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制取氧气》测试题

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F 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

式: ;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器: (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2、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

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

2

式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

5

式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

不能用...

的装置是(填序号) 。 (3) 按图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只答一条),其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是 。 4、下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 装置,其原因是什么?

(3)将B 、C 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简 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5、现有下列几种常见实验装置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写出D 装置中a 的仪器名称 ;

(2)用双氧水(H 2O 2)溶液和MnO 2 作用制取氧气(包括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 6、制取氧气的途径很多。如:

A .电解水

B .分离空气

C .加热高锰酸钾

D .分解过氧化氢

E . (1)相信你在E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左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左图:

A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B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 ”或“b ”)端导入。 7、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新| 课|标| 第|一| 网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 器的名称:a ;b 。用

A

为 。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

满? 。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为 。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 或 。(填标号)

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x k b 1 .c o m

① 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9、“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导管移出水槽。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①④⑤⑥⑦C.④②①③⑤⑦⑥ D.④①②⑤③⑦⑥

四基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______ __或_____ ___.

(2)反应原理:①_____ ___.

②_____ ___.

(3)操作步骤:下列列举的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

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____.

(4)收集方法:

①由于氧气____ ____.可以用__ ______收集;

②由于氧气______ __可以用_____ ___收集.

(5)检验方法:_____ ___.

(6)验满方法:____ 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________剂,在这个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改变.

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____ 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__ ______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w W w.x K b 1. c o m

A.红热的铝箔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硫在空气中燃烧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能力提高

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7.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A.氧气的密度大,易导出B.试管底部高,便于加热

C.防止药品中水分挥发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导致试管炸裂D.可以产生较多的氧气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a)加热(b)收集氧气(c)装入药品并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固定在铁架台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操作顺序是[ ] Ww W.x k B 1.c Om

A.abcdef B.dcfeab C.cbadfe D.dcabfe

9.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0.有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B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把淡黄色粉末C加热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写出各种物质的名称:

A____ ____,B_____ ___,

C_____ ___,D_____ ___.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8910660671.html,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初三化学__空气练习题及答案

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4、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5、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 6、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A.氮气(N2)B.氧气(O2)C.水蒸气(H2O)D.二氧化硫(SO2) 7、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 A.细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8、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 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④ D. ③或④ 9、为解决登山人员的呼吸困难,需提供的物质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 10、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11.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 A.H2、N2 B. N2、O2 C.CO2、CO D. N2、Ar 12.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下列活动队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 A. 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作为燃料 14. 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 ①—d B. ②—a C. ③—c . D. ④—b 15.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1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 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对人体有害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离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利 D.空气是有很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持,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17.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原因是:①浪费资源②容易发生火灾③产生强大噪音,破坏城市安宁④产生大量烟气严重污染空气⑤容易发生炸伤事故,请你按照其重要性的大小,判断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⑤ B. ②④⑤③① C. ④②⑤③① D.⑤②④③① 18.从环境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双选题);() A.整顿市容,拆除无轨电车空中的电缆和有轨电车的轨道,改用烧汽油和柴油汽车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初三化学<<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 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及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本课题是学生开始学习化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具体气体物质的制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制取气体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如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气体的性质,学生会从中得到相关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为以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2)大试管(3支)、木条、酒精灯、天平、火柴。 2.学生用具:(1)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2)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第一课时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导入新课 导入:我们在初中阶段将要学习几种重要的气体,氧气是我们接触的第一种。在上节课里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推进新课 [思考]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回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下面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获取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思考]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并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初三化学氧气练习题附答案

氧气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氧化汞——→汞+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2.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B.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C.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木条无明显变化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液态空气 D.氧化镁 4.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双氧水 D.加热二氧化锰 5.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 B.镁 + 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水+ 氧气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6.(2011.苏州)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胃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使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增多 9.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 D.有害无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11.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 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二、填空题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将药品装入试管,塞一团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2)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注意事项: A.正放在桌上 B.倒放在桌上 C.导管口一有气泡放出时 D.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 E.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F.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③待瓶内的水排净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移出水面后并…………………() 二氧化锰点燃 加热 加热通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复习

绪言 一、化学发展进程 1、近代化学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二、化学研究 化学式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并改变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人们的生活。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及收集方法 1、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气体集 满了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一)液体制取氧气的方法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 1、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 (2)装置:固—固加热型 (3)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连续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药品。 ③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⑤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⑥结束: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住导气管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三)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 → A + B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复习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复习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复习试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C.木炭在 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答案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是错误的 2、(6分)实验室里常用以下仪器制取气体。⑴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利用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⑶将一朵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放入充 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纸花变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ABCD(或ABDC)(2)①不燃 烧②不支持燃烧(3)①红②H2O+CO2=H2CO3 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包 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大理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制 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是ABCD(或ABDC)(2)检验二氧化 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证明收集满,这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得化学性质(3)将一朵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纸花变红,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3、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 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答案 B

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修订版

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课题2 氧气1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_____。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2.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3.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4.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 5.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 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制取氧气》测试题 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F 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 器:(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2、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b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序号,下同)。 (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 的装置是(填序 号)。 (3)按图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条),其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是。 4、下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 装置,其原因是什么 (3)将B 、C 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5、现有下列几种常见实验装置 (1)写出D 装置中a 的仪器名称; (2)用双氧水(H 2O 2)溶液和MnO 2作用制取氧气(包括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6、制取氧气的途径很多。如:A .电解水B .分离空气C .加热高锰酸钾D .分解过氧化氢E . (1)相信你在E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左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左图: A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B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 ”或“b ”)端导入。 7、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用A 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文字表达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来制得。其文字表达式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填标号) 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导管移出水槽。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①④⑤⑥⑦ C .④②①③⑤⑦⑥ D .④①②⑤③⑦⑥ 四基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________或________. (2)反应原理: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操作步骤:下列列举的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收集方法:①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收集; ②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收集. (5)检验方法:________.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二氧化锰 加热 课题3 制 取 氧 气 一、概念 1.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 2O 2) ————→ 水(H 2O ) + 氧气(O 2)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反应过程中会改变)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又叫触媒。 (3)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 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氧气(O 2) 3.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 4)加热——→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氧气(O 2) 1) 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3)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 加热;(5)收集氧气;(6)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 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③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④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 收集的气体更纯。 ⑤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 试管。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4. 收集氧气的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5. 集气瓶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二、典型例题 例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二氧化锰

初三化学氧气中考真题及答案一

初三化学氧气中考真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1.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C.铁丝D.红磷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C.氦气 D.二氧化碳 3.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氮气D.氧气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8.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9.【湖北咸宁】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10.【湖北宜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江苏南通】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12.【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河北】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

初三化学2.2《神奇的氧气》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C)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在变成液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烟的是……………………………………()(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A)氧化铁(B)氧化亚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 6、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和引燃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8、下列物质是氧化物的是………………………………………………………………()(A)O2 (B)KMnO4(C)KClO3 (D)H2O2 9、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作火箭的助燃剂(C)能使铁生锈(D)炼钢 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 12、下列有关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酸钾受热熔化后,也不放出氧气 (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2(B)CO2(C)SO2(D)O2 1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此 “ “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法(重难点)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 2MnO 4+MnO 2+O 2 ↑ (a ) 2KClO 3 = MnO 2 /加热=2KCl+3 O 2 ↑ (b ) 2H 202 =MnO 2=2H 20+2O 2 ↑ (c ) 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 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 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法收集的 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 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 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 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此法收集的 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 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 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 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气 体已收集满。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住并正放在桌面上。 ④实验步骤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 “点”、“收”、“离”、“熄”个字,可用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制取 【一】作业评讲,上节课内容回顾。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催化剂 3、分解反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催化剂及氧气制取原理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H 2O 2)溶液 2.加热氯酸钾(KClO 3)和二氧化锰(MnO 2)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KMnO 4) 【思考】用哪一种药品制取氧气最好? 【例题】实验室制取氧气,不宜选用的药品是( ) A .高锰酸钾 B .氯酸钾 C .过氧化氢 D .氧化汞 【例题】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 .通电使水分解:水?→?通电氢气+氧气 B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2 MnO 水+氧气 C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氯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练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加热氧化汞制取氧气③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④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⑥电解水制取氧气 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练习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1)实验室在常温下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以用加热纯净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______________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上述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三个反应中都涉及二氧化锰, 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角度考虑,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催化剂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试题-氧气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氧气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叙述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密度比空气略大 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D、不易溶于水 解析: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本题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也就是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不属于物理性质。 例2: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 C、氧气易溶解于水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例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现象:现象: 1、剧烈燃烧,放出热量1、剧烈燃烧,放出热量 2、发出耀眼强光2、发出黄色火焰 3、生成白色固体3、生成大量白烟 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Mg + O2点燃 MgO 符号表达式:P + O2点燃 P2O5 木炭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C + O2点燃 CO2 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 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 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符号表达式:S + O2点燃 SO2 铁丝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 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符号表达式:Fe + O2点燃 Fe3O4 蜡烛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 一、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一: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原因探究。 1. 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微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4)将纯净的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并加热,同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文字表达式: 。 2.催化剂: (1)催化剂:叫做催化剂。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要点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 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同时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表达式:。 知识要点三: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叫分解反应。 知识要点四: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查、 装、 定、 点、 收、 移、

灭、 知识要点五:收集气体的方法 [例] 指出下图中三种气体收集方法的名称并简叙其适用范围。 A、名称,适用范围。 B、名称,适用范围。 C、名称,适用范围。 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 1.(6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2. (6分)结合以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 (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分)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制取氧气》测试题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写出仪器F (2 (3 2 (1 (2 (3 (5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应选(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 ... 的装置是(填序 号)。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条),其相关的文字 表达式是。 4、下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5、现有下列几种常见实验装置 (1)写出D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 (2)用双氧水(H2O2)溶液和MnO2作用制取氧气(包括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左图: A、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B、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7、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文字表达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 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来制得。其 文字表达式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填标号) 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 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x k b 1 .c o m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 NiFe2O4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 灭酒精灯、⑦导管移出水槽。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①④⑤⑥⑦ C.④②①③⑤⑦⑥ D.④①②⑤③⑦⑥ 四基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______ __或_____ ___. (2)反应原理:①_____ ___. ②_____ ___. (3)操作步骤:下列列举的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 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____. (4)收集方法:①由于氧气____ ____.可以用__ ______收集; ②由于氧气______ __可以用_____ ___收集. (5)检验方法:_____ ___. (6)验满方法:____ 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________剂,在这个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改变. 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__ ___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w W w.x K b 1. c o m A.红热的铝箔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硫在空气中燃烧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能力提高 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7.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A.氧气的密度大,易导出B.试管底部高,便于加热 C.防止药品中水分挥发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导致试管炸裂D.可以产生较多的氧气 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a)加热(b)收集氧气(c)装入药品并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固定在铁架台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操作顺序是[ ] Ww W.x k B 1.c Om A.abcdef B.dcfeab C.cbadfe D.dcabfe 9.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0.有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B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把淡黄色粉末C加热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写出各种物质的名称: A____ ____,B_____ ___, C_____ ___,D_____ 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