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学 实验 滤线栅的应用实验二

  • 格式:ppt
  • 大小:16.94 M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果:
栅板两侧边缘部分的 X线被大量吸收,照 片显示中部密度大而 两边密度小的不均匀 现象。
• 3.中心线应对准滤线 栅中心,左右偏移不 超过3cm。
• 后果
因X线斜射线与铅条 倾角而被大量吸收。
• 4.需要倾斜X线管时,倾斜方向应与铅条 排列方向一致。后果:X线与铅条成角而 被大量吸收。
• 注:交叉式滤线栅X线管不能作任何方向 倾斜。
• 滤线栅分类 按结构特点:1.平行式 2.聚焦式 3.交叉式 按运动功能:1.静止式 2.运动式
滤线栅的特性
• 1.栅比(R):指铅 条高度h与相邻两铅 条间距D的比值。 R= h/D 栅比越大,吸收散射 线越强,所用管电压 越高。
• 2.栅密度(n) 单位距离内铅条的数目。 栅密度越大,吸收散射线能力越强。
• 3滤线栅的焦距 (f。)
滤线栅的焦距是 指聚焦式滤线栅 的倾斜铅条在空 间聚成的直线到 滤线栅板平面的 垂直距离。
焦距允许范围
• 4.滤线栅的曝光倍数
使用滤线栅时需要补偿X线曝光量
原因:1.滤线栅的铅条对有用射线也会 造成一定程度吸收。
2.随着KV增高,散射线比率增 高,有用射线量减少。
滤线栅工作原理
• 5.使用活动式滤线栅时,应预调运动速 度,一般比曝光速度长1/5。
• 6.摄影中如产生散射线较多时,可考虑 选栅比较大的滤线栅。
• 固定式滤线栅,在照片上会 留下细小铅条影。而活动式 滤线栅因滤线栅运动可抹掉 铅条影。
来自百度文库
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
• 1.使用聚焦式滤线栅 时,要避免滤线栅反 置。
• 后果:因反置的栅板 铅条与X线束不平行, 栅板两侧边缘部分的 X线被大量吸收,照 片显示中部密度大而 两边密度小的不均匀 现象。
• 使用滤线栅时,焦点 至滤线栅的距离要在 允许的范围内。
1.滤过板:用一定厚 度金属薄板,置于X 线管窗口。吸收原发 射线中波长较长的无 用射线。
2.遮线筒或缩光器: 控制照射野大小,减 少散射线。
吸收与X线束方向不 同的焦点外X线
• 散射线的消除 1.空气间隙法 2.滤线栅法
滤线栅
• 滤线栅构造
将薄铅条(0.05~0.1mm) 夹持在易透过X线的 填充物(0.15~0.35mm)中,使其固定在相互 平行或形成一定斜率的状态,两面再附加铝板或 合成树脂板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成为有一定厚度 的能吸收散射线的铝栅板.
• 在摄影时,将滤线栅放于肢 体与胶片之间,焦点至滤线 栅的距离应在滤线栅焦距允 许范围内,并使X线中心线 对准滤线板中心。这样,从 X线管发出的原发射线与滤 线栅的铅条平行,大部分穿 过铅条间隙到达胶片,小部 分照射到铅条上被吸收。散 射线因与铅条成角,不能通 过铅条间隙,故大部被吸收, 减少胶片上接受的散射线量。
实验 滤线栅的应用
散射线
• 定义:也称二次 射线。X线管发 射出的原发射线 穿过人体及其他 物体时,可产生 许多方向不定、 能量较低的散乱 线。
• 产生原因
1.原发射线的能量及散射角(康普顿效应)
原发射线的能量越大,散射线能量越大,散 射线量越多。散射角(散射线与原发射线方向 所构成的角度)越小,散射线能量越大。
2.被照体组织的厚度、面积、原子序数大小、 组织密度高低有关。
3.X线照射到的探测器(暗盒)、摄影台、建 筑物。
• 对照片的危害 散射线较少时,使照片产生灰雾,对比度下降。
散射线较多时,在对比度下降同时,产生模糊效果,使 影像细微结构模糊不清。
散射线的抑制与消除
• 散射线的抑制(入射 被照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