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水土保持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9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1 项目概况

**市**铁矿位于**市西北部,行政隶属**市**镇**村管辖,是一座小型硼铁矿山。矿山于2009年产权转移,新业主申请将原有矿区扩界,以增加储量和产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市**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扩界后的矿区面积为0.45km2,设计利用储量159.48万t,年生产铁矿石11万t,硼矿石4万t,矿山服务年限为11年。

**市**铁矿基建工程工期为8个月,主要进行与矿床开拓相关的工程建设及购置、安装设备等。该项目基建剥离土石方量为2.222万m3,剥离表土放置于专门设置的临时堆土场,用于场地绿化或土地复垦,剥离石方小部分用于矿区道路路基填筑,其余部分全部回填露天采坑,运行期产生的弃渣也全部用于露天采坑回填。

**市**铁矿扩界项目总投资535.62万元,其中基建工程234.42万元,设备购置215.7万元,其它费用10.5万元,不可预见费用50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

**市**铁矿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等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单位于2010年5月初委托**青山水保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于同时开展资料收集和实地勘测工作,2010年5月末完成方案(送审稿)的编制工作。2010年6月8日**市水土保持监督办公室主持召开《**市**铁矿扩界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会,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会后方案编制单位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于6月中旬完成《**市**铁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的编制工作,并上报**市水利水产局审批。

1.1.2 项目区概况

**市**铁矿位于**市**镇**村,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沈丹铁路通远堡站、沈丹高速公路通远堡出口25km左右,有乡村道路与省级公路——张庄线相连,交通比较方便。

矿区位于辽东半岛丘陵区北部,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中段偏东部,属于中低山区,山脉走势近东西,山势陡峻,河沟曲折,峰谷变换明显。

矿山气候属于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性土,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灌丛林,林草覆盖率85 %。

区内经济以采矿、矿石加工和运输为主,农业次之。矿产开采的主要矿种有铁、硼、金等,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为轻度及轻度以下,项目区处于**省重点治理区内。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对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与适用范围的规定,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二级。

1.1.3 方案设计深度、水平年和防治标准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案的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为二级。

1.2 项目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本项目为小型硼铁矿山,占地面积较小,主体工程选址附近无县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点,不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条件;项目区附近内无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动态监测典型小流域、监测站点等限制性地段。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分析,项目选址符合水土保持约束性规定,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通过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得到减免甚至消除,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本项目是可行的。

1.3 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市**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实地测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3.85hm2,其中主体工程建设区面积为3.37 hm2,临时占地0.08 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0.40 hm2。

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市**铁矿扰动地表面积为3.45 hm2,损坏水土保持面积3.45 hm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860t,因扩界项目建设施工和矿山生产运行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91t,新增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是露天采坑和矿区道路,重点时段为运行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为表土流失及项目区土地蓄渗功能下降。

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5.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按照防治责任范围明确、治理措施布局合理、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方案实施后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的原则,依据本项目的组成、布局和项目区自然环境状况,将防治责任范围按不同地貌和不同水土流失形式进行分区,分为一号竖井场工业场地、二号竖井场工业场地、三号竖井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露天采坑、临时堆土场七个防治区。

1.5.2 水土流失总体布局

本方案设计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在进行措施布设时,以全局的观点考虑,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注重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的要求,又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1.5.3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

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防治工程量为:

①工程措施:人工覆土3850m3,人工挖截排水沟3400m,设置浆砌石挡土墙400 m,削坡3000 m3。

②植物措施:穴状整地32300个,栽植刺槐31800株,栽植紫穗槐30800株,垂柳500株,播撒草籽11Kg。

③临时措施:草袋装土防护工程量108m3,草袋3234个。

1.6 水土保持监测

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从项目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共2年。根据项目建设特点,确定监测方法采取调查监测法和地面观测法。

依据项目特点和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等因素确定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共布设2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矿区道路边坡和露天采坑坡面。

水土保持监测频次根据主体工程进度具体安排确定。各项目分区背景值应在施工前进行一次调查,降雨因子应在每年汛期每月调查一次。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确定监测频次。地面观测水蚀监测主要安排在施工期每年汛期前一次,汛期每月一次,汛期后测一次,单日降雨量≥50mm时可加测一次。

1.7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概算总投资64.0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35.46万元,植物措施投资5.69万元,临时工程投资2.10万元,独立费用5.02万元,预备费1.45万元,水土流失补偿费14.32万元。

方案实施后,保水、保土效益显著,周边环境得以改善。到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87%,土壤流失控制比将达到1,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均可达到97%,林草覆盖率达到22%,六项指标均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