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鼻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鼻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鼻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02T10:37:39.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马艳碧刘艳芳陈祖芬[导读] 鼻衄谓之鼻出血,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血如泉涌,有“鼻洪”、“鼻大衄”之称,可引起贫血、休克、乃至死亡。马艳碧刘艳芳陈祖芬(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玉溪 653100)【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7-0347-02

【摘要】通过对46例鼻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介绍此病的病因、临床观察,并对止血措施及护理作了详尽阐述,指出严密观察出血的量、部位及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调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鼻衄中西医结合护理

鼻衄谓之鼻出血,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血如泉涌,有“鼻洪”、“鼻大衄”之称,可引起贫血、休克、乃至死亡。临床上分虚实两大类,鼻出血可发生在鼻腔任何部位,但80%的病人以鼻中隔下方的“易出血区”为多见。

鼻衄是一种症状,可因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全身原因为高血压、血液病、化学物质中毒等,局部原因可因鼻部外伤、炎症、肿瘤、异物等所致。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收治鼻出血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46岁,发病节令,春季24例,夏季6例,秋季4例,冬季12例,由于措施得力,护理细心,4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1 鼻衄的止血措施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总因鼻中出血而使营血耗伤,故出血多者,每见血虚现象,如面色苍白、心悸、神疲、脉细等,故除辨证用药外,对鼻出血病人,治疗及护理上要遵循“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出血停止下来。止血时首先应检查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多少,根据其部位和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1.1出血部位较浅,出血量较少可采用

1.1.1鼻部冷敷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前额或颈部,血液遇凉而凝泣,流动减缓,故可减其涌溢之劳,而达止血目的。

1.1.2压迫法用手指轻按患者入前发际1至2寸处,或紧捏一侧或双侧鼻翼,以达到止血目的。

1.1.3填塞止血用棉球蘸1%麻黄素、0.1%肾上腺素等填塞鼻腔,或各种止血海绵填塞之。

1.1.4滴鼻法香墨浓研,滴入鼻中,香墨有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停止,或可以滴鼻灵或1%麻黄素液等滴鼻,也有协助止血作用。

1.1.5吹鼻法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吹入鼻腔,粘附于出血处,而达到止血目的,亦可将上述药物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

1.2出血范围广、出血量较多可采用

1.2.1油纱条填塞是较常用而有效的止血方法。用额镜灯或鼻窦内窥镜查清出血部位,然后迅速、准确地用油纱条填塞压迫出血部位,操作及时,动作轻柔,避免误伤鼻黏膜,若操作结束后患者自觉咽血或鼻腔渗血不止,说明出血部位较深,油纱条深度不够,应撤出重新填塞,直到鼻腔不再渗血,患者无咽血感。油纱条一般在鼻腔内保留24至48h后撤出,以减轻病人痛苦,避免损伤鼻黏膜,若渗血较多,应重新用油纱条填塞止血。

1.2.2后鼻孔填塞法经用油纱条填塞法未能止血者,改用此法。先用纱布做成近病人后鼻孔大小的锥形纱球,纱球尖端系粗丝线两根,底部系一根。再用小号导尿管从出血侧前鼻孔插入鼻腔至口咽部,以血管钳将其头端拉出口外。此时将纱球尖端的粗丝线缚于导尿管头端处,向外回抽导尿管尾端,则纱球经口腔借机械助力,越过软腭被拉到鼻后孔处,鼻腔随即用纱条填塞。将鼻外的两根线缚于一小纱布块上,固定在前鼻孔处。底部单线或悬留软腭后面或将底线固定在口角处,2至3d后拉着软腭后面后口角边的丝线,即可将纱球从后鼻孔取出,如仍有出血,则要重新填塞。

2 鼻衄的护理

2.1做好心理护理前鼻孔填塞病人只能张口呼吸,吞咽时有窒息感,后鼻孔填塞病人鼻咽部较疼痛,且由于病人出血较多,易出现情绪紧张、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1],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应多关心病人,了解其思想情况,消除恐惧心理,主动解决病人痛苦及思想顾虑,同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避免因情志变化和过劳而加重出血。

2.2饮食护理属于实热证者,多食凉血止血食物,如藕汁、茅根汁、甘蔗汁及蔬菜、水果和清凉饮料,忌炙烤食物,鼻腔出血或鼻孔填塞者,宜进半流质饮食,属于虚证者多食补气血之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肉类、鱼类等。冬令进补,宜小补缓进,遇有新感,伏邪欲动,当停止。

2.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情况,观察鼻腔有无继续出血,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治疗并详细记录,做好失血量的估计。

2.4鼻腔每日滴石腊油3至4次,以润滑纱条,便于取出。纱条填塞后,常因渗血凝结,纱条变硬。石腊油不易吸收,滴时应耐心,使病人头后仰,待第一滴石腊油吸收后再滴第二滴,以免滴速过快,而溢于面部,纱条取出后,鼻腔应滴1%麻黄素。

2.5后鼻孔填塞者,因纱球填塞耳咽管,应用抗生素,避免中耳及鼻窦腔感染等。

2.6注意病人口鼻清洁卫生,鼻腔干燥可滴入小麻黄油或复方薄荷油,也可涂以黄连素软膏,每日用呋喃西林液漱口,及时将痰杯倾倒并消毒。

2.7经常注意鼻孔端丝线的牢固程度,避免丝线断裂,纱球脱落而窒息,口腔端丝线如被牙齿咬断,应及时接上,以便纱球取出。尽量避免打喷嚏而引起再出血,此时可作深呼吸以制止之。

3 鼻衄的预防

注意锻炼身体,预防感邪,天气干燥时,饮服清润饮料,避免进食辛辣燥热食物,尤其是春季天暖风多,应多喝汤水,多吃新鲜蔬菜,尽可能少食油炸、煎烤食物,少食辛辣厚味。保持居室、工作环境空气湿润,特别是既往有鼻出血史者更应如此。在情志调节方面,尤忌暴怒,除此要去除挖鼻习惯,避免鼻部损伤。

参考文献

[1]梅传君.鼻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3,6:7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