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 格式:docx
  • 大小:49.04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

证:又称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五行: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即金木水火土。行,指运动变化。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正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康复功能,抗病能力。

邪气:泛指一切治病的因素。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嘱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适用于下肢和腹部取穴。

得气:又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的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天癸:人体发育到青春期产生的一种促使性功能成熟的精微物质。、

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开窍:指脏腑与体表器官生理上想通,如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精气:孕育人体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的物质。

1.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学有两个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施护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关系密切。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施护: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指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

3.简述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间关系的学说。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实体器官,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即肝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个空腔器官,能受热腐熟,传化排泄糟粕。

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脾主运化的内涵是什么

指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1)运化水谷: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脾助胃把水谷化为精微,后经过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2)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防治水液在体内滞留。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其余的转输给肺和肾,化为

汗液和尿液排出

5.哪个脏腑被称为先天之本,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指肾对精有闭藏、贮存的功能

2)主水: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3)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调节呼吸的功能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二阴

5)在志为怒,在液为唾

6.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换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7.描述两到三种针刺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

1)晕针:晕针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大汗、饥饿、大泻等以及施术手法过重

处理:①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

②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

③注意保暖,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之,轻者静卧片刻,即可恢复

④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厥等

⑤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⑥必要时急救: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2)滞针:指在行针或者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揉按,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宜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3)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处理:轻度弯曲,可以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针的方向将针退出。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

8.列举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的体表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近第2掌骨中点的桡侧缘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

足三里: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侧约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操作:直刺0.5~1.5寸,可灸。

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

9.简述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情况

舌尖反映心肺的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的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反映肾的病变。

10.简述脉诊的方法

1)平臂:诊脉时应先让病人稍事休息,令其气血平和。体位应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前臂平伸,掌心向上,腕下垫脉枕。

2)布指: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切寸部,无名指按尺部,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切脉体。三指布指疏密程度,应根据病人手臂长短而调整。

3)指力:诊脉时用轻指力切在皮肤上称为“举”,即浮取或轻取。轻不重称为“寻”,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