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拓宽融资渠道
- 格式:docx
- 大小:28.86 KB
- 文档页数:10
杨永强:既然讲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如何拓宽这个渠道,当然邱总也谈到了商业信贷的状况,对于我来说主要做风险投资的事情。黑板上主要写的是“风险投资”下一步我要成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结束之后我们主要做的就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跟这个情况完全不一样。
我刚刚简单看了在场的朋友很多涉及风险投资的比较多,我简单的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在座的各位也知道从99年、2000年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使风险投资进入中国,当时大家对于真正的情况并不清楚,只是知道一个皮毛。
可能大家看到了某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拿着一页纸去谈风险投资,当时也看到很多高档写字楼里面都是年轻人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甚至有一些没有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学生拿着近一万元或者两万元的收入。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分界线,也正是因为促进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落根,但是并没有发芽,真正发芽是从03年开始的。
03年随着SP的兴起,包括04年掌上联通的上市,包括05年华友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我们也看到整个风险投资又一次关注中国,从05年分众传媒7月份上市,8月份百度上市,尤其以百度为标志在纳斯达克IPO促使整个国外资本齐刷刷的都向中国大陆来看。从05年至少从9、10月份开始国外很多知名的国际资本都进入中国,比如北美特别知名的NEA(音),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公司,光合伙人的话就有100多人。现在已经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进入中国。
而在北美特别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我想大家可能也比较了解,Sequoia在北美的投资也500多个,比如雅虎、甲骨文、Google、思科等等都由Sequoia投资过。去年他们在北京也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的基金。
原来活跃在日本和台湾的资本也纷纷在北京或者上海设立Office,即使没有设立Office也纷纷去寻找一些项目。尤其从去年这一年,尤其以分众传媒以及百度上市为代表促进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生根,但是还没有发芽。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对于风险投资还是很陌生。尽管你通过各种形式把钱给我,之后我也不管,要赢了大家就一起共赢。所以从整个形势来看,2006年还依然是风险投资这个概念在中国发芽的关键一年,我也相信随着今年投资事件的产生,当然IPO的事件也是大家共同关注的,06年要么在北美或者纽约,或者去英国以及
新加坡,或者去IPO。我相信随着事件的发生在以后会有更多的人知道风险投资的游戏规则,更多的人会遵循游戏规则来做事情。
刚才我只从个人的角度谈了一下现在这个形势,而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拓宽这个渠道,我想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和今天所有来的朋友一起进行一个互动,共同探讨一下怎么样拓宽。相信在拓宽之前我们要想一下中小企业融资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找到问题我们才可以想到解决的办法,在解决基本问题的情况下我们才考虑一个中小企业如何更多的获得风险投资以及借贷资本的青睐。
主持人:感谢杨总,刚才杨总介绍了一下近来年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既然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必须找到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项总,请您就您所在的通信行业谈一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最大的融资问题是什么呢?
项立刚:我们现在在说的时候经常会感到这样一个情况,一方面很多投资公司在拼命找项目,但是我发觉现在定概念定的比较多,比如在炒什么
Web2.0,大家都一起参与Web2.0,其实认真看一下Web2.0是一个没有什么创业价值的东西,没有什么创业利益,但还有很多的人想介入。
而有很多的行业是不太炒概念的,但没有炒概念的话就不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比如我们是通信行业的,首先第一个通信行业在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和在中国有多巨大的发展。比如现在的华为不过十来年的历史,中兴也不过2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中兴就由8个人到深圳办工厂,慢慢的发展起来了,当时在最需要钱的时候没有什么钱,很困难。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合作贷款,如果那个时候谁要投资了中兴或者华为是非常成功的。
去年华为的销售额有600多亿人民币,中兴也有400多亿人民币。现在的情况很难做到我们有一些很有生命力的行业获得投资。我感觉很明显的就是通信行业,这个行业很不容易炒概念,大家都是踏踏实实事。比如ADSL上来的时候,要上大量的ADSL收费,这个时候谁要做ADSL的投资是很有前途的,但是这个概念很难炒作起来,行业的人也不怎么关心,最后的结果还是一些大的企业去做了。
当时我也一个感觉就是一家韩国公司来找我,手里拿了一大笔钱找了一些中国企业在做,但做到后来发现资金不后,但由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贷款受到一些限制,同时他们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因为对于一个行业要有比较深的认识才会有价值,如果仅浮在表面。
投资商成立一个基金很关注一些炒作很厉害的行业,而实质上他们不太了解这些行业是什么东西,而那些比较传统不太认同炒作的一些行业没有什么可炒,这样的话就会形成脱节。这样的话对于想获得投资的中小企业来说很困难,而对于拿着很多钱的人想找到好项目也很困难。
主持人:项总,就他所在的行业实际,谈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他们并没有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那么在座的各位来宾有没有在融资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大家都可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杨胜之(北大电子商务协会):刚才我听项总说了之后很有感触,从我个人的感触也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到国内来想找有剩余资产成长率非常好的。当他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有一个麦肯锡在中国就跟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在中国找有剩余资产的企业很容易,但是成长的很少,基本上只有传统行业有剩余资产。
改天我去吃饭的时候碰到一个朋友在做的时候,他们的资产本质就上亿,但他们的高增长率没有体现出来,但从另外一点来看,他做通信行业里面有一个Boss计费系统,这个东西的增长率是很高的。从这个观点来看一个是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另外从很多的渠道来看,大家都觉得投融资是重点,但实际上这种传播的力量远远不够,谁在融资,谁希望融资,是不是有的人存在融资潜力没有看到。第二个方面我有一些好的组合。比如刚才我说的那个朋友把门Boss 计费系统很好,他们可以把这个店拆出来,然后在跟其他一些媒体达到一些指标才会考虑你,那么跟哪些产业组合,甚至包括合作,因为在中国的IT产业很多人愿意单干,很愿意看到大公司分解。比如很多IT的技术开发人员在一个企业干的不错,然后就觉得自己可以创业了。还有的销售经理拿到大单子甩出去自己单干,这样的话会把力量变弱,大家没有看到风险投资你需要一个团队,你的各方面的力量够不够,这个怎么组合,包括人的组合和技术的组合,如果仅仅是一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