作,也可自行创造。

2、老师从中评出最棒的作品给予奖励

夏(课时:3个月12节课)

操作1

水果篮

教具:各色皱纹纸,画纸,彩笔,胶水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培养宝宝拧的动作,用多种技能提高宝宝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取出实物或玩具水果篮,和宝宝一起讨论各是什么水果,颜色等。引发宝宝兴趣

2、“水果篮”操作

(1)先取出事先画好的水果篮,要宝宝先给水果涂色

(2)把皱纹纸撕成一条条,然后一条条拧成绳子状

(3)然后用胶水在水果篮边涂胶水,把拧好的绳黏上,装饰在水果篮

操作2:

“大狗狗”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讲一则关于小狗的故事,吸引宝宝注意力,我们今天就来画个小狗吧!

2、“大狗狗”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想象大狗狗的外形

(4)先加上鼻子、眼睛和嘴巴

(5)再加上内耳

(6)最后加上毛茸茸的线条

(7)鼻子的两点看起来更有精神哦!

https://www.doczj.com/doc/867741074.html,/ 新爱婴早教*广州宜家代购父母交流QQ 群:94940893

操作3:

梅花

教具:皱纹纸,剪刀,胶水,画好树枝的梅花树

教学目的:

(1)学会用剪、黏贴的方法来制作,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2)培养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教学步骤:

1、讲讲梅花的样子,是什么时候开的呀,出示树枝图,引发宝宝兴趣

2、拿出皱纹纸,搓圆做花心,再搓圆做花瓣,贴在树枝上

3、或者可以用皱纹纸剪成一片片的花瓣,最后贴在树枝上,做梅花

操作4

菠萝

准备:橙色、绿色的蜡光纸,胶水,卡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学习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撕画,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先出示菠萝的图或菠萝玩具,讲讲菠萝的颜色、形状等,取出成品,与宝宝一起讨论老师用了什么材料做成的菠萝图,引发宝宝对本操作的兴趣

2、“菠萝”操作

(1)取出卡纸(课前先画好一个椭圆做身子)

(2)然后拿出绿色的纸撕成条形若干,黏在椭圆的上面当叶子

(3)然后撕橙色的纸,成条形,左一道斜粘,右一道斜粘,做菠萝的外壳

操作5

“猪妈妈”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讲讲猪宝宝的故事,展示成品,小朋友,你看,这是一幅有子万事足的画,我们也来画一幅吧。

2、“猪妈妈”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把外形画好

(4)拇指既当猪鼻子又当脸

(5)还有可爱的猪宝宝

(6)最后画上尾巴更传神

操作6

望远镜

教具:保鲜膜芯,彩纸,纸杯底,胶条,剪刀,彩笔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正确时候用保鲜膜芯,纸杯制作望远镜,引发宝宝对本操作的兴趣

2、望远镜操作:

(1)妈妈和宝宝一起把保鲜膜芯用彩纸包好,也可贴上不同材料的装饰品装饰(2)将纸杯的底先按保鲜膜直径的大小剪下来,再剪出眼睛形状的小孔,贴在保鲜膜芯的一端,这样一架很棒的望远镜就做好啦!

操作7:

做花灯闹元宵

教具:各色颜料,弹珠,白纸,胶水,针线,小木棍,彩色美术纸,暗黑的背景色,彩色美术纸碎片,混合的,白色的颜料,剪刀,蜡笔

活动目的:

1、训练宝宝手眼协调,联系圈、粘、撕的技巧,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取出成品,与宝宝一起讨论节日马路张灯结彩,提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为节日的马路装扮一番

2、“做花灯闹元宵”操作

(1)先画滚珠画:宝宝在白纸上用弹珠滚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将制好的滚珠划圈成一个圈,妈妈帮宝宝在圈的一端贴上剪好的圆,宝宝在另一端用手撕约3厘米长的细条做点缀

(3)用针线穿过元,再把线系在小棍上,灯笼就做好了。

3、放音乐,假设教室就是马路,宝宝排队提着灯笼沿着走路线逛马路。

操作8:

“牛爸爸”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讲一则关于小牛的故事,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我们今天来画一只小牛吧。

2、“牛爸爸”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牛爸爸的脸型

(4)点出眼睛和鼻子

(5)头顶加上毛发

(6)记得画耳朵和牛角

(7)加了亮化的牛爸爸,好像更帅了!

操作9

花生娃娃的一家

教具:各种形态的带壳的花生、彩泥

教学目的:

1、学习捏、团、按、搓的泥工制作方法,发展宝宝触摸觉和手部小肌肉群

2、学会正确使用辅助材料、工具,发展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用已做好的成品讲一则花生娃娃一家的故事,引发宝宝对本操作的兴趣

2、“花生娃娃的一家”操作:

(1)让宝宝选出不同大小的花生做爸爸、妈妈和宝宝。

(2)用彩泥捏出“花生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四肢,贴在花生壳上。

(3)老师讲实现准备好的用牛奶盒子做的房子取出,让花生宝宝一家都住进小房子。操作10

印画《小背心》

教具:各色颜料,油画棒,纸团,白纸剪好的小背心

教学目的:

1、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同时学习印画的方法

2、增强对色彩的感受,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出示小背心,讲讲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我们一起来,把它变成红色的

2、印画《小背心》操作:

(1)出示水粉,认识颜色

(2)用纸团蘸上一种水粉,然后轻轻地印在背心上,背心上就有了一个花纹。(3)用完的纸团放在另一边的筐里,培养常规。

操作11

海底热带鱼

教具:一张蓝色的卡纸(上面画好了水草、贝壳等),彩色折纸,双面胶

教学目的:

1、学会折纸的方法,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巧妙利用自然物,进行艺术创作

2、学会写作完成作品,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出示大白纸,让宝宝看看上面有什么,讲讲海洋的颜色。取出课前贴好的海洋的图片(上面画好水草、贝壳),问宝宝海里少了什么呀(鱼)

2、“海底热带鱼”操作

(1)者一个双三角形,再把纸的二边角向中间对折,反过来就是一条热带鱼。再把热带鱼画上眼睛、嘴。

(2)再把折好的热带鱼贴在“海洋”里。

操作12

总结复习课

教具:所有这一期用到的教具

教学目的:

1、总结这一期的课程

2、考核宝宝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让宝宝和妈妈到老师处领取工作材料进行操作,可做前面11节课所学的任何操作,也可自行创造。

2、老师从中评出最棒的作品给予奖励

秋(课时:3个月12节课)

操作1

太阳姐姐梳小辫

教具:画纸,彩笔,颜料(红蓝绿等颜色),小盘

教学目的:

1、让宝宝发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美好的东西,锻炼了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

2、培养宝宝做事的专注力和持久性,自然、快乐、轻松的手指画法让宝宝获得满足教学步骤:

1、跟宝宝讨论天气的变化,讲故事《太阳姐姐出来啦》,引发宝宝兴趣

2、“太阳姐姐梳小辫”操作

(1)妈妈请宝宝画出太阳姐姐的脸,鼓励他天上五官和小辫子

(2)妈妈和宝宝一起用食指沾上颜料,画在太阳的四周,太阳姐姐的小辫就梳好了!可用不同颜色进行多次操作。

操作2:

“蚱蜢”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取出图片,和宝宝讨论蚱蜢的外形、颜色。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的手掌画一只蚱蜢吧!

2、“蚱蜢”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先确定外形

(4)画上眼睛和身体

(5)加上前脚和触须

(6)再画上有力的后腿和肚子

小朋友,涂上绿色,蚱蜢就出现啦!

操作3:

小矮人的家

教具:牛奶屋,吸管,双面胶,剪刀,彩虹伞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正确使用剪刀,胶水,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导宝宝知道天气冷了,应该为他们建一座美丽的房子

2、“小矮人的家”操作:

(1)在牛奶屋上贴好双面胶,将吸管剪好,贴在上面,先贴四周,再贴屋顶

(2)用其他颜色的吸管贴出门和窗。

(注:在牛奶屋上贴吸管,一定要一根挨着一根贴整齐)

操作4

向日葵

教具:衣服夹子,纸盘,黄色纸条几根,黑色水笔,胶水

教学目的:

1、发展宝宝小肌肉精细动的能力,增强小手的灵活性。

2、学习画短线的技能,应利用毛线做画画长线

教学步骤:

1、取出向日葵图片,与宝宝一起讨论向日葵的颜色、特征等,引发宝宝的兴趣。

2、“向日葵”操作

(1)在纸盘背面,用黄纸条交错粘成格子。

(2)要宝宝用黑水笔在格子中画瓜子。

(3)再用塑料夹子沿着纸盘边缘依次夹出许多尖角,作为葵花花瓣,漂亮的向日葵就做好啦!

操作5

“鹦鹉”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告诉宝宝鹦鹉可是会说话的哦!为什么呢?告诉宝宝关于鹦鹉学舌的故事。

2、“鹦鹉”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先画好外形

(4)加上眼睛和长嘴巴

(5)还有它的两只脚

(6)再勾出翅膀和胸毛线

(7)上色的鹦鹉更好看

操作6

小花伞

教具:剪刀,透明胶,吸管,油画棒,白色卡纸上画好圆及错控空白处。

教学目的:

(1)宝宝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同时学会按一定的要求剪纸

(2)发展宝宝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下雨了,小动物们没法回家,宝宝为小动物们做把伞吧!

2、“小花伞”操作:

(1)把白色卡纸上的圆剪下来,教用剪刀的方法。

(2)在圆形上画好自己创作的图画

(3)然后在圆形实线中的地方剪开,用胶水粘好空白处,小圆伞就做成了。(4)最后剪吸管一小节,把它黏在圆伞里面,小雨伞就做好了。

操作7

生日蛋糕

教具:画纸,(画好了生日蛋糕的外形),彩色纸片,胶水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正确使用剪刀,胶水,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学会使用丰富黏贴的美术形式,提供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讲讲给宝宝过生日时都有什么好吃的呀,出示画好的生日蛋糕画,引起宝宝兴趣

2、“生日蛋糕”操作:

(1)在妈妈的帮助下,先将各色彩纸剪成碎片

(2)课前画好生日蛋糕外形,让宝宝在中间图上胶水

(3)再把彩色小碎片撒上去

(4)等胶水微干后,最后在蛋糕上方画上小蜡烛。

操作8

“猫头鹰”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猫头鹰可是部署高手。告诉宝宝一些关于猫头鹰的知识,引发宝宝的兴趣。

2、“猫头鹰”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先画好外围线

(4)加上大大的眼睛和嘴巴

(5)画好两只脚

(6)最后把尾巴、翅膀和纹路完成

操作9

项链

教具:各色彩色纸,部分剪成条状,胶水,铅笔,剪刀,毛线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正确使用剪刀,胶水,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丰富生活素材,开拓宝宝的视野

教学步骤:

1、小朋友,妈妈养育你们好辛苦,想要给妈妈送点礼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做条项链送给妈妈吧

2、“项链”操作:

(1)拿出不同颜色的彩条,各用铅笔绕成一圈圈,然后用胶水粘好备用

(2)再用毛线串在一起,项链做好啦!

操作10

蔬菜宝宝

教具:西红柿10个,跳棋子1个,黑色围棋子2个,双面胶

教学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辅助材料,工具,发展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体验在自然物上添加其他材料进行任务造型,学会表达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步骤:

1、讲述关于西红柿的小故事,与宝宝一起讨论蔬菜对人体的一处,因此本次操作

2、“蔬菜宝宝”操作

(1)一个大大的西红柿,将围棋子用双面胶贴在上面当做宝宝的眼睛,跳棋子的尖端扎进西红柿里,圆圆的一头当做蔬菜宝宝的嘴巴

(2)加一撮黑毛线当宝宝的头发,用方便面盒子为它特制一项遮阳帽,看蔬菜宝宝多神气!

操作11

“袋鼠”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袋鼠妈妈的游戏吧。告诉宝宝袋鼠妈妈有一个大袋子,用它来装它的宝宝。今天我们就来画袋鼠吧

2、“袋鼠”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画袋鼠的外形

(4)点上眼睛和鼻子

(5)别忘了还有内耳

(6)给袋鼠加个蝴蝶结看起来更活泼!

总结复习课

教具:所有这一期用到的教具

教学目的:

1、总结这一期的课程

2、考核宝宝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让宝宝和妈妈到老师处领取工作材料进行操作,可做前面11节课所学的任何操作,也可自行创造。

2、老师从中评出最棒的作品给予奖励

冬:(课时:3个月12节课)

操作1

蜡刻画

教具:牙签,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宝宝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能根据图形纸的形状想象添画,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

(2)巩固涂色的技能,发挥宝宝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要宝宝为森林里的动物们画一所楼房

(2)先选一个较深的颜色的油画棒,平涂在纸上做底色

(3)拿牙签刻出楼房,鼓励用力均匀,并刻出与楼房有关的东西

操作2

“恐龙”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恐龙是宝宝都喜欢的动物,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哪些种类的恐龙呀?

2、“恐龙”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擦去多余的线条

(4)加上眼睛和尾鳍

(5)还有它的脚

(6)别忘了画背鳍上的条纹

(7)上色时可以多一些明暗变化,更逼真哦!

操作3

晶莹剔透的热气球

教具:大可乐瓶,剪刀,透明胶,自粘纸

教学目的:

1、发展宝宝黏贴、制作等能力,发展宝宝手部肌肉的动作

2、引发宝宝对美艺的兴趣,发展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

1、讲述人类发明热气球探险的故事,取出成品,引发宝宝对本操作的兴趣

2、“晶莹剔透的热气球”操作

(1)将可乐瓶上部和底部沿边剪下

(2)把瓶嘴与底部拼插在一起后,用透明胶固定好

(3)把拼盖悬挂在“热气球”的下方做吊框

(4)自粘纸剪成各种形状,装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热气球

(5)再用橡皮泥做一个小乘客吧!

3、“热气球变变变”,在球里装一小些豆子或小铃铛就变成漂亮的小沙锤。

操作4

“兔宝宝”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讲一则关于兔宝宝的故事,引发宝宝对本操作的兴趣

2、“兔宝宝”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画出兔宝宝的头部

(4)加上眼睛和嘴巴

(5)再加嘴和牙

(6)内耳和毛最后一起画出来

“小朋友,你们看我是粉红色宝宝,你呢?”

操作5:

萝卜船

教具:白萝卜1个(稍有些幅度),水果刀1把,小贴画若干,彩绳,牙签,小红旗,胡萝卜头3个

教学目的:

1、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获得用小贴画和小旗子装饰萝卜船的经验

2、巧妙利用自然物,进行艺术创造,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展示成品,介绍材料,引发宝宝兴趣

2、“萝卜船”操作

(1)在白萝卜中间横向挖一个长方形的船舱,牙签围绕船舱扎好,彩绳缠绕在牙签上

(2)用准备好的小红旗、小贴画装饰萝卜船

(3)蓄少量水,胡萝卜头泡在船舱中。

操作6

赛龙舟

教具:大可乐瓶1个,牙签,小红萝卜3个,黑、红色卡纸,双面胶,剪刀,不同图案的粘纸

教学目的:

1、宝宝学会用彩色纸装饰萝卜人的经验,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2、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步骤:

1、用玩具船先进行一场赛龙舟比赛,展示成品,和宝宝一起讨论我们要做的龙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引发宝宝对本操作的兴趣

2、“塞龙舟”

(1)妈妈帮宝宝把可乐瓶横向剪掉一个长方形,做成船形,宝宝用不同图案的粘纸装饰可乐瓶

(2)宝宝用卡纸将小红萝卜黏贴上嘴巴,眼睛

(3)用两根牙签斜扎进其两边做划船状的双臂,划船的小萝卜人放进可乐瓶,“胳臂”架在可乐瓶上。

操作7

“蜗牛”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取出蜗牛手偶,将一则小故事,和宝宝一起讨论蜗牛的特征等,引发宝宝兴趣

2、“蜗牛”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蜗牛的外形

(4)加上两只眼睛

(5)旋转笔尖画出它的壳

(6)记得画它微笑的小嘴巴

小朋友,上好色的蜗牛可真够酷的!

操作8:

手套妈咪和它的五个小宝贝

教具:白手套1副,水彩笔2支,报纸1张,丝带1尺

教学目的:

1、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3、喜欢和妈妈玩游戏,并能产生用手套做其他游戏的愿望

教学步骤:

1、展示不同成品,引发宝宝兴趣(手套小人,手套小鸡,手套小鸭,手套羊等)

2、“手套妈咪和它的五个小宝贝”操作:

(1)妈妈和宝宝一起把报纸撕成小条,卷起来塞入一只手套的五个手指里,塞到手指的三分之二处即可,此手套用来做手套宝宝。

(2)在手套宝宝的手套两边分别画上守塔宝宝的眼睛、嘴、鼻子,并在手腕处画出脖子,成了手套妈咪。

(3)妈咪戴上手套妈咪的手套,宝宝把小手深入手套宝宝里,妈咪和宝宝一起边说说手指歌边做游戏。还可以在手套上画小鸡与母鸡等不同的形象,妈咪和宝宝一同玩游戏。了解五官的位置,知道“1”和许多等。

操作9

“叶子和虫”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春天来了,小虫子刚刚从卵里钻了出来,他们的肚子可真是饿了。它们爬到了叶子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小朋友在树林里有没有见树上爬着小虫?

2、“树叶与虫子”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叶子和虫的外形

(4)把叶脉和破碎的形状画好

(5)虫也出现了

(6)加个叶柄就完成了

小朋友,色彩缤纷的毛毛虫正在吃树叶就画好了。

操作10

可爱的机器人

教具:牙膏皮2个,纸,双面胶,彩笔

教学目的:

1、获得用牙膏,彩色纸装饰机器人的经验,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2、发展宝宝的造型,黏贴,绘画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宝宝的想象力

教学步骤:

1、取出成品,问宝宝这是什么呀?和宝宝套路机器人是用什么做成的呀?

2、“可爱的机器人”操作

(1)用废旧的牙膏罐挤平,做身体

(2)在牙膏帽上画眼睛、鼻子和嘴巴

(3)将纸条剪成细纸条,并一正一反的拆成弹簧状,做机器人的四肢,用双面胶固定好。

操作11

“可爱娃娃”手掌画

教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目的:

1、使宝宝双手能协调配合,宝宝学会手掌画的画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步骤:

1、取出手偶娃娃,和小朋友们讨论娃娃的脸部及身体构造,引发宝宝兴趣,今天就来给手偶娃娃找个新朋友吧!

2、“可爱娃娃”手掌画操作

(1)张开五指手摆成相同的姿势

(2)拿起笔描下手的边形

(3)手型就是娃娃的脸型

(4)加两只眼睛

(5)画出微笑的嘴巴

(6)把一卷一卷的头发画出来

小朋友们,头发染成七彩的娃娃真可爱,我们给她取个名字吧!

总结复习课

教具:所有这一期用到的教具

教学目的:

1、总结这一期的课程

2、考核宝宝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让宝宝和妈妈到老师处领取工作材料进行操作,可做前面11节课所学的任何操作,也可自行创造。

2、老师从中评出最棒的作品给予奖励

《美育》课程标准

《美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是增强大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艺术不仅涉及有关的艺术知识,它还同一个人的形式感受能力、情感状态、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长期的艺术修养有关。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特点,是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各工作岗位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先导课程,其功能是让学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了解必要的美术技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就业岗位等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教高厅函[2007]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根据《美育》课程特点采用正式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最实用、前沿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将后续课程的相关内容联系到教学环节中去,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调动所有的因素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2.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3.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4.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二)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突出学习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 1、确定课程目标的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课程。围绕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来建构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设计课程内容的依据 项目的确定是以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结合建筑工程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学习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作、等多种途径,采取操作与教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实

三年级语文渗透美育的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力训练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 能力。 3、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美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2、学生学法: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 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课件一: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 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熟读成诵,解疑问难。教师还要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及时的补充及评讲的过程中对古诗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欣赏古诗作好铺垫。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首古诗,并且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建议,课件二(诗歌审美三法: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我仿佛看到美丽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三(观看美女西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美学与美育》教案

《美学与美育》课程讲义 本课程是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的能力的课程。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复杂相关性。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美学的历史 一、美学在西方 二、美学在中国 三、中外美学研究方法 四、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美学的含义 一、美学的性质 二、美学的对象 三、美学的定义 四、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美学的方法 一、美学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二、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的结合 三、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交汇 四、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汇通 第二章美及其形态 第一节美的含义和特征 一、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二、美的含义 三、美的特征 第二节美的形态 一、自然美的特征与实质

二、社会美的特征与实质 三、艺术美的界定及其特点 四、科技美的界定及其特点 五、中西文化中美的范畴 第三章美感 第一节美感的含义和特征 一、美感与快感 二、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 三、美感的含义 四、美感的特征 第二节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 一、美感中的直觉 二、美感中的情感 三、美感中的想象 四、美感中的理解 第三节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 二、审美体验的过程 三、审美体验与艺术 四、美感的培养与美育 第四章什么是美育 第一节美育观的历史和美育的含义 一、西方美育观的演变 二、中国美育观的演普 三、美育的含义

四、美育的特征 第二节美育的地位和功能 一、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 二、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三、美育的功能 第三节美育的层面和方法 一、美育的层面 二、美育的方法 第五章形式美与美育 第一节形式美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形式美与形式 二、形式美的普遍基础 三、形式美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二节形式美的构成 一、形式美的自然因素 二、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三、形式美的文化选择 四、形式美的艺术形态 第三节形式美教育的意义、特征和方法 一、形式美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 二、形式美教育的特征 三、形式美教育的方法 第六章艺术美与美育 第一节艺术的门类 一、艺术分类的历史 二、艺术分类的标准与意义

如何渗透美育教学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地开展美术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将本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综合总结如下: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发展和提高学生对审美意味的理解力,遵照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观察,学习,评价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结合学生绘画的情景,所表达情感的真实性与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去细致观察,回忆,想象中提练创作题材。如家庭趣事,校园生活,家乡风光,民俗风情,家乡的人,家乡的特产,家乡名胜古迹等。我本着美术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的"英才教育"。我给学生扎扎实实地上,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美术教育教学中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有的放矢地进行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1.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

美育课教案-彩虹色的花

安悦阅绘本美育课 二、绘本美育课教案一: 1.课程名称:绘本美育课 2.学习对象:2-5岁儿童 3.学习时间:60分钟 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包含绘本阅读、美术、创意表达的综合美育课程。通过绘本教育的情景导入,融合多种教学技法,让孩子感受温暖的亲情友情,爱父母,爱长辈,爱家庭,爱朋友,手足情深等价值观熏陶教育,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肯定等一定的社交技能,孩子在课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开发动手能力,并在充满趣味性的氛围中培养艺术气质。 5.课程主题:亲子关系、温馨友情、语言表达、创造思维、独立能力、想象力、心灵成长、情绪管理、自我认同、品格培养、科学智慧、生命知识、早期审美发展等。 6.课堂流程: 暖场音乐 老师绘本故事 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手工(画画、折纸、软泥)操作 作品展示 老师评语 再见歌 7.一个课程教案: 音乐暖场:黄色潜水艇 故事绘本:彩虹色的花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与他人分享快乐,尽力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用不同的讲述方法,低龄儿童以老师 讲授为主,3岁以上儿童可以交流互动。 讲故事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片对比,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觉得花美吗?哪里美呢?(出示美丽的花,引导幼儿说出花是七彩的,就像天空中的彩虹) 2、教师:可是,这朵美丽的花最后却枯萎凋零变成了这样(出示枯萎凋零的花),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指导策略:兴趣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通过图片对比,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同时设置了悬念,让幼儿带着疑问来倾听故事,出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花的图片还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幻灯片1)引出故事题目《彩虹色的花》。“初春的一天,积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开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她十分高兴,很想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2、(幻灯片2)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彩虹色的花心情怎么样?她想干什么?接下来让我们

美育的渗透

美育的渗透 ———谈中学数学教学与美育 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宓月芳 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 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 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得只有最伟 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其内在美,尽可能 地用数学来揭示生活中美好的现象,让美育走进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唤 起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 一、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高度抽象的思维王国。它的美妙之处在于能把复杂,冗长化为简单, 把混乱化为和谐,却又能统一中演绎出千变万化。伽利略说过:“数学是上帝来 描述大自然的音符.”的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比数学更简洁而确切.然而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就是数字、符号、公式和图形的堆砌,很单调,很枯燥.作 为教师,就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内在,展示隐含在数学公式中的哲理性的美,尽 情地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这门充满着美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数学热爱并且有兴趣学,才能学好.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圆等等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在 讲课的时候,可以借此展示数学的魅力.又如,n 个a 相加:a+a+a+……+a ,可以 用简单的加法运算,表示为a ×n ;n 个a 相乘:a ×a ×a ×……×a ,可以表示为: n a ,这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次函数2y ax =(0)a ≠表示变量x 、y 之间的一 种变化关系,既可以表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212 h gt = ,又可以表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212E mv =,还可以表示成圆的面积公式:2122S r π=?等等,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宏观天体运动轨道,也可以揭示微观粒子运动轨迹,真是奇妙而简洁啊! 教师耐心细致的分析,深入浅出的引导,揭示数学美的内涵,帮助学生走进奇妙 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比如,计算:

1语文李得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渗透德育美育教案 -

渗透德育美育的语文教案 《再别康桥》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学会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设问、启发、讲解、讨论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4德育美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艺术美”的素养。2、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提升学生爱国爱家情怀。 【学习重点】 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学习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情感。 2.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 【学习方法】诵读品读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再别康桥》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二、课前自测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xìng)榆阴(yú)沉淀(diàn)长篙(gā) 漫溯(sù)浮藻(zǎo)斑斓(lán)笙萧(s hēng) 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课堂导学 一、走进诗人,走进康桥 边展示图片边讲解:“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

英语教案中如何渗透美育

英语教案中如何渗透美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教学实践证明,英语美学教育作用是很大的。通过英语美育,学生在增长英语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与高尚的审美情趣,感受一定的感受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英语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育的主要方法有: 1.将美育渗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即贯穿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寓教于美,以美启真善,以美佐教学。英语美育既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也不是纯粹的美育,它与艺术学科(如音乐、美术)美育是有区别的,它是英语教学中的美育,达到交际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 2.课内外整合,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课外美育要采取以学生为主的策略,教师做宏观指导,超前指导和及时指导,采用耐心辅导,课内弥补的方法。 3.课内美育,教师要主导,体现美化自身,树立榜样,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著名教育家克莱顿·柯伦在《教学的美文》中指出: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学的素质怎样进入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

种美的方法时,他们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美学素质,更要不断提高美学素质,在教学中塑造美的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首先教态要美,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当教师站在讲台上时,他(她)的仪容、风度、服饰、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都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因此,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要端庄大方,衣着要美观得体,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可以为教学活动营造一个美的氛围。其次,语言要美。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等方面下功夫。同时,相应的体态语也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可以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从而可以满足学生对语言美的心理需求。最后板书要美。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称之为“微型教案”。它是教师输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媒介,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手段。板书又是一门视觉的艺术,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体现直观教学的艺术美,板书设计要文字简练、一目了然、结构清晰,恰当运用和谐的色彩搭配,并巧妙应用各种字体、图形、表格等,清晰的构图有利于形象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引导思考、增强记忆,尤其是对课文整体理解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4.美化教学过程,赋教学以美感,让美感助教学。

美学与美育教案

《美学与美育》教案 课程介绍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美学与美育》课程是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素养、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能力的课程。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美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课程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新型综合型人才的专业目标要求,在性质和内容构架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美学;美及其形态;美感;什么是美育;形式美与美育;艺术美与美育;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青少年发展与美育;教师角色与美育。 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人文性、渗透性、实践性和辅成性,在知识内容上涉及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内容,在人才素质培养目标上着力于促进其综合素质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在能力表现上体现于学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是直接获得某学科单一的、独立的教育效应,而是作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起到全面渗透和辅助作用,提高其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美学与美育》是立足于美学理论对美育这一现代专门教育方式的具体研究。在内容上,《美学与美育》中关于儿童审美心理的部分内容与《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有细部关联;与《阅读与写作》在关于文学体裁这一局部上有交叉,其区别是,《阅读与写作》只从文体特征及相关阅读方法角度进行介绍,《美学与美育》则重在研究文学作为主要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及美育功能。 4.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理解和掌握美学与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美学与美育理论分析和鉴赏生活、自然以及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能运用美学与美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审美塑造的自觉性和在教学中贯彻美育的能力。 《美学与美育》第一章辅导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教学重点: 1、了解美学的历史; 2、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含义; 3、理解和掌握美学的性质和对象 ◆内容: 第一节美学的历史 一、美学在西方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刘丽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课。 案例背景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当然不少人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认为学数学的人满脑子是数码和符号,做事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刻板,不懂艺术不懂美。的确数学不像音乐、绘画那么直观,怎样能与美联系起来呢?作为课程实施主阵地、主战场的课堂教学将是渗透美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巧妙地把美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案例描述 “同学们,你能将卡通人物放在图片你认为最合适的位置,让图片看起来最美吗?上来摆一摆吧。”(多媒体课件演示) 对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摆放问题,学生觉得很容易,于是马上就有很多人举手要求上台摆一摆,我叫了班级里2位不大爱发言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上台进行了尝试。结果一位学生将卡通人物放在了正中间,另一位则将其放在中间偏右上一点的位置。 (摆放结束)“这两位同学的摆放如何,美吗?” 对于美,大家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老师的话刚一完,立刻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我认为第一位同学的摆放比较美,很对称。” 接着又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我认为这两位同学的摆放还都不够美,应该放在图片的右下方的位置比较好些,而且摄影老师也说了这样的取景比较好一些。” 学生这学期正好在学摄影,但能将摄影与数学联系起来,也还有点出乎意料,然而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高兴的,于是我马上让这位学生将卡通人物摆在了相应的位置,让大家来看,这样摆放感觉如何呢,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小声的说:“对哦,看起来比较舒服呢。”接着,我乘机追问:“这样摆看起来比较舒服,那这里有什么数学知识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拉到了数学上来,而且他们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开始高涨起来。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习资料任选一个五角星,测量五角星上C 点到A 、B 点的距离。并计算一下AB AC 和AC BC 的值分别是多少,它们相等吗? (通过测量,学生齐声回答):“0.6,相等。”“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得出“黄金分割”的定义。教师并指出:“以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黄金分割比 AB AC 是215-。”我的话刚一完,就有一学生疑惑的举起手:“为什么会是2 15-呢?是哪里来

美育课程及活动安排

蒲子泊小学档案装订专用文明校园创建档案 校园文化建设 蒲子泊小学 2019年美育课程及活动安排 2019年月保管 期限 长期 本卷共件页档案号-

美育课程及活动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级文件中的美育工作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课程。立足学校规划要紧扣美,工作安排要突现美,教育过程要体现美,教研活动要围绕美,检查评估要总结美,使学生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达到师生生活、学习、素质更完美。切实抓好学生美育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明确中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小学美育以构建中小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三、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渗透美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渗透美育 美育对美好心灵的塑造有着较大作用,而且也与提高学生创造力有密切联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造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做到课前挖掘教材美、课上释放数学美、课后延伸数学美,提高数字教学质量。 在一些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特别是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数字美的一面传播给学生。数学家罗素认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其实,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数字、符号、公式、算式、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方法、思路等都是美丽而具有创造性的。 什么是小学数学美育呢?就是将美学贯穿到小学数学教育中,优化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之所以能够接纳美育,就是因为美育中蕴含着我们当前数学教育所缺乏的、却能更好服务数学教育的有益成分。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结合数学内容充分展示数学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教育熏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美育 既然在小学数学中蕴涵着众多美的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1、加强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在愉快气氛中学习数学。 我们知道,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总的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它所凭借的感性材料本身,就是知识的重要来源。美育以美的形象育人,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不会妨碍数学教学,相反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数学教学中美的形象运用,绝不仅限于算式美,图形美等,在多数情况下,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优美的板书去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这种美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活跃起来。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对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重要的。 2、加强美育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习惯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不再是单纯依靠智力因素,还应该把眼光放到具有极大潜能的非智力因素上。而审美教育,则为我们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美育教案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2 Where are you from? Section C Ⅰ. Material analysis 本节课主要活动是1a和1b。通过李杰和妈妈去购物,李杰在购物时走失,最终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故事展开教学。主要学习有关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示感谢的另外一种表达法“Thank you very much.”。同时综合复习前面所学内容。此外,要求学生学习基数词0~10并结合日常生活,练习数字的表达。教师通过教学挂图、数字游戏、做名片等活动逐步呈现教学活动。Ⅱ.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能够掌握并应用新学习的单词: telephone, number, it, very, much, that, family 等; 能够正确使用be动词am, is, are的一般现在时在不同情况下形式上的不同变化; 能够正确使用人称代词:it; 能够正确运用特殊疑问词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电话号码: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能够熟练掌握基数词0~10及拼写; 能够正确使用表达感谢和回谢的功能句: —Thank you very much. —That’s OK. 2. Skill aims 能听懂有关询问电话号码的简单对话或叙述; 能运用图文就表示询问电话号码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能正确地朗读对话,并能注意语音语调; 能写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国籍、电话号码等。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感受英文歌曲的韵律之美。(美育) 3. Emotional aims 能够与同学积极合作,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实践; 培养友好互助的精神。(德育) Ⅲ.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 Key points 正确使用表示询问电话号码和告知电话号码的表达方法: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It is / It’s … 正确使用人称代词it; 正确读、写基数词0~10。 2. Difficult points 能正确运用介绍和询问姓名、电话号码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法进行交流; 正确读写基数词0~10。 Ⅳ. Learning strategies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字的一种好方法。 Ⅴ. Teaching aids 教学挂图、多媒体和黑板。 Ⅵ.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Introduction 1.The teacher greets with students, “Hello! Good morning.”Students answer, “Hi! Good morning.” 2. Walk to one student, pointing to a girl and ask, “Who’s she?”S1: “She is …” The teacher walks to the second student, pointing to a boy. T: “Who’s he?” S2: “He is …”; Students sing the song Where Are You From? together. Help the students realize the beauty of rhyme in the English song. Step2. Presentation 1.Point out a telephone and say the words“telephone”, “number”. Then ask students to guess the words’ meaning.

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摘要】美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美育也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客观要求。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也成为了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而学生则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美育人,以美激情,在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而有效率。 【关键词】渗透美育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 蔡之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过;“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治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英语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给学生有关这种语言的一大堆干巴巴的词汇、枯燥的语法规则,而是要教会学生发现、欣赏、领悟这种语言背后所蕴涵的内在美,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极大愿望,要对学生进行一种美学渗透,即审美教育,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著名教育家克莱顿·柯伦《教学美文》指出: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学素质怎样进入生活,当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各种美学方法时,人们踏上了教学艺术文路。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美

学素质,更要不断提高美学素质,用教学塑造美的形象,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1、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当教师站在讲台上时,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都要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因此,教师教态要亲切,态度要端庄大方,衣着要美观得体。既让学生感受美的愉悦,又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美的氛围。 2、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

美育教案 (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晏斯蓉Y140152029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知晓相关文学常识、建筑术语; 2.掌握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理清本文说明线索,列出结构提纲; 3.从美学角度出发,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激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说明线索,列出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过程中,激发对美的感受和体悟。 【教法学法】 1.朗读体悟法 2.美育涵泳法 3.合作探究法 4.分析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世界上有三种不需要语言就可以达到心灵沟通的事物,

那就是音乐、美术和建筑。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从中找出中国的建筑(图片展示)。 同学们为什么能从这组图片中一眼看出属于中国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那么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能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及文体知识 1.梁思成(1901—1972),(图片展示)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著有《清式营造则例》和《中国建筑史》。 (播放一小段关于作者梁思成简介的视频,知人论世)补充:林徽因(1904.6—1955.4)(图片展示) 2.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它有以下特点: (1)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 (2)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 (3)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 (4)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让学科教学在美中绽放 --------浅谈学科教学中美育渗透 杨润美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教学前认真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个 性特点,努力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美”的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自觉争当好学生的“美的 启迪者”,引导学生去赏析学科知识中的“美”,引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享受知识的探究 “美”;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当好学生鉴赏“美”的“伯乐和导游”,以美来激 发学生学习欲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教师、学生、美育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而低劣的艺术作品让人“品之如同嚼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美”的创造与赏析的过程。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强调了教学的“科学性”,忽略了教学“艺术性”,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的“灵动性”;强化了知识“结论的真”,忽略知识“探究的美”;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的“绩”,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美”。造成学生误以为学习就是被迫记住一大堆机械定律和呆板的公式,是一种机械的,生硬的、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产生惧学心理,厌学的情绪,进而不再学习!这与当前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相违背的。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让教学由“机械”转变成“优美”,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对新知识的探究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笔者谈些粗浅看法,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努力挖掘学科中“美”的素材,给学生当好赏析美的“导游” 有些教师认为技校所开设的学科,特别是机电类专业学科根本无“美”可言,有的只是“冰冷的机械”、“深奥的电子”。记得罗丹大师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机电类专业学科也是如此! 例如《金属工艺学》,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一门抽象、深奥、空洞、枯燥、繁杂、缺少系统性的学科;而在我眼里,《金属工艺学》一是件极优美的艺术品,它聚材料学的神奇美、加工工艺的创造美、机械设备的精妙美于一身,尤如一个被赋予了“灵魂”的“人”,鲜活且灵动,神秘却又真实。如《金属工艺学》中的“铁碳合金相图”(见图1),一个由七八条线条组成的简简单单的图形,却揭示了:(1)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组织随温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同一温度下,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

美育教案

美育基础教案 教学课题:美育基础知识(2) 教学目的:1、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掌握美育的基础理论、 定义;美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习美育包含的范畴和层次,审美标准等。 教学内容:艺术美的基本知识——艺术美的含义: 1、美育的产生和发展 2、什么是美 3、美感及审美标准 教学重点及难点:美育的标准和表现形式。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欣赏、示范、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课题: 一、让学生懂得艺术给人带来的美,生活中离不了音乐、美术、影视、实用造型艺术等形式,艺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等...

二、通过观看美术作品、影视作品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美的艺术价值,以及创作手法等... 三、分步讲解: 1、美的产生:为劳动而生;古希腊神话:画陶人; 2、美的本质:美是什么?和人的大脑电波相适应。 3、美的特征: .形象性 .感染性 .创造性 .社会性

美育基础教案 教学课题:美育基础知识(3) 教学目的:1、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理解并掌握美的形态、按不同条件的分类; 2、掌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的定义及特 征,同时学习人的审美感受的分类。 教学内容:按美的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分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按人的审美感受分类:优美、壮美、悲剧、 喜剧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美的各种形态以及其呈现的特征;艺术美的特征和审美形式。 教学课时:8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欣赏、示范、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课题: 一、自然美的审美特征: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是千姿百态的,按照自然物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关系,自然美可以分为两大类:未经人类加工和改造的自然景物,如江河湖泊、日月星辰、高山大海的等;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绿色的田野、美丽的公园、培育的花草、驯养的动物等。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英语教学中处处渗透着美育,有时我用精美的画面导入新课,有时用欢快的英语歌曲导入新课,在课堂上,我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我那清脆悦耳的声音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当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儿童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一、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hamburger, salad,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 二、展示教学环节形象美,让学生体验美 现代课堂教学中,难道仍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一次又一次单调乏味的英语教学吗?我们能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代替我们的辛劳,用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儿童的心扉呢?多媒体教学就能帮上忙。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收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What 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hear?句型时,我用形象的动画、悦耳的音响,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中,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陶冶了美的情操。 英语教学中还常常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如在学习“The seasons”时,让孩子们画画四季的美景:大自然的山川湖泊,鸟语花香,都走进了孩子们的画幅中,接着再进入Let‘s talk about the season you like best.版块,在画画、说说中,孩子们身心获得的巨大快乐是无可比拟的。音乐、舞蹈本身具有美的感染力。把英语句子融于歌曲之中,学生在手舞足蹈中,可以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课前的热身,课堂的调节,课后的巩固都可以由此来完成。如当响起“Are you happy ?Do you know? Clap your hands…”的歌曲时,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优美的旋律、优雅的舞姿,让孩子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其乐融融。这些“美”的教学手段,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美的鉴赏能力。 三、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美,让学生鉴赏美 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教师传情达意的符号系统。它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教学活动。枯燥无味的语言缺乏生机,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抑扬顿挫的语言充满活力,能吸引学生,激活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优质高效。因此,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音律性,幽默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