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
- 格式:docx
- 大小:13.57 KB
- 文档页数:1
个人社会信用代码是身份证吗是的,个人社会统一征信代码是身份证号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长度为18位的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委发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主体标识代码制度,包括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也称为纳税人识别号,是由纳税人所属地代码以及纳税人组织机构代码组成的属于纳税人的编码。
每个独立核算的企业的识别号都是唯一的,且每个纳税识别号只允许一个企业使用,相当于企业的“身份证”号。
如果企业注销,该号码也不再给其他企业使用。
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该标准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
标准规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1位校验码。
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并对涉及到的组织机构、法人、其他组织、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概念作出了规定。
拓展资料:“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信用制度。
根据规划,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中国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
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腐败和打击洗钱犯罪等反腐工作,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但也会增加信息泄露风险,必须关注信息安全保护和公权力滥用查询权限的问题。
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等。
统⼀社会信⽤代码如何验证对于企业来说,统⼀社会信⽤代码是很重要的⼀点,这相当于企业的⾝份证。
那么,我们在进⾏信⽤代码进⾏验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这就需要⼤家通过本⽂的内容来进⾏详细了解。
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统⼀社会信⽤代码如何验证根据《法⼈和其他组织统⼀社会信⽤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案》:法⼈和其他组织统⼀社会信⽤代码共18位,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代码)和1位校验码。
统⼀社会信⽤代码构成特点⼀、嵌⼊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
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唯⼀性确保社会信⽤代码不会重码。
换⾔之,组织机构代码的唯⼀性完美“遗传”给统⼀社会信⽤代码。
⼆、在组织机构代码前增加⾏政区划代码,这个组合不难发现就是税务登记证号码。
这样就提⾼了统⼀社会代码的兼容性,在过渡期内税务机关可以利⽤这种嵌套规则更加便利地升级到新的信⽤代码系统。
三、预留前两位给登记机关和机构类别,这样统⼀社会信⽤代码在应⽤中更加清晰⾼效,第⼀位便于登记机关管理,可以作为检索条⽬,第⼆位可以准确给组织机构归类,⽅便细化分管。
四、统⼀社会信⽤代码的主体标识码天⽣具有的⼤容量。
通过数字字母组合,加上指数级增长,可以确保在很长⼀段时间内⽆需升位就可容纳⼤量组织机构。
五、统⼀社会信⽤代码位数为18位,和⾝份证的位数相同,这⼀巧妙设计在未来“两码管两⼈”的应⽤中可以实现登记、检索、填表等统⼀。
六、统⼀社会信⽤代码中内嵌的主体标识码具有校验位,同时⾃⾝第⼗⼋位也是校验位,与⾝份证号相⽐是双校验,确保了号码准确性。
对于这点,⼤家看完了上⾯的内容以后,现在知道了怎么来进⾏社会信⽤代码的验证了吧,这是鉴别⼀个企业是否正规合法的关键,需要⼤家通过本⽂的内容就知道是怎么进⾏处理的。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店铺专业律师。
法人变更社会信用代码变吗
社会信用代码不变.
企业社会信用代码,是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建立的统一身份识别码,从唯一、统一、共享、便民和抄低成本转换等角度综合考虑,统一代码设计为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
社会信用代码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根据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33号)规定,公司变更名称和法定代表袭人即经营范围,社会信用代码不变.
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民政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
国发〔2015〕33号
(三)统一代码的主要特zhidao性.
3.稳定性.统一代码一经赋予,在其主体存续期间,主体信息即使发生任何变化,统一代码均保持不变.例如,法人和其他。
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及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及校验码构成。
与18位身份证号核验不同的是,信用代码中除第3~8位是纯数字位外,其余13个位置由阿拉伯数字或大写字母构成。
验算前需摸清每一位可能的字母、字母涵义、及字母代表的。
前两位:识别部门与机构
验算编码规则无需纠缠所有代码的释义。
只需明确:前两位可能出现的英文字母有:A、N、Y。
验算前,将可能出现的A、N、Y按照代码识别表转换为可计算的数字。
第3~8位:登记机关行政区
这6位均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反应企业注册登记机关所在行政区的编码,意义上与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类似。
验算编码规则时,仅需将这6位的数值与权重系数表对应权重相乘即可。
此处编码的标准为GB/T 2260,可在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中查询详情。
第9~17位:主体标识码
此部分由数字或字母构成,即为三证合一前的组织机构代码,参照的标准为GB11714-1997。
但GB11714-1997标准中载明的字母数值对应表与《法人及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制规则》存在部分冲突,以《法人及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制规则》(GB32100-2015)所附录的代码对照表为准。
组织机构代码是第9-17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例如,机构编制、民政、工商三个登记管理部门分别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可使用相应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登记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职能,确定在本部门登记的机构类别编码。
例如,机构编制部门可用1表示机关单位,2表示事业单位,3表示由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部门可用1表示社会团体,2表示民办非企业单位,3表示基金会;工商部门可用1表示企业,2表示个体工商户,3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三部分(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如,国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册登记时由系统自动生成,体现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及其登记管理机关所在地,既满足登记管理部门按地区管理需求,也便于社会对注册登记主体所在区域进行识别。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第四部分(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第五部分(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usci号码是什么
usci号码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般指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制度,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可以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和信用。
统一社会信用代用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1 位机构类代、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9位主体标识、1位校验,五个部分组成,同时对相关概念做出了规定。
企业存在的形式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其中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资本划分为等股份,全体股东以各自持有的股份額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在平时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公司进行分类,比如根据股东所承担的责任形式不同而划分;根据公司的信用标准不同而划分;根据一个公司对另一个公司的控制和依附关系而划分;根据公司的国籍而划分等。
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近年来中国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旨在加强企业和机构的信用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指为每家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等赋予唯一标识的数字代码。
它由18位字符组成,包含了企业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
首先,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旨在提高企业和机构的诚信意识。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诚信是信用的核心。
通过设立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将企业和机构的信用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其诚信水平,推动诚信经营理念的普及。
其次,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优化市场环境。
通过对企业和机构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可以对市场上的不良行为进行监控和处罚,降低市场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惩戒,提高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还可以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在金融领域,信用是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
通过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金融机构可以查询和评估企业和机构的信用状况,从而更好地判断其还款能力、经营风险等,降低金融风险。
此外,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还可以加强对企业和机构的监管能力。
传统上,企业和机构的监管主要依赖于行政许可或执照,但这种监管方式存在管理不便、盲目性强等问题。
而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于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跟踪和记录企业和机构的各项信用记录,帮助监管部门准确把握市场情况,实现精确监管。
然而,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系统的建设和推行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拥有庞大的企业和机构数量,如何高效地录入和管理信息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如何处理和保护企业和机构的个人信息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最后,由于各个地区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没有完全对接,如何进行数据整合和共享也是一个困扰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系统的投入,提高数据录入和管理的效率,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同时推进各地区信息系统的对接和整合,实现数据共享。
社会信用代码校验规则
社会信用代码是由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其中第1位到第2位、第9位到第18位是阿拉伯数字,第3位到第8位是由阿拉伯数字表示的6位流水号。
第18位是校验码,用来处理社会信用代码的校验。
如果数据进行了脱敏处理,第18位的校验码也要做相应修改。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表示每一位字符/数字的加权因子,可由计算得到;标识除后的余数,标识字符/数字对应的值。
通过将第18位的计算结果与代码中的第18位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代表代码合法,否则代表代码不合法。
社会信用代码的校验规则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32100—2015)中有详细的描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国家标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规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种由中国国家工商总局推行的标识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的统一编码系统。
它由18位数字或字母组成,具有一定的构成规则,以下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规则的详细描述。
1. 注册地区编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前6位代表企业或组织的注册地区编码。
这些编码是按照全国的行政区划代码规定的,用于标识企业或组织所在的省、市、县等地区。
2. 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7到8位代表企业或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代码。
这些代码标识了企业或组织的登记机关,用于区分不同的登记管理机构。
3. 机构类别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9位代表企业或组织的机构类别代码。
这个代码用于区分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不同类型的组织。
4. 校验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最后一位是校验位,用于检验前17位的准确性。
它采用阿拉伯数字0-9和大写字母X表示。
校验位的计算方法遵循国家标准,通过对前17位进行特定数学运算,生成校验位。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构成规则是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和技术标准制定的,旨在提高企业和组织身份的唯一性、标识性和可识别性。
这样的代码系统有助于简化企业和组织的身份认证,方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管。
需要注意的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规则适用于中国内地的企业和组织,对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和组织,采用不同的编码系统和规则。
总而言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构成规则包括注册地区编码、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和校验位。
这一规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和组织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促进政府监管工作的便利化与规范化。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整理]
社会信用代码,又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是标识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企业分支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经济组织等实体社会信用状况的唯一标识符,在企业行业中常称为“统一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National Enterprise Credi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简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于2006年1月发布的,从2006年1月份开始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十八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一个组合号码,一码通行,终盼一应。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后,政府部门对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实行统一管理,尤其是对企业进行资格认证、审计审查、公司报表填报、实施反洗钱等都可以利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进行实现,这样有效的管理体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准确衡量企业的实体经济状况;另外,国家也利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实施行政管理,以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强化企业职责,促进守信自律,构建真实透明的企业信息共享体系,政府有效地行使职责,促进规范化和法治化,大大改善国家信用状况,构建健全企业信用治理体系,有利于社会的企业融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振兴经济发展。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及其上下游管理体系,实现了政府重要经济管理功能,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规范、透明、公平,形成了统一的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了政府对于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更好地实施国家战略规划,更好地构建和保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法律法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利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规则(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规则1. 基本规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字符组成。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字母只包括A-Z,不包括I、O、Z、S和V。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数字只包括0-9。
2. 组成要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三个要素组成: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和主体标识码。
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由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表示企业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1-9:表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A-H:表示分配给特定的行政区划、产业类型或者登记管理部门。
•J-N:表示大中城市的行政区划,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为9,表示企业所在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机构类别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由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表示企业的性质、组织形式等。
•1:表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
•2:表示企业法人。
•3:表示个体工商户。
示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机构类别代码为2,表示企业法人。
主体标识码主体标识码由6位数字或字母表示,表示企业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时分配的顺序码。
示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主体标识码为123456,表示企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登记注册时的顺序码。
校验码由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用于检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正确性。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前面17位数字和字母进行加权求和,然后取结果除以31的余数进行转换,最后得到一个数字或字母作为校验码。
示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校验码为X,表示通过计算前面17位数字和字母后得到的校验码。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民政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为理顺代码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制度,提出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一)现有主要机构代码构成。
我国现有机构代码分为两类。
一是“原始码”,即由登记管理部门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时发放的代码,主要包括工商部门的工商注册号、机构编制部门的机关及事业单位证书号、民政部门的社会组织登记证号等。
二是“衍生码”,即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后,相关部门发放的管理码,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人民银行的机构信用代码、税务总局的纳税人识别号等。
1.组织机构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编制的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包含本体代码(8位)和校验码(1位)两个部分。
2.工商注册号。
工商部门编制的工商注册号共15位,包含首次登记管理机关代码(6位)、顺序码(8位)和校验码(1位)三个部分。
3.事业单位证书号。
机构编制部门编制的事业单位证书号共12位,包含举办单位类别(1位)、核准登记的机关(6位)、同一机关辖内不同事业单位(5位)三个部分。
4.社会组织登记证号。
民政部门编制的社会组织登记证号是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组合。
5.机构信用代码。
人民银行编制的机构信用代码共18位,包含准入登记管理机构类别(1位)、机构类别(2位)、行政区划(6位)、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标识位(8位)、校验码(1位)五个部分。
6.纳税人识别号。
税务部门对已申领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编制的纳税人识别号共15位,包含行政区划码(6位)和组织机构代码(9位)两个部分。
(二)现有机构代码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机构代码不统一,缺乏有效协调管理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大多数代码仅应用于各部门内部管理,一些部门信息数据相互割裂封闭,存在信息孤岛问题。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的组成规则如下:
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的字符或数字组成,包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
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1位校验码。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机构编制、民政、
工商三个登记管理部门分别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可使用相应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记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职能,
确定在本部门登记的机构类别编码。
例如,机构编制部门可用1表示机关单位,2表示事业单位,3表示由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部门可用1表示社会团体,2表示民办非企业单位,3表示基金会;工商部门可用1表示企业,2表示个体工商户,3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5.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6.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