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一)建设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对村居布局、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等内容,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

二是群众主体。要紧紧依靠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切实增强群众主动创建的责任感。坚持群众投入为主,发挥好政府的帮扶引导作用,提高村民创建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建设品牌。

三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

四是量力而行。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二)建设要求。

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农村的各个建设领域,在广大农村中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人文,着力构建“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

的农村改革发展体系,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

1、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路子,发展效益型的农业、林业、畜牧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集约利用资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农业生产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一村一品”,按照集约、优质、安全的产业方向发展,通过农村、农民、农业等组织的高效协同,土地的有序流转,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撑,引导民间资金加大农村农业的投入,重点发展村级农业合作组织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清洁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作为支撑,将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公司+理事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好稻米种植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资源利用集约化。有效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大力推广应用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种植养殖技术,发展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使用农村土地资源、水资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

农民生活小康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所在街道平均水平且位居当地前列,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开展科技进村活动和农民致富实用技术培训,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完善村的文化和体育设施。城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村民普遍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2.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大力整治农村脏乱差,深入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规划布局科学化。科学合体规划村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设计、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统筹推进农村规划建设,推动村庄住房拆旧建新,达到住房建设楼房化、整齐化,有序美观

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危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村内道路规划合理,交通道路便利畅通,道路硬底化率达到90%以上,主要村道机动车可通达。

村容村貌整洁化。按照“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分类”的要求,重点抓好“五改”(改水、改厕、改房、改圈、改路)和“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池塘、清理乱堆乱放),达到污水入池、厕所入屋、垃圾入桶、禽畜入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卫生习惯进村活动,大力创建卫生保洁示范村,建有排水系统、污水管网以及污水简易处理设施,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到达90%以上,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屋),垃圾收集处理率95%以上。

自然景观优化美。深入开展绿化乡村活动,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公共场所绿化和农户庭院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绿化美化新模式,保持农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3.培育农村生态人文。

在农村中大力弘扬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和“诚信、包容、实干”的云浮精神,要继续加快推

进市委“一个加强和四个坚定不移抓建设”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伦理,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推进农村协同共治,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村风俗文明化。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等多种活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支持殡葬改革,大力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无“黄、赌、毒、邪”窝点和公开搞封建迷信等现象。注重地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村尊老爱幼、助残济困、邻里团结的风气浓郁。

村务管理协同化。充分发挥农村、农业、农民等组织的作用,推进村务管理上新水平,要建立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且运作正常。制订村规民约,重大事项坚持民主决策,积极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坚持村务、财务公开。

社会秩序和谐化。全村农户参加信用等级评定,信用户比例超过80%,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进村活动,村民诚信守法,互信互助,生产农产品不使用违禁农药、添加剂,没有拖欠电费、水费等现象。村辖区内社会和谐稳定,无重大恶性和群体

性事件,没有集体越级到市级以上政府上访,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民事调解成功率不低于90%。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街道成立素龙街道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街道主任为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分别为副组长或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街道规划建设办合署办公,办公室工作人员从街道规划建设办、农技站、林业站、社会事务办、国土所、文化站、财政所、卫生院、兽医站等单位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全力推进该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干部挂钩到点,责任落实到人。街道领导干部各负责所挂村委的自然村,责任到人,帮助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各村要加强与挂点领导干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构筑“街道+村+干部+群众”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街道领导干部挂钩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责任安排,由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并另行反馈给上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