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文书的概念地位与作用教案

经济文书的概念地位与作用教案

经济文书的概念地位与作用教案
经济文书的概念地位与作用教案

课时教案

第一次课 2 学时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授课方式填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习题课等;

3.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师生互动设计等。

课时教案

第二次课 2 学时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授课方式填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习题课等;

3.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师生互动设计等。

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文档2篇

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文档2篇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conomic documents

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本文档根据写作活动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文档 2、篇章2:计划文书的特点和写法文档 篇章1: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文档 一、经济文书的特点 实用,是经济文书的价值取向。任何经济文书都不是一般的有感而发,而是为事而怍,力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它的实用价值体现在: 1.能够反映经济建设中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并认真地加以剖析研究,从而探索和发现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为制定经济方针、政策,做出决策。制定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针对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适时地做 出决策、指令、通报和说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使管理活动能够沿着北确的轨道止常运行,促进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3.能够梳理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经济 形式、反映其发展与优化的过程,对经济改革做正确的导向。 对经济文书来说,如果能实实在在解决—些实际问题,就—定会对经济工作有指导意义,也就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经济文书是反映经济活动规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 它应当从实际出发,原原本本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经济文书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它必须实事求是,事必有据,反对歪曲事实,乱拧角度,弄虚作假,夸大其辞。具体来说,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1.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过程、细 节等都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不掺假、不夸张、不走样。 2.引用各种资料、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对一些重要数据,必须反复核实测算,不能出丝毫差错。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概念理论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重要概念 一、需求与需求的变动 (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有重要影响; (3)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负相关关系; (4)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两种关系: A.互补关系: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动; B.替代关系: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同向变动。 (5)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6)其他因素:城市化水平提高、家庭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税等,可增加房地产市场需求。 (三)需求规律: 需求量的变化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需求规律在理论上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价格效应来解释: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总是负值:甲商品价格上涨,乙商品需求量增加----负效应; 2.收入效应:可能正,也可能负。 A.正效应----价格下降↓,改用其他商品,对其需求减少↓。方向一致 B.负效应----价格下降↓,对其需求增加↑。方向相反 正常商品----替代为负、收入为负,价格效应为负。满足需求规律。 特殊商品----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力量对比的结果。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就不买 炫耀效应----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问:什么是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 什么是正效应负效应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减同方向为正效应。 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加反方向为负效应。 二、供给与供给的变动 商品价格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与需求相反! (二)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其他商品的价格; (3)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的影响。 (4)政府的政策: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教案典型例题

集合与函数概念 知识点1:集合的含义 1》元素定义: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集合定义: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2》集合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典例分析 … 题型1:判断是否形成集合 例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4)方程x2+1=0的解; (5)某校2011级新生;(6)血压很高的人; (7)著名的数学家;(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 能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考察下列对象能形成一个集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身材高大的人②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③直角坐标平面上纵横坐标相等的点④细长的矩形的全体 ⑤比2大的几个数⑥2的近似值的全体 ⑦所有的小正数⑧所有的数学难题 : 知识点2: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集合的元素特征: 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②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①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a ∈A ; ②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注意:常见数集 ①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②正整数集,记作N * 或N +; ③整数集,记作Z ; ④有理数集,记作Q ; ⑤实数集,记作R ; ^ 典例分析 题型1: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考察 例1:由实数-a, a, a , a 2 , - 5 a 5 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_______个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 例2:设a,b,c 分别为非零实数,则c c b b a a y ++= 所有的值构成的集合中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 # 例3: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1,,a b a },也可表示为{0,,2 b a a +},则=+20142013b a _________。 例4:集合{2,1,12 --x x }中的x 不能取得值有_______个。 例5:由4,2,2 a a -组成1个集合A ,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可以是( ) A 、1 B 、-2 C 、6 D 、2 ¥ 例6:以实数a 2 ,2-a.,4为元素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2个元素,则的a 值为 . 题型2: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的考察 例1:用“∈”或“ ?”符号填空: (1)8 N ; (2)0 N ; (3)-3 Z ; (4; (5)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 A 。 … 例2:给出下面四个关系: 3∈R, 0.7?Q, 0∈{0}, 0∈N,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经济应用文写作》作业

福建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科 《经济应用文写作》作业与评价 《经济应用文写作》作业(一) 绪论 简答题:请简要回答财经应用文的基本特征。 第一编公务文书 第一章法定文书 一、填空题 1.法定公文具有、、、、等五个特点。 2.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公文分为、、三种。 3.人们一般习惯于把一份公文分为三大块,即、和。 4.公文的文头部分通常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中间部分又叫,通常是由、、、、印章、附注、主题词等几个项目构成的。 5.、、是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6.公文正文的开头方式有许多种,常见的有、、。 7.公文正文的结尾方式常见的有、、、、。 8.公文的文尾部分通常是由、、、、诸要素构成的。 9.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11.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12. 按内容和公用的不同,通知可分为、、和等几种。 13.按的具体用途的不同,通报可分为、、三种。 14.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 级机关的询问。 15. 适用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16.会议纪要应具有的两大特点是、。 二、名词解释 1.法定公文 2.上行文 3.平行文 4.下行文 5.主题词 三、简答题 1.撰写公告、通告应注意哪些?P45

2.撰写请示应注意哪些事项?P80 3.简述报告与请示的区别。P81 四、给材料作文 以国务院的名义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工作的请示》(详见教材102至105页),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请示中所提出的意见。 《经济应用文写作》作业(二) 第一编 第二章事务文书 一、填空题 1.编写简报必须做到、、、。 2.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3.总结按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简报 2.调查报告

经济文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合法性;合意性;公平性 2.条款式合同;表格式合同;表格和条款综合式合同3.立约人 4.意向性;补充、修订式;合同式 5.协商性;意向性 6. 自愿协商;平等互利 7. 经济广告;商品知识 8.传播性;艺术性;思想性 9.标题;正文;广告语 10.解说性文字;表演性文字;字幕文字 11.直接标题;间接标题 12.广告文案 13.说明性;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 14.说明型;梗概型;描述性;析疑型 15.目的;内容;表现手法;发布形式 二、选择题 1. A、B、C 2. A、B、D 3. A、B、D 4. A、B、C、D 5. A、B、C、D 6. A、B、C、D 7、C 8. A、B、C 9. A、B、C、D 10.A、D 11.B 12.A 13.B 14.B、C、D、F 15.A、B、C、D 16.C 17.A、D、E 18. C 19. C 20. B

21.B、C、D 三、判断题 1.正确 2. 错误 3. 正确 4. 正确 5. 正确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 错误 10.错误 11.错误 12.正确 13.错误 14.正确15.错误 16.正确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20.错误 21.正确 22.错误 23.正确 24.错误 25.错误 四、简答题 1.答案: 合同的内容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 2.答案: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依法或依照约定应承担责任。这是对不能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的一方的制裁措施。它是促使双方认真签订好合同,并自觉、严格地执行合同的一种手段是有效地实现合同、保障受损害者的合法权益的一种担保形式。 3.答案: 合同内容必须完备、具体、明确,不要留下缺陷、含糊笼统、造成歧义。不然,小则引起争议,不能顺利履行;大则造成重大损失。 4.答案: 对有些初次建立的或较为复杂的经济关系,往往要多次磋商才能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这样,常常在签订正式合同之前,先签订一份纲要性的协议书,为日后签订合同作准备。所以说协议书可作为正式合同的“前奏”,为合同提供一个纲要性的内容;而协议书也可作为已订合同的修订或补充,成为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发现有些条款内容不够妥当,或遇到新情况,有些条款无法执行,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再签订一份协议书对已订合同做部分的修订或补充。所以说协议书又可以是合同的“尾声”。 5.答案: 一般写各方当事人的单位名称,因何事项进行了协商,以及合作的指导思想,继而用“双方就有关事宜,达成如下意向”一类惯用语导出主体部分。 6.答案: 一般写双方的意图及初步商谈后达成的倾向性认识和比较认同的事项。 7.答案: 一般写“未尽事宜,在签订正式合同时予以补充”类语,以便留有余地。 8.答案: “商业广告”,又称“经济广告”,它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宣传商品知识、报道服务内容,促进商品流通,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一种商业专用文体。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主要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参见P51) 基数效用 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参见教材P51) 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参见P51)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参见P51)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参见教材P52)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参见教材P52) 序数效用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参见教材P55) 无差异曲线 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参见教材P55)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参见教材P57) 预算线 也称消费者可能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参见教材P59) 收入——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价格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替代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参见教材P63) 收入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参见教材P63) 概率-----指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可能性是指一种后果将来发生的可能程度。(参见教材P66) 期望值 与不确定性事件有关,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在全部影响因素作用下,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就是每种结果的概率。(参见教材P66) 方差------亦称离差,就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参见教材P66) 二、重难点辅导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基数效用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总效用、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 (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理解“边际”时要注意:第一,“边际”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第二,“边际”表示增量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

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教案一对一教案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年级高一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次课共()次课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集合概念及其运算,以及集合的几种表示方法 2、通过复习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性质,进一步体会运动变化、数形结合、代数转化以及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的运算、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函数的概念以及性质的具体运用 教 学 过 程 课后作业:教学反思:

知识点一:集合的性质与运算 例1、已知集合{}2 1,1,3A x x =--,求实数x 应满足的条件. 例2、设{} 022=+-=q px x x A ,{} 05)2(62 =++++=q x p x x B ,若? ?????=21B A , 则=B A ( ) (A )??????-4,31 ,21 (B )??????-4,21 (C )??????31,21 (D)? ?????21 例3、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 ()M P S B 、 ()M P S C 、()u M P C S D 、 ()u M P C S 例4、设集合{}21<≤-=x x M ,{} 0≤-=k x x N ,若M N M = ,则k 的取值范围( ) (A )(1,2)- (B )[2,)+∞ (C )(2,)+∞ (D)]2,1[- 例5、设{ }{} I a A a a =-=-+241222 ,,,,,若{}1I C A =-,则a =__________。 知识点二: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 例6、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1)2)(x x f =,33)(x x g =; (2)x x x f =)(,?? ?<-≥=; 01 , 01 )(x x x g (3)1212)(++=n n x x f ,1212)()(--=n n x x g (n ∈N *); (4)x x f =)(1+x ,x x x g += 2)(; (5)12)(2--=x x x f ,12)(2--=t t t g

经济文书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872414730.html,)/公文写作/经济文书 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 一、经济文书的特点 (一)实用性 实用,是经济文书的价值取向。任何经济文书都不是一般的有感而发,而是为事而怍,力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它的实用价值体现在: 1.能够反映经济建设中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并认真地加以剖析研究,从而探索和发现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为制定经济方针、政策,做出决策。制定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针对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适时地做出决策、指令、通报和说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使管理活动能够沿着北确的轨道止常运行,促进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3.能够梳理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形式、反映其发展与优化的过程,对经济改革做正确的导向。

对经济文书来说,如果能实实在在解决—些实际问题,就—定会对经济工作有指导意义,也就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真实性 经济文书是反映经济活动规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应当从实际出发,原原本本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经济文书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它必须实事求是,事必有据,反对歪曲事实,乱拧角度,弄虚作假,夸大其辞。具体来说,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1.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过程、细节等都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不掺假、不夸张、不走样。 2.引用各种资料、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对一些重要数据,必须反复核实测算,不能出丝毫差错。 3.要反映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关系,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强调求真,就去纯客观地“有闻必录”。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偶然否定必然。 (三)效益性 经济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经济文书是直接反映、影响与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就必然与经济效益发生不解之缘。这就要求经济文书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内容、形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教案

集合(第1课时) 一、知识目标:①内容:初步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常用数集,集合元素的特征 等集合的基础知识。 ②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集合元素的特征 ③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④注意点:注意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理解与判断;注意集合中元 素的基本属性的理解与把握。 二、能力目标:①由判断一组对象是否能组成集合及其对象是否从属已知集合, 培养分析、判断的能力; ②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 三、教学过程: Ⅰ)情景设置: 军训期间,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官在高喊:(x)的全体同学集合!听到口令,咱们班的全体同学便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教官的身边,而那些不是咱们班的学生便会自动走开。这样一来教官的一声“集合”(动词)就把“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了。数学中的“集合”这一概念并不是教官所用的动词意义下的概念,而是一个名词性质的概念,同学们在教官的集合号令下形成的整体即是数学中的集合的涵义。 Ⅱ)探求与研究: ①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问题: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呢?(板书学生们所举出的一些例子) ②为了明确地告诉大家,是哪些“指定的对象”被集在了一起并作为一个 整体来看待,就用大括号{ }将这些指定的对象括起来,以示它作为一个 整体是一个集合,同时为了讨论起来更方便,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 B、C……来表示不同的集合,如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各例就可分别记 为……(板书) 另外,我们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并用小写字 母a、b、c……(或x1、x2、x3……)表示 同学口答课本P5练习中的第1大题 ③分析刚才同学们所举出的集合例子,引出: 对某具体对象a与集合A,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 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 a A ④再次分析同学们刚才所举出的一些集合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然后请同学们分别阅读课本P5和P40上相关的内容。 ⑤在数学里使用最多的集合当然是数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上与数集有 关的内容,并思考:常用的数集有哪些?各用什么专用字母来表示?你 能分别说出各数集中的几个元素吗?(板书N、Z、Q、R、N*(或N+)) 注意:数0是自然数集中的元素。这与同学们脑子里原来的自然数就是 1、2、3、4……的概念有所不同 同学们完成课本P5练习第2大题。

基础写作 经济文书

基础写作经济文书

第二章经济文书 一,经济文书概述 (一)经济文书的含义与类别: 1.含义:指社会组织与个人以经济内容为核心构成的专业文书。 2.分类:包括经济报告、合同、广告、说明书等。 (二)经济文书的作用 1.研究经济,发展生产。 2.沟通市场,调节供应。 3.传播理论,普及知识。 (三)经济文书的特点 1.体现经济专业属性 2.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体现政策和法规属性 (四)经济文书的写作要求 1.掌握并体现分类特点 2.客观真实,实事求是 3.严格遵循数理逻辑 二,广告 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本义为“我要大喊大叫”,从而引起注意。(一)广告的含义与特点: 1.广告含义:利用媒介传播手段,以塑造形象、推销商品或劳务为目标 的经济文书 2.广告的特点:(1)适度夸张(2)重复传播(3)创意致胜 3.广告传播的四个层次:(1)引起注意(2)影响感情(3)转变观念 (4)激发行为 (二)广告的类型 1.形象广告: (1)形象广告含义: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广告。 (2)形象广告内容: ①介绍组织基本情况: 名称、标志设计;业务范围和特色;历史传统…… 例:南通市城市形象广告之一:地理定位 南通城市形象广告之二:历史定位 ②宣传组织的价值观念

组织理念、社会责任,对公众的关怀和敬意等。 ③宣传组织活动的广告 庆典预告、产品获奖、招聘人才、文体活动等,使受众了解组织最新动态。 ④消除组织不良影响。 因产品质量问题、工作失误导致信任危机时,向受众致歉,说明事实真相,挽回声誉。 2.公益广告 (1)公益广告含义:公益广告指组织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 传播。 (2)公益广告内容: ①公益性主题制作的广告。 ②组织直接参与某项公益事业制作的广告。 3.观念广告 含义:首倡某种观念和意见的广告。 例:“绿色出行,奔向奥运——少开一天车在行动” ?a?a?°燕雨盟盟?±车友俱 乐部 4.商务广告 含义:以推销商品或劳务为主要目的的广告。 (三)广告方案的设计 1.广告文本的要素: (1)广告标题(2)广告正文(3)广告语(4)广告随(附)文 2.广告文案设计的原则: (1)广告类型定位要准确; 形象?公益?观念?响应?商务? (2)广告主题(语)要明确; (3)广告文案要体现媒体特点 3.广告文本设计要求 (1)广告语要锤炼。 ①简洁准确型 ②恰切生动型 ③一语双关型 ④幽默风趣型 ⑤化贬为褒型

经济文书写作要求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经济文书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掌握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某地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投标文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重点掌握上述几种经济文书的格式和写作要求以及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一、重难点内容提示(一)经济文书的概念、分类1.经济文书的概念经济文书是经济应用文的通称,是法人单位或个人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过程中反映经济情况,处理经济事务,研究、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专业应用文体。它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要分支。2.经济文书的分类(1)通用经济文书通用经济文书是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普遍使用的经济文书的统称。它包括经济公务文书、经济事务文书、经济研究文书等。经济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具有特定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体式的文书。经济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交流沟通、处理事务时所使用的文书。如经济工作计划、经济工作总结、经济调查报告等。经济研究文书是人们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观察探测所获得的经验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记录、总结的书面文字材料。如经济论文、经济工作研究等(2)专用经济文书专用经济文书是指在进行业务管理、生产经营、商贸往来等经济活动中,为处理经济事务、协调经济活动、传递经济信息而经常使用的具有较为固定格式的专用文书。如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的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预、决策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商、税务、保险、房地产等经济部门经常使用的各专项报告等。(3)经济诉讼文书经济诉讼文书是指在各类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中,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根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序、手续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如经济诉状、经济答辩状、经济公证文书等。(二)经济文书的特点和作用1.经济文书的特点(1)注重实用,讲究实效注重实用,讲究实效,就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2)材料真实,内容具体明确经济文书的内容必须“真”。真实是经济文书的生命。(3)时效性强如经济预测报告,经济决策报告等,必须适时写出,否则过期作废,有些指示、通知,以及计划、通报等等(4)格式比较规范不少经济文书都有它固定的格式。经济文书的固定格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交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写作时必须共同遵守,不能随意更改。(5)语言平实、简明、准确、精炼经济文书的语言,要做到文约意丰,言简意明;准确。包括判断推理要正确,遣词用语要明确,数据、图表要精确;精炼。在写作这类文体的文章时,最忌华而不实;最忌拖沓、冗长、繁杂等不着边际的文字。 2.经济文书的作用(1)规范经济行为的指导作用(2)告知经济信息的传递作用(3)沟通关联双方的媒介作用(4)作为法定依据的凭证作用(三)怎样学好经济文书写作1.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写经济文书的“外功”,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和理论素质。了解掌握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各种经济现象,就能做到认识清、反映快、判断准。有了“外功”,又

应用写作形考二答案结合教材,简述事务文书的特点与作用。

1.结合教材,简述事务文书的特点与作用。(20分) 答:事务文书的特点:(1).对象比较具体; ( 2).格式比较固定;( 3).写法比较实际; (4).时限比较紧迫. 事务文书的作用:(1).贯彻政策,指导工作;(2).沟通情况,联系工作;(3).积累和提供资料;(4).宣传教育,检查督促. 2.结合教材,简述调查报告的含义、用途、特点、分类,并阐述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20分) 答: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用途比较广泛,它可以用以总结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的经验,也可以用以揭露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探明某一个事件的真相,还可以用以介绍某个事物的发展过程. 调查报告的特点:(1).真实性;(2).针对性;(3)、典型性. 调查报告的分类:按其内容不同分为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揭露题的调查报告,此外还有一类专门用于科学研究的学术性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1).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2).要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3).要讲

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 3、结合教材,简述讲话稿与演讲稿、会议报告的区别,并阐述撰写讲话稿的要求。(20分) 答:讲话稿不同于一般的演讲稿,也不同于会议报告.讲话稿一般为能够代表本单位发言的领导人所用,其内容往往体现本单位的集体意志,演讲稿则只反映演讲者个人的看法,讲话稿有的是由领导人亲自动手起草的,有的是文秘人员根据领导人的意图代为起草的,有的甚至是经专门的写作班子反复讨论、修改后才定稿的,演讲稿大都是由演讲者本人单独撰写的.讲话稿与会议报告相比,首先二者在篇幅上就有一定的区别,讲话稿通常篇幅较短,会议报告则篇幅较长.此外,二者在内容的安排、表述的方式特别是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 撰写讲话稿的要求:(1).针对性要强;(2).主题要集中鲜明;(3).内容要吸引人;(4).语言要通俗生动,要有气势和文采. 4.在以下两个文种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练习。(40分) (1)工作计划 (2)工作总结 答:我选择的是工作计划:《龙驹街道办事处2020年度工作计划》龙驹街道办事处2020年度工作计划

常用经济文书

第五章常用经济文书 第一节意向书 一、意向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意向书是对某个合作项目或某笔交易共同感趣的中外双方经过初步接触和洽谈后,表示愿意进一步合作、谈判所签署的文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意向书往往显示了合作双方的诚意和意愿,同时也对双方的合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意向书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表示双方有合作的意愿。只有双方对某个合作项目或某笔交易具有共同的兴趣,而且通过初步接触和洽谈后,双方都有进一步合作、谈判的诚意,才会签订书面意向。二是内容比较原则。由于合作双方只是初步接触,对其合作项目的具体细节尚未来得及进行周密的思考和详尽的了解,所以意向书只能是对合作的主要事项表示双方基本一致的、比较原则的初步想法,缺乏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虽然如此,共同签署一个书面的意向,对双方合作的进程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三是不具备法律效力,意向书仅仅只是表示双方共同希望或拟将进行的某一行为,尤其在涉外经济贸易中,意向书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约和承诺,只能视为要约的邀请。因此,尽管双方在该文件上签了字,也仍不受法律的约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陆法系国家认为,意向书对当事人也具有约束力。在与这类国家签意向书时,中文应有明确的说明,避免误解和被动。 意向书对合作的双方,具有一定的作用。首先,意向书具有邀约性,有助于合作双方进一步作实质性的接触和谈判。这种邀约性可使任何一方主动邀请或被邀到对方进行了解和考察,以便进行更密切和深入的谈判。其次,意向书具有道义上的约束力。一般来说,在今后的谈判中,任何一方的立场不应与意向书中所明示的立场相去太远,同时,在对方拒绝之前,订立了意向书的任何一方不得就同一个项目与其他方进行谈判。再者,意向书是项目合作的最初蓝本。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意向书与往后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等,都有着息相关的承继联系。 二、意向书的结构和内容 意向书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和结尾等部分组成。 1.标题。意向书的标题一般由合作内容、经济合作方式或项目名称、文种组成。如“关于共同开发空气净化机的意向书”、“加盟××连锁店意向书”、“合资经营××厂意向书”等,使人对合作项目及内容一目了然。也可以直接写为“意向书”。 2.前言。前言即正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写明合作双方在何时、何地就什么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7、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

1.大萧条时期,资本家为什么倒掉牛奶 (1)供求关系,牛奶过剩,减少供给,提高牛奶价格,增加利润 (2)成本问题 交易成本:在市场中,要完成一笔交易的所花费的成本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需要付出运输、仓储、搜寻信息、时间等成本,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些为了达成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称之为交易费用。 信用成本:是否真的送到了有需求的人手中? 2.市场经济使好人变坏,坏人变好。 (1)使好人变坏:劣币驱除良币,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例如,卖假货比卖真货利润更大;炒房比做实业更让人趋之若鹜;抄袭比原创来得受人欢迎; (2)使坏人变好:增加做坏事的成本 3.盗版光碟和正版光碟是互替品吗? (1)互替品是双向的 (2)惰性 4.劳动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分为两个阶段: (1)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增加。(2)在工资率较高的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减少。 因此,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S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5.二手车比新车贵 (1)需求很大,饥饿营销 (2)保值率高的车型的优势在于它的价格受降价风潮的影响不大,使消费者承受较小的因产品贬值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6.钻石价格为什么比水高? 水的使用价值显然高于钻石,钻石储量大。

经济文书的作用

经济文书的作用 人 篇一:第五章经济文书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五章经济文书[思考与练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文书:经济文书是应用文的一个分支,经济文书是在经济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为现实经济生活服务的,具有特定惯用格式的应用文书。 意向书:意向书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初步洽商,就各自的意愿达成一致认识而签定的书面文件,是双方进行实质性谈判的依据,是签订协议(合同)的前奏。协议书:协议书又称协议,它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为了统一计划、分工负责、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共同议定的事项而签订的一种契约性文书。 合同:经济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组织或公民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终止他们之间民事的或经济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有经济合同、民事合同、劳动合同、行政合同等。 经济广告:经济广告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有目的地介绍、推销商品及提供劳务的公开宣传形式。 经济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广告指的是商业或经济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广义的经济广告除此之外,还包括政府公告、政党和人民团体的启事、声明、通告、公共宣传等。这里介绍的是狭义的经济广告。 说明书:商品说明书,也叫“产品说明书”或“使用说明书”。它是关于商品的构造、性能、规格、用途、使用方法、维修保养等的文字说明。大体可分内容简短的使用说明和内容较全面的商品说明书。

招标书:招标书在招标人利用投标者之间的竞争达到优选买主或承包项目的目的,从而利用和吸收各地甚至各国的优势于一家的商品交易行为所形成的书面文件。 投标书:投标书与招标书相对应,是投标单位见到招标书以后准备参加投标竞争活动所写的文书。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以国家有关政策以及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根据历史 和现实的计划、会计、统计资料以及相关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某一地区、行业、单位、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或专项的分析、研究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就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二、简答题 1.意向书与合同、协议书的区别:意向书是记载双方合作意愿,作为进一步洽谈活动基础的凭证,它本身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通常用作合同或协议书的先导。 2.合同与协议书的区别:从责任而言,经济合同要受《合同法》的约束,因而比较严谨,协议书则不受什么限制,因而使用较为宽泛;从内容而言,经济合同必须具体、周密而详尽,没有缺漏,而协议书则突出了原则性和概括性。 3. (1)目的不同 商品说明书的目的是帮助用户正确认识和使用商品,懂得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商品广告的目的是宣传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说服消费者、吸引消费者对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付诸行动。 (2)宣传内容不同

经济文书写作要求-1

经济文书写作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经济文书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掌握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某地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投标文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重点掌握上述几种经济文书的格式和写作要求以及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 (一)经济文书的概念、分类 1.经济文书的概念 经济文书是经济应用文的通称,是法人单位或个人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过程中反映经济情况,处理经济事务,研究、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专业应用文体。它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要分支。 2.经济文书的分类 (1)通用经济文书 通用经济文书是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普遍使用的经济文书的统称。它包括经济公务文书、经济事务文书、经济研究文书等。

经济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具有特定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体式的文书。 经济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交流沟通、处理事务时所使用的文书。如经济工作计划、经济工作总结、经济调查报告等。 经济研究文书是人们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观察探测所获得的经验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记录、总结的书面文字材料。如经济论文、经济工作研究等(2)专用经济文书 专用经济文书是指在进行业务管理、生产经营、商贸往来等经济活动中,为处理经济事务、协调经济活动、传递经济信息而经常使用的具有较为固定格式的专用文书。如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的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预、决策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商、税务、保险、房地产等经济部门经常使用的各专项报告等。 (3)经济诉讼文书 经济诉讼文书是指在各类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中,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根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序、手续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如经济诉状、经济答辩状、经济公证文书等。

【实用公文】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

经济文书的特点与作用 一、经济文书的特点 (一)实用性 实用,是经济文书的价值取向。任何经济文书都不是一般的有感而发,而是为事而怍,力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它的实用价值体现在: 1.能够反映经济建设中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并认真地加以剖析研究,从而探索和发现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为制定经济方针、政策,做出决策。制定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针对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适时地做出决策、指令、通报和说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使管理活动能够沿着北确的轨道止常运行,促进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3.能够梳理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形式、反映其发展与优化的过程,对经济改革做正确的导向。 对经济文书来说,如果能实实在在解决—些实际问题,就—定会对经济工作有指导意义,也就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真实性 经济文书是反映经济活动规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应当从实际出发,原原本本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经济文书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它必须实事求是,事必有据,反对歪曲事实,乱拧角度,弄虚作假,夸大其辞。具体来说,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1.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过程、细节等都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不掺假、不夸张、不走样。 2.引用各种资料、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对一些重要数据,必须反复核实测算,不能出丝毫差错。 3.要反映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关系,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强调求真,就去纯客观地有闻必录。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偶然否定必然。 (三)效益性 经济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经济文书是直接反映、影响与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就必然与经济效益发生不解之缘。这就要求经济文书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与经济效益挂钩,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如市场调查报告要为解决企业产品适销对路服务;经济合同要为企业的切身经济利益着想;审计报告要着眼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检查与评估:决策方案报告要考虑提出经济效益好的最佳方案;商品广告要以推销商品和劳务达到盈利为目的:总之,经济效益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提高经济效益是所有经济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也是经济文书写作的终极目的。因此,经济文书在写作中必须牢固地树立效益观念,注重对经济活动中影响经济效益诸因素的分析,注重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案,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四)政策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