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之运动疗法现用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38.21 MB
- 文档页数:16
康复治疗技术物理治疗之『运动治疗篇』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构成,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声、光、冷、热、电、力等物理因子进行治疗,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的医学学科分类。
现代物理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治疗,又称运动疗法,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
另一类是物理因子治疗,又称理疗,以声、光、冷、热、电、磁、水、力等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
运动治疗1什么是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的功能情况,借助治疗者的手法、治疗器械或患者自身进行,通过针对性的运动方式,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2运动治疗有哪些作用?•改善关节活动度;•维持和改善肌肉柔韧性;•消除炎症水肿,缓解疼痛;•诱发瘫痪肢体的随意运动;•增强肌力、耐力;•改善本体感觉与平衡功能;•恢复行走能力及正常的步态姿势;•改善心、肺功能;•其他。
3运动治疗的常用技术主要包括:关节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关节松动术、PNF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方法、Rood技术、水中运动治疗、本体感觉训练与平衡功能训练、行走与步态训练、软组织松动术、神经松动术、姿势矫正训练、推拿及贴扎等。
4运动治疗的主要分类•按治疗原理分类: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肌力耐力的训练、牵伸训练、呼吸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牵引治疗等。
基于神经生理、神经发育原理:又称促进技术、易化技术,常用包括Bobath技术、PNF技术、Brunnstrom方法、Rood技术等。
基于运动控制理论:包括运动再学习、强制性使用等。
增强心肺功能的技术:包括放松性运动、耐力性运动等。
•按运动方式分类: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
•按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包括等长运动、等张运动、等速运动。
第二节运动疗法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therapeutic exercise)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而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的分类运动疗法可分别按运动方式,肌肉收缩的型式和治疗作用可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运动方式分类(一)被动运动由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所引起的动作称被动运动。
一般用于维持正常或增大已受限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二)主动运动依靠患者自身的肌力进行运动的方法称主动运动,患者肌力在3级以上者,均可进行主动运动,单纯的主动运动一般不给予辅助、也不施加阻力,主要用于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增强肌力和持久力的训练和增强肌肉之间的协调性的训练。
属于主动运动的尚有下列形式:1.主动运动肌力达不到3级以上时,可由物理治疗师(pt),健侧肢体或运动器械,帮助患者进行活动。
2.抗阻运动在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为增强患者的肌力,可以进行抗阻运动锻炼。
这种运动对增强肌力和耐久力有效,但是应在医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抗阻运动的方式有徒手抵抗和器械抵抗两种形式。
二、按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一)等长运动等长运动时关节不发生活动,肌肉长度不变,等长阻力训练(isometric resistance exercise;ire)是增加肌力的最迅速的方法。
经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除按一般等长收缩原理进行的简单训练外(如下肢被石膏固定于伸直位时,让患者经常主动收缩股四头肌),目前常用的还有短暂的等长最大收缩(brief isometric maximal exercise,bime)和短暂重复等长最大收缩(brief repetition isometric maxlmal exercise,brime)训练,现将二者的实验和临床依据介绍如下:1)短暂等长最大收缩训练(eime):eime是rose及其同事提出的,他们企图将hettinger 和muller的研究结果用于临床,他们要求受试者用股四头肌提起能维持5秒的最大重量,维持期间即对受试者的股四头肌,进行了只有5秒的短暂的等长最大收缩训练,以后每天增加0.6kg。
物理治疗学(运动治疗部分)第一章概论1、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或physiotherapy,PT):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
2、物理治疗学分为运动疗法(力)和物理疗法(电、声、光……)3、运动治疗学的灵魂:①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②增强肌肉力量的技术与方法肌力训练: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③牵拉软组织的技术与方法4、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Array1、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生理:①拮抗肌的肌张力②软组织相接触③关节的韧带张力④骨组织的限制病理:①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②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2、关节活动技术的禁忌症:运动破坏愈合过程;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
3、关节活动技术注意事项:①熟悉关节的结构②早期活动③全范围活动④与肌肉牵拉结合4、肘关节功能运动弧:在整个屈曲运动弧中,肘关节屈曲60~140度,这80度是人们用上肢完成一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
5、持续被动运动(CPM)的作用:①减少渗出②促进吸收③促进骨和软骨的愈合6、肩肱节律:肩关节在外展30°后,盂肱关节与肩胛胸壁关节以2:1的比率外展,即,每15°的外展,10°发生在盂肱关节,5°发生在肩胛胸壁关节。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1、体位转移(transfer):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被动转移2、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①高度相等稳近硬②安全容易为首选③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④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间要适当3、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知信备巧令细观防意外4、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松信前,畅通了解不变位5、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①最小帮助②不勉强独立转移---残疾较重、认知障碍③转移距离过远时避免一个人,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1、牵伸的作用:①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②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转性挛缩③调节肌张力④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⑤提高肌肉的兴奋性⑥预防软组织损伤2、选择牵伸方法:采用轻柔、可控制、终末端、恒定、渐进的牵伸方法3、挛缩:为肌腱装置和通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适应性短缩,导致被动或主动牵伸明显的抵抗和限制关节活动。
分离牵引
侧屈摆动旋转摆动
后伸摆动
垂直按压棘突
垂直按压横突
垂直按压棘突
旋转摆动
垂直松动椎间关节
骨盆分离
侧方推棘突垂直按压横突
腰骶关节:前屈摆动
髂嵴外旋
髂嵴内旋
向头侧滑动
向足侧滑动
髂嵴后旋髂嵴前旋分离牵引长轴牵引
后前向滑动
外展向向足侧滑动
前后向滑动
内旋摆动
长轴牵引
外旋摆动
桡尺近端关节:侧方滑动水平内收
松动肩胛胸壁关节
内旋、外旋
桡尺远端关节
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
腕掌关节
前后向滑动
腕骨间关节:前后向滑动
前后向滑动
分离牵引
侧方滑动
前后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内外翻摆动
②皮肤划纹试验自主神经反射
✪钝竹签在两侧胸腹壁划一条线, 数秒钟后出现白线条, 稍后变为红条纹--正常
✪划线后白线条持续较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红条纹持续较久, 且明显增宽或隆起--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薄束
楔束
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固有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中脑
脑桥
延髓
脊髓
肩前屈肌群牵伸
肩后伸肌群牵伸 ㈠徒手被动牵伸
肩内旋肌群牵伸 肩前屈肌群自我牵伸
肩内收肌群自我牵
伸
肩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一、肩部肌肉
肩外旋肌群牵伸
肩内收肌群牵伸 肩水平内收肌牵
伸
㈡自我牵伸 肩后伸肌群自我牵伸
㈠被动徒手牵伸
二、肘部肌肉
肘屈肌群牵伸
㈡自我牵伸
屈腕肌群牵伸
屈
肘肌群自我牵伸
肘伸肌群牵伸
肘部旋后肌群牵伸
肘部旋前肌群牵伸
伸肘肌群自我牵伸
尺侧屈腕肌群牵伸
伸腕肌群牵伸
三、腕及手部肌肉
桡侧屈腕肌群牵伸
腕桡侧屈肌群牵伸
髋后伸肌群牵伸
伸腕肌群自我牵伸
腕屈肌群自我牵伸
腕尺侧屈肌群牵伸
掌指关节伸肌群牵伸
掌指关节屈肌群
牵伸
一、髋部肌肉
㈠被动徒手牵伸
屈膝位伸髋肌牵伸 伸膝位伸髋肌牵伸
髋后伸位髂腰肌牵伸
股直肌牵伸 仰卧位髋内收肌群牵伸
伸髋肌群自我牵伸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俯卧位伸膝肌群牵伸 坐位伸膝肌群牵伸
㈡自我牵伸 髋外展肌群牵伸
髋内旋
肌群牵
伸 髋
外旋肌群牵伸
屈髋肌群自我牵伸
前侧伸髋肌群、后侧屈髋肌群自我牵伸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二、膝部肌肉
俯
卧位屈膝肌群牵伸
屈
膝
肌
群
牵
伸
站立位伸膝肌群自我牵伸
伸膝肌群自我牵伸
三、踝与足部肌肉
踝背屈踝跖屈肌群牵伸屈膝位踝跖屈肌牵伸
踝背伸肌牵伸踝外翻肌群牵伸
踝内翻肌群牵伸足趾屈肌群牵伸足趾伸肌群牵伸
屈膝肌群自我牵伸
跖屈肌群自我牵伸
颈后伸肌群自我牵伸
颈椎前屈 牵伸肌群:颈部伸肌群 颈椎侧屈
牵伸肌群:对侧颈侧屈肌群
跖屈肌群自我牵伸
踝跖屈肌群自我牵伸
第五节 脊柱牵伸技术
一、 颈椎牵伸技术
颈椎的后伸
牵伸肌群:屈颈肌群
颈侧屈肌群自我牵伸
腰前屈肌群牵伸
腰部侧屈肌群牵伸
腰后伸肌群牵伸
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
第二节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
卧位与坐位之间的转换
由仰卧位坐起
进出浴盆
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
第三节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支撑向前方移动支撑向侧方移动
(向左移动)
从轮椅到床的正面转移利用滑板由轮椅向床的后方转移
一人转移四肢瘫患者
34
独立的由轮椅到浴盆的一端转移
轮椅与地板之间的转移
以T11完全性损伤患者为例。
独立
的由轮椅到地板的转移
独立的由地板到轮椅的转移
穿臂搬运法
第五节被动转移技术
56
步态分析:
作业治疗之手功能
偏瘫患者存在的常见问题:
患侧屈髋屈膝、肩屈曲、肩带前伸困难
颈部旋转、前屈代偿颈和躯干侧屈
颈、躯干屈曲代替屈髋
臂:肩胛活动差,肩带降低;盂肱关节的肌肉控制不良;过度屈肘、肩关节旋和前臂旋前。
手:伸腕抓握困难;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难以进行小围的屈伸控制;拇指外展、旋转障碍;只能在屈腕时握持物体,或放开时过度伸拇指及其他手指;当抓或拾起物体时,前臂有过度旋前倾向;对指困难。
肩痛
支撑面过宽,腿或足呈外展外旋位。
重心移向健侧。
身体僵硬,运动中各节段间对线异常,如:坐位侧向够物时躯干前屈代替侧屈;坐位够物时双脚移动代替躯干相应节段的调整;站立向前够物时屈髋代替踝背屈;站立侧向够物时躯干侧屈代替髋的侧向运动;站立位身体轻微移动便失去平衡,表现为过早迈步;站立失衡需要及时迈步时,又不能有效迈步,等等
使用抬起上肢的方法维持平衡,或用手支撑或抓握支撑物
动作缓慢,停顿
迈步困难,拖着脚行走
重心前移不充分
患脚摆放不当
不能用健手将患侧上肢被动地越过身体
用健手拉拽代偿躯干侧屈无力
用健腿钩拉患腿,将双腿移至床边,这样坐起时重心易后移
站立初期
踝关节背屈受限
膝关节屈曲受限
站立中期
膝关节伸展不充分
膝关节过伸
髋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受限,身体重心无法前移越过支撑脚
骨盆向两侧过度平移
站立后期
髋关节伸展不充分,膝屈曲和踝跖屈不能,使得摆动前期准备受限。
摆动初期和中期
在摆动和脚趾离地时,膝屈曲受限在足趾离地和摆动中期,髋屈曲受限,踝背屈受限。
摆动后期
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受限,影响脚跟着地和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