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第2讲 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

安徽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第2讲 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

安徽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第2讲 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
安徽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第2讲 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

真题试做

1.(2012安徽理综,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 ℃时:

①HF(aq)+OH -(aq)===F -(aq)+H 2O(l) ΔH =-67.7 kJ·mol -1

②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

在20 mL 0.1 mol·L -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 -1 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A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F -(aq)+H +(aq) ΔH =+10.4

kJ ·mol -1

B .当V =20时,溶液中:c (OH -)=c (HF)+c (H +)

C .当V =20时,溶液中:c (F -)<c (Na +)=0.1 mol·L -1

D .当V >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 +)>c (F -)>c (OH -)>c (H +)

2.(2012课标全国,11)已知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 -1的一元酸HA 与b mol·L -1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 .a =b

B .混合溶液的pH =7

C .混合溶液中,c (H +)=K W mol·L -1

D .混合溶液中,c (H +)+c (B +)=c (OH -)+c (A -)

3.(2010安徽理综,13)将0.01 mol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①Na 2O 2 ②Na 2O ③Na 2CO 3 ④NaCl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1课标全国理综,26部分)在0.10 mol·L -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

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 =8时,c (Cu 2+)=______ mol·L -1(K sp [Cu(OH)2]

=2.2×10-20)。

考向分析

近几年所考查的热点:①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应用;②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溶度积的影响因素及应用;③有关溶液pH 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热点例析

热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平衡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少量氯气,

c (H +)c (ClO -)减小 B .向0.1 mol·L -1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小

C .向0.1 mol·L -1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c (OH -)c (NH 3·H 2O)

增大 D .把1 L 0.1 mol·L -1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10 L ,c (CH 3COO -)c (CH 3COOH)

的比值增大 思路点拨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所以均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外界条件对 电离平衡(如CH 3COOH 溶液) 水解平衡(如CH 3COONa 溶液)

实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升高温度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 增大 促进水解,K 增大

加水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 -外)减小,K 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 +外)减小,K 不变

加入同 名离子 加入CH 3COONa 固体或盐酸,抑制电离,K 不变 加入CH 3COOH 或NaOH ,抑制水解,K 不变

加入反 应离子

加入NaOH ,促进电离,K 不变 加入盐酸,促进水解,K 不变 行分析,在分析时我们不妨用假设法给自己搭建一个平台,用这个平台进行分析,如例 1 D

选项中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假设平衡不移动,则n (CH 3COO -)与n (CH 3COOH)均变为原来的110

,n (CH 3COO -)n (CH 3COOH)不变,但稀释时促进了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右移,故n (CH 3COO -)比原来的110

略大,n (CH 3COOH)比原来的110略小,即n (CH 3COO -)n (CH 3COOH)变大,则c (CH 3COO -)c (CH 3COOH)

变大。 即时训练1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2-3+H 2O HCO -3+OH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盐酸,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CO -3浓度一定增大

B .通入CO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HCO -

3)·c (OH -)c (CO 2

-3)

不变 C .升高温度,c (HCO -

3)c (CO 2-3)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热点二、弱电解质相对强弱比较

【例2】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NO 2为弱电解质的是( )

①常温时NaNO 2溶液的pH 大于7;

②用HNO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 2与NaCl 不能反应;

④常温下0.1 mol·L -1的HNO 2溶液pH =2;

⑤1 L pH=1的HNO 2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L 后溶液的pH =2.2;

⑥1 L pH=1的HNO 2溶液和1 L pH =1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NaOH 溶液完全反应,最终HNO 2消耗的NaOH 多;

⑦HNO 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NO 2晶体,溶液中c (OH -)增大;

⑧HNO 2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 (OH -)增大。

A .①②③⑦

B .①③④⑤

C .①④⑤⑥⑦ D.②④⑥⑧

方法技巧判断HA 的酸性强弱,我们不仅可以用举例法、比较法,还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1)从水解的角度分析,取其钠盐(NaA)溶于水,测其pH ,若pH >7,则说明HA 是弱酸,若pH =7,则说明HA 是强酸。

(2)从是否完全电离的角度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HA 溶液(如0.1 mol·L -1),测

其pH ,若pH >1,则说明HA 是弱酸,若pH =1,则说明HA 是强酸。

(3)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如①向HA 溶液中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 增大小于2的是弱酸;②向HA 溶液中加入NaA 晶体,溶液中的pH 增大的是弱酸。

(4)K a 也只是温度的函数,在同温度下,K a 越大酸性越强。注意:强酸无电离平衡常数。 热点三、水的电离和溶液pH 的计算

【例3】某温度下,向pH =6的纯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pH =6的纯水呈中性

B .该溶液的浓度c (HCl)=0.01 mol·L -1

C .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0 mol·L -1

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的pH =12 NaOH 溶液,即可恰好完全中和

思路点拨(1)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①向水中加入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且c (H

+)或c(OH-)越大,抑制程度越大,如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而浓度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醋酸中水的电离程度大;②加入可水解的盐都促进水的电离,且水解程度越大,促进程度也越大,如等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Na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③只要温度不变,K W就不变,升温,K W增大,K W=1.0×10-14只适用于25 ℃。

(2)分析由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的浓度时,一定要从溶液中H+(或OH-)的来源入手,如CH3COONa溶液中OH-全部是由水电离的,c(OH-)等于水电离出的c(OH-)。

(3)有关溶液pH的计算原则:酸按酸(H+)、碱按碱(OH-)、酸碱中和看过量。要特别注意是否在室温下。

即时训练2(2012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12)有关水的电离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通常用K W来表示,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只适用于纯水,在稀盐酸中数值会变大

B.在纯水中加入硫酸会抑制水的电离,加醋酸会促进水的电离

C.盐溶于水对水的电离平衡均没有影响

D.在纯水中加入氢氧化铁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会有微弱的影响

热点四、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4】(2012湖北黄冈质检,12)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份溶液中的c(Na+):③>②>①

B.下图中pH=7时:c(Na+)>c(CH3COO-)>c(OH-)=c(H+)

用0.1 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

C.上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OH-)=c(H+)+c(CH3COO-)+2c(CH3COOH) D.0.1 mol·L-1的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方法技巧有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常见的方法:①依据电离和水解进行比较,如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即溶液中c(H2CO3)>c(CO2-3);②利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进行比较。可总结为:理清电离与水解,分清主次很关键;遇到等式想守恒,活用守恒更简单。

热点五、沉淀溶解平衡

【例5】(2012河南岳阳质检,1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A.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

1.8

×10

-11mol·L-1

思路点拨解答此种类型的题时,首先要明确:(1)K sp只与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2)K sp 的表达式;(3)当Q c=K sp,平衡曲线上的点均表示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或饱和状态)。当Q c>K sp 时,平衡曲线上方的点均表示会有沉淀生成,反之无沉淀生成或沉淀溶解;(4)一般溶度积小的优先沉淀,K sp大的沉淀可以转化为K sp小的沉淀。

误区警示

1.混淆水的离子积的意义

K W=c(H+)·c(OH-),所以我们常误认为水电离的c(H+)与c(OH-)的乘积才是水的离子积,而实质上是指所有水溶液中的c(H+)与c(OH-)的乘积。

2.看到水的离子积(K W)就认为其数值等于1×10-14,而往往忽略温度的影响,只有常温下的K W=1×10-14。

3.加水稀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如c(H+)和c(OH-)只能出现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4.电离平衡常数、K W、水解平衡常数、K sp均是温度的函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在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不变与化学平衡是否移动无关。

5.pH的计算中混淆c(H+)和c(OH-)

在应用pH=-lg c(H+)计算时,一定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溶液显酸性用溶液中的c(H+)来计算;溶液显碱性要先求溶液中的c(OH-),再利用K W求溶液中的c(H+)。

6.错误认为只要K sp越大,其溶解度(单位取mol·L-1)就会越大。K sp还与难溶物化学式中的各离子配比有关,只有同类型的难溶物的K sp大小可直接用于比较其溶解度大小。

跟踪练习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2.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

3.pH=6的纯水中,c(OH-)=10-8mol·L-1。

4.稀释盐酸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5.稀释NaCl溶液时,c(H+)和c(OH-)均不变。

6.向纯水中加入CH3COON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也增大。

7.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8.25 ℃时,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1.(2012安徽高考信息交流卷一,9)pH=2的醋酸溶液1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足量的Zn粒,产生112 mL H2(标准状况下)

B.加入NaOH固体后醋酸电离平衡右移,pH减小

C.与一定量盐酸混合后pH=1,此时c(CH3COO-)+c(Cl-)+c(OH-)=0.1 mol·L-1 D.加入冰醋酸,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

2.(2012安徽高考最后一卷,12)碳铵(NH4HCO3)是常用的一种化学肥料,下列有关碳铵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已知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H2CO3的电离程度) A.c(H3O+)+c(H2CO3)=c(NH3)+c(OH-)+c(CO2-3)

B.c(NH+4)+c(H+)=c(HCO-3)+2c(CO2-3)+c(OH-)

C.c(NH+4)<c(HCO-3)+c(CO2-3)+c(H2CO3)

D.c(NH+4)>c(HCO-3)>c(OH-)>c(H2CO3)>c(CO2-3)

3.室温下,将1.00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

B.b点:c(NH+4)+c(NH3·H2O)=c(Cl-)

C.c点: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4.(2012江西南昌一模,10)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与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25 ℃时,AgCl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2-4)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 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 h;水的离子积为K W;则三者关系为:K a·K h=K 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其归纳正确的是( )

A.全部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5.(1)pH=13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____11(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__________NaOH溶液的pH(填“>”“=”或“<”);

(2)pH相等时,①NH4Cl 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后溶液呈____性,溶液中c(Na

+)________c(CH

3COO -)(填“>”“=”或“<”);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

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____性,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填“>”“=”或“<”);

(4)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c(Cl-),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性,盐酸的体积________氨水的体积(填“>”“=”或“<”);

(5)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该溶液中c(H+)________c(OH -)+c(SO2-

4)(填“>”“=”或“<”)。

6.(1)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清除。水垢处理过程如下图:

已知:K sp(CaSO4)=7.5×10-5K sp(CaCO3)=3.0×10-9

①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水垢时,发生的反应为:CaSO4(s)+CO2-3(aq)CaCO3(s)+SO2-4(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填数值)。

②请从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用醋酸除水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请解释加入CuO能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真题试做

1.B 解析: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①-②得:HF(aq)F-(aq)+H+(aq) ΔH =-10.4 kJ·mol-1,故A项错误;当V=20时,HF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在NaF 溶液中,c(Na+)=c(F-)+c(HF),c(Na+)+c(H+)=c(F-)+c(OH-),可得c(OH-)=c(H+)+c(HF),此时溶液中c(Na+)=0.05 mol·L-1,故B项正确,C项错误;当V>0时,混合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所以D项错误。

2.C 解析:当a=b时,HA与B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由于HA与BOH的强弱未知,所以BA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A错误;温度不一定是在25 ℃,B错误;K W=c(H+)·c(OH-),依据c(H+)=K W=c(H+)·c(OH-),可知c(H+)=c(OH-),故溶液呈中性,C正确;D选项不论溶液显何性,依据电荷守恒均有c(H+)+c(B+)=c(OH-)+c(A-),D错误。

3.C 解析:①②溶于水,溶质都是0.02 mol NaOH,因此氢氧根浓度相同,有①=②;

③中碳酸根水解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因此有C 正确。

4.答案:2.2×10-8

解析:pH =8时,c (OH -)=10-6 mol·L -1,依据K sp [Cu(OH)2]=c (Cu 2+)·c 2(OH -)=2.2×10

-20,可知c (Cu 2+)=2.2×10-8 mol·L -1。

精要例析·聚焦热点

热点例析

【例1】D 解析:A 选项,氯水已经饱和,再通氯气,不再溶解,c (Cl 2)不变,故错误;B 选项,硫酸铵是强电解质且不与氨水反应,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错误;C 选项,硫酸

铵固体溶解于水电离出NH +4,使NH 3·H 2O NH +4+OH -的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c (OH -)减

小,c (NH 3·H 2O)增大,所以c (OH -)c (NH 3·H 2O)

减小,错误;D 选项,对于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加水稀释假设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浓度均为原来的110,c (CH 3COO -)c (CH 3COOH)

不变,但平衡右移,c (CH 3COO -)c (CH 3COOH)

增大,正确。 【即时训练1】B 解析:加入盐酸引入H +,如果加入的盐酸较少CO 2-3+H +===HCO -3,HCO -3

浓度会增大,如果加入的盐酸较多,CO 2-3+2H +===CO 2↑+H 2O ,HCO -3浓度会减小,A 错误;

c (HCO -

3)·c (OH -)c (CO 2

-3)

为平衡常数K ,温度不变,K 值不变,B 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 错误;加入NaOH 导致碱性增强,pH 增大,D 错误。

【例2】C 解析:②如果HNO 2的浓度很稀,灯泡也会很暗,错误;④浓度为0.1 mol·L -1,其pH =2,这说明HNO 2没有全部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正确;⑤如果是强酸,加水稀释

至100 L 后,溶液的pH =3,而pH =2.2说明HNO 2溶液中存在HNO 2H ++NO -2,加水平衡

右移,使pH <3,正确。⑥依据HNO 2+NaOH===NaNO 2+H 2O 、HCl +NaOH===NaCl +H 2O 可知c (HNO 2)

大于c (HCl),而溶液中c (H +)相同,所以HNO 2没有全部电离,正确;⑦加入NaNO 2,溶液中,

c (OH -)增大,说明化学平衡移动,正确;⑧不论是强酸,还是弱酸,加水稀释,溶液中c (H +)

均减小,c (OH -)增大,错误。

【例3】D 解析:纯水一定呈中性,此温度下K W =10-12,pH =2的盐酸中c (H +)=c (HCl)

=0.01 mol·L -1,溶液中c (OH -)=水电离产生的c (OH -)=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0 mol·L

-1,A 、B 、C 正确;此温度时的K W =10-12,pH =12的NaOH 溶液中,c (OH -)=1 mol·L -1,所以D 错误。

【即时训练2】D 解析:K W 适用于所有稀的水溶液,A 错误;加酸均电离出H +,抑制水

的电离,B 错误;由氢氧化铁微溶于水,发生Fe(OH)3Fe 3++3OH -,所以抑制了水的电

离,D 正确。

【例4】C 解析:水解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 3COONa <NaHCO 3<NaClO ,所以当pH 相

同时,CH 3COONa 的浓度最大,所以CH 3COONa 溶液中的c (Na +)最大,A 错误;依据电荷守恒c (Na

+)+c (H +)=c (CH 3COO -)+c (OH -),可知B 错误;C 选项因为a 点时加入的n (CH 3COOH)是n (NaOH)的12,依据物料守恒12

c (Na +)=c (CH 3COO -)+c (CH 3COOH)及电荷守恒c (Na +)+c (H +)=c (CH 3COO -)+c (OH -)可知正确;D 选项依据物料守恒c (Na +)=c (A 2-)+c (HA -)+c (H 2A)可知错误。

【例5】C 解析:K sp (AgCl)>K sp (AgI),所以AgCl 可以转化为AgI ,C 错误;D 选项,AgCl

溶液中c (Ag +)·c (Cl -)=K sp (AgCl),则c (Ag +)= 1.8×10-5 mol·L -1,AgI 开始沉淀时的c (I

-)·c (Ag +)≥K sp (AgI),所以c (I -)≥1.0×10-161.8×10

-5mol·L -1,D 正确。 误区警示

【跟踪练习】答案:× √ × × √ × × ×

解析:1.没有标明25 ℃,错误;3.注意该条件下纯水中c (H +)=c (OH -)=10-6 mol·L

-1,错误;4.稀释过程中OH -浓度增大,错误;6.弱酸强碱盐促进水的电离,但K W 不变。7.没

有注明浓度相同,错误;8.应该是溶液中的c (H +)和c (OH -)的乘积等于10-14,错误。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C 解析:A 项已电离的H +产生112 mL H 2,未电离的H +

会继续电离,继续产生H 2,所

以最终产生H 2的体积大于112 mL ;B 项NaOH 与醋酸反应,H +浓度减小,pH 增大;C 项据质子

守恒即可得到;D 项电离程度减小。

2.A 解析:B 项为电荷守恒表达式,B 正确;NH 4HCO 3溶液中含N 原子与含C 原子总数相

等,C 正确;NH 3·H 2O 是比H 2CO 3强的电解质,NH +4水解程度比HCO -3的小,HCO -3的水解程度比其

电离程度大,D 正确;故选A 。

3.C 解析:1.000 mol·L -1氨水中c (OH -)小于1.000 mol·L -1,由K W 可知溶液中c (H +)

>1.0×10-14 mol·L -1,溶液中的c (H +)=水电离的c (H +),A 错误;由图像可知b 点溶液显

碱性,说明此时氨水有剩余,即溶液是由氨水和氯化铵组成的,因此有c (NH +4)+c (NH 3·H 2O)

>c (Cl -),B 不正确;由图像可知c 点溶液显中性,由电荷守恒c (NH +4)+c (H +)=c (Cl -)+c (OH -),可知c (NH +4)=c (Cl -),C 正确;由图像可知d 点后溶液中不再发生中和反应,而溶液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温度会略有降低,D 错误。

4.B 解析:①中c (OH -)增大;②中之比为1∶10;③因为CaCl 2溶液中的c (Cl -)大于

NaCl 溶液中的,依据AgCl(s)Ag +(aq)+Cl -(aq),可知AgCl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程

度大,正确;④溶液呈中性时,一定含有NH +4,依据电荷守恒c (Na +)+c (NH +4)+c (H +)=2c (SO 2-4)

+c (OH -)可知c (Na +)+c (NH +4)=2c (SO 2-4),错误;⑤依据CH 3COOH CH 3COO -+H +、K a =c (CH 3COO -)·c (H +)c (CH 3COOH);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K h =c (CH 3COOH)·c (OH -)c (CH 3COO -)

,可知K a ·K h =c (H +)·c (OH -),正确;⑥设乙溶液pH =a ,甲溶液pH =2a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10-a ·V (酸)

=102a -14·V (碱),所以-a =2a -14,此时a =143

,正确。 5.答案:(1)> 加水稀释使平衡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右移 >

(2)①=②>③ (3)碱 > 酸 < (4)中 < (5)=

解析:(1)首先写出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加水稀释,假设平衡不移动,那

么c (OH -)=10-1 mol·L -1÷100=10-3 mol·L -1,但平衡右移c (OH -)应比10-3 mol·L -1大,

所以最终溶液中c (OH -)>10-3 mol·L -1;加热促进了CH 3COO -的水解,使c (OH -)增大;(2)依

据NH +4+H 2O NH 3·H 2O +H +,因为①、②中的H +全部是水解生成的,且c (H +)相同,所以

c (NH +4)①=②;

由NH 4HSO 4===NH +4+H ++SO 2-4可知③中的H +大部分是电离生成的,所以c (NH 4HSO 4)远远小于c (NH 4Cl);(3)正好完全中和生成CH 3COONa ,CH 3COO -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溶液中含

有CH 3COONa 、CH 3COOH ,显酸性,溶液中存在CH 3COONa===CH 3COO -+Na +、CH 3COO -+

H 2O CH 3COOH +OH -、CH 3COOH CH 3COO -+H +、H 2O OH -+H +,CH 3COOH 的电离程

度大于CH 3COO -的水解程度,所以电离生成的CH 3COO -大于水解消耗的CH 3COO -,即c (Na +)<

c (CH 3COO -);我们也可以用电荷守恒c (OH -)+c (CH 3COO -)=c (H +)+c (Na +)求解,因为混合后

溶液呈酸性,所以c (H +)>c (OH -),所以c (Na +)<c (CH 3COO -);(4)由电荷守恒c (OH -)+c (Cl

-)=c (H +)+c (NH +4)即可求解;(5)由电荷守恒c (OH -)+2c (SO 2-4)=c (H +)+c (Na +)、物料守恒

c (SO 2

-4)=c (Na +)两式组合即可求解。

6.答案:(1)①2.5×104 ②醋酸电离产生H +,与OH -、CO 2-3反应,使OH -、CO2-3浓度

减小,使溶解平衡Mg(OH)2(s)Mg 2+(aq)+2OH -(aq)、CaCO 3(s)Ca 2+(aq)+CO2-

3(aq)右移,从而使沉淀Mg(OH)2、CaCO 3溶解

(2)加入CuO 使溶液中的c (H +)减小,平衡Fe 3++3H 2O Fe(OH)3+3H +右移,最后生

成Fe(OH)3沉淀

解析:(1)首先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

423(SO )(CO )

c K c --=,依据题中信息推测可能与K sp 有关,比较可知22

2sp 44422233sp 3(CaSO )(SO )(SO )(Ca )(CO )(CO )(Ca )(CaCO )K c c c K c c c K --+--+?===?。(2)CuO 不能与Fe 3+反应,遇到这种类型的题时,我们首先分析沉淀,可知与水解有关,写出水解方程式,然后分析。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试题评价和备考策略讲座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评价和备考策略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总体评价?2018年是在2016年10月14 日公布的实行新考试 而成。2018年全国卷理科综合共有三套。其中 全国Ⅰ卷使用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 南、湖北、江西、广东、福建、安徽10 Ⅱ卷使用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 夏、甘肃、新疆、陕西、青海、重庆10 西5 供海南一省使用。各卷使用地域同于2017年。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2019 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1 五千多年历史。四大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此外还有诸多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记录在历史文献中。2018年三套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挖掘这些历史 26 又称元素 引出4道小题7个设问。通过制备锌和提纯锌考查锌、铁等元素相关单质、化合物性质及转化 必须的操作。Ⅲ卷354 ZnCO3 ZnC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和其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两例将中华历史优秀 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 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现实较历史更具 2018年化 学试题展现出我国近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 试题Ⅰ卷13题以“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2+H2S CO2和H2S 总反应、电势和电解质溶液相应电化 学基础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 生。这一题目背景自然 被高度关注。Ⅱ卷第6题是以“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 这种“二次电池”在生产、科研和军事上都 效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https://www.doczj.com/doc/868963029.html,2、注重社会责任强调绿色化学 每一位化学工作者、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中学化学教学和化学高考理应强化这一理念。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新药研制与人 2018年4套化学试题清晰生动地反体现了以

高三化学 1_8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 〖复习目标〗 (1)巩固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2)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3)能对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及对强弱酸碱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应用。 〖教学过程〗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平衡状态 【知识精讲】 1、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 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2、SO3、CO2、NO2等。 ③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④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 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 ①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②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4、BaCO3等。 ③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⑤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特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浙江卷)Word版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 溶液中存在SO 42- 或SO 32- 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 为X 元素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第9题表 X Y Z W T

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 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 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 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 源利用方式,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X 是电源的负极 B .阴极的反应式是:H 2O +2eˉ=H 2+O 2ˉ CO 2+2eˉ=CO +O 2ˉ C .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 2====通电 H 2+CO +O 2 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归纳总结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查方式: 本章为历年高考考试中考点分布的重点区之一,主要的题型为选择题,偶有简答题,尚未出现过综合性的大题,涉及此内容的考点将基本不变,热点将常考常新,跨学科的综合性大题将有可能出现。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规律来看,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这部分内容出来的概率仍然很高,这是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决定的,有关PH值的计算、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将仍是必考点。 命题规律: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范例,在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年高考均受到重视,近五年的高考题也承继了这个传统。 考查的主要内容集中点 比较某些物质导电性强弱; 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依据电离平衡移动理论,解释某些问题。 同浓度(或PH)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如氢离子浓度大小,起始反应速率,中和碱的能力、稀释后的PH的变化等。 2.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以水的电离和溶液pH 计算为考查内容的试题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仍将是将来考试的热点。 考试内容包括: (1).已知pH 的强酸、强碱混合,或已知浓度的强酸、强碱混合,计算溶液的pH (2).已知pH或c的强弱酸碱混合,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3).已知混合溶液的pH,推断混合前的酸碱的各种可能,或已知溶液的pH及强酸、强碱的pH,求混合比例。 (4).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pH计算。 (5).在新情景下,考查水电离平衡及K w。 3. 盐类水解 考查的内容有: 1.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做定性判断或定量计算 2.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 3.pH大小的比较; 4.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 另外,判断离子共存、配制溶液、试剂贮存、化肥的混用、物质鉴别推断、某些盐的分离除杂等内容在高考中也涉及到盐的水解。其中命题的热点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在高考试题中,特别是选择题,常常将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7.已知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是由硫磺、木炭粉和硝石组成;②油条中铝含量超标十分普遍,是影 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臭粉组成。下列关于硝石和臭粉的成份组合正 确的是 AKNO3、NH4HCO3 BKNO3、Na2CO3 CHNO3、(NH4)2CO3 DNH4NO3、Na2CO3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2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浓中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Ba2+、Al3+、Cl-、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I- Cc(OH-)/c(H+)=10-12的溶液:NH4+、Cu2+、NO3-、Cl- D含有0.1mol/LFe(NO3)2的溶液:H+、Mg2+、SCN-、SO42-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BCH3CH2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聚氯乙烯、麦芽糖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AABBCCDD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5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元素为金属元素。其中X、Z同主族.X、Y、 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Z、W一定同周期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Z CX、Y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离子半径大小:Z>W>Y>X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6 13.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一次氯酸钠热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N N N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如何抓住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2/22 浏览人数:42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一模”考试时,化学的第一轮复习一般都还剩了点尾巴,现在各个学校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二轮复习。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二轮复习重提高”,都认为“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记得宋少卫老师就曾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写写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不如物理和数学那么有规律。学生的新课学习感觉化学知识杂、乱、散、繁琐,记不牢,听得懂课做不来题,及格容易高分难。高三第一轮复习往往还是沿袭教材顺序,逐章复习,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一轮复习和练习,学生捡回了遗忘的一些知识,或者对高一、高二吃了夹生饭的地方做了一些弥补,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高一、高二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但是一轮复习后,仍没能解决或者较好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二轮复习? 原来有老师和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放慢复习节奏,扎扎实实复习一轮就行了,没必要复习二轮。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只复习一轮,化学知识的杂、乱、散根本无从解决,知识的系统性、网络关系无从搭建,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无从实现。而理科综合考试虽整体降低了难度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二轮复习中才能变成实现。 怎么进行二轮复习? 有了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化学二轮复习重在把中学化学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二轮复习通常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五大块进行复习。 下面就学生感觉最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实验》两大块谈谈怎样进行二轮复习。 高中化学,理科必修教材共15章,选修教材共6个单元,其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占了必修教材的6章(不含有机化学),分散学习了第IA—第VIIA的全部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是同一族内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它们还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呢,所以仅仅是通过第一轮的分章复习是远远不够的。进入二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时,我们就要去总结和归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共同的规律及其一些特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碱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卤素》。当然在《元素及其化合物》这块的复习中始终别忘了贯穿“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两条主线。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比复习,才能帮助我们记忆准确,才能使杂、乱、散、繁琐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能提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II卷无机推断题的准确率和提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试题的准确率。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 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doc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对于高考化学的复习,做好每一个计划是很关键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一)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前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3月初到5月初;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复习按照原计划,将要在二月底结束,从三月开始的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 一、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加强对教纲、考纲及考试说明的学习,把考点分解到每节课,复习中重视知识的横向与纵向深入,把握高考复习的正确方向。 2.在备课组中加强全体教师对关键问题、内容的沟通与研究,引导全体同学探究化学复习方法,狠抓听课效率和训练质量两个关键点。 3.组织教师精心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体会新课改下高考的命题思想

及测试方向。 4.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特别关注重点知识、热点知识的落实情况。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试题。 5.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训练内容和辅导的方式。 6.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7.每双周星期一为集体备课时间,讨论下周应讲授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其学情与教法。 8.培尖工作采取导师制,从学习、备考、心理全方位指导学生。 二、复习安排 第一专题基本概念 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的书写 第2讲无机反应类型反应热 第二专题基本理论 第1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2讲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3讲电解质溶液 第4讲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2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专题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5 ℃时不断将水滴入0.1 mol·L-1的氨水中,下列图像变化合理的是() 解析:选C A项,氨水的pH不可能小于7;B项,NH3·H2O的电离程度在稀释过程中始终增大;D项,温度不变,K b不变。 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和HS-H++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H+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解析:选C向H2S溶液中加水,平衡向右移动,但溶液体积增大,溶液中H+浓度减小,A错误。通入SO2,可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SO2过量时,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酸性比氢硫酸强,因此溶液pH减小,B错误。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H2S+Cl2===2HCl+S↓,H2S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生成的盐酸为强酸,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C正确。加入少量CuSO4固体,发生反应:CuSO4+H2S===CuS↓+H2SO4,溶液中 S2-浓度减小,H+浓度增大,D错误。 3.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解析:选B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HZ>HY>HX,所以酸性强弱为HZ>HY>HX,可见A、C不正确。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D不正确。 4.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 A.①②B.①③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4套)

目录 (按住Ctrl键,点击下超链接进入相应文档)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理综化学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15年山东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 江苏省2015年高考化学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前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3月初到5月初;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复习按照原计划,将要在二月底结束,从三月开始的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 一、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加强对教纲、考纲及考试说明的学习,把考点分解到每节课,复习中重视知识的横向与纵向深入,把握高考复习的正确方向。 2.在备课组中加强全体教师对关键问题、内容的沟通与研究,引导全体同学探究化学复习方法,狠抓听课效率和训练质量两个关键点。 3.组织教师精心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体会新课改下高考的命题思想及测试方向。 4.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特别关注重点知识、热点知识的落实情况。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试题。 5.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训练内容和辅导的方式。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资料汇总化学与环境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资料汇总化学与环境 班级姓名学号 【专题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能源、医药、材料等 1.进一步强化差不多解题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经典题型】 题型一:化学与环境 【例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咨询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爱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能够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hv O2 +O;Cl+O3→ClO+O2;ClO+O→Cl+O2总反应:2O3→3O2 依照以上表达,回答以下咨询题: (1)在上述臭氧被氧化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中间产物 D 催化剂 (2)O3和O2是 A 同分异构体 B 同系物 C 氧的同素异形体 D 氧的同位素 【点拨】这是96年的高考题,它是一道与环境相结合的题目。这道题目要求同学们在分析了臭氧层被破坏的反应机理后,回答以下咨询题。〔1〕臭氧被氧化的反应过程中,Cl原子只显现在反应过程中,而在反应的始末都没有,因此Cl原子应是催化剂。答案应选D。〔2〕O3和O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因此应互称为氧的同素异形体。答案应选C。 【规律总结】 环境咨询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咨询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多关怀我们的家园,多关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并能够去摸索这些咨询题产生的缘故与解决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当今的环境咨询题要紧包括: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重金属及其盐的污染、沙漠化等。 【巩固】 1、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都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 题型二:化学与能源 【例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CO3和Na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 + 2CO32-→ 4CO2 + 4e 阴极反应式:————————————————————,总电极反应式:——————————————————。 【点拨】这是2000年的高考题,它以一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背景来命题,要紧考查化学能如何转变成电能。这道题目中所提及的电池同学们并不熟悉,那么,要解决它就要求同学们必须具有扎实的电化学知识和将所学知识与现实咨询题综合起来分析的能力。由于阴极是得电子的反应,因此在阴极的电子的是O2,O2+CO2+4e=CO32-。将阴、阳两极的反应式叠加可得总反应式:2CO+O2=2CO2 。 【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专题弱电解质电离的解题指导(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①0.1mol/L的醋酸pH >1 ②与同浓度的盐酸对比导电性 ③同浓度的盐酸对比溶液的pH ④与同浓度的盐酸对比与锌粉反应的速率 ⑤将溶液冲稀1000倍后pH的变化 ⑥与同pH的盐酸等倍冲稀后比较pH变化 ⑦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或平均速率 ⑧0.1mol/L的醋酸钠pH >7 A.①②④⑤⑦⑧B.①⑤⑥⑧C.①③⑤⑥⑧D.全部 2.将浓度为0.1 mo1·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 (H+) B.K a (HF) C. (F) (H) c c - + D. (H) (HF) c c + 3.保持温度不变,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 (OH―) / c (NH3·H2O) B.c (NH3·H2O) / c (OH―) C.NH4+的物质的量D.OH―的物质的量 4.将体积都为10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A.a = b =100mL B.a = b =1000mL C.a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C、将氢氧化钠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1/2 D、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两倍 6.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的电离程度:c<b<a B.溶液的pH:b<a<c C.蘸取a点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一定偏大 D.若分别取a、b、c三点的溶液各10mL,各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 7.某温度下,相同pH的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1高考试题概貌预测 1.稳定性:保持10年高考试卷结构、题型的稳定性,继续注重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尽量加大力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 2.系统性:知识点和基本方法覆盖率以及适度重复10年高考失分较多的知识内容的考查 3.基础性:三套教材的“交集”更可能是命题的重要素材,教材的权威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公正性) 4.时代性:2011年高考题受各种形势的影响,总体难度不会升高。 针对以上高考试题概貌预测,我结合我校的复习备考方法,谈一下备考中的几点建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认清形势 2 明确方向 3 注重基础 4 突出核心 5 关注细节 6 强化训练 一、明确方向——我们首先加强了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命题导向,指导我们的高三总复习,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时间紧任务重。距高考仅有9个周,36课时,而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虽经过一轮复习,但是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能力欠缺,所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尤为重要。 首先《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高考命题者不会突破这一文件。 所以把《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后续复习的最重要的抓手。 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准确把握高考考点的范围和要求层次,少做无用功,提高实效。通过集体的研究,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和可能的考查方式要进行认真的剖析,每位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的二轮复习的单元划分完全可以根据说明中的划分进行专题复习提升。 二、注重基础—重视教材基础知识。

近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很好的导向就是突出教材中体现的重要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以教材为依据,不要脱离教材,完全依赖于复习资料。 高考在坚持以能力立意为原则的同时特别注意紧扣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以教材为复习的依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的训练,做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另外复习中的拓宽、加深和延展都必须适度。 另外高考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根据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必须以课本、课标、考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能力。同时要注意,高考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守纲、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 于是在二轮、三轮复习中要注意坚决克服: (1)以复习用书替代教材。 (2)以大量的做题取代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不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删减盲目使用(最好二轮资料组内分工整理成学案或复习资料)。 三、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1)以认识化学反应变化为主线的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2)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为基础的,以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为重点的化学实验技能。 (3)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技能。 (4)以官能团结构特征和性质为重点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题,我们应注意以下常考的重点、热点知识: 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定律★★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化学知识点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化学知识点复习—弱电解质电离 【学习目标】 1.掌握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强弱的区别。 2.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 3.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4.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电离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重难点】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电离平衡常数。 【学习过程】 【注意】1.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2.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电离出离子;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例1】下列物质:a.氨水 b.液态HCl c.Fe d.固体BaSO4 e.冰醋酸 f.SO2 g.Na2O h.CO2i.NH3j.NaCl固体k.KOH溶液l.蔗糖。 其中能导电的有,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注:难溶盐(如:BaSO4、AgCl、CaCO3等)一般是强电解质,尽管难溶,但溶于水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而许多难溶性碱[如Al(OH)3],溶于水的部分也不完全电离,因此是弱电解质。 【例2】按要求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CH3COOH NH3?H2O H2CO3H2SO4 (2)NaHSO4①水溶液中②熔化时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请将曲线补画完整) 三、电离平衡的特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因此同样具有“”、“”、“”、“”、“”的特征。 四、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 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AB A++B- ()() () +- A B AB c c K c ? = 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填“大”或“小”); (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 a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