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眩晕发病机理的探讨共2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27
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症)颈部疾患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近几年本症十分多见.本文以我们的研究资料为主,并参考有关文献,予以综述。
一、命名问题「1、2、3」“颈性眩晕”的命名尚不统。
有的称之为“外伤性颈性头晕”、“颈椎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后颈交感神经综合征”或“巴—刘氏综合征”(Syndyome of Barre-Licou)。
多数人主张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我们认为,颈椎病等骨性压迫虽确系形成本症的重要因素,但还有较多患者特异性检查及手术证明,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并非由骨赘直接压迫,因此称为“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更切合实际,特别对指导治疗和推断预后更有利。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2、3、5、8」(一)颈椎的高度和椎动脉的长度平衡关系被破坏。
椎动脉的长度与颈椎的高度,在正带情况下互相平衡,椎动脉的血液畅通入脑。
颈椎病、颈椎间盘脱出、颈椎滑脱、横突骨折及先天性畸形等,使二者的平衡关系被破坏.特别是椎间盘的破坏及变性,最终导致椎间隙狭窄→使整个颈推的高度缩短→椎动脉相对延长。
另外,随着年龄增大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年过40岁以后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动脉的弹性回缩力变弱,椎动脉绝对延长.相对延长与绝对延长的结果必然是椎动脉的长度超过颈椎的高度,出现长则必曲的结果。
故一旦不适当的颈椎活动,即出现椎动脉血流障碍。
有学者计算,由于椎间盘生理性变化,50岁以后使颈椎总高度可减少1~1.5cm;而椎动脉可较3 0岁前伸长1~1.5cm。
(二)颈椎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已被椎动脉造影和手术证实.钩椎关节位于椎动脉前内方,该关节骨赘是颈性眩晕首要原因。
不少学者「5、6、8」的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如Tallou和Banner曾利用新鲜尸体进行了研究把钡剂注射到椎动脉内连续拍片做动态观察,显示出骨赘,当头向右转动时,产生右侧椎动脉暂时性闭塞。
以此可以较好的理解颈椎病产生的猝倒发作.Hardin氏在手术直视下行椎动脉造影,直接观察了骨赘对椎动脉的压迫实况,并成功地为这位有语言含混、步态不稳、视觉模糊、头痛等长期诊断不明的患者作了骨赘切除术。
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作者:刘玲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328-02颈椎病性眩晕属于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又称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是指因颈椎病所致椎间孔变窄,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血液循环障碍,并由此引起延髓和前庭系统缺血而发生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组症候群,也称“颈性眩晕”。
临床上易与梅尼埃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等混淆。
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机械压迫因素、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以及颈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单独或者交互为患,通过刺激椎动脉丛是椎动脉收缩痉挛,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一步使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症状。
其治疗主要是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动态平衡及改善椎动脉的循环以增加大脑的有氧灌注。
祖国医学将颈性眩晕归为“眩晕”范畴,历代对眩晕病都有着不同的认识,见仁见智。
有关“眩晕”的记载,最经典的论述始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但直到宋•严用和才首次在《严氏济生方》中把“眩晕”作为本病正名记载:“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
古今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侧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火、痰、虚、瘀等五个方面,而总以虚为本。
有学者认为,对于颈源性眩晕可以首选针灸治疗,其近期疗效优于其他疗法[2]。
随着对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灸治疗由传统的针刺、灸法、针灸并用转向多种疗法综合运用,且疗效也在不断提高。
纵观既往文献,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的观察主要集中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而对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甚少。
本文通过对颈椎病眩晕针灸治疗的选穴及疗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尝试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的生理机制,以期为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译著·【编者按】头晕和失衡与颈部病变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分类监督委员会(COCS)对颈性头晕(有时也称为颈性眩晕)的观点。
基于当前已发表的文献,Bárány协会COCS认为:①头晕/眩晕与颈部病理和(或)颈部疼痛症状(通过影响颈椎、软组织结构或颈神经根)之间机制的关联尚缺乏证据支持;“颈源性头晕”一词意味着“颈部来源”的机制,但这个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建议使用“颈性头晕”一词;②头动诱发的头晕/眩晕,更多见于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也可能是较少见的中枢性前庭疾病如椎动脉夹层伴后循环卒中以及极其罕见的椎动脉压迫综合征;③部分伴颈部疼痛/肌肉痉挛的颈性头晕患者亦可发生短暂的空间定向障碍和(或)失衡感等症状,是否存在颈部本体感觉受损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④目前存在几种机制假说:躯体感觉传入假说(感觉整合异常)、触发偏头痛假说(偏头痛可激发颈部僵硬/疼痛,亦可触发头晕)、非触发偏头痛的三叉神经假说(如三叉神经-前庭反射及三叉神经-心脏反射)、交感神经丛受压血管假说、颈动脉窦综合征及相关晕厥介导假说;⑤目前支持颈性头晕诊断、治疗及机制的高质量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涉及颈部手术及颈部按摩干预对头晕和失衡影响的研究质量都不理想,尚不能提供颈性头晕存在的证据;⑥目前Bárány COCS尚不推荐任何针对颈性头晕的特异性诊断标准,也不推荐任何的具体治疗。
展望未来,建议在多学科研究团队的参与下,对颈性头晕相关机制和治疗研究进行科学设计,注意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尤其注意相关混杂因素的排除及改良方法的应用,排除相关的混杂因素如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BPPV、外伤史、神经系统受损、药物史及心源性因素等问题;同时,如何能够获取颈部本体感觉、颈部运动期间相关的前庭激活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并进一步研究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颈源性眩晕的研究概况【关键词】颈源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述颈性眩晕是由颈源性因素引发的以眩晕及平衡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
本病与椎动脉本身的因素有关,并与相邻组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
主要研究表明,由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失稳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压或使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受到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是其主要病因。
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这是由于颈部异常传入神经活动而产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2]。
目前,眩晕的临床症状十分多见,颈源性眩晕在诊断与治疗时易与美尼尔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混淆,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因此深化对本病的病因认识,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椎动脉的解剖结构自锁骨下动脉发出,椎动脉分为4段:第一段为近段或称椎前段,为起始于锁骨下动脉至第6颈椎横突孔的部分,第7颈椎横突,第7、8颈椎脊神经的前支,颈下交感神经干和交感神经节在其后方;第二段为横突段,为第6颈椎横突孔上升至第2颈椎横突孔的部分,钩椎关节紧邻该段动脉内侧,关节突关节在其后外侧,椎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伴行;第三段为寰椎部分的椎动脉,于第2颈椎横突孔下口至枕骨大孔处,该段动脉走行较为迂曲,动脉壁上分布的 pach 小体可以通过感应椎动脉血压反射性调节血管管径,以保证颈部血管内的血流量;第四段即颅内段,从硬脑膜孔穿出至基底动脉起始端,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
2 西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及治疗2.1 发病机制椎-基底动脉缺血是颈性眩晕的常见病因,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这与椎动脉痉挛有关,而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导致血管痉挛是主要因素。
椎神经与椎动脉相伴穿行于横突孔内,并不断发出各级分支分布至椎动脉外周形成网状神经纤维,其在第3颈椎-第5颈椎分布最为密集。
同时来自颈中交感神经干的神经纤维也支配该段椎动脉,因此可以得出椎动脉接受椎神经与交感神经双源支配的结论。
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概况摘要: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项部病变导致的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的一类病证,1926年barre首先提出颈椎病变可引起眩晕,1956年grar报告颈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可引起眩晕。
我国于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
多数医家认为,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项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为此病。
近年来,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对颈源性眩晕有着较好的疗效,综观近年来其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针灸颈源性眩晕概况【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52-02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项部病变导致的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的一类病证,1926年barre首先提出颈椎病变可引起眩晕,1956年grar报告颈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可引起眩晕。
我国于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
多数医家认为,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项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为此病。
近年来,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对颈源性眩晕有着较好的疗效,综观近年来其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1针刺疗法1.1普通针刺法。
陆菁等[1]采取针刺风池配四关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55例,并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针刺疗法的总有效率、椎动脉血流改善、复发率均优于药物治疗(p<0.01,p<0.01,p<0.05)。
针刺取双侧风池、太冲、合谷、百会。
患者取座位,穴位常规消毒,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5-l寸;太冲穴直刺;合谷穴直刺;百会穴平刺。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新进展发表时间:2019-07-24T15:51:54.50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张作鹏杨华琴(通讯作者)黄俭峰寻晓[导读] 颈性眩晕是一种多发病,涉及骨科、耳鼻喉科、脑科等诊室。
颈性眩晕是颈椎椎体和周边组织诱发的眩晕症状。
诱发颈性眩晕疾病因素多样化,在诊断与治疗方案方面也存在一定争议。
浏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湖南浏阳 410300【摘要】颈性眩晕是一种多发病,涉及骨科、耳鼻喉科、脑科等诊室。
颈性眩晕是颈椎椎体和周边组织诱发的眩晕症状。
诱发颈性眩晕疾病因素多样化,在诊断与治疗方案方面也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本文就针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诊疗进行综述,报道如下:【关键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诊疗;进展眩就是眼花目眩,头晕,机体无法站立,多种情况同时出现就是眩晕。
眩晕可以是一个独立疾病,也可是其他疾病引发的晕眩。
此疾病发病机制是血管神经因素、小关节增生、横突孔异常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情况,不同医学研究者对疾病的认知在观点上有所不同。
国外医师对颈性眩晕多采用针到、牵引方法治疗,国内医师建议对神经血管因素实施手术治疗[1]。
1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 1.1 神经因素与血管因素当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后会导致前庭耳蜗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轴突、神经、细胞脱髓鞘出现暂时性亢奋,进而出现眩晕耳鸣情况。
颈椎旋转实施颈动脉血管彩超可观察到:颈性眩晕患者的血流量与骨性关节炎会发生一定变化。
椎动脉周边有交感神经,当椎动脉进入到颅内,若神经受到刺激就会导致动脉痉挛收缩,从而降低血流量。
1.2 钩椎关节、关节增生横突孔内侧壁主要为钩椎关节,椎动脉走形在横突孔内侧,一旦钩椎关节发生病变就可对椎动脉产生刺激,从而使血管痉挛出现收缩情况,诱发脑供血不足,发生眩晕。
1.3 横突孔异常横突孔出现狭窄或者骨质增生等情况就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发眩晕。
1.4 颈椎周边肌肉或者韧带病变颈椎周边肌肉可保证颈椎的稳定性,韧带痉挛与肌肉会导致小关节紊乱,从而影响周边血液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