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终身教授论著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邓 铁 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广州//男,1916年生,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关 键 词:辨证论治; 中医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2)04-0394-

02

邓铁涛,男,生于1916年10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

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

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著名中医学家。

邓铁涛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

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

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

事会名誉理事。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等职。

邓铁涛从医60多年,擅治内科杂病,两次被政府授予“省名老中医”称号,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指导老师,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首批500名国家级专家在全国拜师大会上发言。为首批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

邓铁涛从教40余载,担任过中基、医史、各家学说、诊断学、温病等课程的教学。1993年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邓铁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在66年的中医药医教研实践中,融古贯今,学验俱丰,提出一系列对现代中医药发展有影响的理论学说。临床擅治心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萎缩性胃炎、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病,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进行辨证论治?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怀疑辨证论治之价值!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本人对此问题有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辨证论治之精神,来源古远,但加以提倡宣扬,是在解放之后中医学院成立之初。第二版中医学院教材编写之时,郭子化副部长在庐山教材会议上提出把辨证施治之精神写入教材之中。后来经时间之推移,大多数学者同意定名为辨证论治。这是名称提倡之由来。

辨证论治是什么?它是中医药学中临床医学的灵魂,是总的指导思想,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千万别把其应有的地位降低了。辨证论治的思想孕育于《内经》,发挥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提倡“六经辨证”,《金匮要略》提倡“脏腑经络辨证”,辨证论治的内涵由此奠定基础。其最主要的内容是无论“外感”与“杂病”的病证,都不能凝固地、一成不变地看待疾病。疾病的全过程是一个变动的过程,这一主导精神与《易经》一脉相承———“易”者变易也。这一观点又与中医另一个精髓论点“整体观”相结合,外感病之变化概括于“六经”整体之中,“杂病”之变化概括于“脏腑经络”之中。“传变”之论,中医学并不禁锢于仲景时代,到了清代温病学说的长成,发明了“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等论,从而有了对发热性流行性传染病的认识与治疗,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前半叶达到世界的最高峰。在抗生素发明之前,西医治发热性疾病与中医之疗效相去甚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掌握好辨证论治之精髓,谁的疗效就好。疾病谱正在日新月异,有深厚的辨证论治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中医学者,可以通过辨证论治的途径去研究新的疾病,进而治愈之。

有人说,无证可辨怎么辨证?这是要贬低辨证论治者最喜欢说的理由。其实所谓无证可辨,引用最多的就是人无症状,小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或白细胞之类。这类病西医能检查出来,但目前似乎仍无办法治愈。我不会进行检查,病人拿来化验单只作参考。我运用辨证之法,却治好一些顽固之蛋白尿患者及尿有红白细胞之患者。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症、脉、舌等四诊合参加以辨证。

从未听说有人问无病可辨的病人怎么治?我几十年来也治疗过一些这类病人,即生化检查一切正常、体征正常的病者。例如,在七十年代,某人民医院请我会诊中山大学一教授,经过多种检查,不能确诊是什么病,乃名之曰“厌食症”。病人一切检查正常,就是不想吃,吃不下饭与其他食品,乃日渐消瘦,卧床不起,声音低微。经过辨证,认为脾胃虚衰,宜大补脾胃,用大剂健脾益气养胃之剂治之。半月许已能行走,不到一月出院矣。回家后嘱家人放鞭炮,以庆生还。又如我院一女职工,症见头晕,时止时作,发作晕甚,经各种检查不能确诊,我以甘麦大枣汤加减治愈。

西医诊断不明的病多矣,为什么不曰无病可辨如何辨?最近有文章拟将辨证论治改为辨病论治。我认为不妥,且无此必要。因为这个问题,早在高校二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已阐述清楚。辨证论治包括辨病,不排斥辨病,但比辨病高一筹。试阅第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142页“辨证要点”提出:①四诊详细而准确,是辨证的基础;②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辨证;③从病变发展过程中辨证;④个别的症状,有时是辨证的关键;⑤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中详细论述了“病”与“证”的关系,并指出:辨证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全面而又具体地判断疾病在这个阶段的特殊性质和主要矛盾,那么与辨病之不同点是:按照辨证所得,与多种相

?

4

9

3

?Chinese Archives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ugust2002,V ol.20,N o.4

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比较,把各种类似的疾病的特征都加以考虑。因而对病人的证候进行一一查对,在查对的过程中便进一步指导辨证,看看有没有这种或那种疾病的特征,再把类似的疾病一一排除掉,而得出最后的结论。在得出结论之后,对该病今后病机的演变心中已有一个梗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辨证,便能预料其顺逆吉凶。而更重要的是,经过辨病之后使辨证与辨病的治疗原则与方药结合得更加紧密,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少走弯路之目的。

辨证—辨病—辨证是一个诊断疾病不断深化的过程。大学生读的教材对辨证与辨病已论述很清楚,现在要改名辨病论治以取代辨证论治,有什么意义呢?辨证—辨病—辨证这一诊断过程足以说明,辨证论治可以概括辨病论治,辨病论治不能概括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论者,可能是想引进西医之说以改进中医,因为西医对疾病的诊断至为重要。不知如此一来把中医精华丢掉了。

我曾经在某专区人民医院带教,适遇一胎死腹中之患者,妇产科曾以非手术治疗十多日不效,再行手术又怕过不了感染关,邀我会诊:经辨证属实证实脉,乃按常法予平胃散加玄明粉、枳实,1剂,是夜完整排出死胎,医院以为偶中。数日后又入院一患者,再邀会诊:经辨证属体虚病实之证,初用养津活血、行气润下之法未效,改用脱花煎亦不效,

胃散加芒硝2剂,亦不见效。考虑辨证无误,乃用药不力,后用王清任的加味开骨散1剂、重用黄芪120g,当归30g,川芎15g,血余炭9g,龟板24g(缺药),1剂,下午3时服药,6时开始宫缩,于晚8时加艾灸足三里、针刺中极,是夜11时产下一脐带缠颈之死胎。上述2例经西医诊断同为过期流产,诊断无误,但中医之辨证论治则一攻一补,天壤之别也。

又如:曾会诊一车祸青年,颅脑损伤,合并脑出血,经西医处理,昏迷不醒已2天。我按中医辨证为血瘀内闭。患者不能口服中药,以上病下取之法用桃仁承气汤加味灌肠。得泻下,翌日开始苏醒。共灌肠4天,第5天改为口服,仍以桃仁承气汤加减并服安宫牛黄丸,后痊愈出院,未见后遗症。又如我院一位科主任亦遇车祸,未见昏迷,但头晕呕吐,闭目不愿开眼。乃邀会诊,辨证为痰瘀内阻,治以除痰益气活血,用温胆汤加黄芪、桃仁、红花之属,后大为好转。上述2例经CT与MR之诊断均属脑挫伤脑出血,只是有轻重及部位不同,按辨病则2例所用西药相同,但根据辨证用药则大不相同也。

我是内科医生,对妇产科及骨伤科可谓外行,既然被邀只得按中医之辨证论治提出治法与方药,所治得效功在辨证论治之学习也。或曰这些个别病例,说明不了问题。且看看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流行性出血热之研究成果,南京周仲英组治疗1127例,其结果为:中医药组治疗812例,病死率为1.11%;西医药对照组治疗315例,病死率为5. 08%(P<0.01),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江西万友生研究组治疗413例,其结果为:中医药组273例,病死率为3. 7%;西医药对照组为140例,病死率为10.7%(P<0.01),中医药疗效优于对照组。由于时、地、人等有关条件不同,西医辨病为同一种病,但周氏、万氏的辨证论治截然不同。周氏治疗以清气凉营为主,万氏则治湿祛毒法为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的西医组的效果明显为优。

周氏、万氏的研究足以说明,时至今日,中医之辨证论治并非封闭式的。他们把西医之辨病容纳于中医之辨证论治之中,便产生超世界水平的成果。反之,如果以“辨病”取代中医之辨证学说,则中医药学将会倒退。不可等闲视之也。

(2002-03-11收稿;2002-05-16修回)

(上接第389页)后来经过熟人关系来找我治疗,我一看孩子发育正常,不象先天性的疾病问题,是属于现发病。经过我的望问闻切的诊断,根据症状体征来判断,是属于受寒冷感冒引起的,肺部先受风寒而后化热,拖延了时间,致肺气闭塞肺叶不张,气血不通,嘴唇外一大圈变成紫黑色,手足指甲都变成紫黑色,病属现在俗称的肺炎。我采用古方麻杏石甘汤,宣肺清热化痰,佐以琥珀粉冲服,通经化瘀活血,服3剂后病情明显减轻,第二次诊治,再服3剂,病情在大好转(6天),能平安睡觉了,咳嗽气喘基本平复,痰也少了,经过20多天的治疗,就带药方回龙口老家了。不多天就上学了,年终考试成绩很好。今年2月份来京复诊:我看孩子长高了一点,精神面貌很好,由于路远不能经常诊治,只能写信了解一些病情,不能直接诊治,大大影响了效果。至今尚未彻底恢复,跑快了尚有一些气喘,指甲嘴唇尚有一些紫色,只要很好地调养,完全可以恢复健康的。

由于我的日常事务和来往人多,精力不能集中在研究方面,年纪大了已经无力去阅读研究《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的系统理论,已经无力去研究它、精通它、发展它,这是我的最大遗憾,希望有志者、后辈们努力学习研究中医学的系统理论,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进一步发展中医学,为中华民族争光。

(2002-03-16收稿;2002-04-28修回)

中华中医药学会

近现代著名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

征文启事

近现代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造诣精深、经验宏富的著名医家,如北京的萧龙友、施今墨、汪逢春、孔伯华,他们的学术思想与独到经验对中医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继承研究近现代著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促进中医学术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将于2002年11月在北京举办近现代著名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围绕著名医家的以下几个方面:(1)生平事迹研究;(2)文化背景、学术渊源、学术观点、学术价值研究;(3)医案医话整理研究;(4)专著文献的整理研究;(5)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研究;(6)临床经验及运用体会;(7)自创经验方及用药经验介绍;(8)治学方法与治学特点。

同时征集著名医家的医案手迹、手稿、题词、书画作品等。

二、征文要求:

(1)主题突出、文字简练,具有科学性、实用性;(2)名词术语规范,运用法定计量单位,引文、数据要准确;(3)以400字稿纸打印清楚,有条件者附寄软盘。全文不超过3000字,附200字摘要。

三、其他事项:

(1)论文经专家审核,确定录用后向作者寄发会议通知;(2)与会代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论文证书,并计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优秀论文向中华中医药学会所属期刊推荐;(3)请自留底稿,未录用文章不退稿;(4)征文截止日期:2002年9月20日;(5)寄交论文时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名医”字样;(6)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中华中医药学会,邮编:100029。

联系人:周国萍 朱桂 电话:(010)64218316 传真:(010) 64297983

?

5

9

3

?

2002年8月第20卷第4期 中医药学刊

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原文

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 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 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 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 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 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

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 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中医诊断学约13% 中药学约13% 方剂学约13% 中医内科学约28% 针灸学约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 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 1.5分,共36分 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简介

中西交融,守正创新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欢迎你 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格物致理,辨病论因,中西方医学在这里碰撞交融、创新发展的思想在这里律动交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始终秉承中西医结合,践行中医药现代化的初心和使命,历数载耕耘,为中医药现代化事业输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传承岐黄经典,再发时代新声。如果你有心钻研中医经典理论,为传统医学科技赋能,守正创新;或者矢志成为杏林高手,悬壶济世,普救含灵之苦,这里便是你最好的舞台。广募有志之士,共攀医学高峰,我们在南方医科大学等你。 一、专业概况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专业特色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中西医结合临床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隶属本学科有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享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 形成中、西医结合,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充分利用综合性医科大学的优势,培养医学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医学人才。 1.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创新能力提升。 三、培养模式 四、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81人,博士后7人。其中正高21人,副高23人,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6%,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24名。现有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16人次,省名中医等省级人才称号29人次。拥有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中央保健医师、国家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优秀教师队伍。

五、教学资源 本专业享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各类“金课”、精品课程30门。享有国家级临床技能中心、馆藏460万册资源的图书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体博物馆等。拥有南方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26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1.教学团队及课程建设

年西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真题答案

外科部分 A型题(A1型11道,每题2分;A4型15道,每题2分) 2017-57-A. ?低血钾的患者给予补钾治疗后仍然低血钾,此时应该考虑合并 A. 低钠血症 B. 低磷血症 C. 低钙血症 D. 低镁血症 【正确答案】D 2017-58-A. ?结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的临床意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CEA的阳性率与结肠癌的分期有关 B. 术后CEA未明显下降说明可能有肿瘤的残留 C. 术后CEA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复发 D. 术前CEA指标正常是缩小切除范围的依据 【正确答案】D 2017-59-A. ?男性,45岁。因甲状腺癌行左叶甲状腺全切术。术后出现饮水呛咳,但发音正常。首先考虑的原因是

A. 喉返神经损伤 B. 交感神经损伤 C. 喉上神经外支损伤 D. 喉上神经内支损伤 【正确答案】D 2017-60-A. ?女,55岁。左侧乳房内肿块4×3cm,基底不固定,左腋下可触及多个质硬淋巴结相互融合,淋巴活检病理报告乳腺癌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按照国际标准,应属于的分期是 A. T?N?M? B. T?N?M? C. T?N?M? D. T?N?M? 【正确答案】D 2017-61-A. ?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 脐疝 B. 腹股沟直疝

C. 腹股沟斜疝 D. 股疝 【正确答案】D 2017N62A. ?下列关于结肠癌正确的是 A. 胃肠道肿瘤中预后最好 B. 右侧结肠癌多表现为肠梗阻 C. 左侧结肠癌多表现为贫血 D. 早期以血道转移为主 【正确答案】A 2017-63-A. ?男性,65岁。反复上腹部不适、轻度黄疸3个月,腹痛、黄疸加重伴高热2天。入院查体:T39.5℃,P125次/分,BP75/50mmHg,右上腹压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1.5cm,胰头显示不清。血WBC15×10?/L,中性粒细胞90%。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 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后择期手术 B. 全胃肠外营养后择期手术 C. 大量输液抗休克同时尽早手术

最新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1章 感 冒【圣才出

第1章感冒 1.1考纲要求 概念、沿革、病因病理、病症鉴别、辩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 1.2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一、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二、历史沿革 1.《内经》已有对感冒的论述。 2.汉·张仲景《伤寒论》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 3.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其介绍用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 4.《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法则。 5.明清时期,感冒与伤风互称。 6.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首创“时行病”之说。 7.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例1】(A型题)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病名的医籍是()。[2012年研] A.《诸病源候论》 B.《仁斋直指方》 C.《类证治裁》 D.《医学源流论》 【答案】C 【解析】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首先提出了感冒病名,《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提出了“时行病”,而清朝林佩琴《粪证治裁·伤风》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三、病因病理 1.病因 (1)外感六淫,以风为主。主要有风寒、风热、暑湿证候,一般以风寒、风热证为多见,暑湿证次之。 (2)时行疫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 2.病机 (1)基本病机是邪犯肺卫,卫表不和。风性轻扬,多犯上焦,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状:卫表不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2)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轻重有关。 四、病症鉴别

中医临床医学题库

1.呼吸困难: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客观表现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异常。严重时有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呼吸肌参与活动。 2.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用手掌压迫上腹部肝部位,可见颈静脉充盈更加显著,即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3.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4.意识障碍: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5.贫血: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 6.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指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或因甲状腺激素( T3、T4)在血循环中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病。 8.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血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血功能减弱,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 9.消化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由此而得名。10.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供应脑部血液的颈动脉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11.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12.劳力性呼吸困难:在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呼吸困难仅发生在体力劳动时,如登楼、上坡、平地快走等活动时出现气急,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此系体力活动时静脉回流增加,肺淤血加重的结果。 四、填空题: 1.三凹征有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2.左心衰有全身供血、供氧不足、肺动脉压力加重。 3.糖尿病代谢紊乱的典型症状有吃多、饮多、尿多三多和体重减轻一少。 4.膀胱刺激症有尿频、尿急、尿痛表现。 5.正常成人的心率为 60~100次/分,呼吸频率为 16~18次/分,血压为90~139次/ 60~89mmHg。 6.体格检查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7.右心衰有体循环瘀血、但肺动脉压力降低。 8.糖尿病治疗原则有尽早治疗、终身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饮食与药物相结合。 9.消化性溃疡病的并发症:1、出血、2、穿孔、3、幽门梗阻、4、癌变10.慢支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型即单纯型、喘息型;据病情可分三期 即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11.检查典型肺气肿患者:望诊桶状胸、胸廓饱满,触诊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减弱;语音震颤两侧对称、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12.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是腹水、脾肿大、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13.贫血按病因分为:造血不良、破坏过度、失血。14.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症;易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15.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16.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心音强弱不一、心率快慢不一、脉搏短绌。17. 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因是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病变和心室充盈量不足。18.肺炎球菌肺炎患者胸部检查:望诊可见患侧呼吸浅快,触诊患处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患处浊音,听诊患处呼吸音减弱、管性呼吸音、有湿性罗音。 五、问答题: 1.叙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答题要点: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1.早期,多无不适。2.症状期有代谢紊乱症:三多(吃多、饮多、尿多)一少(消瘦)。3.后期:急(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慢性(心脑血管病变、肾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感染)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尽早治疗、终身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饮食与药物相结合。 2.叙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答题要点: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病前1-3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部分患者可无前驱症状。2.血尿:肉眼血尿常为首发症状之一,一般在数天内消失,也可持续1-2周才转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多在6个月内消失,也可持续1-3年才消失。3.浮肿及少尿:首发,多出现于面部、眼睑。少尿与浮肿同时出现,起病时尿量较平时少,每日尿量可少于400ml,并随浮肿加重而尿量愈减少,个别患者可无尿。4.高血压:血压可自轻度至中度增高5.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失眠、思维迟钝;重者可有视力障碍,甚至出现黑蒙、昏迷、抽搐。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改善肾功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促进机体自然恢复。 3.叙述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答题要点:一、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寒战高热,体温达40℃左右,呈稽留热型。 (2)胸痛,为病变波及胸膜所致。 (3)咳嗽、咯痰,初为刺激性干咳,具有特征性的是铁锈色痰。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肺系病证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饮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外感1.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内伤1.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4.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发作期 1.冷哮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生气阻,肺 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遏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2.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肺失宣降

3.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实喘 1.风寒壅肺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2.表寒肺热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 1.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黛蛤散 3.正虚喘脱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 1. 初期: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2. 成痈期: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 酿成痈 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 年真题详解 展开全文 第1章感冒1.1考纲要求 概念、沿革、病因病理、病症鉴别、辩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 1.2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一、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二、历史沿革

1《内经》已有对感冒的论述。 2.汉·张仲景《伤寒论》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 3.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其介绍用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 4.《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法则。 5.明清时期,感冒与伤风互称。 6.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首创“时行病”之说。7.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例1】(A型题)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病名的医籍是()。[2012年研] A.《诸病源候论》 B.《仁斋直指方》 C.《类证治裁》 D.《医学源流论》 答案:C 解析: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首先提出了感冒病名,《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提出了“时行病”,而清朝林佩琴《粪证治裁·伤风》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三、病因病理 1病因

(1)外感六淫,以风为主。主要有风寒、风热、暑湿证候,一般以风寒、风热证为多见,暑湿证次之。 (2)时行疫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 2.病机 (1)基本病机是邪犯肺卫,卫表不和。风性轻扬,多犯上焦,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状:卫表不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2)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轻重有关。 四、病症鉴别 1感冒与温病早期 表1-1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1)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2)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易变生它证。 五、辨证论治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概述 专业代码:100601K[1] 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专业理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技能的高级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免疫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方剂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及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或者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临床医学各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相关考试 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https://www.doczj.com/doc/894750356.html,提供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 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四十七章至第五十五

第47章虚劳 47.1考纲要求 概念、沿革、病因病机、病证鉴别、辩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 47.2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一、概念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二、历史沿革 1.《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素问·调经论》中有“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将其分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三类,治疗重在温补脾肾,并提出扶正祛邪,祛瘀生新等治法,首倡补虚不忘治实的治疗要点。 3.《景岳全书》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 4.《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

【例1】(X型题)《景岳全书》在虚劳治疗理论和方药方面的发展,在于()。[2006年研] A.补肾阴 B.补肾阳 C.补脾气 D.补脾阴 【答案】AB 【解析】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金元时代李东垣《脾胃论》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 三、病因病机 1.病因 禀赋薄弱,素质不强;烦劳过度,损伤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误治失治,损耗精气。 2.病机 (1)病性: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虚。 (2)病位:主要在五脏,尤以脾肾为主。 四、类证鉴别 虚劳与肺痨 表47-1

五、辨证要点 1.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 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2.辨有无兼夹病证 (1)因病致虚、久虚不复者,应辨明原有疾病是否还继续存在。 (2)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 (3)是否兼夹外邪。 【例2】(X型题)虚劳辨证的纲领是()。[2005年研] A.虚实 B.寒热 C.气血 D.阴阳 【答案】CD 【解析】虚劳的证候虽多,但总与五脏相关,五脏的辨证,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 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 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 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30题 中医诊断学约13% 30题 中药学约13% 30题 方剂学约13% 30题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真题

1.在机体内环境中,负责反馈调节有什么特点 A.快速 B.波动性 C.前瞻性 D.有可能失误 2.静息电位状态下,化学门控钠通道道的开放状态 A.激活门开放,失活门开放 B.激活门开放,失活门关闭 C.激活门关闭,失活门关闭 D.激活门关闭,失活门开放 3.血管损伤时,与血小板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是 A.血小板黏附 B.血小板聚集 C.血小板释放 D.血小板吸附 4.下列对窦房结P细胞0期去极化起主要作用的是 A.INa B.lk C.lca-L D.lca-T 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疾病是 A.肺炎 B.矽肺 C.肺水肿 D.支气管哮喘 6.关于CO2的调节正确的是 A.中枢感受器调节块 B.外围感受器较易适应 C.二者调节相同 D.一定PaCO2有利于呼吸 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 A.抑制迷走-迷失反射 B.抑制壁内神经丛反射 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 D.增强肠-胃反射 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和D B. 维生素B族和K C. 维生素C和E

D. 维生素PP和叶酸 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1.6平方米,其BMR约 A. 150KJ/(m2·h) B. 167KJ/(m2·h) C. 177KJ/(m2·h) D. 186KJ/(m2·h) 10.经试验证明,难以通过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 带正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 B. 带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 C. 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 D. 带带负电的有机离子 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 A. 管腔膜上的钠通道 B. 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 C. 基底侧膜上的钠泵 D. 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 12.下列与眼视近物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 A.双眼会聚 B.晶状体变凸 C.瞳孔对光反射 D.瞳孔调节反射 13.能阻碍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而影响突触传递的物质是 A.α-银环蛇毒 B.有机磷酸酯 C.肉毒梭菌毒素 D.三环类抗抑郁药 14.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受体是 A.核受体 B.G蛋白偶联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离子通道受体 15.1-25(OH)2维D3对钙磷代谢调节的影响 A.升高血钙、升高血磷 B.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C.降低血钙、升高血磷 D.降低血钙、降低血磷 16.下列关于睾酮对下丘脑腺垂体轴反馈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下丘脑腺释放GnRH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指定教材及考试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专升本考试《生理学》 考试纲要 第一章绪论 掌握:兴奋性;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负反馈。 熟悉:生命的基本特性;正反馈。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原理(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现象及产生原理);阈电位;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特点;骨髓肌的兴奋-收缩耦联。熟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与出胞)。 了解: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三章血液 掌握:血浆渗透压;各类血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ABO 血型系统。 熟悉:血液的组成及生理功能;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和生理特性。 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抗凝与纤溶;Rh血型系统。 第四章血液循环 掌握: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泵血过程;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

支配及其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熟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生理特性;微循环;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了解:心音和心电图;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冠脉循环。 第五章呼吸 掌握:呼吸运动;胸膜腔内压;潮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牵张反射;呼吸的化学感受性调节。 熟悉: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气体的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了解:呼吸中枢。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掌握: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胰液、胆汁、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吸收的部位。 熟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胃肠激素的作用;胃的运动;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 了解:咀嚼与吞咽;小肠的运动形式;大肠的运动形式。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掌握: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值;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中枢。 熟悉:基础代谢率;体温调定点学说。 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八章排泄

2018考研临床医学西医综合能力真题

2018考研西医临床医学综 合能力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生理部分 1.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2.静息电位状态下,化学门控钠通道的开放状态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 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 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 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 3.与血小板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是 A.血小板粘附 B.聚集 C.释放 D.粘附 4.引起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是

C.lca-L D.lca-T 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病是 A.肺炎 B.矽肺 C.肺水肿 D.支气管哮喘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较快 B.外周化学感受器较易适应 C.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效应等同 D.—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对呼吸运动是必需的 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 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 B.抑制壁内神经从反射 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 D.增强肠胃反射 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和d B.维生素b和k C.维生素c和e D.维生素PP和叶酸 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1.5平方米,其BMR约

C.177 D.186 10.实验发现较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带正电荷的古旋糖酐分子 B.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 c.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 D.带负电荷的无机离子 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 A.管腔膜上的钠通道 B.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 C.基底侧膜上的钠泵 D.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 12.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 A.双眼会聚 B.晶状体变凸 C.瞳孔对光反射 D.瞳孔调节反射 13.能阻碍突触前膜释放地质而影响突出传递的物质是 A.a-银环蛇毒 B.有机磷酸酯 C.肉毒梭菌毒素 D.三环类抗抑郁药 14.甲状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物效应的收徒属于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血证)【圣才出品】

第42章血证 42.1 考纲要求 概念、沿革(《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血证论》论治血四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病证鉴别、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 42.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一、概念 凡由各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历史沿革 1.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并沿用至今。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治疗血证的有效方剂,如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该书。 3.《医学正传》首次提出了“血证”病名。 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

降气不宜降火”。 5.《景岳全书》将血证病理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6.清·唐容川《血证论》是首部论述血证的专书,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三、病因病理 1.病因 (1)感受外邪 ①以风、热、燥、火之邪为主,损伤上部(阳络)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 ②热邪或湿热之邪损伤下部(阴络)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或便血。 (3)饮食不节 ①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 ②损伤脾胃,引起吐血、便血。 (4)劳欲体虚:神劳伤心,体劳伤脾,房劳伤肾,劳欲过度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 ①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 ②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 ①久病阴精耗伤,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 ②久病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

2018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真题

2018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真题生理部分 1.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2.静息电位状态下,化学门控钠通道的开放状态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 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 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 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 3.与血小板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是 A.血小板粘附 B.聚集 C.释放 D.粘附 4.引起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是 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病是 A.肺炎

B.矽肺 C.肺水肿 D.支气管哮喘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较快 B.外周化学感受器较易适应 C.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效应等同 D.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对呼吸运动是必需的 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 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 B.抑制壁内神经从反射 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 D.增强肠胃反射 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和d B.维生素b和k C.维生素c和e D.维生素pp和叶酸 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平方米,其BMR约 10.实验发现较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带正电荷的古旋糖酐分子 B.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 C.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 D.带负电荷的无机离子 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 A.管腔膜上的钠通道 B.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 C.基底侧膜上的钠泵 D.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 12.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 A.双眼会聚 B.晶状体变凸 C.瞳孔对光反射 D.瞳孔调节反射 13.能阻碍突触前膜释放地质而影响突出传递的物质是 银环蛇毒 B.有机磷酸酯 C.肉毒梭菌毒素 D.三环类抗抑郁药 14.甲状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物效应的收徒属于 A.核受体 蛋白偶联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离子通道型受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