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粽情飘香话端午

粽情飘香话端午

粽情飘香话端午
粽情飘香话端午

粽情飘香话端午

——育才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2010年5月开始到6月结束,历时6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①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

②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

③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端午节的习俗引申出:挂菖蒲艾草、挂钟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龙舟等。

⑤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生成子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端午活动大搜索

子课题五:端午诗词大传唱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8-9人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②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②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注意提前预约时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计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附1:小课题研究方案兼结题报告,方案设计只填写前半部分

粽情飘香话端午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采访调查有关人员、或亲身体验实践。

三、活动过程:

1、实践过程的指导

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翻阅图书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基本掌握,教师只需提出一些活动要求。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重点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按照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A确定采访内容,设计好采访问题;

B确定采访记录形式;

C提前与被采访的人预约时间;

D小组内分工合作,有需要地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参加。

2、学生实践活动具体情况:

⑴确定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由来大探秘组)

①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听说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怎么和屈原

有关系呢?除了屈原说之外还有其他的传说吗?

②端午节有重五节,端阳节之称,还有其他的别称吗?

⑵利用电脑课上网搜查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关视频及端午节的别称。

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校部分学生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然后去学校图书馆翻阅图书,查找关于端午节的美食,了解粽子的品种、形状等。

⑷走进社区,采访老人们,问问端午节的习俗。

⑸和家长一起学习包粽子,认识苇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手学包粽子。

⑹查找端午节的诗词童谣,后回到教室内举行童谣赛,并制作端午节的手抄报。

⑺邀请美术老师指导学做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亲手制作并在小组内展览。

第三阶段阶段小结

一、活动时间:2周

二、活动目标:整理并完善资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3、进一步完善好子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4、各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5、做好展示汇报时的人员分工,并认真做好汇报展示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一、活动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标准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共同进行了《粽情飘香话端午》的研究性学习,今天是我们展示汇报的日子了。

下面我宣布:《粽情飘香话端午》实践活动展示会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二)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各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汇报

第一小组:端午由来大探秘

1、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汇报: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的传说

走近屈原

2、学生评价

第二小组:端午美食大荟萃

1、学生汇报:说明调查结果了解五黄餐

了解粽子的发展变化及其形态、品种、营养

粽子赞

2、学生评价

第三小组:端午才艺大比拼

1、学生汇报:认识苇叶打苇叶

包粽子品粽子

交流活动日记

送祝福

2、学生评价

第四小组:端午诗词大传唱

1、学生汇报:诗词朗诵

童谣传唱

手抄报欣赏

2、学生评价

第五小组:端午活动大搜索

1、学生汇报:采访了解端午习俗

认识艾叶和菖蒲

赛龙舟

2、学生评价

(三)收获感言点评小结

1、同学们在今天的展示汇报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2、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迈入了中国节日文化的大门,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吧!

(四)作业设置课外延伸

继续进行其他传统节日的研究。

(五)板书设计

粽情飘香话端午

四活动评价

1、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

2、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家长

完成评价表

活动评价表

附:活动已开展的情况和活动具体计划安排

2015年端午节活动总结汇总

2015年端午节活动总结汇总 下面是xzlunwen小编为你精心收集整理的7篇关于2015年端午节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内容,请点击相关栏目查看,谢谢~! 端午节日活动总结(一) 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话端午 活动背景: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等,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 活动意义: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特在初一级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主题:端午祭屈原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是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具体要求: 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不同途径了解屈原及他身上体现的高贵品质,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报告用A4纸打印,标明姓名和班级。题目自拟,版式自行设计,内容提示:屈原的生平、屈原的故事、屈原的精神、赞美屈原的诗篇和词句等。 第二主题:端午识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艾蒿,以驱邪祛毒。 具体要求: 到野外观察、采摘艾草,做成标本,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草在端午节的特殊用途。 1、标本尽量完整,在报纸或书中安放:叶片向左右两侧分开摊平,小部分叶片可叶面朝下,叶背朝上,皱缩的叶片要展平,后压干,过1-2天换换纸,以便吸取标本体内的水分。 2、当标本七、八成干时,将它安放在A4纸上,做到整齐、匀称、美观,像一幅图画。 3、做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植物的名称(学名或俗名)、科属、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者等,标签的大小通常是120 70(毫米),贴在A4纸的右下角。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一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美丽的花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能干的小脚丫三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 香一 幼儿园端午活动方案:端午粽飘香,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 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 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 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 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带一点绑绳(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 保材料),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糯米和红枣(不能再用黑米,很难煮)。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亲子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3、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4、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 活动时间:本周午上午。 温馨提示: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尽量早做准备,9点以前包完,保证午餐按时进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美丽的花 二 主题由来: 春天到来了,孩子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到户外游戏。一天,孩子们看到院子里有黄色的连翘花开了。有的小花还掉到了地上。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花的外形,并和孩子们有找了其他的花。我们发现都还没有开,孩子们有些失望。何岳说:“他们什么时候开呀!”王茗:“老师我还见过小喇叭花。”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我们身边的春天因为有了美丽的花朵才芬芳、绚烂。我们一起开始做小花的开放日历,就这样研究开了……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花卉的生长环境、内部结构。 2、能够动手对捡拾的小花,按不同特征分类。 3、引导幼儿利用嗅觉来分辨不同的花香。 4、引导幼儿爱护花草。 幼儿: 1、“小花掉在地上还能活吗?” 2、小蜜蜂在吃花吗? 3、毛毛狗儿是杨树的花吗? 教师: 1、花朵有香味吗? 2、连翘花、玉兰花是先长叶还是先开花?

2019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2019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活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端午节文化氛围,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收集关于2019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欢迎借鉴参考。 2019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彰显节日文化内涵,树立节日新风,市教体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2017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 二、指导思想 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为载体,以突出传统习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活动时间 2019年5月20日-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以诵读历代爱国主义名篇佳作或赛诗会、书法会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活

动中去,让广大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二)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广泛开展讲美德故事活动。 以“道德讲堂”、“小小百家讲坛”、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为载体,组织学生宣讲历史名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和我们身边的好人故事。 (三)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广泛开展爱心传递活动。 组织广大师生深入社区、农村、福利院、敬老院,突出爱老孝亲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开展给孤寡老人,烈士家属、残疾人和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情暖端午活动,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和谐。 五、活动要求 1、贴近学生。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精心设计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突出传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3、注重宣传。要通过宣传专栏、专题网页、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端午节日知识,营造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各地、各中小学开展相关活动的信息要及时上传市教体信息网和市文明网,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校园网全方位进行宣传。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校将结合今年的端午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晴空 缤纷五月,鸟语花香,绽放夏日激情。传统节日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节日——端午节是“知名度”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有了名人故事的加入而具备了更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就更深入人心。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龙舟与粽子也是我们表达对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之爱国操守的朴素情感寄托。端午节无疑就是这样的精神文化坐标。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洗礼,仍然散发着耀眼光芒。 槐夏荫浓,榴花似火,端午习俗已经伴随着中国的历史持续了两千余年,国人对于平安、健康、吉祥的向往,对于忠臣、孝子美好品格的推崇,也逐渐融入端午节的各种活动,端午仪式与精神血肉相溶,代代相传,化为中华文化不变的基因。绿色的艾草,五彩的丝线,人们在自家门上或屋内插上艾叶或者菖蒲。“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让记忆缠绕着五彩的丝线,向往健康平安。 影响最大的、最流行的,当属那晶莹剔透,十里飘香的粽子。每一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必包的粽子,闻一下香飘十里,剥开皮晶莹剔透,咬一口软糯香甜,咽下去回味无穷……还有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组成了每年

一次,大江南北的“甜咸之战”,让这个最传统的节日真正变成了一个响应潮流的“中国美食节”。 2006年5月,端午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端午文化当会继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一如这平淡的歌谣,绵绵不绝。爱国爱民情怀成为一种崇高激励,一种纯真操守。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必将鼓舞着后人,继续前行——中华民族必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端午粽子飘香的祝福语

端午粽子飘香的祝福语 ⑴端午包个幸福大粽子,把快乐米放里边,将吉祥枣掺里面,拿好运叶包起来,用关心情调个味。现在请你渐渐品尝!端午愉快! ⑵五月五,是端午,敲敲锣来打打鼓;吃粽子,赛龙舟,唱唱歌来跳跳舞;开手机,看短信,多少祝福数一数。祝端午节快乐,端午节幸福! ⑶端午节又到了,今年的我没有准备特殊的礼物,只是准备了我的关心、诚心、爱心,这些通通送给你,祝你‘端午节快乐’。 ⑷端午又来到,向您问声好。熏个艾草澡,蚊虫邪气都赶跑。吃个端午粽,来年福分围你绕,好运随你挑。愿您端午开心,心情妙! ⑸丝真诚胜过千两黄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甜蜜,一条短信捎去我万般心意,端午节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⑹洗个艾叶澡,泡个艾叶脚,舒舒适服烦恼都赶跑;对你“爱也”真,对你“爱也”深,生活有你就不闷。端午,帮你挂艾叶,能爱你真好。 ⑺糯米白白,愿你财如东海,欢乐畅怀;糯米甜甜,愿你喜眉笑眼,好运连连;糯米香香,愿你幸福悠长,富贵吉祥。祝你端午节快乐! ⑻今天是端午节!我搜集世上一切美妙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吃了它你将永远快乐幸福!

⑼端午节,吃粽子,愿你友情爱情甜甜蜜蜜;赏舞狮,愿你身体强壮健安康康;赛龙舟,愿你工作事业大有奔头;五月初五端午节,祝你快乐永幸福。 ⑽我提前送你一个粽子:幸运铺满清新的叶,快乐裹成美味的馅。闻起来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咽下去是幸福,回味着是美满,端午节快乐! ⑾生活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一定合情合理;爱情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一定心心相惜;朋友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知心知意;祝你端午节快乐。 ⑿青青粽叶勾思念,淡淡粽香醉人心,又到一年佳节时,在外游子倍思亲,保重身体工作忙,和气生财事业顺,有空回家望一望,祝你万事顺利,端午快乐! 1⑶我心中,你最“粽”。端午节就要到了,我抢个先,把最珍贵的情意、最海量的好运、最开心的快乐、最美妙的祝福提前送给您和您的家人!端午快乐。 1⑷千句问候送给你:愿你好好爱自己,千只纸鹤送给你:所有烦恼远离你,千颗流星送给你:好运天天围绕你,再送千枚开心果,提前祝你端午节快乐! 1⑸粽子飘香,爱情也得飘香,心情就会甜蜜;龙舟竞技,事业也得拼搏,工作就有成绩;香囊祈福,朋友也得寄语,事事就能顺利。端午时节,祝生活一切随心! 1⑹端午节到了,提前为你点了祝福外卖大礼包,里面有“粽”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课程总结22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新的课程实施计划提出“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重点从实践上下功夫,让孩子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我设计的“粽叶飘香,浓情端午”的课程为主题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一、课程开发与实施资源分析 在新的课改形式下,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并充分利用综合资源,浓情话端午课程实施,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引领学生探究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体验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加大实践力度,在弘扬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二、课程目标 “润德养正,融和致美”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取得知识,提升能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通过本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去学习研究传统文化。 (二)指导学生应用多学科学习中已有的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并呈现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并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三、课程准备: 首先改变学科教学模式,每一个学科都以综合实践的形式进行。其次打破学科壁垒,进行综合的实践活动的实践与展示。 四、课程内容: 1、文化课程:诵读端午诗歌、了解端午由来,感悟端午文化 2、实践课: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包粽子等,观摩或参加赛龙舟活动感受端午文化重要内容赛龙舟 3、展示课:进行年级端午文化展示。在现场观摩后就展示。 五、课程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六、课程实施中思考 本次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引领学生探究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体验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加大实践力度,在弘扬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一)改变课程模式,注重综合实践 从走近端午节、端午之我见、端午标识设计、端午送吉祥、端午之佩饰的秘密、端午文化传媒、对外端午文化宣传、音乐中的端午,每一节课都从单一内容走向了多元内容,从单一的实践,走向多元的实践,如综合实践课以校园端午宣传为主题,从宣传画的设计到宣传标识制作,从服装设计到帽子点缀,从北京的粽子到海南的粽子,孩子们都做了研究,可谓是一群无所不知的孩子。端午文化传媒更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微信的制作引入课堂,看着课堂中孩子们制作的精美的微信宣传,我们深感教师的智慧,孩子的灵动。 (二)提供展示平台,注重课前学习 实践课程中所有学生都参加了班级端午文化宣传的实践活动,从班级端午板报的设计到

“粽叶飘香话端午”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设计了“粽叶飘香——话端午”这次主题班队会,以“走进端午、话说端午、描画端午”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四(2)教室 【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锦州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粽叶飘香情浓端午作文

粽叶飘香情浓端午作文 导读:每逢端午,街巷里的粽香总能飘出老远。漫步在透着淳朴气息的青石板小路上,闻着那粽香,是世上最惬意的事了。即使闭着眼,寻着那粽香,也能找到自己回家的路。 提到粽子,便想起逝去已久的奶奶,想起她穿着那件素花布衫,齐耳的短发,用力咬着蓖麻绳的一端,一只手利索地扎着粽子……多少年过去了,粽香留于齿间,那种味道总能勾起我对童年美好的回忆,那种味道总能勾起我对奶奶的怀念,然而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守候在奶奶身边,热切地期待粽子从雏形到出形到成形的过程,那份经历,那份心境怕是奶奶送给我的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礼物了。枣粽,永远是奶奶做得最多的一种,因为我爱吃。那种味道甜而不腻,甜中透着一股暗香,流连于我的唇舌之间,久久不愿散开。许是我过早失去母爱的'缘故吧,在几个孙子孙女中,奶奶最喜欢我最疼我,有啥好吃好喝好玩的总是先给我留着,奶奶对我的宠爱关心常惹得几个表兄妹心生不满羡慕不已。 沉甸甸的粽子,沉甸甸的礼物,更蕴藏着奶奶沉甸甸的爱。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满头白发的奶奶总会为我精心包一些枣泥粽子,从挑粽叶到粽子出锅,一道道程序在她的巧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奶奶眼里端午节好似另一个春节。我劝她不要裹那么多粽子,她总是慈祥地笑着说:“不做怎行?我的小囡囡吃什么呢?” 端午那天奶奶总是起个大早,小心地把粽子一个一个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拿着用五彩丝线织成的蛋兜兜,在蛋兜兜里装上一枚鸡蛋一

枚鸭蛋,再拿上一个做工精致漂亮且装有香料的香囊,在门口坐着,远远地望着,等着我雀跃的身影,那一道曲折的小路竟也远远地伸向远处,望不到尽头。 当我小小的身影出现于小径时,奶奶总笑盈盈地迎上来抹去我额上的汗水,于我腰间佩挂七彩香囊,腕上系上五彩丝线,再往我手里塞上蛋兜兜,说是辟邪。然后拉着我回屋剥粽子给我吃,粽叶被一双巧手一层一层地剥开,顿时四周弥散开一股特有的清香,我贪婪地嗅着,眼睛紧紧盯着奶奶手中的粽子,眼里盛满了期待,这小巧精致的粽子可是我最爱的枣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接着奶奶小心翼翼递过的粽子,满足地咬上一大口,顿时红枣的甜、糯米的香以及粽叶的特有风味融为一体,充斥于唇齿之间。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风一次又一次拂过我的心潭,荡起一片涟漪。每当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每一个粽子,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我,眼眸里盛满了对我浓浓的爱意,嘴角永远是上扬着,那被岁月侵蚀的容颜总是在这时绽放出一朵世界上最美的雏菊。“呵呵,囡囡啊,慢点吃,别噎着。”,奶奶总是在一旁慈祥的看着我生怕我噎着。于是我不再快速地吃粽子,而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品尝每一个粽子,去品味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去感谢这其中包裹的枣粽。 有人说“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是的,延长,它延长了回忆的思念,延长了心中的泪水,多想重拾与亲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多想和亲人共享温馨美好的时刻,多想……怎奈光阴荏苒,岁月无情,再也回不去了,心好痛……

端午粽飘香日记

端午粽飘香日记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能够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 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 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 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 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 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 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 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 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 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逐步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 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 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黄 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 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队会教案

六(2)班“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时间:6、1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安庆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主A: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那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

粽叶飘香话端午活动方案

粽叶飘香话端午活动方案 “粽叶飘香话端午”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 (1)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 (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三)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中班定稿版

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中班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快乐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中一班 一、活动内容 快快乐乐过端午 二、活动意图 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也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通过活动还能体会端午节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驱邪避毒、倡导健康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健身心的意识,促进快乐成长。 三、活动目标 ㈠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㈡简单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节日习俗。 四、活动准备 关于端午节的课件及图片,粽子实物。 五、活动过程 ㈠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话题。 ㈡端午节的来历。 ㈢端午节的节日习俗。 ㈣观看端午节课件,使幼儿进一步直观生动地了解端午节。 ㈤学说儿歌《端午节》。

㈥活动延伸。 快乐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中一班 一、活动内容 快快乐乐过端午 二、活动目标 ㈠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㈡简单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节日习俗。 三、活动准备 关于端午节的课件及图片,粽子实物。 四、活动过程 ㈠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话题。 1.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粽子)你吃过粽子吗? 2.你们知道粽子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特有的食物吗? 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听了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㈡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述《屈原的故事》。

2.老师根据故事内容针对端午节的来历进行提问。 ㈢端午节的节日习俗。 谁能说一说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做哪些事情? (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绑花绳……) 老师依次出示相应的实物教具,并简单介绍。 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英雄,插艾草、挂香包是为了驱赶蚊虫辟邪,绑花绳是寄托了人们对长命百岁的美好祝福。 ㈣观看端午节课件,使幼儿进一步直观生动地了解端午节。 ㈤学说儿歌《端午节》。 端午节 杏儿红,麦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龙船比赛喜洋洋。 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 挂香包,点雄黄,蚊虫不敢来打扰。 ㈥活动延伸。 请幼儿一起观察、了解包粽子的材料、制作方法,并一起品尝粽子。 快乐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中一班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绑花绳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

最新端午节活动主持词(一)

最新端午节活动主持词 篇一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安庆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主A: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那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 (屈原跳江后,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端午节哪些习俗的由来呢?(生结合屈原和黄巢的故事谈喝雄黄酒、悬艾草的由来) 主B:端午的时候,人们还要佩香囊、撮五彩线呢,你们知道五彩线由哪五种颜色组成呢?人们为什么撮五彩线呢?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这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 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五彩线象征五色

中考题原创:粽叶飘香端午情

中考题原创:粽叶飘香端午情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洗糯米B.刀切肉块C.粽叶包粽D.烧火煮粽 2. 2013年6月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且吃到了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 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贵阳特色粽子的主要配料为下列四种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糯米B.火腿肉C.蛋黄D.食盐 4. 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子叶,包出的粽子色泽鲜亮,营养丰富 B.端午时节粽子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 D.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 二、填空题 5.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 (2)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其目的是预防___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使用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4)装粽子的食品包装袋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6.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果果的妈妈准备了糯米、瘦肉、虾仁、食盐、植物油等做粽子的原料,这些物质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其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幼儿园“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方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

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浓情端午 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XXX益健堂第一届“粽” 文化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18号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17号为“父亲节”,借这两个节日来邀约老顾客回店,提高店面人气及开心氛围。 活动时间:18号上午 活动地点:各店面 参与对象:店面目前所有顾客、这两天邀约回店的老顾客、通过此次活动宣传发单上来的新顾客 提前准备: 1.16号、17号在店面做宣讲,白板上写主题“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XXX益健堂第一届“粽”文化知识竞赛,引导店内顾客参加,打老顾客邀约电话,门口发单上人(利用此次活动就说学包粽子、吃粽子、还有礼品相送)。 告知此次活动竞赛胜利队会有奖励。 2.制作粽子的材料,提前准备。 18号活动正式开始: 第一步:分队。 老师按照123报数将顾客随机分成三组,选出队长,队长组织想出队名。队长教会队员包粽子(或者大家先学包粽

子)。店内老师在黑板上罗列出队名,打分。 第二步:比赛包粽子。 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队包的粽子最多,且不会散。 (获胜队加10分)。 第三步:端午知识竞赛。 抢答,老师看举手最快的答题。答错不扣分,答对加2分。 第四步:吃粽子比赛。 每对选出三人,三次比赛,1分钟内吃粽子多的获胜。每个人获胜加5分。 第五步:总结分数宣布获胜队,分数最多的队获胜。 第六步:最后大家可以边吃粽子边做游戏。例如逛菜园逛果园的游戏。所有人围成一个圈,每人一次说一个蔬菜(水果),说不出来的罚唱歌或跳舞。店里老师也可以分别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第七步:然后趁这个机会,鼓动大家带人过来,讲解店内转介绍机制,充分上人。 第八步:发放奖品及礼品。 第九步:最后每位顾客送一个香囊。 第十步:XXX益健堂第一届“粽”文化知识竞赛结束。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

目录 1 活动背景 (3) 2 活动方案 (4) 活动主题 (4) 活动目标 (4) 活动人员 (4) 活动安排 (4) 活动时间 (4) 注意事项 (5) 3 活动过程 (5) 宣传发动阶段——走进端午 (5) 活动实施阶段——情系端午 (7) 成果展示阶段——品鉴端午 (9) 活动评价阶段——回味端午 (11) 4 活动反思 (11) 附录:活动评价表 (13) 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最熟悉又陌生的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阳节。说陌生因为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这个渐渐被我们淡忘

的日子究竟又怎样的故事。过去的人们究竟如何度过这一天? 端午节也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但是2005年韩国把中国的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流传2000年的端午节一下子成了韩国人的民族节日,这是我们的民族之耻。也是我们的民族之思。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在品粽怀古之余,不妨也让学生体味一下粽香背后端午节更本真的味道,让学生走进粽香深处寻到一些不该被忘记的文化记忆……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粽叶飘香,品味端午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端午,感悟端午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崇尚,热爱。感受获取知识的魅力和成就感。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3.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美丽的传说,多彩的风俗,共同赏析古代诗文,享受美好的熏陶同时学生受到了自我教育。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等各种能力。

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中班

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中 班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快乐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中一班 一、活动内容 快快乐乐过端午 二、活动意图 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也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通过活动还能体会端午节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驱邪避毒、倡导健康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健身心的意识,促进快乐成长。 三、活动目标 ㈠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㈡简单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节日习俗。 四、活动准备 关于端午节的课件及图片,粽子实物。 五、活动过程 ㈠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话题。 ㈡端午节的来历。 ㈢端午节的节日习俗。 ㈣观看端午节课件,使幼儿进一步直观生动地了解端午节。 ㈤学说儿歌《端午节》。

㈥活动延伸。 快乐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中一班 一、活动内容 快快乐乐过端午 二、活动目标 ㈠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㈡简单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节日习俗。 三、活动准备 关于端午节的课件及图片,粽子实物。 四、活动过程 ㈠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话题。 1.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粽子)你吃过粽子吗 2.你们知道粽子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特有的食物吗 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听了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㈡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述《屈原的故事》。 2.老师根据故事内容针对端午节的来历进行提问。 ㈢端午节的节日习俗。 谁能说一说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做哪些事情 (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绑花绳……) 老师依次出示相应的实物教具,并简单介绍。

小学部校本课程《粽叶飘香话端午》

学校小学部校本课程 粽叶飘香话端午 _______年级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传统的习俗等。 2、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料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能根据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学会并掌握查阅、整理及调杳查从图书馆、网上及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5、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 6、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搜集并整理信息、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7、通过了解端午节习俗及含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