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 格式:ppt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任务教学,层层递进
探究1让学生经历先动手操作、再猜想、后验证这一学习过程, 先让学生任意拆开准备的正方体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然后让 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拆出不同的平面图形。探究2经历先猜想、再动 手操作,到最后按要求剪出规定的展开图,从无意识拆到有意识地 去想像。这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 题,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在学生头脑中 真正形成空间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六、教学特色
1、主题探究,贯穿始终 本节课通过2个探究活动,创设了一个能促进学 生主动探索的真实教学情境,学生通过折叠和展开 两种操作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 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 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应用于生活。
达自己的想法(满分20 C.无从下手,不知应从哪个方面思考(0分)
分)
5.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满分10分)
6.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
问?(满分10分)
7.本节课有待改进的方
总来自百度文库:
五、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 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强 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 用。本节课的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主, 从“做数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主体参 与为主。
四、教学评价设计
内容
程度
分数
1.本课的知识你都掌握 A.完成能掌握并能灵活应用(16-20分)
了吗?(满分20分) B.基本掌握能应用(10-15分)
C.掌握情况一般,不会应用(5-10分)
D.完成不会(0分)
2. 能积极参与小组讨 A.积极参与(16-20分)
论,能与同学合作(满 B.有时会参与(10-15分)
解答:蚂蚁怎样走最近?
B B
A
三、先想后做(折叠) 探究二 你能设法把以下展开图形折成正方体吗?
先猜想 再动手 后验证
总结分类:
第一类:中间四个面,两边各一面(6种,口诀:141) 第二类:中间三个面,二一隔河见(3种,口诀:231) 第三类:中间两个面,楼梯天天见(1种,口诀:222) 第四类: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1种,口诀:33)
《展开与折叠》 教学设计分享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踏入初中,对初中生活有新鲜感, 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强。我校地处市中心,生源是 全电脑派位,学生来自市区江南片小学,学生学习 水平参差不齐。
本节课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动手操 作的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学生认知 的特点。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而不要仅 仅定位于理论分析,更不要让学生记忆所有11种展开方法进行了归类的 结论。
七年级的学生刚上初中,有新鲜感,本节课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课堂学习参与度比第一二节课有了明显的提高, 课堂的思维也比较活跃,能够主动的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尝试解答, 多数学生在交流合作的时候能大胆的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所 学的新知识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测
1.在下面的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形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3.当下面这个图案被折起来组成一个正方体时,数字( 的平面上
6 54
321
) 在与数字 2 所在的平面相对
4.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图中已标出三个面在正方体中的位置,E 表示前面,F 表 示右面,D 表示上面,你能判断另外三个面 A、B、C 在正方体中的位置吗?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之处:
在教学中,学生没有发现某种分类,我急于求成,借助课件 告诉学生遗漏之处。如果能够通过学生的操作来巩固知识点,而并 不一定借助于课件。在黑板上贴出展开图,可让学生尽可能地来贴, 并不是只要11种,而是把学生贴出的各种展开图通过旋转、翻折 只能得到11种,有重复的图可强调。再让学生把黑板上的平面图 形分类,再画图。这样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更能清楚地、更深刻地 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善于反思,乐于分享。
因此,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感悟,促使学生自身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学生主体,关注个体
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师的参与指导,让学生 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立方体展开与折叠等过 程,使同学们通过同伴合作、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方 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既能充分地体现了教学活 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 与,主动探究。
分20分)
C.不能参与 (0分)
3. 本课中我能认真听 A.优(16-20分)
讲,听同学发言并判断 B.良(10-15分)
(满分20分)
C.中(5-10分)
D.不能(0分)
4.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 A.善于思考,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16-20分)
问题,并能有条理的表 B.会思考,但不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10-15分)
本节课用“动手操作——展示交流——合作探讨”的方法进行。 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 教具9个正方体(数字字母拼图垫)、剪刀、卡纸及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蚂蚁怎样走最近?
先动手
二、先做后想(探究活动一) 再猜想
展开
后验证
先猜想
三、先想后做(探究活动二) 再动手
折叠
后验证
四、小结
五、小测、作业
一、情景导入
如图,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箱子的一个顶点A,它 发现相距它最远的另一个顶点B处有它感兴趣的食物, 这只蚂蚁想尽快得到食物,哪条路径最短?
二、先做后想(展开)
探究一
先动手 再猜想 后验证
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条棱剪开,展开 成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请与同 伴进行交流并动手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