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园林艺术之美的特点

浅析中国园林艺术之美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82766712.html,

浅析中国园林艺术之美的特点

作者:张明军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9期

摘要:中国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个性,中国古典园林与法国式园林和阿拉伯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意趣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早在七八世纪已传到日本,18世纪又远传欧洲,引起英、荷、德、法等园林设计者的纷纷效仿。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

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关键词:中国园林;特点;世界;独有

中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可追随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在甲骨刻字中,出现有“囿”字,表明苑囿的出现不晚于商代。《史记》载商纣士曾“益广沙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西汉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私家园林,规模也不小,追求对自然山水的形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时期,也是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园林设计也被推向更高的审美层次。明清时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

中国人崇尚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保持人和自然的同一性,即“天人合一”。这种审美观对中国的山水园林的设计影响至深。中国园林设计的价值取向,符合老庄的“返璞归

真”“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审追求,体现汉代董仲舒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明代园林设

计大师设计成《园冶》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

中国园林建筑空间的处理,一般是开敞疏通。建筑物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园林中的屋宇种类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台、阁、亭、榭、廊、舫等。房屋之间常用廊子串通。空廊、空门、空窗、透空屏、风格扇等手法的运用,空间组合的处理,到达了很高的境界。房屋的位置、形体、大小、比例、艺术处理等方面,均由功能与构图而随机应变。亭是休憩眺望之处,不仅造型丰富多彩,而且在园林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中国园林还从中国哲学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先秦诸子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即“虚”与“实”的辨证统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既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又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对中国各门艺术,尤其是中国园林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园林“惜景”、“盆景”、“隔景”等许多处理空间的方法。中国园林建筑正是通过这种种方法,来运用虚实对比的手法美学思想,创造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空间的美感,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

中国园林还十分精通花木的配置。从许多历史文献的记述中也可以看出古代苑囿,园林中花木之繁盛。园林从它一开始的草创阶段,便离不开花木的种植,或者换句话说:“园林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