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

1、多层次商业中心;

2、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

3、专业化商业区。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则是由这三种商业布局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结构。

二、加纳(B.J.Garner)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

1、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槛的活动靠近地价峰值区,它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在它的周围,将按照门槛递减的顺序,依次环绕其它职能活动。

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所占据。

3、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

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置也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如在街区级职能中,门槛最高的活动将占据所有街区级职能中地价最高的土地。

三、赫夫(D.L.Huff)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赫夫从概率论角度提出了一个计算商业零售范围的公式,即零售引力模式,并用来区别各重叠的市场空间。这个模式在大城市规划中也有一定使用价值,可以用于新商业中心的布点,或规划零售商业的布局。

四、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

1、北京市商业服务地理研究

2、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

3、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研究

4、中国新城市商业空间

中国新城市商业空间的定义为: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及新商业业态演化而出现的,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之外的、由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商场、专业市场构成的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商业空间向郊区转移的主要载体。

新商业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地域结构出现新变化,反过来,新商业空间的出现也映射了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消费的空间变化,商业选址或店铺的空间布局对商业经营和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居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最终将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商业空间是城市中心之外最具有活力的区域,大规模增加的商业设施增加了区域吸引力,有可能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往往成为新城的核心。从国外新城发展演化的实践来看,始终将商业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区域购物中心和新的商业中心往往成为潜在的新城的中心。

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

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邻里(Neighbourhood)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个人交往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这种交往只需要步行即可完成,比需要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交往要频繁得多,其形式以面对面接触为主。

社区(Community)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类似植物群落。社区人口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体,有明显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社区由邻里构成,但具有比邻里更复杂的动态特征与空间特征。

社会区(Social Area)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社会区人口之间是社会关系。生活在不同社会区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观念和行为。反映在空间上,社会区是由数个社区构成的更大范围的城市均质地域。社会区不同于城市本身有比较明显的空间范围,也不同于多数邻里和社区有固定的地物界线,社会区的边界比较模糊,不易辨认。

社会空间(Social Space)依学科不同有不同的定义。社会学所指的社会空间,一是英美社会学界的所谓基层社会(Substrate Society),以涂尔干为代表,指的是社会分化,包括社会地位、宗教和种族的变化;一是法国社会学界有关邻里和人与人的交往的研究,以劳韦(uwe)为代表。地理学所指的社会空间,近似劳韦的观点,不过有明显的地域意义,最小单位为家庭,较大的为邻里

(街坊)、社区,最大的为城市区域甚至国家(图11-6)。

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区为主。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主要分析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和空间行动,揭示城市中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的时空过程和时空特征。

中国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受到外部世界因素的影响,如全球化、区域化等政治经济因素以及信息化等技术因素,也受到内部世界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带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后一种因素的影响力更大。

在这一转轨与转型时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在阐释纷繁复杂的城市物质空间背后的社会成因和把握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脉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构筑完整的城市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恩格斯对19世纪的曼彻斯特社会居住空间模式的研究。他在划分穷人和富人两大社会阶层的基础上,将其投影到城市空间,目的是揭示城市内在的社会贫富现象。其后的1920~1930年代,芝加哥学派用社会生态学方法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及其演变模式,在这些模型中,同类人倾向于空间聚合,不同类的人则在空间上相互分离,各类群体为争夺城市空间而竞争。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面繁荣出现在19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战后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之后,进入衰退和调整阶段,伴之以大量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激化,并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激发了地理学界对城市社会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除了宏观社会背景的影响外,哲学思潮的发展,如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结构主义思潮、文化回归思潮等先后影响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关社会与空间关系的探讨和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地理学家从关注城市的物质空间转向关注城市的社会空间,并将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相联系。

空间被认为不仅是社会的物质环境,而且空间的差异性会影响社会过程和社会生活,空间本身也成为社会实践和社会过程的一部分。

在1970年代之前,实证主义的生态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

1970年代之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成为主流;

进入1980年代,一方面经济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传统分界线逐步破裂,另一方面,新文化地理学的影响和文化回归覆盖了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研究,社会地理学受这一思潮影响较深,与文化地理学的联合和交叠加深,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解析使用文化价值的分析、伦理分析、精神分析、情感分析、对话分析、自然与环境分析等非物质的分析方法。但文化和非物质倾向并未取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物质分析方法,只是作为研究的一个新分支。

到了199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又开始呼吁社会地理学研究从抽象的文化分析回归到具象的空间和再物质化的分析。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传统研究领域为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差异、居住与住房、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社会群体和城市机构、城市中的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