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度控制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9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度控制方案

1、温控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热作用下,将产生较高的水化热温升,形成不均匀非稳定温度场,产生非均匀的温度变形。温度变形在下部结构和自身的约束下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为保证工程质量,减轻或避免温度裂缝,除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外,还必须进行温度控制和温控监测。

2、温控标准及措施

2.1温控标准

温控标准根据在施工期内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由温控设计计算而采取,综合考虑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发展变化规律、养护条件、通水散热等因素,主要制定以下三个方面温度控制标准:

(1)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超过30℃;

(2)混凝土内表温差不超过25℃;

(3)混凝土最大降温速度不大于3.0℃/d。

2.2温控措施

2.2.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

(1)水泥:水泥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稳定。如果存放期超过3个月应重新检验。

(2)粉煤灰:粉煤灰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的规定。

(3)细骨料:砂含泥量必须小于2%,其它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细骨料应尽量堆高,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4)粗骨料:石子级配必须优良,来源应稳定。石子必须分批检验,使用前其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应尽量堆高,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5)外加剂:掺加性能优良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外加剂在使用前尽量配成溶液,拌和均匀后方可使用,配制应有专人负责,做好配制记录;若直接使用固体外加剂,则需提前分袋称好。

(6)水:河水。

2.2.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升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或使用中热和低热水泥),控制水化热温升,并尽量延长外加剂凝结时间,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因此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减水率高、凝结时间长、性能优良的外加剂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同时合理选择配合比参数,使混凝土工作性能优良,便于施工。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不离析、不泌水。初始坍落度应控制在16~20cm,初凝时间应大于20h。

2.2.3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在每次混凝土开盘之前,要量测水泥、砂、石、水的温度,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当浇筑温度超过控制标准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尽量在气温较低时或在夜间浇筑;

(2)砂石料尽量堆高并采取遮阳措施;

(3)水泥入场温度不应超过50℃,否则应采取措施,如要求水泥厂家在水泥出厂前放置一段时间,或采取多次倒运的方法降低水泥使用温度;

(4)混凝土泵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降温;

(5)当气温超过32℃时,宜采取加冰措施。

2.2.4控制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分层厚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遵循“分段定点、薄层浇筑、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分块进行施工。

各层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应控制在3天左右,为降低老混凝土的约束,要做到薄层、短间歇、连续施工。

2.2.5埋设冷却水管的要求

(1)冷却水管使用前应进行压水试验,防止管道漏水、阻水;

(2)混凝土浇筑到各层冷却水管标高后开始通水,各层混凝土峰值过后应停止通水,为防止上层混凝土浇筑后下层混凝土温度的回升,采取二次通水冷却,通水时间根据测温结果确定;

(3)应严格控制进出水温度,尽量使进水温度最低;

(4)待通水冷却全部结束后,应采用同标号水泥浆或砂浆封堵冷却水管。

为保证冷却水的初期降温效果,项目部应提前成立专门班子,专人负责,选择合理水泵,并准备1~2台备用水泵,若管路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保证冷却系统正常工作。施工时,根据温度记录情况,及时开启和关闭冷却水阀门。

2.2.6保温及养护

混凝土在降温阶段如出现气温较低或突遇寒潮时,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及养护。即每层混凝土顶面待混凝土浇筑完后,蓄水约3~5cm厚进行养护,每层混凝土侧面待混凝土浇筑完后模板外先覆盖一层土工布,再搭设保温棚保温,保温时间约6天;拆模后(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时段),侧面应立即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两层土工布保温,保温时间不小于15天。

3、温控监测

温度测量通过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的感温元件通过温度测量仪器进行。温度元件的埋设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在满足监测的条件下,以尽量少的元件获得所需的监测资料。

温度的监测频次为先密后疏,以确保温度的连续性,并以测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原则。混凝土入仓前至少观测一次,检查元件埋入后有无损坏,并观测仓内的温度。温度的监测由专人负责。

通过监测数据的采集,绘出时间与温度的曲线,找到温度变化的规律,并与温控设计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